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X戰警:第一戰》的首週末票房不算出彩。

由於講述的是萬磁王和X教授年輕時的故事,諸如金剛狼等人氣角色都沒有出場,因此觀衆的熱情並不算特別的高。

首週末結束之後,雖然《X戰警:第一戰》奪取了當週的票房冠軍,但總票房僅有五千六百萬美元,低於二十世紀福克斯預期的七千五百萬美元。

和前作《X戰警3:最後一戰》首週末一億零三百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相比起來,更是顯得令人失望。

不過,按照這個趨勢來看,最終北美票房數字達到製片成本,應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再加上海外票房收入,基本上可以實現通過票房收回成本,而後通過版權、周邊等等產生盈利。

對於這種純粹的商業電影來說,這樣的成績,不說多麼出色,但也算得上令人滿意。

而且,《X戰警3:第一戰》雖然“輸了票房”,但卻贏得了口碑。

在IMDB的觀衆評分方面,得到了3.8的評分(5分制),在雅虎上也得到了A-的分數。

同時,在《X戰警》宇宙的劇情建立方面,《波士頓環球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聲稱:“一個前傳三部曲的構架已經建立起來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通過這部電影,年輕版的X教授和萬磁王的形象得以建立起來,也意味着這段故事有更多、更充分的挖掘空間。

很快,二十世紀福克斯內部,就已經開始討論下一部《X戰警》系列立項的可能。

從各方面的反饋來看,在公司內部,有比較高的呼聲,支持儘快推動《X戰警》新作的立項。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會議報告,在提交到母公司【量子娛樂】之後,照例也給樂隊發了一份“抄送”。

不過,樂隊卻是沒有將時間花費在《X戰警》系列的項目上。

在排練新專輯之餘,卻是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盡力收集這方面的資料。

幾天之後,西奧多將一大堆資料送到了羅傑的手中,樂隊四人又一次被召集了起來。

考慮到衆人對好萊塢的模式不夠熟悉,羅傑還特別請來了兩位“顧問”,分別是正在忙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後期製作的導演杜克-羅森伯格,和【量子影業】的金牌製片人馬克-戈登。

“漫威對於復仇者宇宙的重視程度非常的高,不光是在電影方面,同時也以授權的方式,開啓了衆多電視劇的項目。”

西奧多簡略地說明了一下情況,說道:“例如《神盾局特工》、《綠箭俠》等等電視劇,有些已經在電臺熱映,有些還在計劃當中。不過從目前已經掌握的資料來看,漫威的長期計劃,應該是以‘復仇者聯盟’這個團隊爲核心,打造一個宏大的宇宙觀。”

這些年來,《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熱度高居不下,對於“漫威宇宙”,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數家珍,但多少也會有所耳聞。

而對於羅傑來說,有着前世的記憶,自然是清楚,漫威宇宙這條路是可行的。

不但可行,而且還能大獲成功。

一直到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電視劇方面倒還罷了,電影方面,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們,幾乎完全霸佔了暑期檔和每一年的票房排行榜。

除了《星球大戰》、《速度與激情》等寥寥幾個系列之外,幾乎找不出幾個能和超級英雄們相抗衡的影片來。

當然,漫威的構思確實是足夠宏大。

但想要實現,所需要的資金也是極爲驚人的。

單單只是一個《復仇者聯盟》的系列電影,漫威影業自身就難以承擔得起,不得不“賣身”給華特迪士尼,以求獲得必要的發展資金。

——當然,漫威賣身給迪士尼,更多的是爲了六大公司的發行渠道和關鍵的MPAA分級,至於解決資金問題,倒只是附帶的。

不過,僅僅只是一個華特迪士尼,頂多也只是負擔得起以鋼鐵俠、美國隊長等幾位角色爲核心的電影系列。

而想要打造出一個宏大的漫威宇宙,單靠迪士尼一家,想要完成這項任務,花費的時間就太過漫長了。

爲了“同步推進”各方面的進程,引入更多的合作者,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單單只是目前爲止,在“漫威宇宙”這個大項目上,電影方面依舊是以華特迪士尼爲主,但在電視劇項目當中,卻大多交給了“合作伙伴”們來製作。

諸如HBO、奈飛等等,都以相應的價碼,得到了漫威和迪士尼的授權,製作自己的超級英雄劇集。

當然,參與到這些項目當中的,也包括了漫威自己成立的“漫威電視公司”,以及華特迪士尼旗下的ABC電視網。

就西奧多收集到的這份資料來看,在“漫威宇宙”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自然是由漫威和迪士尼自己來牢牢掌控。

而那些用於拓展宇宙觀的“邊角料”,大多就授權給了合作伙伴們。

當然,有些不能被歸入“邊角料”裡的重要項目,因爲版權方面的問題,大多也是以合作的形式來解決。

例如大名鼎鼎的《蜘蛛俠》。

根據好萊塢內流傳的一些小道傳言,漫威、迪士尼,以及索尼-哥倫比亞影業,早已在私下裡就《蜘蛛俠》併入“復仇者宇宙”的事宜展開談判。

——蜘蛛俠的版權歸屬於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而後者所拍攝的《蜘蛛俠》系列,一直是一個獨立的超級英雄系列,從未考慮過和《復仇者聯盟》互相呼應的問題。

蜘蛛俠這個角色,在漫威漫畫中的地位,幾乎就相當於超人在DC漫畫中的分量。

儘管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電影當中,挑大樑的是漫畫中的二線英雄鋼鐵俠。

但若是少了蜘蛛俠這個角色,無疑是會讓很多漫畫的粉絲感到遺憾,甚至是不滿。

根據好萊塢內的一些小道傳言,在“蜘蛛俠迴歸復仇者聯盟”這件事上,索尼已經鬆口,可能會允許蜘蛛俠“有條件地”出現在《復仇者聯盟》當中,但對於《蜘蛛俠》系列的獨立電影,卻是一直沒有半點讓步的意思。

站在索尼的立場來看,這不難理解。

《蜘蛛俠》是索尼手中最賺錢的王牌,若是按照漫威的“宇宙觀”去打造《蜘蛛俠》獨立電影,誰能保證這一定對索尼有好處?

同樣的,在環球的《綠巨人》、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神奇四俠》等等角色上,也一樣陷入了談判的僵局。

雖然這兩者沒有《蜘蛛俠》系列那麼成功,甚至可以說在電影方面是失敗的,但以好萊塢六大對“優質版權”的重視,想讓他們做出讓步,是很困難的事情。

按照經紀人團隊的分析,十有八九,漫威就是在索尼、環球,以及二十世紀福克斯這裡碰了釘子,不得已之下,纔想到了樂隊手中這批“邊緣角色”的版權。

在漫畫當中,從1963年的第一部《復仇者聯盟》漫畫開始,一直到現在,幾十年來,創作出了無數漫畫作品,甚至還有平行宇宙。

不單單是漫威本身,還有很多“外包公司”也參與到了這個項目當中來,這個系列涉及了多少位超級英雄,估計連漫威自己都搞不清楚。

當然,電影和漫畫,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載體。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漫畫中說是二線英雄都勉強的鋼鐵俠,在電影當中,就成了《復仇者聯盟》裡挑大樑的核心。

而漫畫中人氣極高的驚奇隊長、雷神等等,在電影當中不說是路人甲,但也就只是個稍微有點分量的配角。

一些在漫畫中不出彩的角色,到了電影當中,若是漫威以他們爲核心進行創作,倒也是存在大放異彩的可能。

樂隊手中的這些版權,大多是一些反派角色,以及相對邊緣的超級英雄。

不過優點卻在於“數量”上。

八百多個角色,除了漫威自己,以及得到了《X戰警》和《神奇四俠》兩大系列完整版權的二十世紀福克斯之外,就樂隊手中的角色版權數量最多了。

這種情況下,漫威會找上樂隊來,也就不讓人感到意外了。

“開發這些角色的版權價值,對我們肯定是有好處的。”

羅傑首先定了一個基調,而後又說道:“但是在具體的合作方式上,卻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直接把版權賣回給漫威也算是合作,共同投資拍片也算是合作,樂隊將手中的角色版權授權給其它電影公司,或者乾脆重新成立一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漫威電影宇宙觀”的前提下自己拍片,也可以說是合作。

在合作方式上,首先樂隊內部要達成一致,然後再去跟漫威談,選擇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都能夠從中受益的合作方式,這纔是最好的。

“漫威自己應該沒那麼多資源。”

馬克-戈登對好萊塢內的情況很瞭解,直接說道:“迪士尼旗下的資源有限,現有的超級英雄,已經佔據了迪士尼絕大部分的製片和發行資源。”

稍微停頓了片刻,馬克-戈登繼續說道:“如果單純的賣角色也就算了,如果是按照分成收益的方式授權給漫威,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沒有多餘製片和發行資源的情況下,漫威對這些角色的重視程度可能會降低,也就會影響這些角色所產生的價值。”

馬克-戈登提出的這個問題很現實。

一家電影公司,哪怕是規模達到六大這種級別的電影公司,手中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以規模而論,華特迪士尼是好萊塢六大之中最爲龐大的巨頭,但以迪士尼的資源,最多也就同時推進五六部投資達到上億美元的大製作。

這不光是資金方面的限制。

六大想要投資的大製作,哪怕自己掏不出錢來,也有的是人願意替他們買單。

更重要的,是優質的製片團隊的數量就這麼多。

wWW ●t tkan ●℃o 大到製片人、導演,小到一位燈光師、道具師,全好萊塢裡,水平出色的人就這麼些,而且大多還都是“自由身”,頂多只是和某一家或者幾家公司的關係更密切,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會優先選擇這家公司罷了。

例如馬克-戈登,就並非是【量子影業】的全職員工,而是一個項目一簽,在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馬克-戈登自然願意參與到【量子影業】的項目當中來,但若是別的公司,例如環球開出了遠遠高於【量子影業】的價碼,馬克-戈登絕對不會有半分的猶豫。

任何一部大製作影片,在搭建劇組的時候,都是要儘可能選擇那些優秀的團隊成員的。

而全好萊塢的“人才”就這麼些,還要和其它電影公司去“競爭”,華特迪士尼一家,能夠吸引到的人是有限的,不足以同時推進太多的項目。

另一方面,發行資源也是如此。

全北美的院線數量在過去十幾年裡都沒有太大的變動,迪士尼所能得到的“排片量”也是有限的。

若是同期上映的大片太多,影響的是迪士尼自身的利益。

而且,就這五六部大製作,也不可能全部規劃給《復仇者聯盟》系列。

迪士尼的動畫改編真人電影系列,同樣是他們的一張王牌。

在這有限的資源下,能分出多少資源給《復仇者聯盟》,是一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問題。

《復仇者聯盟》這麼多角色,既然資源有限,自然是要有輕重緩急之分。

不用說也知道,漫威最重視的,必然還是那幾個已經在大銀幕上取得巨大成功的“親兒子”。

若是樂隊將手中這批版權以授權的形式送回漫威手裡,能得到多少重視?

如果這些角色不夠成功,別說爲角色拍什麼獨立的電影系列了,直接讓他們在後續的《復仇者聯盟》電影當中掛掉都有可能。

還能借此賺一波觀衆的眼淚,推高一下票房。

無論怎麼算,漫威肯定是不會虧的,如果要吃虧,虧的肯定是樂隊。

所以,無論如何,將這批角色版權送還給漫威,絕對是“最不划算”的做法。

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786章 底線第794章 要做父親了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獲得和失去(5更)第254章 至少目前爲止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761章 吃獨食?第215章 幾乎破產的理查森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756章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723章 Z方案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386章 一個小目標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298章 必須得是你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445章第814章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368章 2.15億第377章 《美國偶像》啓動第196章 跨世紀演出(8更)第242章 不愧是親兄妹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204章 “休假”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450章 “你牛嗶!”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781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253章 你確定你買得起?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413章 英式入侵?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208章 廣告代言第639章 名利場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563章 享受和折磨第345章 希望你是她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416 埋藏過去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246章 寫(chao)不出來的歌第7章 會面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180章 邁阿密的黃金海灘第840章第475章 分分鐘幾十萬上下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50章 《福布斯》的專訪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757章 計劃提前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19章 錄歌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862章 史上規模最大的巡演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498章 目標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747章 提議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866章第658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821章 要生了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
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786章 底線第794章 要做父親了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202章 意料之外的獲得和失去(5更)第254章 至少目前爲止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761章 吃獨食?第215章 幾乎破產的理查森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756章第631章 安妮的另一面第723章 Z方案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386章 一個小目標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298章 必須得是你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445章第814章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368章 2.15億第377章 《美國偶像》啓動第196章 跨世紀演出(8更)第242章 不愧是親兄妹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204章 “休假”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450章 “你牛嗶!”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781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253章 你確定你買得起?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413章 英式入侵?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208章 廣告代言第639章 名利場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563章 享受和折磨第345章 希望你是她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732章 【八岐大兔】???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416 埋藏過去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246章 寫(chao)不出來的歌第7章 會面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180章 邁阿密的黃金海灘第840章第475章 分分鐘幾十萬上下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50章 《福布斯》的專訪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757章 計劃提前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19章 錄歌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862章 史上規模最大的巡演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498章 目標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747章 提議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866章第658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821章 要生了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