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

整個七月份,北美娛樂圈,乃至於全世界的媒體,都被米迦勒-傑佛遜的去世刷屏。

還沒有結案的***事件已經沒有人再去關心,所有人只關心米迦勒-傑佛遜的去世原因。

有媒體認爲黑人天王的健康狀況非常惡劣,本身就活不了幾年,此時死亡不過是正常情況,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看法。

還有少數人認爲,索尼集團爲了黑人天王手中的版權而暗下黑手,這個論點的市場很小,但卻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確確實實是真相。

除了這兩種主流觀點之外,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猜測,例如黑人天王因***事件,經受不住良心的譴責而自殺之類,不過這類博眼球的報道幾乎都出自於八卦小報,可信度可想而知。

不管怎麼樣,黑人天王的去世,牽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無論是否喜歡他,都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年代,米迦勒-傑佛遜是最具影響力的頂級巨星之一。

一名全球級別的超級巨星的去世,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首先被公開的是黑人天王的遺囑,在米迦勒-傑佛遜去世之後的第二天,約翰-布蘭卡就代表【米迦勒-傑佛遜家族信託基金】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宣佈了三名遺囑共同執行人對黑人天王遺產的執行權,並“依照傑佛遜家族親屬的意願”,將死因調查完全委託給警方。

警方也很快成立了專案調查組,徵求了黑人天王家屬的意見之後,很快宣佈將對遺體進行屍檢,以確認死因,以及是否存在謀殺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警方的這則聲明引起了黑人天王粉絲們的抗議,認爲這是褻瀆死者的行爲。

有一羣激進的粉絲直接堵在了洛杉磯警局的門口,要求警方“禁止在遺體中尋找證據”。

至於不進行屍檢對案件調查會有什麼影響,這些粉絲完全不在乎。

當然,警方也不會在乎這幫人的抗議,很快就公開了屍檢結果,確認黑人天王死於一種麻醉性藥物的過量注射。

在這一結果被公開後,米迦勒-傑佛遜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站在了風口浪尖上,被許多人稱爲“殺人兇手”。

但警方並未對這位私人醫生提起訴訟,公開的理由是“需要諮詢地方檢察官以及醫學專家的意見,才能確認這是醫療事故、過失殺人、還是謀殺。”

警方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道:“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不是幾周。在決定是否發起訴訟之前,我們必須充分考慮訴訟本身是否合法。”

但真相是,起訴一名沒有行醫執照的“赤腳醫生”,最多隻需要二十四小時就可以做出決定。

其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勞倫斯兄妹和索尼之間的博弈還沒有出現結果。

司法公正這種東西只是相對,至少在北美,有太多的人和事能夠對“公正”的司法體系造成影響。

如果是活着的米迦勒-傑佛遜,或許沒那麼好對付。

如果他沒有和傑佛遜家族,以及北美的黑人團體翻臉,即使死了,也同樣不會好對付。

尤其是後者,他們就像一羣瘋狗一般,只要招惹到其中一個,其它人就會一擁而上地撲上來,即使是被踩死,也要咬你一口。

但可惜的是不存在如果,傑佛遜家族另外兩大頂樑柱,喬-傑佛遜和珍妮-傑佛遜因爲財產問題和黑人天王鬧翻。

至於黑人團體,早在十年之前,就公開將米迦勒-傑佛遜除名,根本不可能爲其出頭。

所以當現在的黑人天王去世之後,只能成爲勞倫斯兄妹和索尼之間博弈的棋子,沒有任何人在乎真相如何,人走茶涼四個字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眼下這個階段,事情的發展已經和羅傑三人沒有太大的關係。

再三確認大衛-勞倫斯那邊不需要自己的幫助之後,羅傑三人也沒有堅持,召回格雷西等三名編外成員,重新回到錄音室裡,開始《天堂的階梯》的錄製。

“這是什麼?”

胖子走進一間錄音室,指着天花板問道。

本來胖子準備在另一件小型錄音室裡錄音,卻被羅傑叫到了莊園裡最大的一間錄音室中。

然後胖子就看到了房間裡,橫架在天花板下方的那根巨大圓木,足有兩人環抱那麼粗。

“一個實驗,和聲學環境方面的測試有關。”

羅傑沒有多解釋,將胖子推到架子鼓前坐下,開口道:“錄一首歌試試,就錄《決堤之時(When.The.Levee.Breaks)》。”

羅傑曾聽說過一個關於這首歌的傳言,在【齊柏林飛艇】樂隊錄製這首歌的時候,是在鄉下的一間屋子裡錄製的。

屋中有一個很粗的橫樑,其迴音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聲學環境,使得這首歌的鼓點更具壓迫感。

這種特殊環境下的產物,也使得【齊柏林飛艇】樂隊無法在現場復現《決堤之時》那種特殊的迴音。

但畢竟只是傳言,闢謠的聲音也有不少,羅傑也不知道該信哪一種,只是打算試試。

反正試試也沒壞處,除了把這根圓木弄進錄音室裡麻煩了點,差點把樓拆了以外……

咳,反正也沒有真的拆掉。

胖子有些不明所以,不過卻沒有拒絕,花了幾分鐘時間略微調整狀態之後,很快就隔着玻璃,對羅傑和錄音師打了個手勢,拿起鼓棒,開始敲打起來。

這只是試錄,以調整狀態爲主,並非正式的錄音。

雖然錄音設備都開着,但只是“以防萬一”,萬一錄音效果特別理想的話,可以直接拿來用。

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絕對低於萬分之一,反正羅傑自己是沒遇到過。

羅傑聽了一會,在錄音室里加裝了一根“橫樑”以後,鼓點的聲音確實多出了一些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

就好像隔了一層什麼東西一般,有種朦朧的感覺,但若是沉浸其中,卻會感受到一種恐怖的氣氛。

沒錯,就是恐怖。

彷彿身處狂風暴雨,一個人對抗整個世界的恐怖。

“多了三層迴音。”

錄音師指着軟件上的圖像說道:“這種方法確實可行,但效果好壞還得混音合成之後才知道。”

“麻煩你了。”

羅傑點了點頭,說道:“讓瑞克繼續錄完這首歌,然後再用另一間錄音室重新錄一遍,根據混音效果決定用哪一種。”

這會帶來一些額外的工作量,但這張專輯的時間預留得很寬鬆,樂隊並不着急。

至於迭戈的團隊,看在美元的份上,他們也不會對這件事提出反對,連私下裡的抱怨都不會有。

在這張專輯上,樂隊爲迭戈的團隊開出的薪酬高達三百萬美元,僅僅只需要錄七首歌。(《天堂的階梯》已經錄過了。)

音樂製作人的收入可沒有好萊塢製片人那麼高,只需要一兩個月,就能拿到三百萬美元的酬勞,哪怕是一整個團隊的酬勞,也是極爲豐厚的報酬。

在富蘭克林面前,工作量多一點算個屁!

那些抱怨加班的人,若是他們的老闆大幅度漲薪,你看還會不會有人抱怨。

……

停留了一會,看到胖子的狀態不錯,羅傑滿意地點了點頭,推門離開,走進另一間錄音室,開始完成自己的工作。

這張專輯,羅傑不打算將貝斯的部分交給格雷西來彈。

八首歌,沒有一首對貝斯手要求低的,以格雷西的水準,只能達到及格的程度,而做不到優秀,更不要說“完美”。

這是天賦決定的上限,和是否努力沒有任何關係。

努力能讓一個人的能力無限接近於上限,但不可能超過它,這是天賦決定的極限,從出生就已經確定。

但若是空有天賦而不去努力,那麼天賦再好也沒有任何用處,或許還不如那些天賦差,但足夠努力的人。

這張專輯的錄音過程沒格雷西什麼事,這個“替補貝斯手”基本上就是個吉祥物,如果不是他自己的樂隊也在假期,羅傑都不會將格雷西召回。

說起格雷西和米婭的那支樂隊,在錄製《滾石》專輯的時候羅傑和對方聊過,那支樂隊名叫【黑色鑽石】。

不知道爲什麼,當羅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總覺得有個姓馬的首富,在對自己喊着:“強化+14上不去?深淵不閃光?打團翻牌掉線?年輕人,問問題之前,先想想你充了多少錢!”

咳,暫且不去管那些亂入的東西。

總之,這支樂隊也掛在了MAD唱片的旗下,但卻也只得到了一紙按照三線明星標準簽訂的唱片合約。

公事和私事,羅傑分得很清楚。能夠直接給他們三線明星的待遇,已經是看在格雷西和米婭爲樂隊兢兢業業服務四年多的份上了。

如果再提高待遇,不說公司旗下其他明星們的看法,單單是在高層那邊就無法通過。

董事長的權利確實很大,但在沒有掌握絕對控股權的前提下,也絕對不可能無視公司高層的態度。

MAD唱片畢竟是一家商業公司,首要考慮的是盈利,而不是送人情。

【黑色鑽石】樂隊所謂的“出道”計劃卻放在了明年的年初。

格雷西和米婭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在一番溝通之後,羅傑三人都同意對兩人提供幫助,在樂隊的巡演中爲【黑色鑽石】進行一定的宣傳。

到了後半程,甚至可以考慮讓他們成爲暖場演出的嘉賓,這取決於對方的能力。

如果他們的演出水準實在太過於辣眼睛,羅傑也不會因爲私交而毀掉樂隊的巡演。當然,以格雷西和米婭的能力來看,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對於一支純新人樂隊而言,在一線巨星的巡演中做暖場嘉賓,這已經可以說是最高的起點了。

——雖然格雷西和米婭兢兢業業地爲樂隊服務了三年,但因爲沒有被計入正式成員的名單,在圈內或許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幾乎沒有幾個歌迷認識他們。

哪怕是樂隊最死忠的粉絲,也只有一部分人知道這三個“編外成員”的名字和履歷。

…………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單從技術性的角度來講,【齊柏林飛艇】都是所有搖滾樂隊中毫無懸念的第一。

四個位置全部是頂級的大師,沒有任何短板,在音樂歷史上,也僅僅只有這麼一個。

若非自己重生在一個貝斯天才的身上,又找到了安妮和理查森兩個同樣出色,甚至是更加出色的天才,羅傑也不敢挑戰這張《齊柏林飛艇IV》。

如果將搖滾樂能力的滿分設置爲一百分,那麼在吉他、鼓、貝斯、主唱四個位置上,都必須有一百一十分的能力,才能夠完美地完成這張專輯。

而羅傑三人,吉他、鼓和貝斯,都能夠達到一百二十分的水準,主唱卻是樂隊最大的短板。

哪怕這個所謂的“短板”已經超過圈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樂隊的“強項”。

這五年來,羅傑的唱功有很大的進步,但平時也只能做到九十五分左右。

不是不能達到一百一十分的要求,但卻需要狀態爆發的情況下才能做到。

從樂隊成立初期,一首《希望你在這裡(Wish.You.Were.Here)》就能讓羅傑卡上好幾周,一直到現在,三週錄完一張《滾石》專輯的人聲。

羅傑的進步不可謂不大,但這張《天堂的階梯》,也就是前世的《齊柏林飛艇IV》,對羅傑而言,仍然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很多歌迷都對【齊柏林飛艇】的主唱詬病不已,認爲他的歌“很爛”。

不得不承認,除了少數幾首歌之外,【齊柏林飛艇】樂隊的大部分作品,歌詞確實很爛,但主唱羅伯特-普蘭特的唱功卻絕對是頂尖大師的水準。

他們不喜歡在歌詞雕琢上下功夫,是因爲【齊柏林飛艇】已經不需要靠歌詞去表達什麼。

聲音本身,就已經足夠傳遞他們想要描繪的一切。

這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音樂,哪怕不懂英語的人,也能夠聽得懂他們的歌。

而這一點,正是羅傑三人所要挑戰的。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

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800章 大預言家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第590章 王牌第509章 決定第329章 《索斯科秀》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832章 國王的領地第667章 繼續合作?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196章 搖滾聖經(7更)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162章 玩搖滾的都是神經病和變態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13章 目標第387章 大項目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866章第39章 派對第504章 對老朋友的挖角第739章第786章 底線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408章 沒那個必要第632章 麻煩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736章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314章 慈善基金第499章 絕對讓你滿意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814章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787章 驚變第33章 發行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510章 上檔次的敗家方式第321章 21歲第180章 邁阿密的黃金海灘第770章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454章 137種鑽漏洞的方法第498章 目標第579章 滑鐵盧?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712章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104章 銷量預估第350章 都給老子把頭甩起來!第806章 暗降票價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568章 誰在背後說我壞話?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301章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530章 第48屆格萊美第751章 爭搶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737章 新專輯中的老歌?第164章 “自己人”第126章 四部MV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295章 《燃燒》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12章 汽車旅館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2章 貝斯
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800章 大預言家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第590章 王牌第509章 決定第329章 《索斯科秀》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832章 國王的領地第667章 繼續合作?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196章 搖滾聖經(7更)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162章 玩搖滾的都是神經病和變態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13章 目標第387章 大項目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866章第39章 派對第504章 對老朋友的挖角第739章第786章 底線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408章 沒那個必要第632章 麻煩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736章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314章 慈善基金第499章 絕對讓你滿意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814章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787章 驚變第33章 發行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510章 上檔次的敗家方式第321章 21歲第180章 邁阿密的黃金海灘第770章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454章 137種鑽漏洞的方法第498章 目標第579章 滑鐵盧?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712章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104章 銷量預估第350章 都給老子把頭甩起來!第806章 暗降票價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568章 誰在背後說我壞話?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301章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530章 第48屆格萊美第751章 爭搶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737章 新專輯中的老歌?第164章 “自己人”第126章 四部MV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295章 《燃燒》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12章 汽車旅館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2章 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