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朱儁之死(四)

是以,便在召集令發出的當日,周邊自蒲州歸附,並一直相隨至此待的各部落,羌、氐各部,都全數動了起來。或一兩千,或五六千,便是最小的部落,也派出數百騎,各擎兵器,帶足糧秣,直往金城而聚。

三日後,金城之地已然遽爾集聚十七萬之衆,這還不算邊遠之地,後面仍有陸陸續續趕來的,和雍涼自有的漢軍兵力。

這份子實力,直讓陳宮看的目瞪口呆,當場石化。也終是明白,爲何當日高順、張遼二人竟有那般底氣了。

老半天反應過來後,陳宮急忙讓張遼傳令,後續不必再來了。姥姥的啊,瞅這架勢,這麼持續下去,還真不知道等到所有人都到了,這金城能不能容得下呢。

況且,只是爲了起到個震懾的效果而已,便如今這規模也已足夠了,後面的實力,還是能隱藏便先隱藏爲好。

張遼倒是不以爲意,也知道陳宮所言有理。當日傳出令去,這才止住聚集的勢頭。但到最後高順準備出發之時,也已然聚集了總數達二十萬的大軍。

都說人上一萬,漫山遍野。但此刻,足足二十萬人,還都是騎軍,不但是騎軍,外族征戰之時,相對富足的大族,多有習慣於一人雙騎的。好傢伙,這樣一來,二十萬人馬,便真個是稱得上是鋪天蓋地了。

只是面對着這二十萬人,饒是陳宮智謀絕倫、胸懷珠璣,這一刻,也有老虎咬刺蝟,無從下手之感。

爲啥?蓋因這二十萬人,並非一個兩個部族,而是竟有數十不同的部族組成。穿着打扮不同,言語習俗不同,手中拎着的兵刃更是千奇百怪,什麼柺子流星、釘錘鐵扒的比比皆是。更有力大者,手中舉得都是丈二的狼牙棒、黃銅杵、獨腳銅人什麼的。

嘰裡哇啦的,陳宮簡直如同進了雞鴨市,暈頭轉向之餘,最後不得不扯着張遼,將自己心中佈置,一一點明,由張遼安排手下衆將,各自引着相熟的部族,往既定位置而去。

等到各部紛紛而動,終至離去後,陳宮才大喘了幾口氣,渾身如同散了架一般。只是眼光再看向高順、張遼二人時,已是大有佩服之色。

這麼多外族之衆,其間互有仇隙糾葛的,絕不會少,但不論各自之間如何,到了此處,竟能都服服帖帖的完全遵照二人的軍令而行,並不生事,便這份本事,便當的陳宮高看一眼。

高順、張遼對此自是失笑。陳宮又怎會知道,能將這些人凝在一起,並達到如今這般如臂使指的地步,乃是十餘年的磨合才成。否則,便換了孫武再世、子牙復生,也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諸事既定,這一日,張遼請陳宮坐鎮金城,他親選幾員上將相隨,送高順往京都而去。

這些大將,卻都是本家本土的漢將,西涼雖地處偏遠,謀略之人雖少,但多是悍勇豪邁之士。前番二十萬人馬集結,鬧出的動靜極大,想必對方應有所察覺,此番送行,這隨行人選,也當然要有些氣勢纔是。

有了陳宮在後謀劃,他跟隨

劉璋日久,這造勢一說,早已玩的熟門熟路,刻意而爲之下,架勢這一拉開,更是令人望之凜然。

一行人逶迤而行,待到臨近長安城二十里處,早有曹操派出之人接着。爲首大將,器宇軒昂,虎目生寒。得勝勾上一把開山大斧掛着,柄長丈餘,刃面如扇,正是河東徐晃徐公明。

兩下里道明來意,都是暗暗打量對方。徐晃瞅着這一行人,但見個個雄壯,渾身透着一股冷冽之氣,也是不由的暗暗倒抽口涼氣。丞相此番算計,究竟能否得手,看來委實難料。

前些時日聞聽多有外族異動,卻不知與此事是否有關,若果也是對方做出的反應,只怕引發的後果,殊難預料啊。

他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皺,暗暗擔心。面上卻是一片殷殷笑意,與高順、張遼並轡而行,一路說些兵要軍事,竟是相談甚歡。由此想及此二人入京之後的境遇,心下竟是微生嘆惜之意。

二十里路轉眼即至,眼見着長安城終是到了眼前,徐晃打馬向前,喝令裡面落下吊橋,大開城門。

高順帶着兩百親衛,回身與張遼遞個眼色,這才催馬向前。

徐晃眼見只高順一人向前,不由一愣,急問道:“怎麼?文遠將軍何以不來?”

高順微微一笑,淡然道:“雍涼之地,邊隙不斷,豈可主副將同時而離?此番便只高某入京,待見了天子,自有高某解釋就是。公明將軍,請!”

雍涼二將驀然玩出這麼一手,徐晃倉促間,不由全然想不到應對之策。

正自腦中急急轉動之餘,卻忽聽城上一片聲的亂了起來。愕然中扭頭去看,但見城頭上無數人影奔跑,口中喝斥連連,似是兩撥人前後相追而至。

徐晃面上一沉,心中惱怒。這事兒都趕一塊了,下面這倆傢伙臨時玩了這麼一手,自己正不知該如何向丞相交差,怎麼自家上面卻搞出這麼一出?是何人作亂?竟然都跑到城上來了。

他惱怒之餘,慚慚的對高順笑笑,先自撥轉馬頭,直往城前去看。只是剛到城下,目光中卻瞄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登時不由面色大變。

城頭上,朱儁全身披掛,手中擎着佩劍,在一幫家丁的護持下,氣喘吁吁的依住。他自那日被許褚領人監視住,走到哪兒都有尾巴。欲要派人出城去通知高順、張遼二人也不可得。

眼見曹操一步步設謀,甚至聽說竟暗暗調動了一隊虎豹騎到了長安附近,心中更是憂急。

那虎豹騎據聞乃是曹操麾下最最精銳的騎隊,所有裝備皆是舉全軍之力打造,以曹氏宗族曹休、曹純兩人親代。向以攻堅拔銳著稱,名聲隱隱直追當年劉璋一手打造的血旗軍。據說便是昔日幽州公孫伯圭的白馬義從,與之相比,也是大有遜色。

曹操此番竟爾調動這麼一支強軍過來,顯然是有若不能順利將高順、張遼二人誆進雒陽之時,不惜要動用武力的打算。

幸好聽說這支部伍大半都散在城內往潼關一線,那麼,只要能阻止高順、張遼二人不要進長安城,便能保障他們的安全。

他眼見自己被看的緊,一時不得計,便藉着病重之由,每天只在家中安養,外表上麻痹監視之人。暗中,卻使心腹家人悄悄打探消息,準備在合適時機

將消息送出去。

這一日,終是得知了準確消息,他一面讓人假扮自己繼續臥榻休息,一面卻強扶着病體,化妝潛了出來。

到得外面,卻見城中處處巡視士兵,要想闖出城去,簡直就是難比登天。無奈之下,一咬牙,令人取來盔甲穿戴起來,準備冒險,看看能不能混出城去。只要混到城門,便可給高順、張遼二人示警,絕不能眼睜睜的讓二人進城送死。

老頭兒打算的不錯,哪知許褚雖沒多少智計,但勝在對曹操極爲忠心,身爲曹操的親衛統領,對於曹操交代的每件事兒,都極爲穩重精細。

老頭兒前腳跑了出來,不過半天便被發覺,立時便從後追了過來。朱儁到了此時,再想往外混是沒了指望,當即一咬牙,索性豁出去了,召集家僕邊打邊走,竟爾一路殺上了城頭。

此時,經過一路廝殺,氣喘吁吁之際,眼前只覺陣陣發黑,嗓子眼中也全是惺惺微甜的氣息。等到依住城頭,身邊家僕不過只剩三五人而已。

下面城外,高順等人的大旗赫然在目,朱儁心中大喜,知道自己總算是趕上了。只是聽着城中喧囂不斷,隱隱有蹄聲急遽而來,估摸着怕是那虎豹騎出動了,而自己身周越圍越多的曹軍士卒,再想衝下去自城門而出,是絕不可能了。

“今有國賊害賢,朱儁一生忠義,絕不容國賊得手!爾等皆我家人,可願助我一臂之力?”以劍駐地,朱儁猛然站直身子,嗔目對身邊家人們大喝道。

“願從太尉殺賊!”

衆家人眼見他白髮斑駁,被疾病折磨的身軀,顫巍巍的似乎隨時都能倒下,但此時鬚髮戟張,怒目大喝,一股如山氣勢猛然暴起,竟使孱弱的病軀,似乎陡然挺拔了起來,不由的都是大聲迴應着。

“好,且替我拼死攔着!”說罷,一轉身,大踏步搶到城垛口上,對着下面正滿面疑惑的衆人,猛的一咬舌尖,提氣大喝道:“快快警告高順、張遼二位將軍,千萬不要入京!千萬不要……..”

老頭兒淒厲的大喝,驀然從城頭上響起,下面高順等人聽的分明,面色猛然大變。凝目看去,已然看清,喊話之人正是老太尉朱儁。

只是正待上前搭話,卻見老太尉挺立如鬆的身子猛然一震,雙目瞬間睜大,那話只喊了一半便再沒了聲息。

一支羽箭,此刻已然透胸而出,鋒利的箭頭處,紅豔豔凝出的血水,竟爾耀的人眼目生疼。

噗!

朱儁猛然張口噴出一大口血霧,一個身子微微晃了晃,驀然自城頭摔落。

城上城下一陣驚呼,驚呼聲中,一聲悶響傳來,這位一代名臣,號稱東漢漢末的最後良將,太尉朱儁,已然氣絕身亡,摔落塵埃。

所有人都呆了,整個長安城西門之外,忽然一片詭異的寂靜。正立馬城門處的徐晃,微微轉頭,眼中閃過愧疚不忍之色。

“太尉啊——”

城頭上忽然傳來幾聲撕心裂肺的哭聲,隨着哭聲,但見三個渾身浴血的人影,已是慨然縱身躍下,正是一直隨着朱儁殺過來的朱家僕從。

三聲沉悶的響聲過去,這三位至死卻不知名姓的義僕,就此緊跟他們主人之後,以自己的性命,詮釋了忠義二字。

(本章完)

第83章:急迫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上)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303章:百口莫辯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7章:授槍第305章:袁紹的委屈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303章:百口莫辯第197章:大谷之戰第154章:不謀而合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398章:四方雲動第320章:王者之城第136章:終定第65章:秘辛(二下)第320章:王者之城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00章:毒士說謀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137章:大耳朵跑了第367章:看破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09章:朱儁之死(三)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320章:王者之城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299章:江東之變(三)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80章:窮途末路第283章:妖姬第398章:四方雲動第234章:陶謙之痛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331章:交易大會第114章:密謀蜀中第53章:被陰了(下)第99章:受封亭侯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127章:夜襲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187章:飛白第267章:向左走向右走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上)第125章:制勝之機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239章:仲氏第306章:完敗第140章:倉亭大捷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94章:喪子之痛第153章:教習中的大才第159章:逆轉再逆轉第212章:定金川(三)第140章:倉亭大捷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下)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65章:秘辛(二上)第320章:王者之城第264章:驚天之局(二)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300章:荊南之議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98章:雒陽之亂第238章:陽謀VS陰謀第132章:殺俘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28章:煙殺第43章:象棋(下)第34章:晨練偶遇(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148章:二張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88章:四方雲動第64章:秘辛(一上)第337章:通羅之盟(二)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387章:隕落第33章:順利結盟(下)第254章:變生肘腋第247章:似曾相識第259章:撲朔迷離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98章:有內幕第134章:軍動第239章:仲氏第65章:秘辛(二上)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349章:青州指令後記:第393章:魯肅來信
第83章:急迫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上)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303章:百口莫辯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7章:授槍第305章:袁紹的委屈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303章:百口莫辯第197章:大谷之戰第154章:不謀而合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398章:四方雲動第320章:王者之城第136章:終定第65章:秘辛(二下)第320章:王者之城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00章:毒士說謀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137章:大耳朵跑了第367章:看破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09章:朱儁之死(三)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320章:王者之城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299章:江東之變(三)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80章:窮途末路第283章:妖姬第398章:四方雲動第234章:陶謙之痛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331章:交易大會第114章:密謀蜀中第53章:被陰了(下)第99章:受封亭侯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127章:夜襲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187章:飛白第267章:向左走向右走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上)第125章:制勝之機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239章:仲氏第306章:完敗第140章:倉亭大捷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94章:喪子之痛第153章:教習中的大才第159章:逆轉再逆轉第212章:定金川(三)第140章:倉亭大捷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下)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65章:秘辛(二上)第320章:王者之城第264章:驚天之局(二)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300章:荊南之議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98章:雒陽之亂第238章:陽謀VS陰謀第132章:殺俘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28章:煙殺第43章:象棋(下)第34章:晨練偶遇(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148章:二張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88章:四方雲動第64章:秘辛(一上)第337章:通羅之盟(二)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387章:隕落第33章:順利結盟(下)第254章:變生肘腋第247章:似曾相識第259章:撲朔迷離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98章:有內幕第134章:軍動第239章:仲氏第65章:秘辛(二上)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349章:青州指令後記:第393章:魯肅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