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君士坦提安

雖然阿馬爾菲就在距離不遠處,博希蒙德爲主帥的圍城陣地也在彼處,不過哈弗萊也只是派遣了信使,做到了互相聯絡的程度而已。

隨後,整個分遣隊開始渡過幾條河流縱橫的地帶,捕捉希臘叛軍的主力。在臨近盧卡尼亞核心山區前,白霧茫茫下,諾曼人與僕從的士兵,修復了座被倉促拆毀的橋樑,接着在高度的警惕當中,幾名少年在哈弗萊的軍旗下擊響了戰鼓,排在前面的卡拉布里亞輕裝部隊,小心翼翼地舉着盾,越過了被鼓聲震盪的微微顫動的河流之上,來到了彼處。

但是高文留下各個山丘上的,只有些許雜亂的旗幟,用來迷惑人的,最終哈弗萊氣惱地驅馬跑到了一處能鳥瞰四周通道的高地,只看到前面霧氣下,是幽深曲折的溝壑。

“爲什麼我們一直在逃跑。”連續行走了十五個古裡後,在處密林後的宿營地,許多前來隨軍的希臘人再也忍受不了,他們從卡拉布里亞的希臘區,再到雷焦,再繞到了忒魯普薩,再到布蘭加多,再到這裡,夾在盧卡尼亞與塔蘭託間的高峻山地之間,從深秋到霜落,再到而今的寒冬,卻始終在被追趕的途中。

要與諾曼人小股追兵決一死戰,是很多希臘貴族與士兵的請求,於是他們將“卡拉布里亞兼盧卡尼亞軍區大公”給圍起來,強烈要求回身作戰。

立在了正宗紅手戰旗下的高文,依靠在薩賓娜邊,正疏散疲累的感覺,而後面對衆位的質詢,他的回答很直接,“因爲我們打不過,所以必須得不斷跑,但是隻要我們不斷跑下去,諾曼人就是失敗的一方。”

“可是對方只有兩三百名諾曼騎士,我估計其中還有一半隻是接受過騎士訓練的意大利土著。我們可有四五千人的戰力。”一名希臘小貴族慷慨激昂。

隨後高文思忖了會兒,就點頭說好吧:我們就在這座叫君士坦提安姆的地方,列陣與諾曼人決死戰。高文對着狄奧格尼斯與安德奧達特招招手,示意將列陣的職責交給了前者,而後者負責記錄備忘。

狄奧格尼斯撣撣頭巾上的霜塵,便半跪在地面上,當着所有人的面,“君士坦提安是個狹窄而逐步隆起的高地,我們可以將軍陣分爲三列,所有前來投效大公的羅馬人,排在一線,使用長矛與盾牌全力抵住諾曼人的衝鋒,我帶着特科波傭兵與泰提修斯的庫曼騎兵,全部下馬布陣在稍高處,使用弓箭打擊敵人,而伯爵......大公指揮官,則帶着所有的意大利連隊和瓦蘭吉亞衛隊,保護總的軍旗和輜重,居在最高處,並充當預備軍力——最後,希望泰提修斯閣下拔出六十名騎兵,在君士坦提安的背面山坡警戒,保障我方的退路。”

泰提修斯頷首,後面的高文則鼓掌,說這種部署是再精妙不過了,並且解釋了番,“這種狹窄的長袋形陣地,節節佈陣,我覺得恰好能抵消諾曼人的衝鋒,利於輪戰,可以用軍力優勢壓住敵人。”隨後,自封的大公也單膝跪下,用手指點了點狄奧格尼斯的“佈防草圖”——“我覺得,兩百名騎馬的特科波人,可以與泰提修斯將軍的庫曼騎兵在第二列,而其餘三百名步行的散兵,則移到我軍左翼偏三百尺的那所斷崖上的高地。”

說完,高文指着後面的那個高地的實景,其餘軍官看了下彼處的地勢,都點頭附和了大公的意見,“這樣便於弓箭手的射界開闊。”

計較已定後,軍僕們開始隆隆地朝山上推動着輜重與行李,汗如雨下,紅手大連隊按照狄奧格尼斯的佈陣,花了大約整整大半個時辰,轉向面對着諾曼人追來的方位,列好了龐大的陣勢。

其中以第一列的陣勢人數最多,所有的希臘人以六十人或八十人,列成縱深五六列,豎起了盾牌與長矛,密密麻麻立在那裡,領頭的貴族騎馬,監督各自的陣列。

坐在最頂上的高文看着四周連綿起伏的山勢,而後對守捉官、泰提修斯與弗蘭奇思科一起下達了,“爲了指揮通暢,最大的紅手十字劍旗負責引導全軍作戰,我的紅手戰旗是針對你們的,一旦搖動,你們就得靠過來與我商議,調整部署與策略。”

幾位都應允了下來。

接着濃霧慢慢散去,在大約上午第三個時辰剛開始後,對方的山谷,馳出來名前來報信的卡拉布里亞騎兵,跑到了希臘人的陣勢之前,接着他對所有人喊到,

“尊貴的哈弗萊.德.阿吉魯斯伯爵,詢問你們是否願意戰下去,如果不願意的話,就不用再列陣了,盡數走下山來,向伯爵投降。”

“戰下去!”所有希臘人與貴族集體發出了怒吼,聲震山野。

於是那卡拉布里亞騎兵便也喊到,“我會將你們的意思轉達給伯爵大人,他應該馬上會親自來與你們交談,使用騎矛與刀劍。”說完,這騎兵就隨着咯咯噠噠的蹄聲,跑到了山谷那邊去了。

不久,戰鼓與喇叭聲響起,荒野的一線,在山與山間的地方,舉着騎矛,穿着諾曼式鎖子甲與頭盔的騎士們,在馬背上排成了齊整闊大的隊伍,晃晃悠悠地微微顛動着矛尖,氣定神閒地朝着希臘人位於君士坦提安的陣地逼來。

“給我抵禦住。”最前頭的希臘人陣勢,鼓聲也擊響起來,各個小貴族不斷地鼓舞着部下。

這會兒山頂上紅手旗招動,正在督促特科波傭兵檢查裝備的狄奧格尼斯見狀,想起了事先高文的囑咐,便和同時督戰的泰提修斯,快速來到了山頂處高文的所在地。

“我們第三陣距離第二陣多遠的距離。”自封大公指揮官特意詢問說。

“大約五百尺。”狄奧格尼斯回答說。

“那第二陣與第一陣呢?”

“遠些,約有七百尺到八百尺。”

接着,高文點點頭,對守捉官說了句讓人震駭的話,“可以,馬上開戰時候,我直屬的二三陣便能及時撤離了。”

第4章 化鹿第35章 殿後第65章 雄獅之堡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91章 殺意第48章 燒信第72章 真相?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32章 赫拉克勒斯謀略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67章 鐘樓下第53章 科布哈進逼第19章 蘇丹夫妻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28章 庫曼之酒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52章 提醒第46章 虛妄安慰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34章 東谷之戰(下)第46章 君士坦提安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93章 攻勢第57章 看破第40章 夭折的吉哈德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75章 短兵交接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34章 路線猜測第48章 乳漲第52章 城頭大王旗第20章 吉婭昆塔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88章 成衣店第37章 伏殺第26章 下跪的公爵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7章 馬駒子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28章 索權第72章 博希蒙德與驢子第76章 邀請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79章 幕牆第77章 半身凱旋第94章 排擠第111章 莫名出處第32章 人血麪包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10章 誓言重申第77章 崑崙奴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35章 重燃鬥志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64章 新傳令第80章 靈魂鼓手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16章 新聖座第30章 照會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64章 宣傳第3章 真正的所羅門後裔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13章 連襟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36章 二聖職第73章 亂射第11章 死令第13章 塞浦路斯的商約第39章 喬治.帕拉羅古斯第17章 三個陣營的影子第13章 姐弟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34章 小貴族第49章 鴉宮暗影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76章 羊毛盾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19章 雪中之炭第41章 佈施第49章 僞報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34章 被俘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25章 燒草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37章 Logothete第57章 放逐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
第4章 化鹿第35章 殿後第65章 雄獅之堡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91章 殺意第48章 燒信第72章 真相?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32章 赫拉克勒斯謀略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67章 鐘樓下第53章 科布哈進逼第19章 蘇丹夫妻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28章 庫曼之酒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52章 提醒第46章 虛妄安慰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34章 東谷之戰(下)第46章 君士坦提安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93章 攻勢第57章 看破第40章 夭折的吉哈德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75章 短兵交接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34章 路線猜測第48章 乳漲第52章 城頭大王旗第20章 吉婭昆塔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88章 成衣店第37章 伏殺第26章 下跪的公爵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7章 馬駒子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28章 索權第72章 博希蒙德與驢子第76章 邀請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79章 幕牆第77章 半身凱旋第94章 排擠第111章 莫名出處第32章 人血麪包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10章 誓言重申第77章 崑崙奴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35章 重燃鬥志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64章 新傳令第80章 靈魂鼓手第61章 卡斯塔莫努堡第16章 新聖座第30章 照會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64章 宣傳第3章 真正的所羅門後裔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13章 連襟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36章 二聖職第73章 亂射第11章 死令第13章 塞浦路斯的商約第39章 喬治.帕拉羅古斯第17章 三個陣營的影子第13章 姐弟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34章 小貴族第49章 鴉宮暗影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76章 羊毛盾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19章 雪中之炭第41章 佈施第49章 僞報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34章 被俘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25章 燒草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37章 Logothete第57章 放逐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