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多鐸可不是等閒之輩

六月初六,永曆朝第一次會試在夫子廟學宮東側舉行,參加會試的是來自江南永曆朝統治區的一千二百三十一名舉子。

掄才大典,是歷朝歷代皇帝都十分重視的。

有明以來,朱由榔曾雲:“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不得與官。”

所以,科舉制度雖在元朝一度式微,但到了明朝,算是達到了鼎盛。

而朱由榔因一直缺乏人才之故,對科舉的重視程度,自比過去皇帝,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副總裁官授予吳炳、王夫之,十八房考官皆由朝中博學之士擔任。

對於考試內容,仍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和策問,朱由榔沒有做任何改變。

按他的意願,以後科舉必須加入自然學科,像五經文完全可以去掉。

不過,自然學科也只是國子監的監生有過涉獵,其他學子並不知曉這是什麼東東,所以,公平起見,這次科舉不能加入這方面的內容,當然,以後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自然學科是一定要加進去的。

第一場八股文,是朱由榔親自出的考題。

他沒有以出偏題、難題爲樂的惡習,而是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不違農時”。

本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這一章的開頭,梁惠王就對孟子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在回答了爲什麼之後,“不違農時”二節即是“謹獻其策”。

朱由榔出這麼一道題,自然是針對永曆朝的現狀所言,看一看學子們如何在“代聖賢立言”的基礎上,有何良策,有何真知灼見。

其實,這個題目的難度極小,只要不是孤陋寡聞者,稍微理一理朱由榔執政脈胳,就差不多能得到答案。

所不同的,字、詞藻、行文順暢與否就會因人而異,學問深者,下功夫下得多一點的,更能脫穎而出。

這就是他出的題目相對簡單一點的用意。

同時,朱由榔前世曾經看過許多關於科舉的小說,對科舉作弊的手段非常清楚。

學子一共考三場,每三天一場。

進入考場前,會有錦衣衛搜身,進入考場後,每人一個單間,考、吃、住、睡都在裡面,每場考完後纔可出來。

交卷之後,經過彌封、謄錄、校對、閱卷,最後由主考官確定名次,然後張榜。

各個環節設計得非常嚴密,看似不易作弊。其實,只要在彌封和謄錄階段與考官聯手,非常容易作弊。

比如,考官想錄取張三,只要在彌封時和謄錄時,在張三的卷子上做一人特殊的記號,考官就能明白。

或者爲了怕知曉的人多容易泄密,只須與考生說好,在文章中加上特殊暗語,考官就能明白。

總之,看似非常嚴密的考試製度,卻有着很多漏洞。

所以,朱由榔下了嚴旨,誰要敢在會試時作弊,考生奪籍入獄,考官定斬不饒。

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約得到七月初纔會出結果,所以,朱由榔把此事交給吳炳、王夫之去做,再不過問,而把重心放到了河南的戰事上,只等會試結果了。

……

北京城裡發生的變故,傅山很快就傳到了南京。

朱由榔看了陳際泰稟報的情報,心裡發生一陣陣壞笑。

董小宛的事,那是他的手筆。

讓傅山找到董小宛,不露聲色地拜鄂碩爲義父,並通過鄂碩“偶遇”福臨,他相信,二人一定一見如故,也相信,在寶瓶成爲福臨的皇后之前,布爾布泰一定不會讓董小宛專寵於前,所以,他們母子之間生隙是肯定的。

現在看,效果不錯。

哈提斯的事,也是他的主意。

他的目的是讓哈提斯利用滿清的財力,建一個火器營,並蒐羅匠人,紮起框架,只須有核心技術上卡住,滿清就造不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彈、地雷和鋼槍。

等他們把火器營建起來了,自己揮師北伐,福臨小兒豈不是爲朕作嫁了嗎?

若說這些皆在他的意料之中的話,福臨促請多鐸出山,真是讓他沒有想到。

多鐸已經成了落架鳳凰,朱由榔認爲布爾布泰不可能讓他重掌兵權;而且他一定非常痛恨布爾布泰,即使福臨摒棄前嫌親自去請,他那麼驕傲的人也一定不會出山。

沒想到,在國難當頭時,福臨真去請了,多鐸還真就應了。

“看來,關鍵時刻,無論是多鐸和福臨,都意識到了,不能內耗啊。”朱由榔心道。

朱由榔傳口諭,把陳子壯、洪承疇宣進乾清宮。

“集生,寧宇那裡情況如何?”朱由榔問道。

“回陛下,李侯爺剛剛送來塘報,左路軍以馬伯爺爲前鋒,已經攻佔南陽,正向北進軍。不過,近幾日陰雨連綿,道路泥濘難走,大軍每日行軍不過三十里,速度提不起來。”陳子壯回道。

“多鐸到開封了嗎?”

“回陛下,多鐸率三萬清兵大軍抵達濮陽,暫無向開封進軍的跡向。”

“駐兵濮陽?”朱由榔眉頭一皺:“莫非他有什麼陰謀不成?按說他應該驅兵急進,到開封駐守纔是啊。亨九,你怎麼看?”

“回陛下,現在還很難看出他有什麼陰謀。也許想放棄開封,也許是糧草不足,也許是在黃河北岸構築防線,再在還很難判斷。”洪承疇答道。

朱由榔對洪承疇的軍事才能非常賞識,他沒有看出什麼,大概真是沒有什麼。

“好吧,密切注意多鐸動向。另外,把多鐸出山的消息火速傳給寧宇,囑他一定要多加小心,多鐸可不是等閒之輩啊。”朱由榔道。

“是,臣遵旨。”

陳子壯躬身答道。

第二百九十章 烏石山大戰(十一)第一百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六十五章 吹捧的學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五十六章 豪情萬丈盡雪消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五十章 嚇出一身冷汗第五十五章 轉變太快令人疑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傳人第六十四章 美夢成空第二百零九章 漳州之戰(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龍巖夜戰(三)第五十四章 愧煞男兒第五十四章 春風化雨第一百零九章 先手一失全盤被動第二百二十章 巡撫之爭第七十章 “獨眼龍”和“笑面虎”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三十三章 摻沙子(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琅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團第十七章 失節敗德第一百一十二章 究竟有沒有鬼?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一百六十三章 步子邁大了第四十七章 大膽女人何其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烏石山大戰(八)第八十八章 惡人原是舊時交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零四章 露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第四十一章 攻守大戰(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結髮之人來剪髮第二十五章 正是發展好時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騷太盛第二百九十四章 烏石山大戰(十五)第二百章 火力全開的懟神第二百一十一章 似被利用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孩哭了抱給他娘第九十四章 面帶豬相,心頭嘹亮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君臣知心第二百一十章 風塵女俠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當猴耍了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常德大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盤她第五十九章 軍國大事小兒決第六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詐一回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顯擺第九十一章 冊封風波(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龍牀嶺血戰(二)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六十五章 吹捧的學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也有不咬人的時候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一百三十二章 落難的大家閨秀第二百四十一章 邢小棗害喜第二十二章 計殺二王第八十六章 冊封風波(三)第四十四章 歸奇=奇葩?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難低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財政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夜戰(三)第五章 “乞丐五人組”第一百零四章 猴子吃麻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軍器營炸了第二百零七章 考校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臉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亂子第一百四十章 夢醒時分淚已殘第三十章 度娘是獻賊姬妾?第十四章 笑裡藏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臉第十二章 九江歷險(二)第四十九章 祝家虎第二百一十章 漳州之戰(七)第七十五章 朱氏軍事思想課(二)第三百二十章 感悟第四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四十八章 傷殘軍士第二十三章 分工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君臣生隙第二十三章 衾溫衾冷第十二章 神人護體第一百零二章 謀算深處須用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二百二十章 巡撫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酒樓遇險(一)
第二百九十章 烏石山大戰(十一)第一百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六十五章 吹捧的學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五十六章 豪情萬丈盡雪消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五十章 嚇出一身冷汗第五十五章 轉變太快令人疑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傳人第六十四章 美夢成空第二百零九章 漳州之戰(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龍巖夜戰(三)第五十四章 愧煞男兒第五十四章 春風化雨第一百零九章 先手一失全盤被動第二百二十章 巡撫之爭第七十章 “獨眼龍”和“笑面虎”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顧炎武的傲氣第三十三章 摻沙子(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常德大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琅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團第十七章 失節敗德第一百一十二章 究竟有沒有鬼?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一百六十三章 步子邁大了第四十七章 大膽女人何其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烏石山大戰(八)第八十八章 惡人原是舊時交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零四章 露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第四十一章 攻守大戰(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結髮之人來剪髮第二十五章 正是發展好時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騷太盛第二百九十四章 烏石山大戰(十五)第二百章 火力全開的懟神第二百一十一章 似被利用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孩哭了抱給他娘第九十四章 面帶豬相,心頭嘹亮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君臣知心第二百一十章 風塵女俠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當猴耍了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常德大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盤她第五十九章 軍國大事小兒決第六十二章 爭執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詐一回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顯擺第九十一章 冊封風波(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龍牀嶺血戰(二)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六十五章 吹捧的學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也有不咬人的時候第九十七章 刺駕第一百三十二章 落難的大家閨秀第二百四十一章 邢小棗害喜第二十二章 計殺二王第八十六章 冊封風波(三)第四十四章 歸奇=奇葩?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難低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財政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夜戰(三)第五章 “乞丐五人組”第一百零四章 猴子吃麻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軍器營炸了第二百零七章 考校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臉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亂子第一百四十章 夢醒時分淚已殘第三十章 度娘是獻賊姬妾?第十四章 笑裡藏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臉第十二章 九江歷險(二)第四十九章 祝家虎第二百一十章 漳州之戰(七)第七十五章 朱氏軍事思想課(二)第三百二十章 感悟第四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四十八章 傷殘軍士第二十三章 分工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君臣生隙第二十三章 衾溫衾冷第十二章 神人護體第一百零二章 謀算深處須用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二百二十章 巡撫之爭第一百九十章 酒樓遇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