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 大舉辭官

……

十月初三,蒙洛帝國集結百萬雄師即將南下扣關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大江南北,自然也就傳到了長安城中。

一時間,整個天下震動不已,人生百態一覽無餘……

修政殿戶部辦公廳內……

“秦尚書,這是下官辭呈,家父病重,恐是時日無多,下官想回揚州見家父最後一面,萬望秦尚書批准……”

“秦尚書,下官近來精神不振,怕是無法繼續勝任這份差事,還請批准下官辭去一切職務……”

秦墨看着案前一干下屬二十餘人集體遞交辭呈,眉頭一時皺的頗深。

思索片刻,他說道:“諸位,本官知道你們在擔憂什麼,可越是眼下這種時候就越該盡到朝廷重臣的職責,豈能這麼一走了之,

要知道這樣的話,陛下會對各位十分失望,現在敵人尚未入關,局勢尚不明朗,何苦要如此貪生怕死,不妨再等些時日如何……”

然而,秦墨的挽留並沒有半點用處,這些官員基本都是前朝臣子,對胡人的恐懼是發自內心的,即便現在胡人還未入關,且玄武關離長安尚有數千裡之遙,但一聽聞蒙洛人即將南下,便再也沒了爲官者該有的氣度。

“秦尚書,就讓我們走吧……”一名侍郎泣聲說道,“非是下官不願意留下,只是蒙洛人兇殘成性,一旦南下我等中原軍民又該如何抵禦?

下官也是有家室的人,不求官場有多大作爲,只想能保一家老小平安就知足了,請秦尚書批准我等的辭呈吧……”

“請秦尚書批准我等辭呈……”

府廳內二十多位侍郎官員齊齊躬身請辭,讓秦墨也爲之頭大。

最後,秦墨無奈的說道:“好,你們的辭呈下官暫且收下,不過本朝漢律規定,凡是朝廷七品級以上官員請辭,必須要交由吏部審批才行,等本官將你們的辭呈呈交吏部批准後,自當放行,

但是你們可要想清楚了,你們現在一旦請辭,可就沒有一分銀子的補償金,就連諸位治下每人那一千五百畝職田也一併收回,

而且,你們一旦離開此處,此生再無半點仕途可言,你們,可要想明白啊……”

“下官想明白了,望秦尚書速將我等辭呈遞交吏部審批……”

這些侍郎是鐵了心要離開這是非之地,任憑秦墨如何勸說都沒有半點成效。

秦墨嘆了口氣,收起他們的辭呈,開口說道:“罷了,你們先各回自己崗位,本官這就走一趟吏部……”

“多謝秦尚書成全……”

見秦墨鬆口,這些侍郎心中總算鬆了口氣。對他們而言,那一千五百畝職田可有可無,畢竟在前朝他們就都是士族出身,家境還算優厚的。

秦墨捧着一堆辭呈表,嘆着氣向隔壁吏部府廳走去,然剛走出兩步,卻見一名八品小吏哭着跪在葉斌跟前。

“葉尚書,求您批准在下的辭呈吧,下官不過一個小小八品書吏令,跟整個個禮部大人們比起來可有可無,您就恩准了吧,

下官沒什麼抱負,只想能保一家老小安全無虞,僅此而已啊,求尚書大人恩准啊,求您了……”

葉斌搖搖頭道:“呂書令啊,你想過沒有,你現在要是辭職不幹,那你的家人該如何養活?那一百五十畝職田不要了麼?你沒了職田和朝廷俸祿,拿什麼養活他們?

本官打聽過了,你家中有七口人要養活,家境也不寬裕,要是離開長安,就不怕你家人繼續捱餓麼?現在你要是走了,便終身不可入仕,想清楚了麼?”

呂書令很明顯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用力點點頭:“葉尚書無需再勸,下官心意已決……”

“哎,好吧……”

葉斌發出一聲嘆息,接過了他的辭呈,看着他快步離去。

一回頭,葉斌與秦墨四目相對,不約而同的苦笑一聲,便並肩捧着一堆辭呈向吏部府廳走去。

一進吏部府廳,卻見許文靜以及法紀也都在,他們手上也捧着一疊厚厚的文冊,估計也是他們的下屬遞交的辭呈。

吏部尚書公羊高處理完手頭事務後,看着其餘四部尚書,面無表情的搖搖頭,把事情交給其他人辦理,拱手說道:“幾位同僚,請入座說話。”

五人坐到一旁,相互交流了一下,這才發現,長安城內請辭的官吏已經多達一千二百多名,而且這趨勢還未有停止跡象……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形,法紀不無擔憂的說道:“如此下去,怕是整個長安城內的官吏都要跑空了,到那時如何協助陛下治理這天下呢?”

公羊高道:“這等畏敵如虎,未等真正開戰就先想周全自身的蛇鼠之輩,離開也未嘗不是件好事,以免漢蒙大戰來臨添亂。”

秦墨道:“但這樣也始終不是辦法,如此多的官吏不做,怕是朝堂無法正常運轉……”

許文靜:“本官贊同公羊尚書意見,既然這些傢伙想走,那就儘管讓他們離開好了,將來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葉斌眉頭一皺:“可是這次辭呈事大,如若不加以控制該怎麼辦?對了,怎麼不見工部的人,楊尚書那邊沒人遞交辭呈麼?”

公羊高道:“工部算是六部之中表現最好的,楊尚書下屬四十七人,二品侍郎十七人,三品從事三十人,以及六百八十四名吏員,只有一名吏員在鍛造局視察時灼傷眼休假一月外,竟是無一人請辭……”

許文靜點點頭:“這也難怪,以前工匠屬於賤業,如今陛下大肆發展工商業,這些工匠待遇遠超前朝,技藝超羣者甚至能直接升任官吏,

自然是不願意離開的,說來慚愧,本官治下十五位侍郎一下走了八個,四十名從事走了二十三個,再下去,本官就是個光桿尚書嘍……”

各人發完牢騷,還是公羊高說道:“此次事件震動太大,既然我們六部都無法處理此事,不妨去聽聽陛下意見?”

各人聞言,紛紛點頭贊同,許文靜說道:“目前來看也只能交由陛下定奪了,事不宜遲,現在就前往甘泉宮上報陛下……”

……

前往大明宮的道路上,這五位尚書從各自四輪馬車車窗向外望去,只見窗外到處都是形色聰匆匆的人羣。

蒙洛人準備南下的消息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不單官場人人自危保全身家性命,就連民間百姓也不例外。

“唉,大漢立國,根基還是尚顯不足啊……”秦墨合上玻璃窗,閉目無奈的嘆息一聲。

這是一次考驗,只要挺過去,大漢帝國就能真正立足與世,反之,就如高密、段洪、魏閔那般,短命王朝轉瞬即逝……

甘泉宮內,劉策早已等候多時,秦墨、許文靜五人步入大殿,還未行禮,就聽劉策說道:“禮數暫且放下,先坐下吧……”

五人各自入座,就見劉策拿起幾本辭呈文書在各人眼前晃了晃,說道:“這是方纔右太尉文延昭、殿帥府太尉郭照、御史臺左大夫王國光,以及督察員督察史曹佑在半個時辰前遞交的辭呈,朕已批准了,你們看看吧……”

衆人聞言一驚,這些可是當朝正一品和從一品的官員啊,連他們也懼怕蒙洛人麼?

秦墨起身從劉策手中接過那些辭呈,然後與其餘人一道看過。

甘泉宮內氣氛十分沉悶,即便許文靜此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如此棘手的事務。

一刻鐘後,劉策淡淡地問道:“都看完了?是不是感覺觸目驚心?”

公羊高嘆了口氣說道:“所謂食君之祿奉君之事,不想這羣當朝一品大員竟然是如此不顧臉皮,國難當頭居然事先想自己先逃命,當真是敗類……”

劉策沒有回話,又拿起一摞彈劾的文冊:“這是那羣大學士上的彈劾白麒的摺子,言一切都是白麒之過,讓朕把白麒綁了送到王庭,方可讓拓跋宏業罷兵,你們覺得這些人可笑不可笑。”

葉斌搖搖頭:“微臣倒是有些懷念在遠東之時的官場氛圍,即便治下官吏有些許弊端,但在大局面前的原則卻是把握的非常有分寸,哪像現在這樣,世家子弟卻是各個貪生怕死,甚至不惜出賣自己同僚顛倒黑白。”

“此君非彼君……”劉策道,“這些朝堂廢物食的是君子俸祿,是天下百姓繳納的賦稅,如今敵人還沒打進關內,就想着倉皇出逃,當真是無可救藥……”

說到這裡,劉策對公羊高說道:“公羊尚書,凡是遞交辭呈,無論品級如何,無論政績是否突出,一律批准,朕不留尸位素餐之輩,

順便下旨告訴那羣繼續彈劾白麒到底廢物,白麒,朕是保定了,他們想彈劾就先把朕彈劾下去,朕倒想看看,他們有沒有這份膽量!”

有了劉策這句話,公羊高五人心徹底安了,也明白劉策時絕對不可能在這種事上妥協讓步,這事關軍心,也事關君王龍顏。

劉策深吸一口氣,接着道:“接下來,談談該如何解決眼下難題,朝堂、民間,兩事分開處置,會輕鬆許多……”

一百 碾壓一一八 遠東劇變:血染的坡道二四七 很強?二百三十七 北伐進行曲一四一 只要糧食二百零二 虜獲一七八 護妻的男人有多可怕3二 換將一零七 討逆之戰四十九 家暴二十一 送書一八零 誰纔是魔鬼?一九九 民心(補上)十四 蒸汽機構想一九七 孫承VS華成一五五 心塞五十七 耿恭刺唐絕二百四十三 凱旋而歸九十八 殘谷烈焰二百八十七 法鞅一零四 西域都護府設想一一八 報捷一二八 怒不可遏二 龐大的艦隊一九一 落海的少年一九八 回天乏術一五八 退兵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一九 同舟共濟一六三 堂而皇之一六零 暴走的韋巔一四八 石堡:激昂的號角一七五 相思一曲四十七 終於亂了二百八十七 法鞅二一四 啓程遼東一五三 至剛必折二四五 封賞大典四十四 新氣象4一二三 動員二四七 很強?三十八 瘋狂的軍售四十一 新氣象1十五 初捷一六四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十 登基前夕:街景一九零 免死金牌三百二十 物是人非一五零 絞肉機十 決然十五 葉胤的心結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七十一 潰不成軍五十 冀州:書生從軍記 中五 山海變色八十一 恆國覆滅一八六 拿下八十 你不嫌丟人,朕都覺得丟人一五零 渡河迎擊十六 收幕三十二 踏破賀蘭山缺4二百八十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一九 初戰一四八 老朋友三十二 踏破賀蘭山缺4二三九 劉策死了?一六六 和平 下二二七 外患五 山海變色七十六 使團訪京八十二 腐儒無用一八四 條件一六七 新時代雛形2一七七 陳舊二三四 不同心思二百七十三 形勢樂觀4十九 苦戰三十八 瘋狂的軍售十七 箭雨如蝗一四六 石堡:最後的堅持三百一十六 雞犬不寧十七 箭雨如蝗一 異國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二百七十七 衛瓔暴斃八十一 恆國覆滅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一四一 我們都一樣一七九 魔鬼?一七二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七六 八千屍骨二二七 夜幕下的京城3一三七 下一步計劃一六三 輿論猛於虎二百五十六 顧謙掛帥三十七 把這羣畜生送入地獄二四七 傲慢的使臣七十七 虎父無犬女一零七 我的居康公主在哪?一二三 傷亡
一百 碾壓一一八 遠東劇變:血染的坡道二四七 很強?二百三十七 北伐進行曲一四一 只要糧食二百零二 虜獲一七八 護妻的男人有多可怕3二 換將一零七 討逆之戰四十九 家暴二十一 送書一八零 誰纔是魔鬼?一九九 民心(補上)十四 蒸汽機構想一九七 孫承VS華成一五五 心塞五十七 耿恭刺唐絕二百四十三 凱旋而歸九十八 殘谷烈焰二百八十七 法鞅一零四 西域都護府設想一一八 報捷一二八 怒不可遏二 龐大的艦隊一九一 落海的少年一九八 回天乏術一五八 退兵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一九 同舟共濟一六三 堂而皇之一六零 暴走的韋巔一四八 石堡:激昂的號角一七五 相思一曲四十七 終於亂了二百八十七 法鞅二一四 啓程遼東一五三 至剛必折二四五 封賞大典四十四 新氣象4一二三 動員二四七 很強?三十八 瘋狂的軍售四十一 新氣象1十五 初捷一六四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十 登基前夕:街景一九零 免死金牌三百二十 物是人非一五零 絞肉機十 決然十五 葉胤的心結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七十一 潰不成軍五十 冀州:書生從軍記 中五 山海變色八十一 恆國覆滅一八六 拿下八十 你不嫌丟人,朕都覺得丟人一五零 渡河迎擊十六 收幕三十二 踏破賀蘭山缺4二百八十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一九 初戰一四八 老朋友三十二 踏破賀蘭山缺4二三九 劉策死了?一六六 和平 下二二七 外患五 山海變色七十六 使團訪京八十二 腐儒無用一八四 條件一六七 新時代雛形2一七七 陳舊二三四 不同心思二百七十三 形勢樂觀4十九 苦戰三十八 瘋狂的軍售十七 箭雨如蝗一四六 石堡:最後的堅持三百一十六 雞犬不寧十七 箭雨如蝗一 異國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二百七十七 衛瓔暴斃八十一 恆國覆滅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一四一 我們都一樣一七九 魔鬼?一七二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七六 八千屍骨二二七 夜幕下的京城3一三七 下一步計劃一六三 輿論猛於虎二百五十六 顧謙掛帥三十七 把這羣畜生送入地獄二四七 傲慢的使臣七十七 虎父無犬女一零七 我的居康公主在哪?一二三 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