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

在那場大論戰中,同盟會一方參戰人數衆多,可謂羣起而攻之。汪精衛、胡漢民是論戰主將,朱執信、汪東、劉光漢(即劉師培)是重量級作者。北辰亦在幕後參與論戰,有些文章是直接按其口授綱要而寫。

也就是說,同盟會攻梁啓超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行動,其動機當然也並非真誠的理論商榷,而有着明顯的政治目的:全力阻撓當時國內方興未艾、風起雲涌的“預備立憲”和“國會請願”運動。簡而言之,攻梁啓超是爲了矮化立憲派、擡高同盟會,批立憲主義是要唱衰清末新政、爲“排滿革命”造勢。

客觀地說,梁啓超以一當十,形隻影單;同盟會聲高氣壯,略勝一籌。但同盟會將《新民叢報》的停刊和保皇會的改名全都當成論戰的功勞,這自然不是全部事實《新民叢報》停刊的主要原因是梁啓超事務繁雜,精力不濟,致該報一再愆期,“定期出版的信用已失”。

而清政府宣佈“預備立憲”後,康、樑“大喜欲狂”,認爲保皇會宗旨已達,遂更名爲帝國憲政會。不過,那場論戰確實在很大程度上長了革命黨和《民報》的志氣,滅了立憲派和《新民叢報》的威風,擴大了同盟會及其“主義”在留學界、知識界的影響,則是不爭的事實。

但值得指出的是,梁啓超雖然堅決反對革命黨的“種族革命”與“社會革命”,卻並未完全否定革命的正當性。他的意思與陳文強差不多,就是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不要互相妨礙。一黨向政府請願要求立憲,一黨預備軍力以備將來革命。若實在是和平立憲不成,到時再暴力革命不遲。

正如大論戰洋洋灑灑百萬言,可核心論題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拯救中國。雖然因爲人分兩派、道分兩途,但都認爲國家現狀不可維持、必須改變,也都認爲中國應該有、也能夠有一個較爲良好的政體和政府。在方向和遠景上。其實雙方是相同的。

然而,處在論戰中心的人們往往寧願炫耀本黨與他黨之絕對不同,而故意將差異放大,將對立凸顯,視之爲“根本區別”,卻將相同之處全忽略不計,或視之爲細枝末節。

其實,要在論戰中擊敗對手、取得優勢,按照陳文強的判斷。無非是擴大影響,然後再爭奪資源的手段而已。同樣是“海外上市的公司”,保皇黨與同盟會卻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比如,北辰在首倡革命的根據地檀香山,辛苦經營了多年,其間多有志士毀家紓難,賣房子賣地支援革命,才能勉強得到三萬元;可是康、樑舉手投足之間。就弄走了二十多萬。

改良與革命,是當時中國前途的兩大選擇。均屬“風險投資”性質。但“保皇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顯然高於後者,又是投資地產酒樓,又是辦書局報刊,圈到了不少錢,甚至康有爲還能“娶日本老婆,炒墨西哥地皮。做加拿大股票”,奢侈“擬於歐美帝王”,“公款私圖生意”。

而“革命公司”雖然成功實現了“收購合併”,在財政上卻是舉步維艱,與康有爲、梁啓超這兩個撈錢天才相比。顯然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所以,才非得在理論和氣勢上先壓住保皇會,爲的也是日後的籌資發展。

錢哪,革命黨人也要吃飯,更要買武器起義暴動,充滿銅臭卻又難以逃避。同盟會不象復興會,有陳文強的工商業在背後支持,就只能走海外籌資這條路,與保皇會的競爭不可避免。

同盟會如此,連機關刊物《民報》的維持都有困難,更不用說對普通會員的資助和照顧了。

要吃飯,要住宿,革命的激情解決不了這最實際的問題。而這些,恰恰正擺在回到國內的幾個留學生面前。

因爲《取締留學生規程》的事件,留學生們鬧騰了一陣,便再也無人理會了。這情景讓秋瑾失望之極,她認爲中國人辦事總是虎頭蛇尾,從此反出同盟會,不與留學生共事。

女俠秋瑾,與同學姚洪業等人回國,他們取路上海,本打算在上海辦一所學校,可資金不足。時日一多,連生活都成問題,不得不先謀生路,再求革命大業了。

“……當我八歲時,我父母把我賣給了一個地主。我苦幹十年,分文未得,所取食物,僅可果腹……”姚洪業無聊地停下來,讀着乞丐的告地狀。

一個接一個的告地狀,一個接一個的悲慘故事,那廣告式的詞句讓人覺得他確實倒黴,而那些悲慘的事許多人一輩子也許都碰不上幾件。他又走了幾步,看着另一個悲慘的故事。

“乍到上海,老天開恩,有一好人娶我爲妻。可是不久後我夫爲匪盜所害,我一文不名,絲廠和棉紡廠更嫌我身體瘦弱而將我拒之門外。我只好流落街頭,忍飢挨餓……”一個憔悴不堪的婦女坐在地狀旁,無精打采地低着頭。

一個洋鬼子扔下幾個銅板,這讓姚洪業有些無地自容,趕緊避開了那婦女擡頭注視的目光。

洋鬼子向前走,看着另一個地狀,這人的敘述方法與其他人不同,狀子的末尾寫了一句既憤世嫉俗又樂天達觀的格言:“多難之時的貧窮是那些有錢人買不到的。”

姚洪業聽見女洋鬼子笑了,並扔下幾個銅板。那矮小的男人滿臉皺紋,卻非常敏捷,用鷹爪般的手一把將那幾個銅板抓住,塞進懷裡。他與其他蹲在路邊的人不同,不是將錢留在原地以激起過路人更多的同情和施捨,而是保證那幾個錢不會被人偷去,真是個地道的務實主義者。

務實啊!姚洪業情不自禁地嘆了口氣,轉身離開這裡。回國前想得簡單,但現在連肚皮也成了問題,眼看着便要各奔東西了。那滿腔的雄心壯志呢,那如火般的革命熱情呢?

“號外。號外!”報童大叫的聲音響了起來,“瓊州暴亂,復興會起兵造反,擁兵上萬,已攻下萬寧縣城……”

姚洪業猛地擡起頭,被這突然的消息震得目瞪口呆。復興會雖然成立得早。但入門很嚴,且宗旨顯得溫和,並不很投多數熱血青年的心意。現在呢,同盟會風頭正健,正猛攻保皇會的旗手梁啓超。而復興會看似中允、客觀,低調之中卻一下子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報童,報童……”姚洪業醒過來,快步追上,掏出兜一個銅板。“來份報紙。”

“兩個銅板一份報。”報童晃了晃手裡的報紙,顯示着厚度。

“給。”姚洪業把僅有的一個銅板也掏出來塞進報童手裡,一把搶過報紙,瞪大眼睛看了起來。

有照片,有描述,但上面說得清楚,是轉載於日本東京《二十世紀之中國》,也就是復興會的機關報。

旗幟在萬寧城頭飄揚。硝煙還未散盡;從硝煙中衝殺而出的壯士手擎大旗,擰眉瞪目……這宣傳手段。可謂是有圖有真相,比道聽途說,或者是文字描述更讓人信服。

在妙筆生花的描述中,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生動傳神的戰鬥經過:在血色火光之中,敵我雙方在這座古老的縣城裡進行着殊死拼殺。攻守雙方,一個是志在必得。一個是寸土必爭;一個是氣勢洶洶、有備而來,一個是拼死抵抗、頑強拒守……

到處是疾風暴雨般的槍彈尖叫聲、義軍士兵氣壯山河的吶喊聲、清軍垂死掙扎的哀吟聲……只有戰場,才能發出這種聲響,只有戰地之聲,才能如此動人心魂……

就象一隻龐大的樂隊。戰鬥員們操縱着不同的樂器,彈撥着不同的音符,從不同的方向,彙集到這個露天舞臺上,齊奏着蔚爲壯觀的戰地交響曲……伴隨着令人心碎膽寒的樂曲,是千百顆絢麗的流光往來穿梭、交相輝映,襯紅了那灰濛濛的天際……

巨大的氣浪衝天而起,攪得天地間一片昏暗……那血汗泥塵所散發出的濛濛薄霧……那絢爛的、黑紅的、劇烈開放的、瞬間熄滅的火焰,火焰中倒下去的是人類的肉體,火焰中矗立起來的是反抗專制的尊嚴和旗幟。

不僅僅戰鬥寫得如小說般引人入勝、心旌震動,復興會的宣傳部門把自己的宗旨、原則又同時重申了一遍。什麼“五族共和”、“建立民國”、“耕有其田”、“扶助工商”……這些以前也有宣傳,但與這次起事聯繫起來,影響自是大不相同。

姚洪業本來是屬於激進型青年,對“排滿”、“殺滿”最是熱衷,可此時卻產生了不一樣的心境。看吧,人家嘴上說得溫和,幹得卻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實事;自己呢,連帶那些激進的革命者,喊得倒是調子高、氣勢足,卻是光會動嘴,不會動手的廢物?

再聯繫實際的境況,姚洪業感觸就更深了。自己這幫人還在爲吃飯奔波,更別提什麼“革命行動”了。與其就這麼眼高手低地混着,倒不如……對,自己就算是死也不應該安安靜靜地死,這就是革命的目的,這就是真正的革命黨爲之奮鬥和犧牲的目的。

…………

潯溪女校的聘書就擺在桌子上,秋瑾緊皺着眉頭,不知該如何向同伴說明這件事情。是的,他們應該是響應自己的號召而歸國的,現在卻要撇下他們,自謀生路,這話着實難以開口。

有這樣心思的可能不只自己,都在等着實在挺不下去的時候吧?自己向本門幫派也投了拜貼,可卻沒有回覆。秋瑾煩悶地撫着額頭,現實的殘酷啊,就這麼真切。

“痛死我了,痛死我了。”外面有聲音響了起來,越說越快,卻越來越小。

“你們不能住在這裡了,她吐得到處都是血,都草都糟蹋了,她要死咳,大家都睡不成覺,你趕緊把她拖出去!”惡狠狠的聲音響了起來,秋瑾皺起眉,走了出去。

“我能把她弄到哪去?”一個瘦骨嶙剛的男人在院子裡哀求着店主,角落只是一個草棚,卻是他和女兒租住的,“她病得很厲害,要是打擾了,那實在是對不起……”

“對不起有什麼用?”店主穿着一件藍長袍,戴着個瓜皮帽,臉上有幾個淺麻子,這是一張令人生厭的臉,“要是你姑娘死在這兒,不僅晦氣,也影響本店的生意。人們看見這樣的事,還會住在這裡嗎?”

這不公平,不正當!秋瑾的腦子裡翻滾着這些念頭。而革命能徹底消滅人間的罪惡嗎?那個可憐的女孩,即便在小棚子裡,她也有權象一個人那樣死去。難道不是這樣嗎?

“你還得賠我的草。”店主臉上的麻子跳動着,“這草本來可以用一個禮拜,可現在我不得不換掉它,這都是你們的過錯,你們欠了我的草錢。”

瘦弱的男人雙手抱頭蹲在了地上,他完全沒有辦法了。小老闆的嘴不停地動着,嚷嚷着,唾沫星子亂濺。秋瑾盯着這傢伙的細脖子,不禁握緊了拳頭,她有些激動起來,好象掐住這細脖子,並且使上渾身的力量,就能把看到的、受到的所有委屈都發泄出來……

“我會付錢給你,讓他們住在這該死的破棚子裡。”粗豪的聲音響了起來,一個盤着辮子的大漢邁進了院子,直走到店主面前,盯着他的眼睛。

“這不是錢的事情。”店主的嘴有棱有角,表明他不會讓步,“她不能死在這裡。”

大漢咧了咧嘴,冷笑起來,說道:“那就只有去找興義堂的大哥說理了。那是俺的妹子,俺是旅滬華人公會的。”

店主的眼皮跳動了兩下,臉上的表情既害怕又懷疑,但最終卻咬了咬牙,默然低頭,轉身走開了。

“你們爺倆兒光這麼挺着也不是個事兒呀?”大漢湊近了瘦弱男人,壓低聲音說道:“去旅滬華人公會吧,俺看你那閨女是在繅絲廠幹活,累出來的病,那廠子得拿點錢負責吧?再說這癆病啊,也有得治,不過……”

………

第207章 大戰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56章 無情殺戮第42章 家事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90章 廣州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43章 安頓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6章 安頓託付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81章 無題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72章 準備第92章 天涯海角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37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66章 慶生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58章 蒙亂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49章 茶樓比試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81章 無題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91章 無題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02章 一槍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
第207章 大戰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56章 無情殺戮第42章 家事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90章 廣州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43章 安頓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6章 安頓託付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81章 無題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72章 準備第92章 天涯海角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37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66章 慶生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58章 蒙亂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49章 茶樓比試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81章 無題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91章 無題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02章 一槍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