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

當《星球大戰》和《X戰警》兩大系列即將推出新作的消息傳出之後,幾乎整個好萊塢都被吸引了。

無數人紛紛找上各種關係,試圖在這兩個項目當中謀求一席之地。

哪怕,這兩個項目如今還只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意向”,連一個劇本大綱都沒有。

不說【量子娛樂】之外,單單只是與【量子影業】合作多年的導演,杜克-羅森伯格,也給羅傑打了個電話,委婉地詢問是否有機會爭取一下其中一部影片的導演位置。

當然,這兩個項目,雖然都還只是一個概念,沒有確定下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但是光憑着《星球大戰》和《X戰警》這兩個名字,項目的預算必然是以“億美元”爲單位。

再加上宣傳和發行成本等等,項目的總預算最少會被推到兩億美元,甚至更高的程度。

成本兩億美元以上的項目,在如今這個年頭,絕對算是最頂級的大製作了。

這種級別的項目,諸如導演這樣的位置,絕對不是單純依靠人情就能得到的。

不說羅傑在這件事上並沒有最終決定權,即便是有,若是不能通過公司內審覈部門的審覈,羅傑也不會執意要讓一個能力不足、但自己更加熟悉的人來執掌導筒。

哪怕,在好萊塢,除了有數的幾個頂級導演之外,其它導演只是負責帶隊拍片的工具人,對一部影片成敗的影響並不算大。

對於杜克的要求,羅傑只是表示,會在項目正式立項之後,讓二十世紀福克斯給杜克一次面試的機會,但能否打動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立項審覈部門,就要看杜克自己的表現了。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的合作中,羅傑也看出來了,杜克-羅森伯格這個導演很有想法,能力進步也非常的迅速。

如果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缺乏頂級大製作的經驗。

但對於《星球大戰》這種早已經形成了固定粉絲羣體的爆米花系列電影來說,導演的名氣和經驗差點,並不算什麼大的問題。

在好萊塢,從來不缺乏擁有足夠履歷,但不夠出名的導演,執導投資數億美元頂尖大製作的先例。

甚至於,很多情況下,讓這種“小導演”來執導影片,反而是比請來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頂尖大導演要更加適合。

因爲後者必然要求在劇組內說一不二的權利,影片的成敗,實質上就相當於掌握在了導演的手中。

但事實上,好萊塢的大公司從來都不喜歡這樣。

相比起想法天馬行空的導演,好萊塢的投資人們,更加喜歡將影片整體的控制權,交給更傾向於按部就班的製片人們來完成。

在“製片人中心制”的制度下,導演只需要具備“合格的基本技能”,就已經是足夠了。

除此之外,不選擇頂尖的大牌導演,在導演片酬上也可以節約大筆的資金。

像是卡車司機這樣的大導演,至少兩千萬美元起步的基礎片酬倒還不算什麼,但全球票房分成這樣的條款,對於目標票房數億、甚至十幾億美元的頂尖製作來說,哪怕只是分出去幾個百分點,都是非常讓人肉痛的。

而小導演,就沒這麼多顧慮了。

五百萬美元的固定片酬,想要分成沒有,拍不拍?不拍就換人。

一個好的導演,如果沒有大過製片人的權利,也並不能讓一部電影的完成效果變得好多少。

相反,一個差勁的導演,想要毀掉一部電影,那可就容易的太多了。

所以,一般這種頂級大製作,對於導演的基本要求是:擁有大量導演行業相關工作的經驗,但不要求什麼名氣。

哪怕執導的都是一些B級磨坊電影也無所謂,只要經驗足夠豐富,就算滿足了第一個門檻。

當然,在很多時候,這條門檻也會被適當地放寬,比方說並不要求執導的東西一定是電影。

電視劇,甚至是廣告片,都是可以的。

著名的DC電影系列導演扎克-施耐德,在執導第一部《活死人黎明》之前,就是拍廣告片出身,也正是拍攝大量廣告片的經歷,幫助他得到了這份工作。

杜克-羅森伯格,對於大多數普通影迷而言,不會是一個很熟悉的名字。

但在與【量子影業】多年的合作當中,杜克-羅森伯格所執導的電影卻是不少。

幾乎一年一部電影的拍攝速度,讓杜克-羅森伯格積累“履歷”的過程非常的迅速,在短短几年內,就追上了一些成名多年的大導演。

至少在數量上如此。

而且,杜克-羅森伯格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在於,他拍攝出的電影,雖然還沒有出過一部票房大爆的項目,但每一部電影,製片公司都是賺了錢的。

這是好萊塢幾乎沒有哪一個導演能夠做到的事情。

即使是斯皮爾伯格,也拍出過《太陽帝國》這樣讓製片方吐血的爛片。

號稱“最會拍商業片的導演”邁克爾-貝,也有過《逃出克隆島》這種票房口碑雙雙撲街的作品。

更不要說,許多大牌導演在職業生涯剛開始之初的幾部作品,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讓人沒法用炫耀的語氣說出來。

至少在如今的好萊塢,還在活躍的導演當中,杜克-羅森伯格,是位數不多的,可以自豪地宣稱“自己拍片從來沒讓製片方虧過錢”的導演之一。

這一點,對於杜克-羅森伯格競爭《星球大戰》或者《X戰警》項目,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但是,好萊塢這麼大,和杜克-羅森伯格一樣,符合“適合這類項目的導演”這一要求的,數量怎麼說也在幾十個。

可以預見的是,杜克-羅森伯格想要如願以償地在這兩個大項目當中摻一腳,跨出通往頂級大導演的第一步,需要面臨的競爭壓力極大。

不過,羅傑卻是沒有過多地關注這方面的事。

一方面,羅傑並不擅長電影方面的業務,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一向是羅傑所嚴格恪守的信條。

另一方面,《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項目,也牽扯了羅傑大量的精力。

在樂隊內部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之後,在【量子音樂】的提議下,泰勒-斯威夫特的經紀人團隊,正在和樂隊的經紀人團隊密切接觸,探討將《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與泰勒剛剛製作完畢,正準備推入發行階段的新專輯《愛的告白》形成聯動的可能性。

與泰勒-斯威夫特合作,這是羅傑在製作《逃離伊甸園》專輯之前就有的一個想法。

原因很簡單,這個時期的泰勒,還沒有完全轉向流行,雖然曲風中流行的元素很濃,但本質上還是一名鄉村歌手。

而《逃離伊甸園》,恰好又是一張鄉村搖滾樂的專輯。

如果按照羅傑前世的軌跡來看,現在的泰勒,還沒有達到她的巔峰期。

等到完全轉型到流行領域之後,泰勒-斯威夫特,纔會成爲前世那個著名的超級巨星“黴黴”。

但這個時期的泰勒,已經是當紅一線明星當中,咖位比較大牌的一個。

再加上,由於泰勒的父親和樂隊的胖子私交極好,泰勒和樂隊幾人的關係也都非常的近。

至少,和其它同樣簽約在【量子音樂】旗下的明星們比起來,泰勒和羅傑幾人的關係是最親近的了。

咖位相差不大、關係足夠親近、主要歌迷羣體重合度不高,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這三個理由,已經足夠驅使雙方在音樂上進行合作。

當然,更重要的理由是,兩個大牌明星之間的合作和聯動,對雙方的名氣、專輯銷量等等,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流行樂壇的市場很大,不存在什麼贏家通吃的說法。

這個市場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容納多個頂級巨星的存在。

不過,《逃離伊甸園》和《愛的告白》兩張專輯要形成聯動,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利益分配之類比較常見的問題上。

一張大火的專輯,賺的錢確實不少,但對樂隊來說也就那樣,多讓給泰勒一些,只要不是過於離譜,也沒人會說什麼。

畢竟是自己人嘛。

但是,另一件事上,卻是有些麻煩。

泰勒-斯威夫特已經是決定了,會在《愛的告白》專輯發行一定時間——大致幾個月左右——之後,舉辦自己的第二次世界巡迴演唱會。

若是兩張專輯完全進行聯動,那麼這次巡迴演唱會,按照雙方經紀人團隊的提議,最好是由【Darkness】樂隊和泰勒-斯威夫特雙方聯合舉辦。

這樣,不但更加方便於炒作、宣傳,同時,也可以將規模弄得更大一些。

以樂隊和泰勒的人氣,兩者相加,每一場都辦成“巨蛋級體育場演出”,一年舉辦上百場,只要宣傳跟得上,絕對沒有任何的壓力。

但問題在於,安妮此時正在懷孕,如果現在開始策劃一場巡演,安妮必然是無法參加的。

在懷孕期間,本就不適合做這種高強度的工作。

更何況,即便是孕期結束,有着孩子這個“拖油瓶”在,安妮在幾年之內,都不太可能完全投入到演藝事業當中去。

至少不可能花費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參加一場超大規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

即便是可以將孩子交給傭人、保姆來照顧,任何一個母親,也不可能願意在孩子剛一出生,就離開他幾個月甚至一年之久。

這也意味着,從安妮懷孕,一直到孩子出世、稍微長大一些之前,或許樂隊在錄製專輯之類的事情上,還是可以繼續。

但巡迴演出,尤其是超大規模的巡迴演出,是想都不用想了。

除非……

“換個吉他手?”

羅傑一臉懵逼地看着安妮,下意識地說道:“你說什麼傻話呢?你讓我上哪去找個水平能趕得上你的吉他手?”

頓了頓,羅傑繼續說道:“你就別操心這些了,好好安心養胎。這段時間我也不想到處亂跑,就只想陪在你身邊。”

羅傑這番話並不完全是爲了哄安妮開心,完全出於真心實意。

樂隊的巡演,什麼時候都可以搞。

但安妮懷孕,一直到孩子出生的前幾年,這段時間,無論是出於對安妮的愛,還是出於一個丈夫的責任,羅傑都不可能離開安妮身邊太久。

偶爾出差一次兩次的,只要時間不長,倒也還罷了。

但舉辦一次持續時間可能長達一年以上的巡演?

那實在是太久了點。

“你聽我說。”

安妮卻是打斷了羅傑的話,看着羅傑,很認真地說道:“羅傑,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舉辦過巡演了。這段時間,我在網上看了很多歌迷的討論,粉絲需要我們的演出。我知道你想做一個好丈夫,但我們也要對自己的粉絲們負責。”

聽了安妮的話,羅傑沉默了下來。

搖滾樂,是羅傑和安妮兩人,或者說整個【Darkness】樂隊的所有人共同的愛好。

這是發自內心熱愛的事業,而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

如果單純只是爲了“功成名就”這四個字,早在【量子娛樂】成立的時候,樂隊就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明星”這個身份上繼續發展下去了。

但樂隊一直在堅持着這項事業,並且還在不斷取得成功。

除了“資源”上的巨大優勢之外,樂隊中的每一個人,對搖滾樂的熱愛,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爲,只有後者,才能給樂隊帶來足夠的動力。

但是,因爲【量子娛樂】的經營,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樂隊的精力。

事實上,從早些年的時候,羅傑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因爲在商業上的精力分散,樂隊已經很難再對搖滾樂保持高度的專注。

仔細想想,樂隊確實是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舉辦過任何演出了。

對於喜歡樂隊的歌迷,尤其是最死忠、最狂熱的那些“前線歌迷”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沉默了片刻,羅傑不由開口問道:“那,要不等孩子出生,你養好身體,我們再準備一場巡演?”

第808章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532章 是時候做點什麼了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126章 四部MV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626章 威望第615章 請停止非法秀恩愛行爲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94章 換房子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論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668章 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大生意第655章 老狐狸第109章 安妮的女朋友第803章第148章 單曲榜第一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803章第43章 補拍MV第332章 慶功派對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841章 香江第64章 首秀第847章 當代傳奇?第399章 銷量口碑雙爆第793章 融資目標:兩千億美元!第147章 聯合巡演計劃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339章 燃燒&信仰 Tour第807章 時代變了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760章 要哪一個?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1章 南加州的陽光第735章 迷信第622章 Spotify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474章 出事了?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第510章 上檔次的敗家方式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852章 RIAA怎麼樣?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772章 2010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310章 News.Feed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591章 長期規劃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566章 他竟對未成年……第747章 提議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322章 簽下來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808章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388章 吃不下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
第808章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532章 是時候做點什麼了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126章 四部MV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626章 威望第615章 請停止非法秀恩愛行爲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94章 換房子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論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668章 價值幾百億美元的大生意第655章 老狐狸第109章 安妮的女朋友第803章第148章 單曲榜第一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803章第43章 補拍MV第332章 慶功派對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841章 香江第64章 首秀第847章 當代傳奇?第399章 銷量口碑雙爆第793章 融資目標:兩千億美元!第147章 聯合巡演計劃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339章 燃燒&信仰 Tour第807章 時代變了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760章 要哪一個?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740章 不設上限第1章 南加州的陽光第735章 迷信第622章 Spotify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474章 出事了?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第510章 上檔次的敗家方式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852章 RIAA怎麼樣?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772章 2010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310章 News.Feed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591章 長期規劃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566章 他竟對未成年……第747章 提議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322章 簽下來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808章第336章 我們要不要改個名字?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388章 吃不下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