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

半年之期,陳文強的判斷算不上太離譜,可卻只是密商的與會人員才知道。 ←,雖然會議內容要通報總部,但應陳文強的要求,還是謹慎地要求不要訴諸於外,特別是在宣傳口徑上不要泄露。

但革命大發動的時間是基本確定下來了,不僅陳文強要奔走聯絡、佈置安排,總部也愈發緊鑼密鼓地加緊工作。最緊要的工作便是革命聯合陣線的各方人員抓緊在新軍的滲透和發展,尤其以長江流域爲主,湖北新軍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湖北新軍中,復興會早就暗中做了很多工作,再加上各個革命團體的潛伏人員,取得的成效是很大的。特別是黎元洪的混成協,革命黨人滲透得更加厲害。

原因很簡單,黎元洪這個人脾氣好,有黎菩薩之稱,對誰都是一臉笑眯眯的。大凡部屬犯了事,黎元洪無一例外統統包庇,對革命黨人也網開一面。這樣一來,革命黨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活動得最歡勢。

張彪的第八鎮要南下,武漢三鎮就只剩下了黎元洪的混成協,這就使決戰於此的革命方略實行起來更加容易。

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決戰武漢,卻儘量不戰於武漢,而是據守北方的武勝關,截斷武勝關以南的京漢鐵路一段,與南下的北方清軍在武勝關作生死較量。

生死較量或許不是很準確,但總參謀部還是認爲與北方清軍總要打一場硬仗,證明革命軍的實力。沒有實力保證,又何來談判?即便先不管談判的問題,與北方清軍的作戰對南方各省的響應,也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陳文強和總部在作出決定時。並不知道另外一個革命團體也把目光投向了長江,投向了湖北新軍。

……

新加坡。

在密林深處的一座白色兩層樓房內,重新撿起同盟會招牌的中華革命黨,正在密謀商議着發動革命。

說起來,復興會組織成立了革命聯合陣線,對同盟會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而西南革命運動日漸高漲。也形成了不是壓制的壓制,在革命羣衆的爭奪中,同盟會同樣也落了下風。

所以,會議之初的氣氛有些沉悶,直到北辰慷慨激昂的動員後,氣氛纔有所活躍。

“……革命之風潮已經興盛,華僑思想已開化。我們的困難不在於四海窮困,恰恰在於我們喪失信心,沒有計劃。沒有勇氣。久困奇窮,等待便是自我消沉,自我毀滅。所以,我們要盡傾全黨之人力、物力,克服困難,排除險阻,作破釜沉舟之壯舉。”北辰停頓了一下,揮舞着手臂高呼道:“內地同志捨命。海外同志出財。成敗利鈍,在此一舉。”

與會會員們從座位上紛紛站起。熱烈鼓掌,在空中揮舞拳頭,互相激勵。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革命是高尚的事業,但離開錢,卻依然玩不轉。而且。由於西南革命之勢已成,在何地發動,又在會員中引起了爭論。

“廣州作爲突破點已不合適,雖然軍隊多被抽調,但警察力量卻強大起來。以清鄉剿匪爲名,屠戮抓捕會黨和江湖好漢,原來的革命基礎已被破壞。”居正首先反對再在廣州起事,而提議在長江地區發動,“在國內,武昌新軍是唯一可對陣北洋軍的部隊,湖北革命黨人在軍中的運動又是全國最早的。眼下第八鎮又南下,似乎是很好的時機。”

“武漢深居內地中心,四面受敵,率先發動,恐怕不合適吧?”胡漢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廣州靠近大海,海外力量接應得上。如果在廣州率先打出旗號,長江地區再同時響應,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吧?”

“我說說我的看法。”出身於日知會的李楚武顯然是贊同居正的意見,“我們最早的革命,是策動紳士官員,結果發現這幫人墮落彷徨,不足以成大事;接着呢,又是聯合會黨和草莽,又感到這些人放蕩不羈,江湖脾性過重,難以約束。所以,我覺得運動新軍應該是最後的希望了。既然如此,還是湖北最爲合適。湖北新軍中本就革命基礎較爲深厚,又有鋼鐵廠、兵工廠、火藥廠、造幣廠等,武器、兵餉也是能夠保證的。”

“武漢是內地水陸交通中心,一旦起事發動,必然會震撼全國。西南又有革命軍牽制,後顧之憂並非很大。”又有人贊同在長江地區發動,理由也很充分,“就民情風俗而言,此地民風悍野,兇蠻好鬥。有兵力、武器、地理、人情這四個優越條件,絕不是廣州可比的。”

“既然在武漢發動有諸多優點,那便這麼定了。”北辰也覺得有西南革命軍,廣東會黨綠林又遭到沉重打擊,重新選擇突破點也不錯,“這次發動事關重大,勝敗在此一舉。若再無建樹,日後又如何面對傾財付出的海外華僑?”

“是啊,人們會懷疑我們這幫人騙錢,以後再籌款可就難了。”李楚武附和着,但這話卻有些不太入耳,“如果能與革命聯合陣線建立聯絡,共同響應——成功的希望更大。”

“志同道不同,在我看來,他們表面上看起來聲勢很大,但到底還是畏首畏尾,偏安一隅。”胡漢民見北辰臉色有些不愉,便插嘴說道:“而且,其行事頗爲詭秘齷齪,對本黨抱有很大成見,又有諸多打壓分解之舉,實在不是一個可以推心置腹、共同革命的盟友。”

“我對他們是沒有什麼成見的,都是革命志士,但他們既有自外之心,我們倒也不必硬貼上去。”北辰淡淡地說道:“革命嘛,要有天下爲公之心;黨同伐異,我是很不贊同的。”

會議又持續了很長時間,纔算把諸項事務商議妥當,都分派下去。其中便有在上海和武漢分別建立統籌部和指揮部,就近指揮的事情。

會議已畢,北辰便要去南洋各地和美洲籌款,其他工作也便隨之展開。

……(。)

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0章 長期攻略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48章 狂殺亂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6章 安頓託付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70章 長期攻略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9章 暗殺團第199章 武昌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73章 訪德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9章 暗殺團第75章 雨夜閃電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47章 利劍閃電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45章 求知少年第69章 東京秘行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33章 團體?政黨?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49章 茶樓比試第65章 海上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59章 戰端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
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0章 長期攻略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48章 狂殺亂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6章 安頓託付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70章 長期攻略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9章 暗殺團第199章 武昌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73章 訪德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9章 暗殺團第75章 雨夜閃電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47章 利劍閃電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45章 求知少年第69章 東京秘行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62章 甬商關注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33章 團體?政黨?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49章 茶樓比試第65章 海上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59章 戰端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