聊天羣突然傳來了廢物先知的聲音:“救命啊,我將外星人變成小孩子了,駐顏丹變成了返老還童丹,神仙大人,老天師,大姐大,誰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隨着她的呼叫,還上傳了一個短視頻,一位身材高大的鳥身人吃了駐顏丹,瞬間縮小了三分之二,變成呆頭鵝大小,身上的裝飾配件,灑落了一地,只剩呆頭鵝雙手捂住屁股,情不自禁地昏倒在地。
流浪地球:“別擔心,元君娘娘說了,我們宇宙靈氣正在復甦,出現種種靈異事件,一點都不足爲奇,不過我很奇怪,效果提升了,難道先知大人不打算漲價?”
廢物先知:“因爲我天性善良,誠信無欺,怎麼可能就地起價?反正我就帶了50顆駐顏丹過去,第二批漲價是議會的事情,和我這個傳聲筒大使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賣花小姑娘,“不要臉!”
老天師:“不要臉+1!”
……
姜妄看着一羣活寶在羣裡鬧騰,也是情不自禁地搖搖頭。
前方傳來一聲鶴鳴,聲音清越,轉眼一頭仙鶴從天而降,化爲一位身穿白衣的大長腿仙女,向姜妄躬身行禮,“白鶴童子見過姜師兄,奉大老爺之命,有請姜師兄前往玉虛宮,諸位師伯師叔已經恭候大駕。”
說完又雙手一翻,現出一竹簡,躬身對雷霆遞了過去,“小畜拜見雷霆帝姬,我奉西王母之命,帶來西王母請帖,邀請帝姬娘娘前往西崑崙一見,還請帝姬娘娘恩准。”
姜妄忍不住開口詢問,“帝姬?雷霆小姐什麼時候成帝姬了?天庭什麼時候有帝姬這個封號?”
白鶴仙女捂嘴笑道:“師兄難道不知道就在一個時辰前,大天尊已經敕封異域守護神爲九天雷霆顯聖帝姬,守護神大人不放在心上,但爾等豈敢不敬?”
大天尊果然會籠絡人心,更會搞虛假宣傳,明明是兩地正常友好訪問,連結盟都算不算,結果這一敕封,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就變成了有異域臣服洪荒天庭,搞成了稱臣納貢,大天尊自然水漲船高,威震四域。
不得不說,大天尊同樣是看人下菜,儒道世界的皇天儘管是老牌大羅金仙,但連形體都沒有,實力有限,再加上和洪荒沒有什麼淵源,大天尊直接視而不見,交給雷部處理。
雷霆作爲新晉守護神,可是貨真價實的大羅金仙,實力貨真價實,再加上有上古鳳凰之主的傳承,又有女媧娘娘的垂青,故此一到就給與足夠的禮遇。
雷霆只好收下請帖,作爲人生地不熟的外來人,她只好向姜妄求助,“這西王母又是什麼人?”
姜妄實話實說,“西王母不是什麼人,而是和鳳凰之主同時期同地位的大神,你身爲鳳凰傳人,去拜會一下西王母也好,洪荒天庭大概也就十來位大神你必須給面子,西王母就是其中之一,不然我就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帝姬大人,請!”
白鶴仙女馬上恢復原型,停靠在雷霆身邊,半屈下身體,“帝姬大人,請上座,小畜受西王母之託,將你送至西崑崙,自然完成使命!”
姜妄看得目瞪口呆,這什麼跟什麼啊?叫自己就是師兄,叫雷霆就是大人,這不是給他這位大衍真君上眼藥嗎?
“白鶴童子,爲什麼我身爲你的師兄,卻沒有這個待遇,這是不是區別對待啊?”
白鶴將長長脖頸一扭,兩隻大眼睛看了過來,理直氣壯地說出理由。
“迎接帝姬,乃是西王母所託,此乃公事,我身爲玉虛宮一份子,怎能因公廢私,讓外人以爲我們崑崙山不知禮數?再說了,廣成子師伯特意囑咐,只要將帝姬接去西崑崙,師兄自然要去,我怎敢不遵從從師伯和大老爺之命?”
雷霆聽到白鶴和姜妄拌嘴,心情舒暢,立刻跨上了鶴背,炫耀般地朝姜妄昂昂頭,一拍鶴背,“我們走吧,姜道友可是迎賓使臣,豈會失禮,自然會跟上。”
小樣,給你們一點顏色,還要開染坊了,等下再慢慢算賬,自己前腳出了紫霄宮,元始天尊後腳就遣白鶴童子過來接人,原因自然不言而喻,就是爲了“混元金仙”的傳承。
崑崙山一羣師叔都是晉級無路的萬年老牌金仙,由於封神大劫削了頂上三花,閉了胸中五氣,等修煉復原,早就被那些被打敗送上封神榜的截教弟子出於私人恩怨,搶了他們的大羅之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前些日子佛門還帶話給懼留孫,告訴他西方有一個佛位空缺,一點不遮遮掩,明目張膽地在元始天尊面前挖人,懼留孫那個糾結的模樣,姜妄想起就覺得心酸。
如今自己開啓了第三條前無古人的道路,那崑崙山剩下的九位金仙,自然義無反顧地向自己看齊,準備走混元金仙的道路。
自己開創的“混元金仙”之路,看似不如大羅金仙那樣一個蘿蔔一個坑,前人佔了後人就只有乾瞪眼;也不如太乙金仙那樣一切偉力來源自身,想以力證道,人定勝天,那就是白日做夢。
但成就混元的門檻,甚至超過了大羅金仙,畢竟三千大道之外,還有無數崎嶇小道,只要功夫深,自然可以從崎嶇小路中走出來,但權柄威力,就遠不如康莊大道走出來的威風八面,威力無窮,但好歹也在時間長河中留下了自己永恆不滅的印記,能一念不朽。
但成就混元,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就是修煉的功法四平八穩,平和中正,要有走太乙金仙的底子,不能兩儀五行失衡,走上了大羅的道路;第二個條件需要紫青兜率火引燃體內混元真氣,從後天返先天,生出鴻蒙紫氣,方能證道。
第一個條件僅僅是對衆多異類和各種旁門左道不友好,在天庭隨便扔一磚頭凡是砸到的各種天兵天將仙官仙吏,都滿足這個條件,門檻低得嚇人。
但第二個條件就不亞於重新找到一條大羅之道,要想修煉成紫青兜率火,必須得太上老君傳授九轉金丹訣,然後再參悟出兜率火心法,這一個簡單的要求,就將範圍限定到了鴻鈞道祖門下,再加上通天教主的截教名存實亡,那有此資格的,也就人教和闡教。要想拜入太上老君或元始天尊門下,這機緣絲毫不遜色得證大羅,故此混元金仙之道,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限制在了人教闡教內部。
姜妄一想到這裡,自然而然生出先天感應,知道兩教看起來勢力龐大,但真傳不超過五十大衍之數,看起來冥冥之中早有天數,這成就混元金仙之人,也就四十九人。
更確切地說,這混元金仙正果,更是天道專程給與闡教的補償,封神大劫,打輸的截教弟子,一個個都上了封禪臺,然後都混成了大羅金仙,反而是獲得勝利的贏家闡教,卻止步金仙不前。
當初封神大劫開始前,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就在碧遊宮共議封神榜,榜上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墮輪迴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
姜妄一直都向不明白,成就仙道的十二金仙,爲什麼止步不前了,無論是以陰謀論看,還是以實力算,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兩位大贏家,也不可能虧待弟子,怎麼凡讓弟子成了吊車尾的存在,大輸家截教反而成了最大贏家。
如今看來,天意早已算定,將最好的東西留在最後,要是闡教九位金仙心智不堅,抵禦不了來自佛門誘惑,也就和最接近大道的混元金仙無緣。
其他人修煉混元金仙,就算是天之驕子,至少也要幾千年上萬年,但對於崑崙山九位老牌金仙來說,大概也就是數十日功夫,指日可成。
姜妄等想明白其中道理,就見自己已經在白鶴童子的帶領下,來到了崑崙山下,白鶴已經帶着雷霆無影無蹤,山腳下已經有十位老人列隊相迎,正是玉虛十二仙,爲首一人正是交情不錯的廣成子。
怎麼多了一人?
姜妄記得十分清楚,玉虛十二仙中,有三位去了西方,成爲了四大菩薩中的三位,算是奉旨留學,留在崑崙的也就九人。
就在目光一轉間,他才發現最後一人也是老熟人,就是傳授過他天遁劍法的呂洞賓,此時顯然已經過了渡劫期,一副功德圓滿,隨時飛昇大羅天的架勢。
顯然呂洞賓也知道和前面九位金仙的差距,才故意落後幾步,不敢與九位前輩金仙並列。
但九位金仙倒是沒有半點見外,並不以爲呂洞賓僅僅只有天仙修爲就有所怠慢,其他人不知道呂洞賓的來歷,他們難道不知道呂洞賓是東華帝君轉世。
姜妄正要行禮拜見衆多師叔,就吃廣成子拉住,不令行禮。
“賢侄不須多禮,家師已往西崑崙做客,行時讓我等列隊相迎,想必賢侄也知道其中緣故,你就是我們久候八百一十年的大機緣,就請賢侄到半山論道臺,爲我等講述混元之道。”
身材矮小的懼留孫也哈哈大笑道:“幸虧我多留幾日,沒有接受那些禿頭的招攬,不然我也沒有顏面名列此間,聽聞大衍之道,今日方謂三三化九,三元始定,混元、太乙、大羅終於歸位,仙道大昌,並非虛言。”
姜妄情知論道一事,眼前這幾位師叔直接給他碾壓成渣都不剩,他還是虛心一點好。
“敢問懼留孫師叔,三三化九我知道,三元我也知道,但師叔的後半截話語,弟子我可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
衆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倒是對這位同樣有着牛脾氣,油鹽不進的師侄多了三分親近心思。
仙風道骨的太乙真人笑呵呵地開口,“我們邊走邊說,所謂三三化九,就是三才天地人,可謂大三才,其中細分,可謂小三才。天之三才日月星,地之三才玄、元、始,人之三才,不如稱爲仙之三才,就是混元、太乙、大羅。”
姜妄才明白元始天尊一直坐鎮崑崙山玉虛宮,很少去九天上的上清天彌羅宮講道,原來是要執掌地之三才,老君執掌天之道,天道無情,清冷冰寒;元始執掌地之道,厚德載物,生生不息。
廣成子也拂鬚道:“仙之道即人之道,乃後天衍化,並非固定,若是上古時期,就叫異族道,妖之道,巫之道皆可,你可知爲什麼龍鳳共治宇宙,巫妖同掌天地,都化爲過眼雲煙?”
姜妄好半天才擠出幾個字,“水火不容罷了!”
廣成子擺出帝師的架勢,循循誘導,“還有呢?”
姜妄一拍腦瓜,開啓了腦洞,“我明白了,兩儀對於世界來說,根本不穩定,要麼好得蜜裡調油,要麼打得兩敗俱傷,只有三這數,纔是最穩定,能撐起一個世界,道祖傳道三友,就意味着有三種仙人成就,合在一起,纔是支撐起世界的磅礴發展。”
黃龍真人點了點頭,“不錯,姜師侄一點就明,那就汝爲爾等講述這仙之三才中最後一才,混元金仙之道,請臺上就坐!”
姜妄見幾句話功夫,就來到了高聳雲天的半山論道臺,自然清楚這些老牌金仙已經迫不及待,嗷嗷待哺,才施展出了咫尺天涯,縮地成寸的法術,將自己這個後學晚輩帶到半山。
大道總有兩全法,不違師命不違心。
姜妄眼力還是有的,十分清楚一件事情:他此時膽敢端坐檯上,向幾位長輩講道,那玄都大法師就會讓他清楚,區區混元金仙,最後只有混元(被打成肉醬,不是混元也是混元),沒有金仙。
這可是欺師滅祖,壞了師父教化大道的作死之道,能讓他轉世已經是師徒情深。
他靈機一動,想起了醫學生上示範課的時候,學生都是坐在上面,老師在最下面進行示範,他有樣學樣,可千萬不能將大衍之道,變成作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