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朝 會

江蘇、江西、安徽三省的獨立,朝廷進剿軍的慘敗,讓向來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在中國政治舞臺上一貫遊刃有餘的慈禧陷入了狂怒。

從甲午之戰,到庚子之變,再到現在的江蘇事變,這些年大清可就沒消停過。洋人的欺負尚可以容忍,大清臣子地反叛那是斷斷不能寬恕的。

慈禧冷冷的眼光掃了一遍站在殿下戰戰兢兢的羣臣,重重地嘆了口氣,打從4月份她所最寵信的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榮祿病死後,能爲她分擔大清江山重擔的可就沒有了。張之洞是可以信賴的,但兵敗江西,損師喪將,近十萬大軍毀於一旦,沒治他的罪,那是看在了他爲大清過去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的份上;袁世凱是有才幹,只是此人虎狼之心,自己在世尚能制他,自己一旦殯天,還有誰在駕馭?好容易出了個年輕有爲的李國勇,本想好好栽培,委以重任,怎麼說着說着就反了?

見羣臣半天都不開口,慈禧怒了:“你們這些人平時吃着皇家的俸祿,口口聲聲忠君愛國,如今個大清危難,怎麼個個和啞巴似了?難不成真要我們倆母子再跑一次?”

德親王覺得該自己出來了,軍政府那的孝敬可不少,不爲着他們說幾句話,可當真兒有點過意不去:“太后,奴才以爲,李國勇兩次救駕,功莫大焉,自到江蘇,勤奮勉勵,地方政務清明。此次反叛,起因皆爲魏光燾殘害忠良,對江蘇諸官百般迫害,乃至激起民變。奴才請旨,捉拿讒臣魏光燾,以安民心,奴才願不畏生死,親往江蘇,勸降李國勇重效忠我大清朝廷!”

他的話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贊同,畢竟大部分人和李家素來交好,順口說幾句好話每那可是絲毫也不費力的。

“萬萬不可!”忽然有人大聲反對。

新任的協辦大學士張之洞大聲反對:“臣不贊成德親王的話,李國勇久蓄反志,貌似忠貞,內心不服朝廷甚久,若是招安,只怕久後必將動搖朝廷根本。臣不才,願再領一軍,與反賊周旋到底!”

德親王毫不客氣地冷哼了聲:“進剿?你拿什麼進剿,幾萬湘軍都沒了。”

“你!”張之洞幾時受過這樣的侮辱,臉氣得通紅說不出話來。

“夠了!”慈禧來氣了,大清朝危在旦夕,可這些朝臣還在互相傾軋:“德親王之言過寬,張之洞方法雖可行,然朝廷無可用之兵,進剿二字從何談起。”

下面光緒二十四年的進士鄭元浚奏道:“可否請洋人出面,效法當年長毛作亂之時洋槍隊,平叛反賊。”

“洋人”德親王本來就對自己意見被否定大是不滿,此時更是不屑地道:“現在各國洋人都和江蘇方面打地火熱,雖然還和我大清保持着名義上的關係,可大家夥兒都心知肚明,洋人不幫着李國勇調轉槍口和咱大清開戰那就是萬幸的了。”

鄭元浚默然無語,德親王說的也是實情,美英法德四國現在雖然還名義上承認大清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但保不住哪天就翻臉不認人;日俄兩過倒是支持清政府的,但也只見於口頭,不見於行動,況且最近日俄兩強正在鬧着彆扭,哪有空來管其它國家的事。

“臣保舉一人可平反賊。”張之洞這時候說道。

本已閉上眼睛懶得再搭理爭吵不休的羣臣的慈禧,微微睜開了雙眼:“張之洞,你倒說說看,朝廷還有何人能擔此重任?”

張之洞道:“臣保舉直隸總督袁世凱,袁慰亭手綰七萬北洋新軍,兵強將勇,武器精良,足以抵禦李國勇的叛軍!”

今天德親王是峁着勁要和張之洞幹到底了:“香巖公此言差矣,李國勇可反,難道他袁世凱就反不得?將他放在直隸,咱尚可以控制,若是任由着他出去,無異於放虎歸山,到時這責任誰來承擔?”

慈禧煩躁地擺了擺手,這時的她心裡和明鏡似的。

雖然德親王處處爲李國勇說話,但他畢竟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對大清的忠誠是沒有問題的。最多他不過是收了江蘇方面的賄賂,才如此賣力地爲李國勇求情,收點兒錢對大清來說原也不是什麼大事。

誠然現在大清能夠打仗的也就只有袁世凱了,可德親王說的也對,他畢竟是個漢人,萬一再出個“袁國勇”呢?

看見慈禧猶疑不決,張之洞勸諫道:“袁慰亭畏懼太后威嚴,臣以全家擔保,有太后在一日,袁世凱絕不敢反。”

這馬屁算拍到點子上了,慈禧大悅:“張之洞所言有利,宣旨,以慶親王奕劻爲總理剿匪大臣,袁世凱爲會辦大臣,起北洋軍六鎮八萬人,火速進軍江蘇、江西、安徽,剿滅叛軍。”

張之洞大驚:“太后,不可,臣以爲,除非不用,用人必不能疑,請太后收回成名,啓用袁世凱單獨剿賊!”

慈禧有些厭惡地看了底下這個鬚髮皆白的忠臣,什麼也沒有說。

下了朝的德親王怒氣衝衝地來到了和祥茶樓,一見到賀融祥,怒氣不止:“老匹夫,本王早晚要收拾了你。”

賀融祥急忙把他迎進了雅間,很有些埋怨地道:“我的爺,您發的哪門子火啊,隔牆有耳,讓人聽到了,可對爺您不好。”

德親王直着嗓門囔道:“爺在北京城除了太后怕過誰來着。”

賀融祥陪着笑臉:“爺哎,這是上好的碧螺春,您嚐嚐,消消氣,小人冒昧問句,哪個不開眼的東西招惹到您了。”

喝了口茶,德親王稍稍消了點火:“還能有誰,張之洞那老匹夫,今兒個在朝會上,我主張對你家老爺安撫爲主,這老東西死活要戰,還力薦了袁世凱,那袁世凱是個什麼玩意,給爺我提鞋都不配!”

賀融祥一驚,穩住心神道:“袁世凱?”

“就是這賣主求榮的雜碎,”德親王氣呼呼的:“慶親王當了總理剿匪大臣,袁世凱爲會辦大臣,八萬北洋軍即日啓程江蘇,給你家老爺透個信,讓他小心了,北洋軍可不比湘軍。”

“爺,您在這等着,我去給您整治幾樣酒菜。”賀融祥說完,匆匆離開,急忙叫過親信,把這個信息火速帶到江蘇。

等賀融祥再進到雅間時,手中已多了一張五萬的銀票。

第332章 - 德里第350章 - 塔爾齊的復仇第80章 席捲閩浙第550章 - 沸騰和冰點第572章 - 決戰前夕第93章 大帥出馬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418章 - 進攻和防守第499章 - 再見吧,俄羅斯(二)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86章 - 廢 除第489章 - 智力的較量第504章 - 再見吧,俄羅斯(完)第328章 - 大幕正式拉開第529章 - 埃萊娜修女第86章 軍政府的利益第364章 - 奧斯曼的叛亂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124章 抓 捕第2章 救 駕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301章 - 一個領袖第513章 - 海上決戰(上)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348章 - 遠東艦隊第561章 - 私人間的恩怨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266章 - 大猶太國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279章 - 判 決第6章 譚嗣同第15章 借 款第158章 京城百態第126章 登陸作戰(一)第563章 - 動盪的新年(下)第308章 - 長 沙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4章 千古名臣第196章 - 寸步難行第579章 - 狗和狼第578章 - 時代的主角第32章 辛丑條約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464章 - 前進,中國海軍!(五)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137章 京城風雲(四)第14章 編練新軍第174章 教育和土地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475章 - 別了,英國人第73章 勝利的氣息第257章 - 東 京(完)第269章 - 治理日本第216章 - 暗鬥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06章 - 邊境上的戰爭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231章 - 戰 俘第421章 - 陰謀與危機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412章 - 中國空軍中隊長第384章 - 第二共和國第3章 升 官第140章 殺或者放第194章 - 南洋來客第562章 - 動盪的新年(上)第537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中)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98章 黨衛軍第32章 辛丑條約第345章 - 度洋上的決戰(中)第482章 - 全線突擊第237章 - 倫 敦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187章 平叛新疆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45章 - 掌控奧斯曼第345章 - 度洋上的決戰(中)第341章 - 突擊,突擊!第382章 - 可笑的勝利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308章 - 長 沙第122章 叛 變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170章 忠烈祠第225章 - 渡江
第332章 - 德里第350章 - 塔爾齊的復仇第80章 席捲閩浙第550章 - 沸騰和冰點第572章 - 決戰前夕第93章 大帥出馬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418章 - 進攻和防守第499章 - 再見吧,俄羅斯(二)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86章 - 廢 除第489章 - 智力的較量第504章 - 再見吧,俄羅斯(完)第328章 - 大幕正式拉開第529章 - 埃萊娜修女第86章 軍政府的利益第364章 - 奧斯曼的叛亂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124章 抓 捕第2章 救 駕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301章 - 一個領袖第513章 - 海上決戰(上)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348章 - 遠東艦隊第561章 - 私人間的恩怨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266章 - 大猶太國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279章 - 判 決第6章 譚嗣同第15章 借 款第158章 京城百態第126章 登陸作戰(一)第563章 - 動盪的新年(下)第308章 - 長 沙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4章 千古名臣第196章 - 寸步難行第579章 - 狗和狼第578章 - 時代的主角第32章 辛丑條約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464章 - 前進,中國海軍!(五)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137章 京城風雲(四)第14章 編練新軍第174章 教育和土地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475章 - 別了,英國人第73章 勝利的氣息第257章 - 東 京(完)第269章 - 治理日本第216章 - 暗鬥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06章 - 邊境上的戰爭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231章 - 戰 俘第421章 - 陰謀與危機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412章 - 中國空軍中隊長第384章 - 第二共和國第3章 升 官第140章 殺或者放第194章 - 南洋來客第562章 - 動盪的新年(上)第537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中)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98章 黨衛軍第32章 辛丑條約第345章 - 度洋上的決戰(中)第482章 - 全線突擊第237章 - 倫 敦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187章 平叛新疆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45章 - 掌控奧斯曼第345章 - 度洋上的決戰(中)第341章 - 突擊,突擊!第382章 - 可笑的勝利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308章 - 長 沙第122章 叛 變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170章 忠烈祠第225章 - 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