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辛丑條約

來自於後世的李國勇,憑藉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上百年的知識,對未來的歷史走向瞭如指掌,這也是他在這個時代遊刃有餘的最大資本。但政治,卻不是你瞭解得多少就行的,在政治上,李國勇幾乎就是個低能兒。

江蘇的新政弄得轟轟烈烈,就算朝廷大臣爲他百般掩飾,但總還會傳到慈禧耳朵中的。本來親眼見到李國勇捕殺維新派的慈禧對這些傳言也是將信將疑,加上親信的李蓮英不斷遊說,也沒把這當回事。可今天這一問,李國勇可就露餡了。

要是李國勇爽氣地答應,那慈禧還真未必去了,對李國勇自然也就沒了疑心,但偏偏咱們李大帥就會傻得露了圈套,把慈禧推給了袁世凱,這擺明了是怕慈禧去江蘇啊。

正值用人之機的慈禧當然不會象李國勇一樣白癡:“明逸此言大有道理,你就護送着我們去袁慰亭那吧。”

自認爲騙過了慈禧的李國勇得意洋洋。

事後,得知了這一情況的李鴻章和楊度,是氣得直跺腳,尤其是楊度,簡直恨不得把這傻子一樣的李大帥活活掐死,直後悔自己爲什麼沒有一起跟去。

這一夜,也爲日後李國勇政治生涯的波動埋下了禍根。

隨着李國勇的到來,心神大定的慈禧開始收拾殘局了。先是任命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連續電催李鴻章北上與列強談判。接着又在李國勇的護送下往袁世凱的地盤進發。

可到了磁州地界,慈禧一行就和段祺瑞帶領的北洋軍鬧得不痛快了。原來,北洋兵是按德國的練兵辦法練出來的,見了皇帝太后不下跪,只行軍禮。這讓總管王爺載灃很惱火,當場就和段祺瑞吵鬧起來,申斥段祺瑞皇上太后不敬,兩和人還差點動了手。

李國勇對段祺瑞的做法是很欣賞的,自己的江蘇新軍也是如此,就算見了天王老子也只行軍禮,呀現在很想看看慈禧怎麼處理此事。

看見下了馬車的慈禧,段祺瑞急忙說道:“回太后話,德國軍人即便迎接本國的皇帝,也將不下馬,兵不離槍,更無下跪之舉,只行軍禮,這非是臣等不知禮數。”

慈禧點點頭,說:“好,好。只要能打仗,跪不跪都不要緊。”

一旁的貝子溥侖不樂意了:“太后,見駕不跪,再能打仗也是大逆不道之兵,這袁世凱如此練兵,應該下詔申斥。”

慈禧大怒:“胡說,那些八旗兵綠營兵大煙抽得多了,槍也扛不動,兩腿發軟,倒是極能下跪,可這些廢物如能打仗,我們還用到西安去逃難嗎!”

溥侖嚇得不敢再說,後邊一衆官員心情複雜,覺得慈禧說得倒也很有些道理,於是忙說:“太后聖明,練兵首先爲的是禦侮,軟腿的兵再能下跪也是沒用。”

慈禧接着傳話說道:“袁世凱練兵有方,着即加太子太保銜,以示嘉獎。”

這下李國勇可是徹底歎服了。比起慈禧,自己真的是個政治低能兒啊,看人家做的,再看看自己,李國勇忽然對自己不讓慈禧去江蘇的做法有些後悔了。

李國勇這一來,就足足陪了西太后將近兩年。

在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7月25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廷原則上籤署了《辛丑條約》,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簽約後兩個月,被李鴻章倚爲強援的俄國政府再度發難,提出“道勝銀行協定”,試圖攫取更大權益,並威逼李鴻章簽字。哀嘆“老來失計親豺虎”,的李鴻章氣惱交加,嘔血不起,於九月二十七日去世,帶着無盡的遺憾,走完了他78歲的人生歷程。死後被追溢爲“文忠公”,由李國勇襲一等侯爵。(歷史上是由嫡子經述襲一等侯爵。)

慈禧於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頒佈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無恥政策。9月7日正式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爲:

“(1)中國賠款銀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釐,本息摺合九億八千多萬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2)將東交民巷劃爲使館界,界內由各國駐兵管理,中國人概不準居住。(3)拆毀大沽炮臺及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外國軍隊駐紮在北京和從北京至山海關沿線的十二個重要地區。(4)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的各種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對所屬境內發生的“傷害諸國人民”事件,必須立刻鎮壓,否則立即革職,永不敘用。(5)外國認爲各個通商章程中應修之處或其他應辦的通商事項,清政府概允商議,並改善北河及黃浦兩水道。(6)清政府承認“縱信”義和團的錯誤,向帝國主義各國“道歉”,懲罰擅敢得罪外國的官員,提升爲帝國主義效勞的官員。(7)改總理各國事物衙門爲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1902年,慈禧回到了久別的北京。

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顯得破敗不堪的太和殿裡,慈禧召見了羣臣。

“諸位愛卿,”慈禧慢慢發話了:“我記得和皇上蒙難,一路上悽悽慘慘,當真兒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等到了西安地面,我和皇上那,就住在一破廟裡,到了晚上,突然聽到廟門外有個人大叫臣護駕。這一聲,可把我心裡叫得暖洋洋的,你們知道他是誰不?”

下面可沒人敢回話。

慈禧自顧自地道:“這人那,就是咱大清的第一忠臣,江蘇巡撫李國勇!”

羣臣的眼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李國勇,李國勇汗可就下來了。

高高在上的李國勇一臉的和藹:“明逸啊,那兒個晚上,你就是我和咱皇上的救星啊,你說吧,你要什麼賞賜,不管什麼,今兒個我都應了你!”

李國勇慌忙跪下,腦袋裡回憶着自己那時代放過的電視《走向共和》裡岑春煊的詞:“臣什麼也不要,臣只願做太后門前的一條惡犬,誰對太后不敬,臣就咬誰!”

地下羣臣可就一般心思了:大清國第一馬屁精誕生了!

慈禧也不知是真沒聽出來,還是假沒聽出來李國勇話裡的諂媚:“好一條惡犬,我大清若能多些你這樣的惡犬,又焉能受洋人到欺負!李國勇,我就升你爲忠孝侯,兩江總督,即刻上任!”說着眼光湊向了一邊無精打采的光緒:“皇上認爲這樣可好啊?”

對李國勇依舊懷恨在心的光緒懶洋洋地說了句:“親爸爸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國勇大喜過望:“臣李國勇叩謝太后皇上隆恩,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章寫得有點無聊,相關的歷史資料比較多,但蜘蛛每每看到《辛丑條約》,總是憤恨不已。第一卷“經略江蘇”就快寫完了,下面就該是波瀾壯闊的第二卷“統一之路了”。請兄弟們繼續支持蜘蛛。)

第567章 - 加的橋的攻擊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254章 - 東 京(二)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178章 教育改革第296章 - 破 城第241章 - 不安分的朝鮮第77章 說 服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30章 宣 戰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185章 西 藏第243章 - 造 反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320章 - 雷霆小組(下)第315章 - 間 諜第450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二)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386章 - 自相殘殺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501章 - 再見吧,俄羅斯(四)第177章 湖南士子第224章 - 昌都第459章 - 追擊朱可夫第112章 名 單第129章 攻陷天津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434章 - 遠征軍團第32章 辛丑條約第537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中)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169章 帝國五英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237章 - 倫 敦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129章 攻陷天津第512章 - 恐怖襲擊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289章 - 亞 洲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371章 - 有辦法的中國人第323章 - 新 省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321章 - 鉅變前夕第304章 - 風 暴(中)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3章 升 官第419章 - 英雄相惜第89章 戰鬥工兵團第192章 - 三十八旅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360章 - 伊普雷戰役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124章 抓 捕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187章 平叛新疆第46章 瑞山血戰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147章 光 緒(下)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408章 - 向俄國進軍第250章 - 中華威武第152章 雷 神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551章 - 公主的朋友第255章 - 東 京(三)第520章 - 一杯酒的戰爭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40章 四處碰壁第394章 - 聯邦會議(下)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92章 代 價第505章 - 中英海軍軍官第437章 - 血腥防衛戰(上)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18章 - 進攻和防守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290章 - 元首師第9章 江蘇財政第467章 - 殘酷的戰鬥第349章 - 亞洲戰線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
第567章 - 加的橋的攻擊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254章 - 東 京(二)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178章 教育改革第296章 - 破 城第241章 - 不安分的朝鮮第77章 說 服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30章 宣 戰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185章 西 藏第243章 - 造 反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320章 - 雷霆小組(下)第315章 - 間 諜第450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二)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386章 - 自相殘殺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501章 - 再見吧,俄羅斯(四)第177章 湖南士子第224章 - 昌都第459章 - 追擊朱可夫第112章 名 單第129章 攻陷天津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434章 - 遠征軍團第32章 辛丑條約第537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中)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169章 帝國五英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237章 - 倫 敦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129章 攻陷天津第512章 - 恐怖襲擊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289章 - 亞 洲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371章 - 有辦法的中國人第323章 - 新 省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321章 - 鉅變前夕第304章 - 風 暴(中)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3章 升 官第419章 - 英雄相惜第89章 戰鬥工兵團第192章 - 三十八旅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360章 - 伊普雷戰役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124章 抓 捕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187章 平叛新疆第46章 瑞山血戰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147章 光 緒(下)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408章 - 向俄國進軍第250章 - 中華威武第152章 雷 神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551章 - 公主的朋友第255章 - 東 京(三)第520章 - 一杯酒的戰爭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40章 四處碰壁第394章 - 聯邦會議(下)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92章 代 價第505章 - 中英海軍軍官第437章 - 血腥防衛戰(上)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18章 - 進攻和防守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290章 - 元首師第9章 江蘇財政第467章 - 殘酷的戰鬥第349章 - 亞洲戰線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