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溪

廓爾喀士兵是伊斯萊爾依仗的最強軍事力量,當年他先代馬茂德遠征天竺時,就曾遭逢對面這種士兵的恐怖猛攻——三萬廓爾喀士兵揮舞着鋒利的彎刀,突入新月教徒的陣線裡,據說在三刻內就有五千名新月教徒被斬下四肢和腦袋,差點導致馬茂德的整個戰線全體崩潰。後來爲了表示對廓爾喀士兵的尊重,伽色尼也開始招募他們進入自己軍隊,充當步兵進攻或纏鬥的鋒線,還用他們的嗜血狂暴在心理上驚駭敵人。

不過塞爾提茲卻勸說汗君:“現在我方此線軍隊人數雖不比高文佔優,但足以渡河發起進攻,這樣才能和信德方向來的土邦軍最大程度達成配合。我的王,兩路人馬想要絲絲入扣地配合起來是不可能的,反倒會給敵人乘虛各個擊破的機會,所以我們得進攻,讓高文顧此失彼,這樣兩路人馬都能獲得周全。”

伊斯萊爾猶豫了好一會兒,他覺得塞爾提茲說得有一定道理,但這位又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總想在會齊廓爾喀和信德來的精銳後,以無可匹敵的氣勢一鼓擊垮高文,而不是在強渡、試探和小規模前哨戰裡耗費時間。

於是伊斯萊爾在次日登上了戰象的象轎,在各色民族如突厥人、卡泰人、波斯人、印度人組成的禁衛隊伍保護下,來到印度河岸邊,注視着對面的陣勢。

他發覺:對面不知從何時起,匯聚起一大股騎兵,同樣在來回驟馳,隔河對着己方陣營叫罵,所有對方騎兵都披着甲片,在雲層的日光下金色閃閃,他們環繞着座指揮官營帳所在的山丘,不可一世,那座營帳立着繡金的基督魚戰旗,在風中和如雷般的馬蹄聲裡飄忽着。

旗下站着的正是韋薩特.梅洛,其實他身邊就只有兩千多古爾或錫斯坦騎兵,梅洛要求他們往復不停地繞着山丘,換馬奔馳,一個縱隊先穿着羅馬帝國風格的甲冑,一個縱隊就穿着突厥風格的戰袍,兩隊人馬換來換去,這樣看起來他所控制的足有七八千騎兵似的。

伊斯萊爾心中疑懼,便藉着日光往更遠處望去,但見希爾斯坦城流過的河堤後,一片片阿拉伯膠樹下,隱隱約約有許多閃光折射,並有灰色的煙塵在蔭翳當中不斷升騰起來,“有伏兵,那裡滿是武器的閃光,據說高文很擅長誘敵深入,而後發起猛烈反攻。”

其實在長長的河堤後,梅洛安排了三個摩西亞大旅團百人隊,並脅迫捕獲的千餘當地土民,把收繳來的長棍和粗竹竿上,綁上一切能反光的東西——甚至是菜刀——插在堤壩上,這樣從遠處看去就好像是許多矛手隱蔽其後似的。而後這羣人砍伐了很多枝條,捆縛在雙輪輜車車輪後,來回驅趕,揚起了陣陣塵土。

就在伊斯萊爾還在疑惑的時候,高文的主力已經進抵馬爾卡渡口不遠處。

黎明時分,皇帝高文已經策馬立在己方軍隊左翼的座小丘邊,他胯下的阿格硫斯因過於疲累而被調換了下去,換上匹花黃色的戰馬,與他並肩立着的是布拉納斯將軍和一羣侍衛將官,所有士兵在這座小丘兩側列成縱隊魚貫急行,在朦朧的夜色下宛如起伏的波浪,矛尖像星星般閃光,頭盔也在晨曦裡慢慢展現出弧形到半圓形的亮光來,大夏駱駝低沉的鳴叫時有耳聞。

“繼續前進,繼續前進!”所有百夫長和軍士們大聲呵斥着士兵不要鬆懈,目的地是信德大川的一道橫亙過來的,但可徒步涉過的支流,其實更像是片滿溢的溪水,在那裡是阻擋信德土邦敵人最好的戰場。

直到現在先方的斥候騎兵,還沒有回報信德方的消息,這使得皇帝有些緊張,他銀灰色的鎧甲上懸着的流蘇在風中搖曳着,包覆在環形甲片下的手腕勒緊了棕黃色的繮繩和籠頭。

就這樣過了半個時辰,終於幾位斥候傳令如箭般穿過不斷前進的士兵陣列間,來到了皇帝立馬的小丘下,高呼道,“他們出現了!”

“很好,敵人的態勢如何?”皇帝急忙伏低身軀,對着斥候騎兵。

“人很多,也是倉促間發現了我軍的陣列,所以現在也朝着溪流趕來。”

因爲信德大川的河水是渾濁的,只能耕作而不能直接飲用,故而數萬人一旦合戰,這條分割兩軍陣地的相對清澈的大溪就是雙方共同的生命線,也是馬上殊死搏殺的死亡線。

高文軍在馬爾卡渡口突然出現,讓信德土邦的二位土王感到非常驚詫,現在這座渡口已被高文佔據,所有船隻被捕獲,和當地的百姓不是被驅逐就是被俘虜——盤膝坐在象轎上的拉納,和馬爾瓦同時都看到,面前的原野上都是光着腳到處哄叫着跑來的土民,這說明敵人已迫在眉睫了!

“必須得佔據前方的溪流,不讓士兵們在這片荒野上全得乾渴而死。”這是二位土王的共識。

可是臨戰時,他倆也發覺,己方的大軍裡沒有什麼騎兵,兩個邦國都在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叢林地區,不可能牧養出優異的戰馬來,所以軍隊以矛手、戰象和箭手爲主,而擁有北方牧馬地的伽色尼汗國爲了保持對整個印度的軍事優勢,也不會輕易出售戰馬給他們。

最終前衝的騎兵力量,也只能託付給同行的撒米萊族族長,也是塔塔的總督官烏拉爾了。

這時候一千八百名撒米萊戰士,正做完晨拜,而後席座在地上用着早餐,撒米萊族的用餐模式和信德地區完全不同,他們用彩瓷大杯子盛着石榴果粒榨成的飲料,毯子上鋪着麪餅、烤羊肉、椰棗和無花果,完全不追求信德人的重口味,整個用餐是迅速而有效率的。

族長烏拉爾頭上裹着雪白的纏頭,其下臉腮邊是精心修剪出來的鬍鬚,臉頰高聳,還在眉梢和眼角上塗上赭紅色的硃砂,這顯得他既威嚴又機警,族長端坐在族人的中間,穿着波斯式緊身金黃色長袍,束帶上挎着鋒利的長刀,對着土王的使節倨傲地回答,“讓我們撒米萊族人先上?在理論上倒是沒有什麼,反正這場戰爭的武力也是要依仗撒米萊勇士,可是沒有後援陷於險地如何辦?”

第17章 雙層爆破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54章 高文新戰術第46章 機智的皇弟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22章 播種第72章 援兵第2章 發酵第54章 舟橋第81章 布穀鳥第43章 處刑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11章 “物資”登岸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45章 新尼西亞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86章 大凱旋式第2章 約櫃第56章 詆譭第91章 弗拉比尼亞克第67章 犒賞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03章 解藥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61章 小手印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34章 疫病毀滅第55章 卡薩的私鬥第73章 亂射第90章 貓和隼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96章 驅趕第88章 “三角宏圖”第63章 農軍騎兵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38章 機動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19章 全面接戰第19章 叔與侄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3章 無影無蹤第26章 鐵門堡第124章 翻臉第30章 照會第13章 博希蒙德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81章 逼迫第19章 新靴子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52章 解圍第22章 十萬橫磨劍第9章 聖光.血光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5章 戰端第87章 驚魂圍攻(下)第24章 蠶豆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2章 人血麪包第9章 替代第91章 殺意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103章 解藥第31章 互突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2章 約櫃第15章 角力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21章 奧克蘇斯河的過往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42章 三劍第71章 軍法官的理念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79章 意大利加聯盟第38章 蛾首戰斧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15章 徒勞攻擊第41章 官銜期貨第24章 蠶豆第93章 Pax Romana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48章 燒信第102章 敗露第29章 桑薩瓦爾兄弟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11章 新鎧甲第48章 目標確定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第72章 軍心第75章 短兵交接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69章 護板橋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104章 無蹤之矛
第17章 雙層爆破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54章 高文新戰術第46章 機智的皇弟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22章 播種第72章 援兵第2章 發酵第54章 舟橋第81章 布穀鳥第43章 處刑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11章 “物資”登岸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45章 新尼西亞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86章 大凱旋式第2章 約櫃第56章 詆譭第91章 弗拉比尼亞克第67章 犒賞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03章 解藥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61章 小手印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34章 疫病毀滅第55章 卡薩的私鬥第73章 亂射第90章 貓和隼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96章 驅趕第88章 “三角宏圖”第63章 農軍騎兵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38章 機動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19章 全面接戰第19章 叔與侄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3章 無影無蹤第26章 鐵門堡第124章 翻臉第30章 照會第13章 博希蒙德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81章 逼迫第19章 新靴子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52章 解圍第22章 十萬橫磨劍第9章 聖光.血光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5章 戰端第87章 驚魂圍攻(下)第24章 蠶豆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2章 人血麪包第9章 替代第91章 殺意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103章 解藥第31章 互突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2章 約櫃第15章 角力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21章 奧克蘇斯河的過往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42章 三劍第71章 軍法官的理念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79章 意大利加聯盟第38章 蛾首戰斧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15章 徒勞攻擊第41章 官銜期貨第24章 蠶豆第93章 Pax Romana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48章 燒信第102章 敗露第29章 桑薩瓦爾兄弟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11章 新鎧甲第48章 目標確定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第72章 軍心第75章 短兵交接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69章 護板橋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104章 無蹤之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