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

“革命不易,建憲政國家大不易啊!”與陳文強發出同樣的感慨的是千里之外的宋復華,他此時正在法國巴黎,歐洲各支部的領導人會集於此,開着會。↗頂點說,..

“英國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經歷了數百年,其中又經過多少反覆?在中國要實現憲政,或者是真正的憲政,任重而道遠啊,絕不是我們原來想的那麼容易簡單。”宋復華一路巡迴宣傳革命,打響自己品牌的同時,也沒停止了學習和觀察,研究着各國的憲政歷史,觀察着各國的社會情況。

“我覺得教育是基礎。”蔡元p對此似乎比較贊同,“開啓民智,最是重要。而教育是求遠效的,着眼於未來,其效果不可能在短期內表現出來,所以講百年樹人。這與鈍初的任重道遠,倒也相似相近。”

“革命乃長期而細緻的系統工作,而除暴力激進手段外,其實尚有調和妥協之策略。若一味崇尚暴力,恐有好同惡異之弊。”在英國留學學習的章士釗思想上也有了不少變化,他還常爲國內報刊撰稿,介紹西歐各派政治學,於立憲政治尤多發揮。

“行嚴此話可待商榷。”復興會法國支部部長吳稚暉對章士z的調和論表示反對,“所謂激烈、激進等等,從根本上是統治者不妥協、不讓步的造成的,只有統治者的明智、妥協,纔可能避免激烈、激進,最終纔不會被推翻。比如英法,同樣是革命,卻保留了一個皇帝,砍頭了一個皇帝。滿清會妥協讓權嗎?我看是萬萬不會。”

吳稚暉曾在南洋公學任教,後因蘇報案出國避難。因與蔡元p熟識,由其介紹,加入復興會,並在巴黎組織世界社,發行《新世紀》,廣印書報。鼓吹革命。他認爲清賊不除,卟使四百兆人浮沉於進步之地位。欲爭起直追,能左右於優等之民族,同趨於公善,非破棄一切障礙不可。破棄一切障礙則以毀滅皇統爲根本之圖,萬以毀滅滿洲皇統爲根本之根本。

同時,吳稚暉還認爲清廷立憲“決不能真”。因爲真立憲就意味着清政府自割頭,喪失統治權。而由於清政府只會搞假立憲,革命也就必不能免。對於國人的麻木。他作文鞭笞,甚而至於將昏睡的中國人譏諷爲“豬生狗養”,話雖尖酸,卻能驚醒國人的靈魂,促國人毅然奮起。對於科學教育,他也提倡學習西方工藝,認爲要使中國真正走向富強,要造就一代新人。非注重教育不可。

從這些方面來看,他與蔡元p、章士z的觀也無大的區別。只是他的革命要更激進一些。

“縱使滿清不妥協,還有國內其他勢力呢,比如立憲派,比如漢人之封疆大吏,比如——”章士z不服氣地辯解着。

“我們並不是崇尚暴力,但從目前來看。沒有暴力的手段,就不能達到革命的目的。”宋復華從中轉圜道:“至於讓步、妥協,我們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要看其是否真心,是否有利於革命。有利於國家富強。”

“是啊,現在談這個還爲時尚早。”蔡元p笑着附和道:“武裝鬥爭的工作由陳、吳兩位領導,我看幹得是有聲有色。咱們呢,文弱書生,坐而論道,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革命添磚加瓦吧!”

“蔡先生得是,咱們哪,還真不是扛槍打仗的材料。”宋復華自嘲地一笑,道:“好在復興會人才濟濟,倒也不用咱們上陣瞎指揮。剛剛我到革命任重道遠,也是由感而發。但不管千難萬難,革命之路也要走下去,國家實行憲政即便有種種缺陷,也勝遠矣!”

“咱們還是繼續討論改會爲黨的事情吧!”蔡元p把議題又拉了回來,“我贊同在新加坡設立總部,畢竟東南亞華僑、華人極多,有很好的發展基礎。只是要顧及到英國人的態度,若是取締或將老宋驅逐出境,就比較麻煩。”

“美洲華人也不少,建立總部也比較合適,且不用太擔心取締或驅逐,只是距離較遠,不如在東南亞方便。”宋復華着自己的想法。

“暹羅呢?那是獨立國家,不用擔心英人或法人,或是荷人不住清廷的壓力。”章士z提出了建議。

“要我,就先在新加坡設總部,若遭驅逐,那就換個地方,復興會支部甚多,哪裡不能落腳。”吳稚暉不以爲意地道:“不是馬上又要起事了嗎?老宋在東南亞,離得近便,興許還需要你去親臨戰陣,鼓舞士氣呢!”

“呵呵,我倒希望如此。”宋復華眼睛一亮,頭道:“沒錯,這是最好的理由,我可不想做別人口中的‘遠距離革命家’。”

“那我們就做配合武裝鬥爭的工作。”蔡元p精神也爲之一振,道:“趁勢發行革命債券,爲革命籌集資金;加大宣傳力度,加緊吸收進步青年入會……”

“那成立歐美儉學會,倡導組織國內青少年赴歐美勤工儉學的事情呢?”吳稚暉雖然心向革命,但仍想將其新教育思想付諸實踐,而在復興會的思想理論中,這顯然也屬於革命的一部分。

“繼續進行。”宋復華幾乎不加考慮地做了決定,隨後又解釋道:“既然資金允許,那就斷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不僅要提倡國內青少年走出來,還要鼓勵留學生回國去,哪怕是在一個村建所學校,教上幾個孩子,十數年之後,這些孩子也大有可能成爲棟樑之才。更何況,這不僅是教書育人,還是掌握基層的輿論引導和話語權,使窮苦百姓脫離傳統士紳的控制,以備革命成功後建立各級政府,改革傳統官僚體制。”

“這要投入多少資金啊?”章士釗吃了一驚,道:“全國一千五百多個縣吧,村鎮怕是十倍於此數而不止,一萬多個……”

“普及教育是早晚要做的工作,未必要一蹴而就。”蔡元培解釋道:“何況這不是我們復興會一家要做。立憲派很快也要着手。特別是南方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省市,陳勝同志會大力加以提倡和引導。”

“另外就是蒐集各國的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方面的情報。”宋復華沉吟着道:“倒不必象間諜一樣竊取機密,即便是公開的信息,蒐集、整理、分析後,也可能會很有用處。各支部要建立起專門的制度和機構。這將是長期的工作。”

外面街道上傳來一陣喧囂,甚至隱約聽到爆竹的聲音。宋復華皺起眉頭,吳稚暉作爲地主,趕忙起身走出房間,向守在外面的人員詢問究竟。

時間不大,吳稚暉回來了,手裡還拿着一份報紙,進屋便揮舞着大聲道:“諾貝爾獎名單公佈了,陳文強。國人陳文強獲得——這個——”他拿起報紙又看了看,這回完全清楚了,“是生物或醫學獎。這可是破天荒的大喜事,全世界的華人都會爲之驕傲。”

報紙立刻被搶了過去,然後宋、蔡、章三人又面面相覷,法文哪,還真是不太精通。

…….

砷凡納明,異煙肼。憑這兩項新藥的發明。陳文強獲得諾貝爾獎並不意外,也算是實至名歸。

而通常來看。諾貝爾獎還存在着時間滯後很長的頒發,這是驗證理論或實物正確或有效性所必需的。這樣看來,陳文強的獲獎已經是相當的及時。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明,新藥的療效已經在普遍使用中被國際醫學界所認可。

有知識、有文化,甚至還要了解一些諾貝爾獎的國人才會爲陳文強歡呼,爲首位華人獲此殊榮而歡欣鼓舞。當然。通過報紙媒體的宣傳,會有更多的人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重要意義,並由此而生出自豪之感。

更多的國人恐怕還在忙於生活,對於什麼陳文強,什麼諾貝爾獎漠不關心。這又填不飽他們的肚皮,所謂的自豪和驕傲也不能使他們免於飢寒。

與之相似的是,陳文強表現得也極是沉穩,因爲他正忙得腳打後腦勺,爲馬上要進行的大舉起事而佈置、安排。

南山港,荒僻且未經大的擴建,但此時卻是來往船隻不斷,且岸上被武裝人員完全控制,閒雜人等根本無法進入。

停在外海的三艘千噸貨船上也已經全部換上了可靠的人員,將船運來的各種物資裝進船艙,上面再覆上簡單的掩護貨物。

漢陽造六百枝,子彈十萬發;毛瑟十響手槍五百枝,子彈十萬發;毛瑟1898式步槍兩千七百枝,子彈三十萬發;仿造改制的麥德森機關槍二十一挺,子彈二十萬發;木柄手榴彈四千六百枚,炸藥一千三百公斤;克虜伯1904式14倍徑75山炮四門,炮彈五百發……

陳文強看着清單,不由得咧了咧嘴,這幾乎把這麼長時間以來的所有儲備都運走了,倉庫能看到地皮了吧?自己造的,外購的,可是一下子全都投進去了,如同賭桌上的梭哈一樣,推出去就要見個輸贏,沒有什麼保留和退縮的餘地。

嗯,這也就是自己,換成誰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實力?除了最重要的武器彈藥,還有軍裝、雨衣、膠鞋、揹包、水壺等裝備,再加上電報機、修槍造彈等設備,加在一起,一二百萬都打不住吧?

自己怎麼這麼有錢?陳文強的思路突然轉了彎,盤算起自己的身家。嗯,上海有幾家工廠,因爲建得早,贏利情況是蒸蒸日上;崖州這邊呢,工廠生產情況也已正常;漢陽鐵廠扭虧爲盈;中僑銀行的股利分紅;好象是新藥最賺錢吧,整個亞洲可是個大市場……哦,也不光是自己的投入,還有發行革命債券和無償捐助革命的幾十萬……

算了,這腦子有些不夠用了。反正自己已經是個大富翁,這能夠確定就行了。

陳文強晃晃腦袋,輕輕吐出一口長氣。沒有保障的大富翁終是難以安心,有錢便想有權,人的或者野心,總是難以滿足,自己也不例外。

“人員晚上登船吧!”萬福華站在山眺望着,心情激盪,好久纔回復下來,轉頭對陳文強道:“明早出發,時間上是足夠的。”

“好。”陳文強了頭,笑道:“勝利是不用懷疑的,這樣的投入,這麼長時間的準備,要是敗了,老天都不會原諒。你呀,就在崖州等着我得勝的電報吧!”

“我什麼時候懷疑過?”萬福華抿了抿嘴,感慨道:“放眼全國,恐怕沒有哪個勢力能拿出這樣的大手筆吧?同盟會,嘿嘿,要是知道這確切的數字,怕是要被嚇壞了。”

“他們不行。”陳文強搖了搖頭,道:“而咱們的實力,想要推翻朝廷,也還是差之太遠。當然,在滇、桂打出個局面,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如能光復一省,必然是全國震動,如能四處響應,則推翻滿清不必獨靠復興會一家之力。”萬福華沉吟着道:“只是這時機,應該還不成熟。”

“確實不成熟。”陳文強停頓了一下,“還需要幾年吧,朝廷編練新軍,恰恰是最可能響應並支持革命的力量。而咱們要積蓄起足夠的人力、物力,怕是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依你的估計,革命軍要達到怎樣的數量,纔是向滿清發起決戰的時機。”萬福華比較期待地望着陳文強。

陳文強遲疑着伸出兩個手指,又苦笑着搖了搖頭,再加上了一根,“沒有三萬強軍,不能與北洋軍正面對戰。”

“北洋六鎮,嘿嘿,三萬強軍也未必能戰而勝之。”萬福華搖搖頭,無奈地嘆了口氣,“漢人哪,爲何爲滿人而戰,爲何同族相殘?若是都能明大義,區區滿人又何足道哉。”

陳文強也無言以對,如果象萬福華所想的那樣,明朝又如何會滅?滿人又如何坐了幾百年天下?

“速去速回,切記要保重。”萬福華向着陳文強伸出了手,“明天我就不送你了。嗯,你還是要化裝改扮是吧,我就不給你增加暴露的危險了。”

“放心,我出馬是絕無問題的。”陳文強伸手與萬福華相握,四目含笑相對,關懷、期盼、鼓勵等複雜情緒交織一起。

………(。)

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58章 行前瑣事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0章 麻皮金榮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5章 綁架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72章 準備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5章 煽風點火第92章 天涯海角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6章 新藥,說和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58章 安排託付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61章 陷阱,等待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81章 無題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90章 硬碰硬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66章 慶生第17章 觸痛,招聘第43章 安頓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70章 雙花洪棍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21章 現實,人脈第67章 革命黨?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33章 團體?政黨?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4章 無題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69章 工會設想第35章 酒宴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37章 定遼東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2章 夜市
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58章 行前瑣事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0章 麻皮金榮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5章 綁架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72章 準備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5章 煽風點火第92章 天涯海角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6章 新藥,說和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58章 安排託付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61章 陷阱,等待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81章 無題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90章 硬碰硬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66章 慶生第17章 觸痛,招聘第43章 安頓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70章 雙花洪棍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21章 現實,人脈第67章 革命黨?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33章 團體?政黨?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4章 無題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69章 工會設想第35章 酒宴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37章 定遼東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2章 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