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志向道不合

上海的會黨都怎麼了?陶成章滿頭霧水、十分鬱悶地被金三爺派人三言兩語便給打發了出來。⊙,金盆洗手,告老休養,不再理江湖之事,這都什麼狗屁理由呀?

其實陶成章的猜測並不準確,金三爺並不是託詞拒絕,而是確實在遠離江湖,且是越洗越白。名義上是青紅幫大佬,黑道勢力都要賣個面子,基本沒人打他的主意。入股藥廠,趁着新藥的再三問世,金三爺也是賺得厚利。於是,江湖上的金三爺便越來越有錢財樂善好施,越來越象民間的金大善人。而且,最近金三爺還捐了個縣令,有了官身,兒子也跟着陳文強歷練得不錯,很快要送出去留洋。所以,他是越發得意洋洋,向着上海聞人的行列繼續邁進。

至於金三爺爲何也在盧家灣蓋房建屋,自然是想着多接觸些名人。盧家灣很快便有電力供應,除了洋人的地面,這在中國還是第一個地區,很多工商名人或是圖方便,或是覺得這裡清靜,或是想就近觀摩學習,紛紛購買新建的別墅區。住在這裡,經常與這些名人見面,金三爺這個江湖草莽出身的粗坯,頓覺沾了些文雅之氣,身份立刻提升了層次。

產生這樣的心理,做出這樣的行爲,其實都是心理在作怪。讀書少、沒讀過書的羨慕、尊敬文士、大儒,這種現象不僅在普通百姓間存在,那些粗豪的草莽也很普遍,那些想洗白、提高身份地位的黑道人物更是如此。

聯絡會黨、結拜拉攏,陶成章在浙江干得本是不錯,平陽黨、烏帶黨等都與其結好,唯獨到了上海,卻是一再碰壁,不知何意?

鬱悶之餘,陶成章只得暫時回到工地,幹着活兒,以便混上今天的晚飯。“以革命爲事”的陶成章經常“窮得不堪”,在上海一度自稱會稽先生,教人催眠術餬口,嗅覺靈敏的清廷在緝拿他時就有一對句:“著《中國權力史》,學日本催眠術。”其實,在革命歷程中,經他之手募集的經費何止千萬,而他竟潦倒如此,從中也不難想見其人格。

可轉機就在這時出現了,從不遠處勤工儉學的學生閒談中,陶成章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幫助他留學日本的蔡元培,現在就是校長。

……

清朝入關取代朱明政權後,在長達260多年的統治中,中國社會上“反清復明”、“驅滿復漢”的秘密反清鬥爭一直綿延不絕。清兵入關後,曾對江南地區官僚地主的反抗和具有反滿意識的文人士子進行殘酷打擊,在浙江一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呂留良開棺戮屍、捕殺曾靜等事件,企圖以此壓制漢族反抗。所以,許多浙江人誓死要爲家鄉父老報仇雪恥。

歷史上,陶成章與他同屬浙江的徐錫麟、秋瑾、章太炎等人大都具有類似的思想,在他們的頭腦中還存在着帝王思想,主張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皇帝統治的政權。

月牙高高在上,天是暗藍的,沒有一點雲。月牙清亮而溫柔,把軟光輕輕送到大地。有點小風,帶着不知何處的花香,淡淡的飄來。

“什麼?還建立一個帝制國家。煥卿,將萬民之幸福寄望於百年難遇的英明皇帝,你是在開玩笑吧……”

“什麼?帝王一人秉政,優於立憲,沒有什麼不好。陶兄,多讀讀歷史吧,想想中國兩千餘年的帝制時代,爲何總陷入‘分合’與‘治亂’的怪圈。”

“哈哈,請問陶兄,光復漢室,大振國權,當以何法實現?只是推翻滿清統治,便一切完事大吉,事事皆能順暢?”

“君主制度不能保證永遠都有好皇帝,而民主制度則可以保證人民有權讓不好的皇帝下臺,從而維護民衆的利益………”

“會黨雖有反清思想,但良莠不齊,很多都是作奸犯科之輩,與土匪盜賊無異。若不加甄別改造,不過是烏合之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長沙起事未動而敗,便是教訓。”

………

陶成章越想越是煩悶,一把推開門,大步走到院子當中,凝望着天空中的星月,久久無語。

好不容易找到了蔡元培,相見甚歡之後的交談卻並不融洽。蔡元培不僅對陶成章的帝王思想作了批駁,對廣爲聯絡會黨也不是十分贊成。

陶成章此時還遠未達到後來手定《龍華會章程》時的理論水平,他只是憑着一腔愛國熱血,四處聯絡會黨起義,立志推翻滿清朝廷。這當然有些淺薄和幼稚,甚至包括他在日本學催眠術,曾有過在北京開設妓院,把滿清達官貴人都請來,席中下毒一網打盡等糊塗甚至不無荒唐的念頭。

但陶成章六歲入本村陶氏義塾讀書,十五歲爲塾師。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少年時就接觸新學,閱讀愛國思想書籍,漸萌革命思想。雖然他的革命理論還不夠系統,不夠深入,但他確實是有學識的,不是莽漢。而且,他“性雖褊急,心實坦白”,並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這一點猶爲難得可貴。所以,歷史上,光復會人對陶成章多是敬仰有加,且“尊敬仰之爲光復會繼承領袖”。

復興會!陶成章知道這個在日本東京宣佈成立的革命團體,蔡元培也沒有全瞞着他,承認自己是其中一員,並給了陶成章一些關於復興會的宣傳材料。從這一點來看,復興會的組織紀律和發展規範確實正在深入到會員的心裡,並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所以,挖到筐裡就是菜的擴充辦法不是復興會提倡的。先精再博,志同道合者加入,志同道不合者則先爭取改變,再視情況吸收。一個團體建立之初,最忌諱的便是各懷心思,各行其是。只有精誠統一,只有保證嚴密的組織紀律,團體才能夠發展壯大,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

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59章 戰端開第8章 會做人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117章 義軍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34章 猶太人第159章 無題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章 安頓託付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56章 無情殺戮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41章 無題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54章 攤牌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8章 商機,愁怨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42章 陰謀論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73章 訪德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65章 海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91章 赴日第8章 會做人第191章 無題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59章 戰端開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
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59章 戰端開第8章 會做人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117章 義軍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34章 猶太人第159章 無題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章 安頓託付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56章 無情殺戮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41章 無題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54章 攤牌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8章 商機,愁怨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42章 陰謀論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73章 訪德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65章 海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91章 赴日第8章 會做人第191章 無題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59章 戰端開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