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蛾首戰斧

“你們都是知道的,我是來自烏普蘭的最最有名的勇者家族後裔。”法羅夫叉着腰,粗聲大氣地炫耀着。

下面立刻一片“又來了”的哀嘆聲,其中一個獨眼老兵對着分隊司令怒吼道,“今天的新兵只有高文一個,你他孃的能不能別那麼曲盡衷腸了?”

“好吧,好吧。”法羅夫又將手捧住的自己粗大的腹部,但是那邊高文只是在仔細地握着從皇宮軍械倉庫裡分發給他的嶄新雙手蛾首戰斧,“自從咱們的民族出海以來,丹麥人向西走,瑞典人朝東走,而挪威人哪兒也不去,他們只會在松樹林立的峭壁海岸邊打劫。”

“放屁,放屁!”隊伍裡一羣火紅頭髮的挪威戰士,開始破口大罵起來。

“我雖然出自於瑞典的烏普蘭,但二百年前我的家族很早就憑藉着勇敢,和嫺熟的航海術,率先到了愛爾蘭,但是愛爾蘭早已有其他的維京家族定居稱王,所以就只能繼續前往冰島了,當時你們得知道,冰島那地方全是噴火的毒龍、住在石窟裡的修士,還有海洋裡殺戮過往行人的巨人。但是我先祖都克服了這一切,殺了毒龍,擊敗了巨人,當然修士也被我們打劫完後,光着屁股坐在船隻上,趕出了冰島——願主保佑他們現在都還活着。”法羅夫撫摩着肚子,得意無比,“另外,所有的人都知道,瓦良格人,不,整個維京的部落裡都流行着這樣的規矩,那就是一艘戰船上的人,誰的肢體先碰到新發現的陸地,誰就是這塊陸地的王,其餘的都要成爲他的僕從!那時候,當船頭已經冒着海浪,那種海洋裡的,特大的特大的,三角形巨浪,沒人能在這浪頭下活下來,衝上了冰島的海岸,許多勇猛機靈的戰士已經開始準備躍下去,爭先要當冰島的王,我的那個先祖就更聰明瞭——他舉起斧頭,一下子削下了自己的左手,而後把左手嗖得拋上了海岸的地面上,這樣他就成爲了冰島的第一個國王。”

“吹牛皮,昨天你還吹牛皮說自己去過伊格德拉西爾之樹,還說順着樹根爬去過滿是烈火的地獄!”下面的戰士紛紛不買賬,開始拆臺起來。

但法羅夫眯着眼睛,絲毫不爲所動,他繼續說下去,“所以爲了紀念我的先祖,和法羅夫家族的高貴偉大血脈,我們家族世世代代便以紅手爲旗幟,我的盾牌上也塗抹着這種圖騰!”而後他舉起自己的橡木覆鐵盾牌,顯擺給高文看,但那邊高文絲毫沒有動彈,“這傻小子,絕對是被我給震呆住了。”

“喔喔喔喔!”不久,校場上的瓦蘭吉亞盾之衛隊,分爲了兩股,一股攜帶大盾和長矛,一股使用雙手戰斧,進行着激烈逼真的攻守模擬演練,一些資歷比較淺的,則在營地的道路上進行隊列變換和行進的訓練——這些操練,更多是拜占庭羅馬的傳統,入鄉也得隨俗嘛。

而高文作爲名剛剛入伍的新兵,他的任務很簡單——站在隊旗之下,進行最基本的軍姿練習,此外法羅夫也有義務告訴他一些簡單的作戰條令。

“你不用跟其他的小隊,直接當我的親兵。”法羅夫其實內心裡,對高文還是認可與器重的,“現在再改變你原先的那套稀奇古怪的劍法來不及了,就交給你些最簡單的,因爲陛下傳來了令牌,五日後我們分隊必須前往朱昆蒂娜宮殿接受點閱。”

說完,法羅夫要求高文——將左手握在戰斧柄的尾端,這是個稍微彎曲的木柄,更利於把持住,不容易在激烈混亂的近戰裡脫手;將右手握在“三七之處”,即距離尾端“三”、斧頭刃“七”的地方;“雙眼平視着自己的右手,和正前方,而不是斧頭的刃,不然你是砍不到任何敵人的!”

斧頭刃微微側在自己的右肩,雙手奮力平持好,“這是衛隊起手作戰的手勢,也是接受皇帝點閱時必備的禮儀姿勢。”

而後,法羅夫舉來個巨大的圓盾,將肩帶掛在了高文的肩膀,直到腰部,就這樣將盾懸掛在了高文的後背,“爲什麼不用這邊的小皮帶,繞在手上?”

“傻小子,這把戰斧必須要雙手才能揮舞得動,所以你是沒有空閒的手臂來持盾的。”法羅夫解釋說。

“那爲什麼不負盾牌,這樣就能減輕重量,這身鎖子甲再加這個盾牌,根本很難自如行動。”高文抱怨質疑道。

“你得利用雙頭斧的重量去殺人,而不是盲目地去企圖揮動它,這樣也許你還沒殺一個人就精疲力盡了!記住,運動蛾首斧,一定要持重、兇狠、忍耐。還有,這面盾牌可不是抵禦敵人的攻擊的傻小子,它是防備我方的弓箭的。”

這下,高文心中的問號就更大了。

法羅夫解釋說,羅馬皇帝偏好輕裝的弓箭手,在開戰時給予敵人打擊,但是他又頒佈了作戰條令,要求瓦蘭吉亞衛隊必須擔當一線的守禦。結果當年在都拉佐戰役裡,敵人的騎兵來襲時候,我們就得合攏戰線,阻擋諾曼匪徒的騎兵,保護那些脆弱的射手;而敵人步兵上前後,我們又得讓開通道,讓皇帝的射手們上前射箭。結果兩三回合下來,被己方弓箭誤傷的衛隊將士,比和敵人交手受傷的還要多,所以後來皇帝就下達了這個彌補性的條令——開戰時,瓦蘭吉亞衛隊的戰士,將希臘式的大圓盾,掛在身後,來抵抗敵我雙方的弓箭。

很快,法羅夫的訓練立竿見影:站在紅手隊旗下的高文,很嫺熟嚴正地握着戰斧,筆直地站立着,而後他還能弓下腰,將戰斧傾斜朝前,做出很標準的劈砍姿勢。

“我需要那種諾曼人用的長形鳶盾。”結果在結束操練時,高文突然提出了這個要求,“這種希臘圓盾,根本無法有效防護射中腿部的箭矢。”

他的這個要求,驚起了整個軍營的議論聲,不管是老兵還是壯年士兵都感到匪夷所思——數十年來,瓦蘭吉亞衛隊都使用這種盾牌,皇家的軍械作坊配發的也是這種,羅馬人向來對自己的武器感到驕傲,衛隊士兵也認爲這種包覆鐵或銅的大盾,比他們原本在家鄉使用的小木圓盾要好得多——那麼,這個新兵怎麼會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

第30章 照會第52章 提醒第2章 被拘第74章 幽魂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6章 大黑旗第72章 雪色的金第30章 苦惱第52章 提醒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81章 臨陣撤兵第94章 熊心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14章 宮城之落第63章 急迫第84章 挫敗第78章 十個豆子的價值第51章 塔之戰(下)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63章 常勝大陣第6章 煙火槍第69章 堡寨羣第95章 新博希蒙德第20章 吉婭昆塔第61章 共浴第110章 阿塔利亞灣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3章 麝香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67章 首當其衝第14章 喬模喬樣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6章 越山第72章 塔波陣亡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6章 洞窟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80章 策應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30章 經行漫記第50章 哲蘭第77章 教廷使節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33章 信德船隊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87章 斯基亞沃尼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18章 背後第25章 燒草第32章 普里文蘇斯河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2章 薩鬆之雪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81章 《都拉佐條約》與威尼斯監察官第74章 豪豬箭雨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15章 徒勞攻擊第9章 聖光.血光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36章 犀利寶劍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70章 火船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39章 “蛤蟆”(續)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1章 十萬火急第78章 心中的祭奠第52章 默契第98章 應援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81章 車塔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31章 加冕登基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76章 邀請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36章 小目標第5章 苣苔山(上)第78章 溫若明娜第30章 葉得臣第18章 溫水第84章 攻守易位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74章 豪豬箭雨第27章 求婚第64章 猛獸之眼第79章 去國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54章 大埃米爾的堅持
第30章 照會第52章 提醒第2章 被拘第74章 幽魂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6章 大黑旗第72章 雪色的金第30章 苦惱第52章 提醒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81章 臨陣撤兵第94章 熊心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14章 宮城之落第63章 急迫第84章 挫敗第78章 十個豆子的價值第51章 塔之戰(下)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63章 常勝大陣第6章 煙火槍第69章 堡寨羣第95章 新博希蒙德第20章 吉婭昆塔第61章 共浴第110章 阿塔利亞灣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3章 麝香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67章 首當其衝第14章 喬模喬樣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6章 越山第72章 塔波陣亡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6章 洞窟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80章 策應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30章 經行漫記第50章 哲蘭第77章 教廷使節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33章 信德船隊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87章 斯基亞沃尼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18章 背後第25章 燒草第32章 普里文蘇斯河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2章 薩鬆之雪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81章 《都拉佐條約》與威尼斯監察官第74章 豪豬箭雨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15章 徒勞攻擊第9章 聖光.血光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36章 犀利寶劍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70章 火船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39章 “蛤蟆”(續)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1章 十萬火急第78章 心中的祭奠第52章 默契第98章 應援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81章 車塔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31章 加冕登基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76章 邀請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36章 小目標第5章 苣苔山(上)第78章 溫若明娜第30章 葉得臣第18章 溫水第84章 攻守易位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74章 豪豬箭雨第27章 求婚第64章 猛獸之眼第79章 去國第72章 高文狂想曲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54章 大埃米爾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