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入川之議

作爲攻略四川的煙幕,或者是牽制戰術,革命軍準備從南、西兩個方向展開佯攻,目標是昆明及周邊的清軍。

革命軍可以不重視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清軍不行,昆明乃是省會大城,一旦失守,政治影響太大,是清廷承受不了的打擊。

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清軍雖是圍攻,但實則被動的原因所在。五根手指一般齊的兵力分配,無法形成在某一節點對敵的絕對兵力優勢,自然很難打開突破口,並擴張戰果。

反觀革命軍,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卻是精幹、敢戰。休整、訓練過後,更是士氣旺盛,政經兩項工作的深入,也爲革命軍的後勤提供了保障。有吳祿貞和陳文強在,廣東這面又可以暫不考慮威脅,使革命軍可以集中兵力,進行重點突破。

“麗江,永勝,華坪,鹽邊。”參謀長葛智初的教鞭在牆上的大地圖上移動,朗朗的聲音在廳中迴盪,“做出的姿態是與佯攻楚雄的部隊形成夾擊之勢,但我們的攻擊方向是北,而不是南。當然,是直接北上入川,還是先入黔境,再轉而入川,還要根據實際形勢靈活調整。如果是直接北上入川,那涼山的彝族就是極大障礙。先入黔再入川,看似長途繞遠,但所經之地已是清軍防線後方,守衛虛弱,困難反而要小。”

看着下面注意聽講的諸位將領,葛智初笑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先入貴州,還能夠造成合圍昆明清軍的假象,使敵人匆忙調動。露出更大的破綻。這就是總參謀部的戰略構想,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共同討論研究。”

入川作戰要調動的是滇西軍區的部隊,由誰統率,調動多少人馬,都至關重要。所以。作爲參謀長的葛智初才親臨大理,既是聽取意見,也有指導的意思。

“參謀長,入川部隊是否是一支孤軍,要獨力在四川開拓”楊文愷沉吟了一會兒,率先開口問道:“就象之前的滇西挺進支隊,擇敵虛弱處攻城掠地,圖謀發展。”

“不錯,入川部隊起碼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外部的支援。”葛智初點了點頭。說道:“當然,如果要持重謹慎的話,入川部隊可以暫時以鹽邊縣爲中心鞏固根基,並與滇西軍區聯成一片,再圖發展。”

鹽邊縣位於涼山州西部,北臨米易縣,西與雲南省華坪、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南與雲南永仁縣毗鄰。處於川滇邊境,亦是川滇茶馬古道所經的縣鎮之一。如果佔領鹽邊縣及周邊地區。幾乎便卡斷了川滇通路,對南面的楚雄、東南面的昆明皆有威脅。

也就是說,總參謀部也擔心孤軍深入及分兵的弊端,制定的計劃是比較寬鬆的,只要把四川也捲進戰團,便達到了基本目的。至於是否深入四川。或者把貴州省也牽扯進來,則要看形勢是否有利,兵力是否夠用。

爲何要儘量把革命推進到更多的省份和地區,一來是政治、軍事上的意義,二來則是使清廷的財政更加窘迫。更加難以支撐。從西南起事以來,爲了剿平革命軍,清廷已經是竭盡全力,又有廣西、廣東、雲南等省要出兵、出錢協助,上交中央財政的數額大幅減少,甚至有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

而戰事牽連的省份越多,需要的人力、物力、資金就越龐大,地方督撫就更有理由截留賦稅,清廷的財政也就更加緊張。

儘管總參謀部把計劃訂得寬鬆,以儘量降低失敗的可能,但對滇西軍區的一些將領來說,領兵入川便可以看成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誰不想獨領一軍,誰不想開拓進取、打下一片根基

“四川清軍的虛實剛剛已經作了介紹,但戰鬥的勝敗不能只考慮到軍力的對比。”葛智初不失謹慎地提醒着:“四川的會黨勢力,主要是袍哥,可是非常強大。如果運用得當,他們可能是革命軍的助力;如果不能掌握或控制,他們也將是禍亂四川的根源。所以,大家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認識到這個任務的艱鉅。”

“請問參謀長,入川部隊將是多少人馬”秋競俠一直靜靜地聽着、記着,此時纔開口問道。

“這要看滇西軍區能抽調多少兵力。”葛智初淡淡一笑,說道:“如果能保證根據地穩固,多抽調自然是更好。總參謀部的意見呢,是至少要有三千人馬,且是堅定、頑強的部隊。而這其中還涉及到本地兵出省作戰的問題,思想工作也不可忽略。”

滇西軍區擴展迅速,新招募的士兵不在少數,若是在本省作戰,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若遠離家鄉、親人,恐怕就不象真正的革命者那樣堅定。不僅僅是革命軍有這樣的問題,各省前來圍攻的清軍也同樣如此,甚至更加嚴重。士氣不振、怯戰畏戰,老想着不做異鄉鬼,老想着平安回鄉。

“遠途且是長期的作戰,要想保持部隊的堅定、頑強,恐怕要從各部隊中抽調,不能使用現在的成建制人馬。”秋競俠對此倒是深表贊同。

這一段時間,各部將領都把心思用在訓練部隊上,強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意味着部隊的戰鬥力不斷提升,正規化建設的進一步深化。而在練兵過程中,將領們與士兵接觸得也就密切而頻繁,對士兵的心理有了更深的瞭解。

安土重遷是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而士兵也同樣深受影響。若說是保家衛土,保衛光復後享受到的惠民政策,那沒得說,在本鄉本土,甚至是本省打仗都沒有大問題。若說是遠征千里,且要紮根立基,恐怕很多士兵的心理就不容易接受。

歸根究底,還是思想覺悟沒有跟上,當兵吃糧的心理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扭轉過來的。

“若是自願報名,是否能加快組建入川部隊的速度”葛智初並不太確定地詢問道。

“這倒是一個辦法,但泄密的可能性也增大了。”楊文愷苦笑了一下,說道:“雖然根據地防範得比較嚴密,但也不能太低估了清軍的刺探。”

正在這時,一個機要參謀急匆匆走進會場,將電報交到葛智初手中。葛智初拿起來匆匆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

.。

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55章 攤牌(二)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2章 青幫會集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4章 回滬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74章 回滬第91章 赴日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02章 無題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62章 甬商關注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1章 赴日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07章 憲政會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42章 家事第90章 廣州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42章 陰謀論第45章 革命起航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9章 接客,賣唱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42章 陰謀論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66章 慶生第23章 破紅袖閣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45章 忽悠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99章 陳袁會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52章 內應外合第6章 安頓託付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59章 戰端開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23章 退位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
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55章 攤牌(二)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2章 青幫會集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4章 回滬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74章 回滬第91章 赴日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02章 無題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62章 甬商關注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1章 赴日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07章 憲政會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42章 家事第90章 廣州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42章 陰謀論第45章 革命起航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9章 接客,賣唱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42章 陰謀論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66章 慶生第23章 破紅袖閣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45章 忽悠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99章 陳袁會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52章 內應外合第6章 安頓託付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59章 戰端開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23章 退位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