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承君走後,德妃果然跟皇上說了:“皇上你誤會姐姐了,臣妾不是因爲姐姐錯才哭的,只是因爲,姐姐需要人手,而妹妹,沒有注意到姐姐這一點,因爲自責纔會哭出來。”
德妃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跟皇上說了一遍,皇上這才明白是他誤會了。
因爲安承君來到這裡,她的身份擺在這裡,德妃在他的面前哭訴,不管什麼原因,他只能先把安承君罵一頓,沒有人知道,他自己的心裡有多難過。
所以他當初,是希望安承君能夠直接成爲皇后的,這樣,安承君就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也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情了。
所以,皇上隨隨便便跟德妃說了兩句,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皇上離開後,德妃的身邊的丫頭,有些無奈的對着自己的主子說:“娘娘,皇上誤會了就誤會了唄,您何必告訴他,這樣他們兩個又得和好了,娘娘的機會又少了。”
而德妃只是笑笑不說話。
說實話和不說實話和如何說實話,是一門學問。
只要她能夠從中得到他想要的,就可以了。
畢竟,來日方長。
蕭容若和安承君的默契由來已久,根本不用去問,蕭容若就直接找着安承君的小房子走來,推開門就看到安承君孤零零的躺在牀上。
昏暗的房間,孤獨的女人,這個女人還是他心愛的女人,蕭容若的心,有一瞬間想撕裂般的疼。
根本不需要做過多的解釋,安承君就明白蕭容若這一次過來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她也知道當時的情景,蕭容若不能不說他兩句,但是,知道歸知道,理解歸理解,事實歸事實,真的被自己喜歡的人說了,還是很難受的。
最難受的就是,蕭容若當時那麼寶貝那個女人,儘管看起來是如此,內心究竟如何,她不得而知。
安承君不想跟蕭容若鬧脾氣,也覺得沒有必要鬧脾氣,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有這麼大了,又何必像一個小孩子一樣,還要去哭哭啼啼吵吵鬧鬧的。
但她的確有些不甘心。
安承君和蕭容若之間,向來是有什麼話都會直接說,從來不會拐彎抹角,所以,安承君直截了當的開口了:“你得把我擡到皇后的位置上去。”
蕭容若笑了。
蕭容若本身就是一個聰明的人,又如何不覺得後宮那些人究竟在打些什麼主意,他只是沒有想過,在那一瞬間,他被固定思維了,他以爲德妃不會這樣做的。
男友笑着跟着安承君上了牀,把她抱進懷裡,撒嬌般的蹭了蹭,說:“那個位置,本來就是屬於你的,哪需要我去給你。”
夜還很長。
有些事情,是該提上日程了。
就比如說,他們一直堅持在做的,讓大臣們軟下心來,讓安承君,坐上皇后位,還有就是,就算安承君還沒有坐上皇位,他們也可以提前做真正的夫妻。
雖然蕭容若當時一直以爲,他可以很快的,把安承君放到皇后的位置上,畢竟他是皇上,所以他希望能夠在,和安承君大婚今日,洞房花燭夜。
他纔會和安承君一直什麼都沒有做。
現在都等了一個月了,有件事情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還不如干脆將生米煮成熟飯,先上車後補票。
如果安承君懷上了孩子,說不準,大臣們就同意了呢!
也不會吵吵鬧鬧了,其實蕭容若並不怕大臣們不同意,只是
讓他更加尊重別人的意見,也希望他做的決定,能夠得到支持,希望他和安承君的愛,能夠得到支持。
他希望安承君能夠每天都開心,每天都幸福。
兩個人在一起的第二天,皇上寵幸了安將軍的女兒,就已經傳遍了宮裡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宮外。
這個事情說到安將軍的耳朵裡,安家就覺得自己的老臉,有些掛不住了,這兩個人還真是。
雖然如此,他依舊是祝福的。
畢竟是自己女兒,而且皇上也是因爲仁君,是一位明君,當之無愧。
皇上在對事物的見解上,很有獨特的想法,在朝堂之上,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偏偏就是遇到了自己女兒的這個問題,就會優柔寡斷。
報的也是好心,希望女兒過得更好而已。
安將軍一直懸在心口的那顆石頭也就可以放下了。
應該是他的誤會吧,畢竟,女兒就是一個,和離過的女人,又沒什麼優點,何德何能取得皇上喜歡。
就是因爲如此纔會讓他覺得惶恐不安,纔會想得太多。
皇上連着3天,都在安承君的小房間休息,有的時候還會把安承君,給抱到龍牀上去,這可是從來沒有一個嬪妃,有過這樣的殊榮。
今晚皇宮的慣例,嬪妃侍寢完後,是必須要回到自己的寢宮的,基本上沒有哪一個皇帝,會把自己的妃子留在身邊過夜。
能夠在皇上身邊過夜,只有皇后,因爲這是夫妻,叫做夫妻生活。
而安將軍的女兒,還只是一個奴婢,就已經開始和皇上過起了夫妻生活了。
皇上已經寵幸過了,安將軍的女兒,不管將軍的女兒,就寢之前究竟是什麼身份,這個世界上,男人寵幸的女人,就要對女人負責。
所以就算大家有異議,也不敢阻攔皇上,將安承君封爲納入後宮。
只不過是寵幸了一次,就把安承君,放到了才人的位置,還賜了個封號,玖。
這不就是明擺着,要和她長長久久嗎?
安將軍還是特別滿意,其他的大臣們可就不滿意了,他們的女兒,可是經過正常的程序,秀女選入宮中,好不容易纔能夠留下來的,要知道,皇上一共就只留下來了3個人。
其他的,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準備待嫁了。
可是,從後宮傳回來的消息,皇上沒有一次召喚過他們侍寢。
沒有機會侍寢,又怎麼能夠懷上龍子,偏偏皇上就不是一個愛喝酒的,想要他酒後亂性也沒有可能。
很快的,後宮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因是,新選入宮的一位秀女,宰相的嫡女,如今的常在,她從宮外帶回來的,從小跟隨她一起長大,侍奉她的丫鬟,因爲在和其他的奴婢聊天的時候,一時口誤,說出了當日的真相。
原來真正惹哭德妃的,是宰相之女,如今的常在。
因爲德妃在未入府嫁人前,曾經認識了常在的哥哥,兩人互訂終生,恩恩愛愛了一陣。
但是因爲身份懸殊,纔沒有成功。
最後嫁入了王府。
這個feng流yan史,最是受大家喜歡,因爲皇宮中本來就沒有其他的調劑,所以1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
德妃哭的,就是這個。
也不知道是哭對命運的不甘,還是看到了安承君這樣,想起了自己的遭遇。
這件事慢慢的,自然有人會傳到皇帝的耳朵,雖然有人說,這是
常在在,故意刷她的存在感,因爲她想要懷上龍子,她想要做皇后,想要升位份。
所以纔會陷害這個昔日很有可能成爲自己嫂子的姐姐,就是爲了讓皇上聽到她的名號,注意到她並且招她侍寢。
這種說法實在是太過可笑了。
也不知道是後宮哪一位的腦洞開得這麼大。
但是這件事情,畢竟是關乎德妃和常在兩位妃子的名譽的,往近了,說,是妃子的名譽王,往遠來說,就是整個國家的臉面了。
所以皇上選擇把這種事情壓下來。
有些人在背後私聊說,皇上就是被戴了綠帽子了,皇上的忍性可真好。
現如今看來,那個常在怕是隻能是常在了。
在之前,大家都還認爲她是最有可能坐上妃位的,如今卻是最不可能的了,其實就不過是一個遙言的差別而已。
常在的丫鬟究竟有沒有做過這件事情?沒有人會去求證。
大家不會把這樣的事情攔到自己的身上的。
既然已經有了一個替死鬼,就讓她繼續替死吧!
後宮本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是我踩你,就是你踩我,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按理說,如果有皇后的話,妃子們每天早上都要去給皇后請安的,如今沒有皇后,位份最高的也是德妃。
德妃如今閉門不見客,也沒有人能夠找她聊天,找她,她也不見,後宮的事情,現在是安承君一個人打理。
她現在是才人,位份雖然不怎麼高,但是大家都知道,她就算不能做到皇后,也可以是皇貴妃,所以,安承君的待遇從來不差。
更何況,安承君本來是才人,按理說只能有兩個奴婢,然而皇上體恤她管理後宮辛苦,那是把自己宮中的,三個可愛的小丫鬟交給了她,據說那3個小丫鬟,還是一直照顧皇上的大丫鬟呢!
如此恩典,可想而知。
照顧皇上的大丫鬟,還跟着皇上處理過不少事情,手腳麻利辦事利落,所以,安承君也算是,如虎添翼。
如今皇宮中的事情,大家都不鬧騰風平浪靜,安承君也樂的輕鬆,只要常在有些傻,爲什麼會這麼說她傻呢!
因爲她不甘心,雖然這件事情,沒有被皇上宣佈出來,也沒有對她進行任何處理,但是皇上已經明顯把他進行了冷處理,吩咐他不要去,參加任何活動,什麼都不用她管,就需要待在她的寢宮,別出來就可以。
這就是另一種禁足了。
她不幹心,她想找出人說明真相,她想找到安承君,讓安承君來給她做主。
可是這件事情,安承君是不會去管的,因爲皇上已經親口下令,不允許任何人再談論此事,不允許任何人多做討論。
她怎麼可能有着皇上的命令,去做他命令中不能去做的事情。
安承君樂得清閒,沒事幹,蕭容若自然就輕鬆了很多,因爲安承君一閒下來她就覺得,太無趣了。
有事兒沒事兒的時候,就跑到皇上的御書房,去幫他的忙,兩個人一起批改奏摺,有的時候也很有趣。
大太監因爲是在跟隨前一個皇帝的時候,就見過安承君的,相處的時間久了,兩個人之間也有了一些感情,自然大太監就待這一位,比其他的妃嬪要親近的多。
兩個人之間,說的話也多一些。
所有的大臣們都能夠看出來,皇上段時間過得是春風得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