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遭遇戰

1904年1月1日,當江蘇、江西、安徽三省還沉浸在新的一年到來的喜悅中時,三省軍政府宣佈貨幣改革開始!

其實這是有徵兆的,在此之前,《江蘇時事報》和新發行的《民族報》連篇累牘地宣傳着貨幣改革的重大意義和能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

此次的貨幣改革,由南京銀行推出名爲“中華幣”的紙幣,與白銀的比價爲1:1,最大面額10元。在發行中華幣後,有一個爲期一年的緩衝期,即在此期間,中華幣和白銀可以互相流通。但政府各級官員,軍隊官兵,以及工廠、公司的工人,今後的薪水將全部以中華幣支付。

南京銀行庫存白銀一千萬兩,此次共發行了五千萬元的紙幣,本來按照行長張寧傑的意思,首批最多發行二千萬紙幣,但被負責三省財政的王清源所否決了。

江蘇、江西、安徽三省本來對這紙頭做的錢究竟有沒有用持懷疑觀望態度,畢竟千百年來,中國講究是真金白銀。但隨着政府宣傳力度的加大,和越來越多的商店開始接受紙幣消費,三省民衆也逐漸接納了這一新生事物。況且,那些當官的,當兵的連薪餉都發這個了,老百姓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貨幣地改革,讓李國勇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而美英法三國的鉅額貸款也隨之到位,整兵備戰被推入到了一個高潮。

從北京方面傳來的消息不是很好。迫於壓力的朝廷,果真如袁世凱所預料的那樣,駁回了他的請辭摺子,同時還對他大加勉勵了一番,並收回了原先任命慶親王奕劻爲總理剿匪大臣的旨意,改由袁世凱獨斷專行。

得到旨意,意氣風發的袁世凱,下令北洋軍全力進入備戰狀態。山東方面,已有北洋軍四鎮人馬進入到指定位置,袁世凱甚至親自跑到了前線視察。北洋將領也個個喜笑顏開,終於可以和對面的獨立軍好好打上一仗了,告訴那些娃娃兵誰纔是中國的無敵之師!

而軍政府則在徐州到新圻一線,總計安排了陸二師,三師和炮兵一旅數萬大軍,由二師師長鄭彪擔任前線總指揮。

雙方在江蘇山東交界處紛紛安置重兵,一時戰雲密佈。但兩軍都不約而同地保持着最大限度地剋制,誰也不想打響第一槍。但這裡緊張的空氣,已讓人聞到了陣陣的硝煙味,現在就差一根導火索了。

兩軍總指揮部的看法都是相同的,大家都沒有完成最後的部署,因此在二月底前雙方不會開戰。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月十五號這天,一件偶然的突發事件,徹底打亂了雙方指揮部的步子,造成了大戰的提前到來。

林統,獨立軍二師十一團偵察排排長,1902年入伍,爲人堅韌果敢,在三省獨立戰役中多次出色完成偵察任務,戰後被提拔爲排長。

十四日這天,他奉命團部命令,,帶着偵察排,對北洋軍第三鎮炮兵陣地進行偵察。經過一天一夜地辛苦努力,他順利地畫成了第三鎮炮兵陣地的地圖。

回去的路上,有個士兵問他:“排長,你說咱啥時候打這些龜兒子了啊,那些北洋軍根本不經打,瞧瞧他們的炮,再看看咱們的炮,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林統笑道:“什麼時候打我可不知道,你得問劉司令和趙參謀長去,不過我看要真打起來,要不了一個月,就能徹底打垮北洋軍!”

士兵也樂了:“那敢情好,到時咱再一口氣打到北京去,把韃子皇帝趕跑了,咱大帥登基做皇帝;排長,那時沒準就就是團長了,到時候你帶着咱們回你老家,把咱嫂子接來,也讓她威風威風。”自獨立戰役結束之後,獨立軍中普遍瀰漫着驕傲的風向。曾經顯赫一時的湘軍被全殲,讓獨立軍從指揮員到普通士兵,都流露出了全中國已沒有獨立軍對手的思想,獨立軍要麼不打,要打最多半年就能打到北京,統一全國。

不要說下級軍官了,就連司令部和總參謀部也是一般的想法,他們極其輕蔑清政府的一切軍隊,包括北洋軍在內。這種傲慢自大的思想甚至影響到了德國軍官顧問團,顧問團居然聯名致信給李國勇,認爲和北洋軍即將發生的戰鬥,獨立軍軍容強大,武器精良,又有世界第一流的軍事訓練,打敗北洋,只需要舉行一箇中等規模的戰役即可。

李國勇和他的軍政府也是躊躇滿志,雖然楊度善意地提醒過幾次,可被軍隊高漲的熱情調動起來的人們,沒有一個能聽得進去。

“排長,前面好像有部隊。”說話的士兵手指向了前方。

林統拿起望遠鏡看去,對面過來的士兵穿着明顯和自己不一樣。北洋軍?這個念頭立刻涌了上來。

“全體隱蔽,戰鬥準備!”

過來的是北洋軍三鎮十一標的一支二十來人的偵察小隊,他們也同樣是奉命偵察獨立軍的陣地,說來也就這麼巧了,兩支偵察隊伍就在江蘇山東交界處相遇了。

“排長,打不打?”見敵人越走越進,方纔的那個小士兵焦急地詢問。

林統也一時沒了主意,自己的任務是偵察,可沒接到戰鬥的命令。但不打,就這麼眼睜睜地放過都送到嘴邊的大肥肉,也實在太不甘心了。

士兵見林統還在猶豫,着急地道:“排長,下命令吧,就那麼二十來個敵人,最多十分鐘就咱們就能吃掉他們!”

被殲滅敵軍的想法誘惑着的林統終於做出了決定:“打!爭取十分鐘內解決戰鬥,然後立刻撤回團部!”

興奮的偵察排士兵紛紛舉起了黑洞洞的槍口。

“打!”見敵人進入了伏擊圈,林統大聲下了命令。

隨着一陣清脆的槍聲,北洋軍偵察小隊走在最前面的士兵,立刻倒下了兩個。

四周槍聲大作,這時北洋軍帶隊軍官的經驗在此刻就體現出來了。在度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恢復了沉着地命令偵察小隊各自尋找有利位置,展開還擊。

北洋偵察小隊雖然人數少,武器也處於劣勢,但經驗豐富的他們各自躲在掩體後面,根本不理會四處橫飛的子彈,而是時不時地還擊上一兩槍。

本來以爲敵人肯定一觸就潰的林統,見敵人頑強抵抗的決心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而且對面的北洋軍槍法既狠又準,才一會,偵察排就有幾個士兵掛了花,這一起,讓林統不禁焦慮起來。

伏擊戰一下子變成了膠着戰。

隨着時間地流逝,聽到槍聲的雙方援兵紛紛趕了上來,部隊越來越多,到了十六日下午,在這叫“兔子屯”的的戰場上,雙方投入的總兵力竟然達到了千餘人之多。

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148章 北洋軍的命運(上)第111章 密 議第303章 - 勞 工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445章 - 掌控奧斯曼第513章 - 海上決戰(上)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370章 - 彼得格勒第285章 - 營 救第294章 - 慘 劇第69章 死 戰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323章 - 新 省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337章 - 王牌部隊第134章 京城風雲(一)第295章 - 天 譴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2章 救 駕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553章 - 最後通牒第184章 潛 艇第290章 - 元首師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359章 - 瘋狂的想法第96章 春色無邊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74章 旅順口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224章 - 昌都第342章 - 海軍決戰令第370章 - 彼得格勒第243章 - 造 反第450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二)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37章 殲 匪第304章 - 風暴(上)第79章 擴 軍第186章 新 疆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269章 - 治理日本第393章 - 聯邦會議(上)第133章 劫 獄第55章 克納佩第286章 - 廢 除第42章 江蘇事變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15章 借 款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583章 - 華盛頓大暴動第533章 - 法 國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296章 - 破 城第363章 - 動盪第448章 - 秘密的結束第124章 抓 捕第79章 擴 軍第185章 西 藏第52章 損主意第230章 - 那 朵第329章 - 出擊印度第290章 - 元首師第332章 - 德里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556章 - 時代的使命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300章 - 元首的反擊第473章 - 進攻永不停止第181章 猶太民族第347章 - 攻第306章 - 風 暴(下)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87章 六點要求第54章 鐵路利益第442章 - 空降部隊第77章 說 服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62章 遭遇戰第120章 用 刑第532章 - 前線傳來的喜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33章 - 出 訪第486章 - 山谷的伏擊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39章 辭 官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511章 - 空戰和空降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218章 - 最後一戰第502章 - 再見吧,俄羅斯(五)第486章 - 山谷的伏擊
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197章 - 攻克建昌第148章 北洋軍的命運(上)第111章 密 議第303章 - 勞 工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445章 - 掌控奧斯曼第513章 - 海上決戰(上)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370章 - 彼得格勒第285章 - 營 救第294章 - 慘 劇第69章 死 戰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323章 - 新 省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337章 - 王牌部隊第134章 京城風雲(一)第295章 - 天 譴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2章 救 駕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553章 - 最後通牒第184章 潛 艇第290章 - 元首師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359章 - 瘋狂的想法第96章 春色無邊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74章 旅順口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224章 - 昌都第342章 - 海軍決戰令第370章 - 彼得格勒第243章 - 造 反第450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二)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37章 殲 匪第304章 - 風暴(上)第79章 擴 軍第186章 新 疆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269章 - 治理日本第393章 - 聯邦會議(上)第133章 劫 獄第55章 克納佩第286章 - 廢 除第42章 江蘇事變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15章 借 款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583章 - 華盛頓大暴動第533章 - 法 國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296章 - 破 城第363章 - 動盪第448章 - 秘密的結束第124章 抓 捕第79章 擴 軍第185章 西 藏第52章 損主意第230章 - 那 朵第329章 - 出擊印度第290章 - 元首師第332章 - 德里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556章 - 時代的使命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300章 - 元首的反擊第473章 - 進攻永不停止第181章 猶太民族第347章 - 攻第306章 - 風 暴(下)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87章 六點要求第54章 鐵路利益第442章 - 空降部隊第77章 說 服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62章 遭遇戰第120章 用 刑第532章 - 前線傳來的喜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33章 - 出 訪第486章 - 山谷的伏擊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39章 辭 官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511章 - 空戰和空降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218章 - 最後一戰第502章 - 再見吧,俄羅斯(五)第486章 - 山谷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