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語道破

“陛下,聖人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陛下乃千古明君,臣等之幸也。”瞿式耜聽皇上如此反省自己的過失,非常感動,躬身道。

“陛下,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既得利益者喻於義,彰顯陛下之仁德。然,陛下仁慈,他們卻只認利,故臣以爲,廣寧之事,非是陛下施政之過,而是陳、江、文根本不能稱之爲君子。”黃宗羲也忙勸解道。

“是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朕確實是太過高看他們了。坐言起行,咱們坐論政務闕失,不如亡羊補牢。縣令作爲一縣之長,可以稱爲百里侯,角色太重要了。起田,以後縣令你要親自考察,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太沖,都察院不要浮在上面,要下到各州縣,監察百官,聽取民意。孫愛卿,作爲知府,切不可只看屬下州縣的表面文章,有必要對他們的施政進行暗訪暗查。朕相信,只要把好選人和監察兩個關口,吏治一定會改善,民意一定會充分聽取,新政一定會順利推行下去。”

“遵旨。”

“太沖,廣寧一案就交付刑部與都察院定讞,刑部主理。”

“遵旨。”

“雪松,宣孫盛。”

“遵旨。”顧炎武答應一聲下去了。

朱由榔對瞿式耜道:“孫盛乃崇禎十五年舉人,他能擁護新政,且威武不屈,見識風骨應該是不錯的。你是吏部尚書,看人眼光當是不凡,且品品此人。”

幾人一聽,知道皇上有意用孫盛了,暗道:“孫盛這是祖墳冒青煙了,竟然因禍得福。”

“陛下慧眼如炬,在陛下面前,臣可不敢‘不凡’二字。”瞿式耜連忙遜道。

……

孫盛帶進來了,朱由榔注意到,顧炎武悄悄將陳際泰拉到一邊低語幾句,陳際泰則連連點頭。

“學生孫盛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盛進了正堂,小步趨進,在離書案十步左右的地方跪倒在地行禮。

“興梓,平身。”

“遵旨。”

孫盛站起身來,不急不躁,有板有眼再行一禮,退到下首。

朱由榔一看,孫盛三十歲左右年紀,頭戴四方巾,身着一件月白長衫,標準的書生打扮,最讓朱由榔驚奇的,是他身上衣服非常乾淨平整,頭髮一絲不亂,除了臉色有些蒼白以外,一點也看不出這是剛剛從牢裡放出來的。

“興梓,近前答話。”朱由榔一見就心生好感,一個非常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一定是精細之人。

“遵旨。”

“興梓,你如何看土地新政?”

“回陛下,學生崇禎十五年中舉,遂於當年去京師應試,於北直隸遇到闖賊隊伍,不能前行,只好放棄趕考打算回鄉。一路之上,學生所見所聞,觸目驚心。尤其長江以北,千里赤野,餓殍遍地,百姓爭食人肉,各種慘像難以一一描述。回鄉之後,學生陷入迷茫,究是何因使我大明百姓顛沛流離,生不如死?使我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四面透風?是君上失德,還是羣臣貪腐?是天降災禍,還是外敵侵掠?這些原因都是,卻又似乎都不是,學生百思難得其解。後來陛下奇襲廣州,連克清兵,終使大明最後一塊淨土免遭戰火。當陛下新政傳來,學生久困心中的疑問這纔得到答案:最根本的亂源其實就是土地。百姓們只要有自己的土地,就不會挨凍受餓,不挨凍受餓,誰還會造反?同時,朝廷歲入得到保障,再有外敵入侵,也不至於捉襟見肘。故此,學生勸家父將投獻的土地退回官府,由官府發還原來的佃戶。”孫盛連敘帶論,結合自己的見聞和思考,將新政問題闡述得清清楚楚。

“可是,你也因此而得罪了其它大戶,家財不保,險些性命也不保。”

“回陛下,學生一點都不怕。縱觀史上歷次變革,每次都是新舊勢力的殘酷鬥爭,都不會是和風細雨,而是血雨腥風。學生有當殉道者的準備。再者說,學生不怕他們把事情搞大,怕的是他們不把事情搞大。若是出了人命官司,就不是府縣所能一手遮天的了,必然會上達天聽。學生等的就是上達天聽那一刻,因爲學生深信,陛下聖明,朝中諸公皆忠正穎達之士,豈能讓學生蒙冤而死?”

嘿,這傢伙怪不得不慌不忙,原來打的主意在這裡呢?朱由榔聽孫盛如此說法,感覺這傢伙也算有謀略,甚至可以說有些狡黠,並非古板之人,感覺非常滿意。

只不過,他這番話把孫國楠也掃了進去,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

“興梓,你以爲爲政之要何在?”朱由榔有心用他,所以起了考較之心。

他這番話問出,堂下衆人都是一愕,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就聽孫盛應聲而答:“忠君愛民。”

“廣寧一縣如何施政?”

“學生坐了一個多月的牢,卻也不無好處。與世隔絕,更益於思考。學生曾經想過,若是將新政完全推行下去,百姓肯定歡欣鼓舞,然對於士紳大戶卻是沉重打擊。不可否認,長期以來,大戶們確有魚肉鄉里,非法積財的惡行,但也有一部分大戶則是創造財富的最積極力量,因爲他們有積財慾望,也有積財的資本,少了他們,民生經濟必然缺乏後勁。故學生以爲,官府當積極引導,引導他們將積財的慾望從土地轉到貿易上來。就如廣寧,廣綠玉爲五大名石之一,可以做成一個產業;還有沙糖桔、竹筍等,都是廣寧特產,完全可以將之推銷到廣州去。此乃學生一愚之得,有辱聖聽,還望陛下勿怪。”

孫盛問一答十,侃侃而談,把朱由榔可高興壞了。

因爲孫盛所言,正是朱由榔心中所想。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消除的派系之爭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二百零一章 常德大戰(八)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亂子第一百零九章 游龍戲鳳(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龍牀嶺血戰(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難以選擇第五十六章 何時是個頭呢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顯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王鬧殿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十六章 病癒忘郎中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八十七章 夢醒忽驚人是客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十五章 邪陷心肝第一百九十四章 常德大戰(一)第三十八章 案情大白(二)第六十九章 “威壓”之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六十章 強軍思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難低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龍一出,誰與爭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譚泰的艱難選擇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差太大必有緣故第十三章 “吃貨皇帝”創“火鍋”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零一章 常德大戰(八)第一百零八章 李承先屍首成泥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曲折服傲嬌女第四十三章 掩罪欺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清第一美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右路軍的胃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發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曲折服傲嬌女第九十二章 冊封風波(九)第九十一章 多鐸有何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濟格沒上當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路文章從邊路做起第二百零四章 漳州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也有不咬人的時候第二百七十八章 郝永忠長出了一口氣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差點吐血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六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二章 欣喜若狂第二百零四章 漳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露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第四十一章 攻守大戰(六)第五章 強賣第三十三章 風清俊的無恥第一百一十三章 洪承疇的冒險計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定計梧州(三)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二百零三章 常德大戰(十)第二百零七章 傅山真捷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歷險(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河南大捷第六十三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七十一章 孟文傑發瘋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消除的派系之爭第二十二章 烈女新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範三條第七十五章 朱氏軍事思想課(二)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五十八章 賦稅第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老粗教訓老油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越之死(一)第八十五章 冊封風波(二)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備好香餌釣大魚第一百五十章 今爲古用“內增高”第一百三十七章 孩哭了抱給他娘第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六十九章 火器營內哈提斯第一百五十二章 貪財君遇到上打劫臣第二百零八章 漳州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二十三章 分工第六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五章 行拂亂其所爲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頭櫞子第八十七章 冊封風波(四)第二章 生猛小姨子第七十二章 自辱者人恆辱之第三十二章 會不會被冠以“反人類罪”?第二百二十章 勁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彷徨無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落難的大家閨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消除的派系之爭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二百零一章 常德大戰(八)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亂子第一百零九章 游龍戲鳳(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龍牀嶺血戰(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難以選擇第五十六章 何時是個頭呢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顯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王鬧殿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十六章 病癒忘郎中第二十五章 你先噁心到朕了第八十七章 夢醒忽驚人是客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十五章 邪陷心肝第一百九十四章 常德大戰(一)第三十八章 案情大白(二)第六十九章 “威壓”之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六十章 強軍思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難低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龍一出,誰與爭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譚泰的艱難選擇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差太大必有緣故第十三章 “吃貨皇帝”創“火鍋”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零一章 常德大戰(八)第一百零八章 李承先屍首成泥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曲折服傲嬌女第四十三章 掩罪欺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清第一美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右路軍的胃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發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曲折服傲嬌女第九十二章 冊封風波(九)第九十一章 多鐸有何詭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濟格沒上當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路文章從邊路做起第二百零四章 漳州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也有不咬人的時候第二百七十八章 郝永忠長出了一口氣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差點吐血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六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二章 欣喜若狂第二百零四章 漳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露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第四十一章 攻守大戰(六)第五章 強賣第三十三章 風清俊的無恥第一百一十三章 洪承疇的冒險計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定計梧州(三)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二百零三章 常德大戰(十)第二百零七章 傅山真捷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歷險(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河南大捷第六十三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七十一章 孟文傑發瘋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消除的派系之爭第二十二章 烈女新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範三條第七十五章 朱氏軍事思想課(二)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五十八章 賦稅第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老粗教訓老油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越之死(一)第八十五章 冊封風波(二)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備好香餌釣大魚第一百五十章 今爲古用“內增高”第一百三十七章 孩哭了抱給他娘第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六十九章 火器營內哈提斯第一百五十二章 貪財君遇到上打劫臣第二百零八章 漳州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二十三章 分工第六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一十五章 行拂亂其所爲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頭櫞子第八十七章 冊封風波(四)第二章 生猛小姨子第七十二章 自辱者人恆辱之第三十二章 會不會被冠以“反人類罪”?第二百二十章 勁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彷徨無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落難的大家閨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