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

“是的,我們就是要和《搖滾聖經》系列分個高低。”

面對記者的問題,羅傑第一次給出了正面的答覆。

“我聽過《詩人與鐘擺》,那是一張非常優秀的專輯。正因爲如此,我才更加希望能夠在搖滾音樂上和他們分出個高下。《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集結了六支樂隊,二十多名主要成員,這在搖滾音樂的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說到這裡,羅傑停頓了一下,目光對着攝像機鏡頭,開口道:“是的,我們即將創造歷史。”

有一名記者捕捉到了羅傑話中隱含的信息,立刻提問道:“《詩人與鐘擺》?這是新一期《搖滾聖經》的作品嗎?作者是否還是皇后樂隊?”

這個問題一出,發佈會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很顯然,所有人都對這個問題報以很大的興趣。

“第一個問題,是的。我想公司不會反對我現在就透露出這張專輯的名字。全名應該叫做《搖滾聖經——歌劇金屬篇:詩人與鐘擺(The.Bible.Of.Rock.N’.Roll——Opera.Metal:The.Poet.And.The.Pendulum)》。”

羅傑猶豫了一下,看向MAD唱片的新聞官,幾秒鐘之後,又繼續說道:“我們有過約定,我不能對外披露關於專輯或者樂隊的細節。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這張專輯並非皇后樂隊的作品,但它和《波西米亞狂想曲》一樣出色。”

說完之後,羅傑又補充道:“當然,我們推出《阿瓦隆幻想鄉》,僅僅只是搖滾樂隊之間的友好切磋,事實上,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很不錯,無論這兩張專輯誰勝誰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對方身上學到什麼東西。《大衛-鮑伊》和《波西米亞狂想曲》也同樣如此。”

有記者通過這句話,判斷出羅傑認識皇后樂隊的成員。

——儘管早在兩個月前記者們就已經這麼認爲了。

但無論記者們如何追問皇后樂隊的消息,羅傑一概以“我們有約定,不能透露細節”爲由搪塞過去,沒有說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皇后樂隊,對這個世界的媒體和公衆而言,依然是一個謎。

而現在,這個未解之謎又多了一個。

《詩人與鐘擺》?

夜願樂隊?

這TM又是從哪冒出來的?

尤其是在發佈會上,MAD唱片的新聞官宣佈,將在MAD唱片的官方網站上,開放《詩人與鐘擺》部分片段的免費在線試聽和下載之後,人們的求知慾更加加重了幾分。

免費開放的試聽片段是《詩人與鐘擺》的第二段篇章,家園(Home)。

相較於有些高冷的第一段篇章,“Home”這段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更加容易抓住人們的耳朵。

wWW▪ ттkan▪ c ○

僅僅只是一個類似於專輯預告一般的段落,立刻就讓這張專輯火了起來。

無數搖滾歌迷擠進MAD唱片的網站裡,大量下載這段試聽片段。

巨大的流量,差點將網站的服務器擠得癱瘓掉。

畢竟有着《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巨大成功在前,神秘的《搖滾聖經》第二部,天然就具備強大的話題效應。

與此相比,羅傑剛剛宣佈的《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反倒有些不溫不火的感覺。

儘管樂隊的粉絲很興奮,但媒體卻不怎麼熱情。

這也難怪,大規模的樂隊合作並非沒有過,但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可以算得上成功的,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但幾支樂隊的粉絲卻興奮無比,這其中又以Darkness、【閃現】、【AC-130】這三支樂隊的粉絲最爲激動。

一羣來自上東區的粉絲直接在新興的社交媒體News.Feed上宣稱,紐約的銷量由他們承包了。

這個粉絲組織的發起人甚至在News.Feed上宣稱,一旦《阿瓦隆幻想曲》上市,無論價格多少,直接購買一萬張!

在該貼下回復的粉絲們,也都一一報上了自己打算購買的數量,其中最少的也有一百張以上。

如果這個貼子中的“購買量”全部實現,哪怕這張專輯還沒有進入錄音階段,單單只是紐約一地,就能賣出五十萬以上的銷量。

儘管吉姆的【閃現】樂隊無論是名氣還是地位,都要比其它四支樂隊差了不少,但就和羅傑三人一樣,這兩支樂隊足夠的年輕。

這意味着他們的核心粉絲也很年輕,以十五到二十歲的青少年爲主。

而大多數年輕人,一旦被激起了消費慾望,可以說是沒有理智的。

熊孩子們爲了偶像會做出什麼敗家的事情,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相較之下,成名已久的【金屬猴子】、【A】兩支樂隊,他們在搖滾樂壇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很多隨着三支樂隊一起成長起來的粉絲,都和樂隊成員一樣,已經步入中年。

在這些樂隊的粉絲羣體中,三十歲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年輕人。

指望已經成家立業,肩膀上扛着沉重的房貸、信用卡壓力的中年人,像十幾歲,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那樣爲自己的偶像不顧一切地燒錢,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爲檔期問題,【本森的煙火】樂隊婉拒了羅傑的邀請。

至於魯伯特,當羅傑打電話過去的時候才得知,這傢伙又一次作死,嗑.藥過量住院,如今正在康復階段。

北美的明星一個個都是作死小能手,什麼飆車出車禍、嗑.藥嗑進醫院、喝醉酒以後燒了自己的房子,這簡直太常見了。

對於朋友的選擇,羅傑也不太好多做勸說,只是抽了個時間,去看望了一下,僅此而已。

由於【本森的煙火】和魯伯特未能參加,經過討論之後,羅傑推薦了高中同學吉姆的【閃現】樂隊。

加里-貝爾和埃文-泰勒則分別推薦了MAD唱片旗下的【AC-130】,以及一支名爲【烤土豆】的樂隊的主唱。

後者曾在八十年代末期紅極一時,只可惜因爲作爲主要創作者的吉他手酗酒過量去世,樂隊也就因此而解散。

那位名叫科裡-格林的主唱在樂隊解散之後倒是出過兩張solo專輯,但可惜這位主唱唱功雖然出色,但寫歌的能力實在不怎麼樣,專輯也沒能賣出去一個讓人滿意的銷量,最終乾脆直接隱退。

最近大約是把家產都敗光了,科裡-格林又琢磨着復出圈錢。

埃文-泰勒也是打算拉這個老朋友一把,就向羅傑推薦了他。

在聽了科裡-格林最近錄製的樣帶之後,羅傑和加里-貝爾都同意了這位老牌搖滾歌手的加入。

雖然這傢伙年齡不小,但嗓子卻保養的不錯,唱歌的功底也沒多少退步,依然是一位極具實力的優秀主唱。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的最終陣容也確定了下來。

Darkness、【A】、【金屬猴子】三支樂隊全員參與。

【閃現】樂隊的吉他手兼主唱吉姆、鍵盤手,【AC-130】樂隊的主唱蒂姆-安德森、鼓手比爾博姆,以及【烤土豆】樂隊的主唱科裡-格林也將加入到這張專輯中來。

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雜七雜八的條款也都談妥了下來。

由於參與人數較多的緣故,大家都沒指望能從這張專輯中賺多少錢。

哪怕能有一個億的收入,扣去成本,再有這麼多人分下來,落到每個人手中的也沒有多少。

最後的條款倒是比較簡單明瞭,MAD唱片承擔全部的投資,並獲得這張專輯的全部版權和發行權。

所有主創成員不領取哪怕一美分的前期薪酬,只參與五年內的全收入分成,分成比例爲百分之四十二,按照人數平分,每人百分之二。

羅傑則以項目創作者和發起人的身份,額外再拿走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三,則是MAD唱片的收益。

以羅傑現在在樂壇內的“江湖地位”而言,這絕對算是偏低的友情價。

時間進入到十月份的時候,《阿瓦隆幻想曲》也終於完成了漫長的談判和前期籌備,進入到了正式錄音階段。

這麼多人,羅傑莊園裡的錄音室肯定是擠不下的,也沒有那個必要。

洛杉磯大大小小的錄音室足夠多,MAD唱片準備了一資金,租下了21間錄音室,以供項目組使用,正好每人一間。

——當然,羅傑莊園裡的錄音室,也同樣包含在租賃清單裡。

私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在北美的商業領域中一向分得很清楚,羅傑也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光明正大地薅公司的羊毛。

爲了給21名歌手和樂手同時提供服務,迭戈的團隊不得不從熟悉的製作人那裡借來了十幾名錄音師,並且加緊了招聘,準備擴大團隊的規模。

這位墨西哥裔,在和羅傑三人合作這麼久之後,如今已經是一位金牌搖滾製作人了。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的適用範圍並不僅僅只是太平洋對岸。

當然,在北美,這通常被解讀爲“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幫助”。

反正兩種說法都是毒雞湯,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錄音室租賃、製作人團隊薪酬,這也是《阿瓦隆幻想曲》項目最大的兩筆開支。

前者僅僅只是預付的款項就高達兩百萬美元,總的費用根據錄音時長,預計在三百萬到五百萬之間。

而後者,則是整整一千萬,這還是迭戈看在與羅傑合作密切的份上,給出的優惠價。

若是換成對外接活,迭戈喊出的價格都是每分鐘專輯時長十萬美元起步,甚至還有分成上的要求。

好在MAD唱片這一年多以來,業務發展得相當不錯,雖然專輯發行的數量少,但大賣的比例卻很高,利潤自然不在話下。

《阿瓦隆幻想曲》所需要的,算上未來的發行、宣傳費用,總計三千五百萬美元預算,甚至都沒有讓三支樂隊對MAD唱片追加投資,僅憑公司本身的流動資金,就足以支撐起這個計劃。

說起來,在例行查閱MAD唱片賬目的時候,羅傑才驚訝地發現,這家公司竟然這麼賺錢!

三支樂隊自己的專輯就不提了,大頭都是樂隊的,公司分到的那點分成,扣去宣發成本,也就是勉強小賺,別說吃肉了,連喝湯都算不上,頂多是嚼幾口骨頭渣滓。

但雷蒙娜-拉維尼、【AC-130】樂隊,這兩位現在可以算是MAD唱片當家明星,爲公司帶來的利潤可不低。

前者兩張專輯一共在北美賣出了五百多萬張,扣去雜七雜八的成本,到手的盈利在兩千多萬美元。

後者僅僅只發行了一張《混合理論》,但銷量卻也同樣逼近了六百萬。

而且由於成本更低,MAD唱片在這張《混合理論》上的利潤,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多萬。

這還僅僅只是專輯發行的部分,雖然簽下的唱片合約都不涉及明星的廣告收入分成,但演出方面的收益卻也不小。

包括雷蒙娜-拉維尼和【AC-130】在內的幾位新人,都安排過不同規模的演出,有正常的巡演,也有純粹商業性質的演出,規模都不大,但總的加起來,至今爲止也有近千萬美元的利潤。

其它新人也爲公司帶來了一些收益,但算不上太多,大體上可以抵扣掉公司的日常運營成本。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MAD唱片就爲股東們創造了高達七千萬美元的盈利,堪稱恐怖。

“果然,做資本家剝削別人纔是最賺錢的。”

看完這一年來的賬目概要,羅傑感慨道:“要是《美國偶像》能發掘出幾個雷蒙娜-拉維尼這個級別的歌手,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只等着分錢,一年都能輕鬆收入上億美元。”

“你就別在這刺激人了,你們上一張專輯賺了多少?五千萬有了吧?”

加里-貝爾笑罵了一句,話題一轉,又說道:“比爾博姆提出了新專輯的計劃,公司那邊的審覈沒通過,找到我這來了,你有什麼想法?”

羅傑只給了AC-130樂隊一張專輯的歌,在專輯大賣之後,樂隊想要趁熱打鐵,儘快推出第二張專輯,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不過他們的寫歌能力嘛……

那份計劃書羅傑也看了,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

這支樂隊的彈奏、演唱技巧在水準線以上,但並不是每一個能玩好樂器的樂手都能寫出好歌的。

“回頭我給他們寫幾首歌好了。”

林肯公園的代表作又不是隻有一張《混合理論》,事實上,單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第二張專輯《流星聖殿(Meteora)》纔是林肯公園的巔峰。

把這張專輯拆分開,搭配上一些AC-130樂隊自己寫的,質量稍差的歌,或許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這支樂隊的口碑,但僅僅只考慮賺錢的話,這纔是最合理的選擇。

至於AC-130樂隊的口碑?

那和羅傑有什麼關係?

想起前世的林肯公園,羅傑突然問道:“你覺得,讓他們改個樂隊名字怎麼樣?”

“改名字?”

加里有些疑惑不解:“你想到了什麼?”

“只是覺得有一個名字更適合他們。”

羅傑停頓了一下,開口道:“你覺得【林肯公園(Linkin-Park)】這個名字怎麼樣?”

第632章 麻煩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582章 機會?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59章 達成協議第140章 三線樂隊(五更)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435章 心理醫生???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260章 “你的生活質量可真差勁。”第200章 最後一站:佛羅里達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157章 被翻唱超過百次的歌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788章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18章 貝斯手第258章 西奧多的試探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712章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802章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439章 取決於你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30章 第48屆格萊美第748章 疏漏?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289章 天價預算第466章 三億美元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816章 寧可信其有第239章 舞臺特效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69章 豪斯曼律師第140章 三線樂隊(五更)第653章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365章 什麼叫騙?第605章 真香第513章 影帝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460章 鑰匙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731章 名字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780章第754章第305章 六種風格第539章 歐洲也有黃牛?第143章 候補成員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第14章 選歌第821章 要生了第223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764章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83章 佛跳牆不是粵菜第360章 大衛-鮑伊是誰?第271章 三叉戟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618章 載入史冊第192章 新的舊的全都要(第四更)第562章 繼承百億家產第420章 格雷西的要求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
第632章 麻煩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582章 機會?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59章 達成協議第140章 三線樂隊(五更)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435章 心理醫生???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260章 “你的生活質量可真差勁。”第200章 最後一站:佛羅里達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157章 被翻唱超過百次的歌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788章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18章 貝斯手第258章 西奧多的試探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712章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802章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439章 取決於你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30章 第48屆格萊美第748章 疏漏?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289章 天價預算第466章 三億美元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816章 寧可信其有第239章 舞臺特效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69章 豪斯曼律師第140章 三線樂隊(五更)第653章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365章 什麼叫騙?第605章 真香第513章 影帝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460章 鑰匙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731章 名字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780章第754章第305章 六種風格第539章 歐洲也有黃牛?第143章 候補成員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第14章 選歌第821章 要生了第223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764章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83章 佛跳牆不是粵菜第360章 大衛-鮑伊是誰?第271章 三叉戟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618章 載入史冊第192章 新的舊的全都要(第四更)第562章 繼承百億家產第420章 格雷西的要求第411章 福布斯名人收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