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承其非

“陛下,臣已將畢可興、陳正泰、江春林、文多金及甘樹、客棧夥計等一干人犯收監,案卷封存。臣意將一干人犯交付有司議罪,請皇上示下。”彙報完案情,顧炎武最後說道。

朱由榔眉毛一挑,心道:“顧炎武也學會耍滑頭了?這是準備把燙手的山藥扔給呂大器和黃宗羲?”

畢可興如此膽大妄爲,陳、江、文三家如此目無法紀,背後若是無人撐腰,打死朱由榔都不信。

難道這裡面牽涉到了朝中重要人物,讓顧炎武不敢審下去了?

“忠勇伯,這陳正泰與你不是本家吧?”朱由榔心中一動,問了陳際泰一句。

“回陛下,廣寧離廣州三百多裡地,跟老臣可扯不上半點關係。”陳際泰回道。

“好吧,就依你所奏。”朱由榔看了顧炎武一眼,淡淡地說道。

“遵旨!”

……

孫國楠來得較快,第二日辰時剛過就到了,瞿式耜、黃宗羲路程遠一些,直到巳時正纔到。

“臣等有罪!”

瞿式耜、黃宗羲、孫國楠待聽了顧炎武的案情介紹,同時伏地認罪。

朱由榔沉默片刻,見三人都不自辯,心中倒是挺滿意,這說明這三人都已經明白自己的失職所在。

其實,朱由榔叫他們來,問罪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想讓他們現場看一看,廣寧已經爛到了何種程度,今後在選官、監察和督辦方面究竟該如何做。

“朕知道,前些日子都忙於戰事,孫愛卿一直在籌備西征糧草,起田在遴選各地缺官,而太沖一直跟在朕身邊,無暇顧及。若是廣寧的事把罪過都推到你們身上,你們一定會說朕不通情理。可是,廣寧之事的確讓朕驚心。平身吧,都談談各自的想法。”朱由榔淡淡地吩咐道。

“謝陛下。”三人聽皇上語氣平淡,倒沒有非常生氣的樣子,暗地裡都大大舒了口氣,趕忙謝恩起身。

“陛下,畢可興乃崇禎十一年三甲進士,一直在廣寧任縣令,陛下登基之後,臣未曾將他撤換,也未曾親自當面考察,主因有三:一是臣以爲他是進士身份,德行應該差不到哪裡去;二是其人考評一直尚可;三是我朝新立,官吏奇缺,尤其進士功名者更是少之又少,故臣將其留任。彼時並無大的戰事,陛下不入臣以罪,臣卻不能不自責自醒。,治國首在治吏,陛下將選官重任付臣,臣卻憑學識資歷、先朝考評,將貪賄之臣選爲一縣主官,臣之罪不容饒恕,懇請陛下降旨責罰。”瞿式耜面帶慚愧地奏道。

朱由榔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瞿式耜講的非常真誠,沒有搪塞,也沒有推諉,對這件事進了認真分析,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陛下,臣亦不敢因追隨聖君之側爲由免責。記得臣初見聖顏,陛下與臣縱論爲政之道,當時臣妄言‘保民生、啓民智、聽民意、強民權’,陛下說強民權時機不到,慢慢來吧。又說保民生戶部在做,啓民智禮部在做,你就做做聽民意的事吧,遂封臣爲左都御史。然臣總以人手少、時間緊爲由自欺亦欺君,至今未曾制定有效措施而聽民意。倘早早擬定一套可行的制度,哪怕人手再少,也能聽取民意,對官吏形成有效制約,畢可興再是昏聵,也必不敢縱容陳正泰等人枉顧法度。是以,臣辜負聖恩,請陛下責罰,以儆效尤。”黃宗羲接着奏道。

朱由榔看他滿意羞漸,顯然也是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

“陛下,臣亦有失察之責。雖忙於籌措糧餉,然此非諉過之由,若有心察查屬下各州縣民情官箴,即使臣無空閒,亦可委派他人暗中查察。然,臣以爲各州縣皆在助臣籌餉,也算得力,不曾懈怠,就連畢某人,不但平時官聲甚佳,籌措糧餉,也是最先交付的縣,故臣疏於民情查訪,此乃先入爲主之罪,請陛下責罰。”孫國楠躬身奏道。

孫國楠一直低着頭,朱由榔看不清他的臉色,但聽他的解釋,頗有替畢可興開脫之意。心想,莫非他跟畢可興同流合污了?又一想,每個官員都有維護下屬之意,此時不着痕跡地替畢可興說上幾句話,既有減輕其罪責之意,也可全了自己的臉面,這是當官的圓滑之處,不能因爲這個憑空臆測就入人以罪。

朱由榔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三位愛卿平身。”

瞿式耜與黃宗羲、孫國楠連忙直起身子,退到一側。

“聽了三位愛卿所言,朕心甚慰。廣寧之事乍出,朕非常惱怒,然靜下來細想,不只你們有錯疏,朕也有不是之處。”

一聽皇上開口先言已過,五位臣子慌了。

自古至今,皇帝永遠都是對的,極少有自承己過的。有明一代,也就只有崇禎帝六下罪己詔,其他皇帝哪有在臣子面前說自己有“不是”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朕也食人間煙火!朕夙夜自省,覺得求治之心太切,土地新政未經調查研究就匆匆出臺,以至於出現錯漏之處。比如,朕取消士子土地免稅惠政,本意是倒逼士紳將投獻土地還給佃戶,但卻是輕忽了無良士紳的黑心肚腸,不但沒有減少佃戶負擔,反而增加了他們的負擔。陳老栓之死,就是如此。再者,未能預見施政之難。一年多來,朕一直在謀劃與清廷打仗,滿朝文武重心也是忙於此事。朕出臺新政之際,總以爲推行起來不難,只要各級官吏與朕同心,還有多大難處?廣寧之事給朕提了個醒,官吏明面上與朕同心,但私底下卻是與無良士紳勾結在一起,究其原因,還是對人性認識不夠,太小看了錢財對於官吏的吸引力,也小看了既得利益集團對於官吏的影響力。”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王鬧殿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巾幗英豪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都是爲了愛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奪制高點第三十八章 攻守大戰(三)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二百九十四章 烏石山大戰(十五)第三十八章 妖精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巖夜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牧馬圖第二百六十一章 獅子搏兔未盡全力第二百零二章 就賞一碗湯?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再論婦女解放第二百零八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二十章 勁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十七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七十九章 歪說聖言(一)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八十章 最合適人選是多鐸第一百五十五章 惡整黃宗羲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意漸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貼心貼肺的女人第二百章 火力全開的懟神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下集市第二百零五章 脫逃第二百零二章 常德大戰(九)第七十八章 誰因美人死,誰因美人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海上歷險(二)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洗沐”制度改革第二章 北京城裡那位還是不死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騷太盛第八十八章 冊封風波(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尼堪被俘第一百零三章 美夢難圓第一百四十九章 傷口撒鹽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虛實第二百四十四章 誤解聖意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窩裡鬥”還是“勾結外敵”?第一百三十章 因人而設軍機處第二百四十二章 殘花敗柳又逢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跟吃個蒼蠅一個噁心第十八章 心如熱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恩重第九十九章 不看眼色的呂大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馬寶折服白文選第六十八章 愛財通譯第六十九章 火器營內哈提斯第二百一十章 風塵女俠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四十五章 妻太聰明夫太怪第二百四十八章 山地軍徵兵第二百零八章 當頭棒喝第七十五章 人老臉皮厚第四十九章 首次“黎明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計梧州(一)第十四章 “吃貨”大會第八十八章 惡人原是舊時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人不如求已第七十四章 莽漢氣壞智多星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肉之痛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八十三章 焚琴煮鶴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十七章 失節敗德第六十八章 鄭成功的異動第九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黃宗羲被人劫了第三十五章 喊口號也能提士氣第三十二章 欣喜若狂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濟爾哈朗的大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賜字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丈人還是出氣筒?第四十章 眼前無路想回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發燒也能惹出事來第一百七十章 盤他第四十七章 大膽女人何其多第三十五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三十八章 厚賞釋疑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傳人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連殺(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一百一十二章 究竟有沒有鬼?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寧完我差點被薰死第二章 “遷都”之爭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王鬧殿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巾幗英豪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都是爲了愛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奪制高點第三十八章 攻守大戰(三)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二百九十四章 烏石山大戰(十五)第三十八章 妖精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巖夜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牧馬圖第二百六十一章 獅子搏兔未盡全力第二百零二章 就賞一碗湯?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再論婦女解放第二百零八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二十章 勁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十七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七十九章 歪說聖言(一)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八十章 最合適人選是多鐸第一百五十五章 惡整黃宗羲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意漸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貼心貼肺的女人第二百章 火力全開的懟神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下集市第二百零五章 脫逃第二百零二章 常德大戰(九)第七十八章 誰因美人死,誰因美人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海上歷險(二)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洗沐”制度改革第二章 北京城裡那位還是不死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騷太盛第八十八章 冊封風波(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尼堪被俘第一百零三章 美夢難圓第一百四十九章 傷口撒鹽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虛實第二百四十四章 誤解聖意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窩裡鬥”還是“勾結外敵”?第一百三十章 因人而設軍機處第二百四十二章 殘花敗柳又逢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跟吃個蒼蠅一個噁心第十八章 心如熱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恩重第九十九章 不看眼色的呂大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馬寶折服白文選第六十八章 愛財通譯第六十九章 火器營內哈提斯第二百一十章 風塵女俠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四十五章 妻太聰明夫太怪第二百四十八章 山地軍徵兵第二百零八章 當頭棒喝第七十五章 人老臉皮厚第四十九章 首次“黎明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計梧州(一)第十四章 “吃貨”大會第八十八章 惡人原是舊時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人不如求已第七十四章 莽漢氣壞智多星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肉之痛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八十三章 焚琴煮鶴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十七章 失節敗德第六十八章 鄭成功的異動第九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黃宗羲被人劫了第三十五章 喊口號也能提士氣第三十二章 欣喜若狂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濟爾哈朗的大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賜字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丈人還是出氣筒?第四十章 眼前無路想回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發燒也能惹出事來第一百七十章 盤他第四十七章 大膽女人何其多第三十五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三十八章 厚賞釋疑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傳人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連殺(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一百一十二章 究竟有沒有鬼?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寧完我差點被薰死第二章 “遷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