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

就在小翻車魚閉上眼睛,滿是不高興的神態時。

布拉赫納宮內,皇帝也緊張地坐在了御座上,他剛剛在馬其頓的前線獲得了對伯丁的巨大勝利,對方退回去了達爾馬提亞,已經重新派來使節呈交乞求歸降的文書;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萊克修斯是得到了來自安條克的求援信,覺得事體重大,星夜越過亞德里安堡,再趕赴到了皇都之內。

皇后艾琳將新誕的男孩,送到了保育宦官和使女們的手裡後,就前去色雷斯杜卡斯家族的莊園裡靜憩去了,而首席貴婦瑪蓮娜也因避嫌,退到了內室當中。

御座前,幾乎所有在場的帝國首腦都集齊了,皇室御墨官、海軍大伯爵、法學首席、帝國首輔、御用衣櫥大總管、宮廷衛隊總司令官等濟濟一堂,佈雷努斯和伊薩克也從各自所在的地方行署兼程趕到了,連皇帝的母親達拉賽娜也再度自修道院,乘坐肩輿而來。

現在大家都覺得:朝聖者在安納托利亞、奇裡乞亞和安條克血戰,而後帝國不費吹灰之力跟在後面吞地盤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索取得到後,輪到應償付的時刻了”。

皇帝的面前,擺着三封非常有重要性的信件,一封來自羅馬城的烏爾班聖座,一封來自安條克的阿德馬爾,最後一封是亞細亞行軍總管泰提修斯給的。

三封信件內容既有相同的,也有互相牴牾的,織就了充滿幻覺和引導性的迷網,讓一向以情報掌控能力自矜的阿萊克修斯都有些不知所措:聖座請求皇帝履行當初的諾言,即刻出兵援助安條克的朝聖者,免於他們遭異教徒王公的屠戮攻擊,否則“東西教會的不信和裂痕會進一步加深”,“後果也無法預測”;阿德馬爾的措辭更加急切,他急言多達十萬乃至更多,裝備十分精銳的異教徒已經自摩蘇爾和呼羅珊雲集而來,皇帝陛下必須即刻帶兵前來增援,不然朝聖光復大業便會徹底夭折;而泰提修斯(當時寫這封信的時刻,其剛剛準備離開)則也手書一封,派遣快馬輪番送抵皇都,裡面劓鼻將軍稱,原本在安條克圍城戰裡,朝聖者的精銳已然損失慘重,現在雖然挫敗了亞吉的反攻,衝入城區內,但亞吉在內固守衛城,科布哈大軍來襲在外,整個戰局已無任何成功的希望,“故而我爲了保全陛下寶貴的軍隊,已經決定離開法蘭克朝聖者們,自拉塔基亞港,再走塞浦路斯島、潘非利亞,前來覲見陛下,告知前線的一切原委......”

細細將泰提修斯的信件閱讀兩遍後,皇帝將大致情況告訴了衆人,而後用手扶住額頭,苦惱到不知何爲。

“泰提修斯本是杜卡斯家的奴隸,他對前線的所言,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滿身鎧甲的亞格菲,首先提出了質疑。

皇帝擡起額頭,捋起了有些花白的鬍鬚,他看起來比高文衰老得多,“朕現在關切的,已經超越了安條克城戰局本身——據科尼雅城的哈羅德所言,最近在城市四周山谷裡,吉利基殘黨活動越來越猖獗,至於更加遙遠的塔爾蘇斯城,朕連確切的消息都無法得到。非但如此,朕的行腳密探帶回了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最近消息,這次科布哈針對的,不單單是安條克城,他還運用了自己的威信,和達尼什蒙德、科尼雅、安條克、耶路撒冷、大馬士革、阿勒頗等所有地區的塞爾柱酋長們都達成了協議,也就是說突厥人從最初的措手不及來反應過來,要發起狂潮般的反攻了。”

聽完了皇帝的這番分析後,伯里爾發言,“陛下是擔心,我們對安納托利亞高原的進一步攻勢,要是要受制於達尼什蒙德和科尼雅黨徒們了?”

“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是我們的邊境線是推進不到卡帕多西亞的,也許還是在尼西亞,但是朕收穫了比提尼亞和呂底亞兩處富饒糧倉,還有潘非利亞這個優良的艦隊基地,也不枉和法蘭克蠻族們並肩作戰一場。至於出軍......”阿萊克修斯說完,用諮詢的眼神看着自己身披祭披、蒙着頭巾的母親,“我們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策略,比如暫且和高原突厥人議和,把重兵集結在潘非利亞,待到來年高文的承諾到期後,取塞琉西亞和奇裡乞亞,這樣朕往東可進取安條克,往北可進取安納托利亞高原,這總算也是穩妥的計策啊!”

衆人都沉默不語,看來皇帝已經形成了既定的方針了:科穆寧皇帝永遠都是在錙銖間進退計較着,千方百計,要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要他集中所有帝國僅存的精華,和高原突厥人硬碰硬,根本不符合他的一貫想法——皇帝就像個本小利微的牛市小販,永遠謹小慎微。

“我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折損羅馬皇帝的威信。”這會兒,達拉賽娜請求說。

“是的母親,我已經準備好了另外個方案,那就是我將對伯丁的交涉任務,託付給我最信任的女婿佈雷努斯。”皇帝從御座上站起,溫和地說到。

佈雷努斯即刻俯身鞠躬,表示定要完美地承擔起這項使命,皇帝又委託皇弟留守君士坦丁堡,最終阿萊克修斯表示要集結一支龐大的隊伍渡過海峽,順着呂底亞平原,朝着皇子約翰所在的非拉多菲亞姆城進發,“朕要親自聽取泰提修斯的彙報,瞭解安條克前線真正的態勢,再做定奪。就這樣,給羅馬城牧首及那個叫阿德馬爾的公教會修士回信。”這是皇帝公開的表述,但實際上他確實是做好了“拋棄朝聖者”的準備。

至於皇帝有否事先通諭泰提修斯退軍,並無人知曉......

奧龍特斯河的營地之內,幾名威尼斯水手,在吉麥吉斯旅團的輕騎護送下,狼狽不堪地跑到了高文所在的緋帳前,報告給大公爵個恐怖的消息:

“殿下,我們的駁船全部都被突厥人的騎兵給焚燬了,他們衝到聖西蒙港,無所不爲!”

“什麼?”高文大爲詫異,接着他詢問說,“明明斥候計算出科布哈行軍的日程,你們是足以將糧食用駁船運到此處的啊。”

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13章 連襟第76章 邀請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82章 還願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46章 虛妄安慰第10章 衛教保皇第69章 堡寨羣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82章 避暑沐浴第28章 庫西斯坦戰鬥第88章 成衣店第58章 波斯香水瓶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75章 梅洛第92章 博希蒙德再起(下)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98章 九年後第11章 鞭刑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36章 小目標第92章 還印戰爭第92章 鮑德溫薨逝第13章 修羅場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70章 “臨時有變”第30章 葉得臣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64章 骰子擲出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92章 賊鷗第97章 圍三缺一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9章 誓師第64章 鏡中天使第4章 緋旗第25章 尤多希雅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38章 莫諾馬赫第23章 分歧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35章 比薩領事第78章 伯爵日記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4章 緋旗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26章 啓程命令第89章 淨航第71章 控鶴虎翼第17章 官邸前第68章 丹麥王子第91章 殺意第91章 十萬火急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93章 災難和罪第66章 贊吉的想法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14章 “雙眼”第47章 索印第65章 宣戰第60章 巡營第20章 吉婭昆塔第75章 新商路第66章 羅蘭之書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6章 煙火槍第68章 大風雨第12章 盧塞爾之力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47章 塔索第12章 退回城中第52章 琺琅盒第23章 分歧第88章 海北砥柱第57章 五國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91章 殺意第77章 席捲之勢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54章 山雨欲來第37章 輪射第27章 油膏第70章 算計第23章 首發第3章 瀕死者第57章 橄欖枝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61章 小手印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3章 解藥第84章 新加冕人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89章 金星第41章 印度高達
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13章 連襟第76章 邀請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82章 還願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46章 虛妄安慰第10章 衛教保皇第69章 堡寨羣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82章 避暑沐浴第28章 庫西斯坦戰鬥第88章 成衣店第58章 波斯香水瓶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75章 梅洛第92章 博希蒙德再起(下)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98章 九年後第11章 鞭刑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36章 小目標第92章 還印戰爭第92章 鮑德溫薨逝第13章 修羅場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第70章 “臨時有變”第30章 葉得臣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64章 骰子擲出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92章 賊鷗第97章 圍三缺一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9章 誓師第64章 鏡中天使第4章 緋旗第25章 尤多希雅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38章 莫諾馬赫第23章 分歧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35章 比薩領事第78章 伯爵日記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4章 緋旗第85章 博希蒙德的孤獨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26章 啓程命令第89章 淨航第71章 控鶴虎翼第17章 官邸前第68章 丹麥王子第91章 殺意第91章 十萬火急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93章 災難和罪第66章 贊吉的想法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14章 “雙眼”第47章 索印第65章 宣戰第60章 巡營第20章 吉婭昆塔第75章 新商路第66章 羅蘭之書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6章 煙火槍第68章 大風雨第12章 盧塞爾之力第43章 教皇的告誡第47章 塔索第12章 退回城中第52章 琺琅盒第23章 分歧第88章 海北砥柱第57章 五國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91章 殺意第77章 席捲之勢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54章 山雨欲來第37章 輪射第27章 油膏第70章 算計第23章 首發第3章 瀕死者第57章 橄欖枝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61章 小手印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3章 解藥第84章 新加冕人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89章 金星第41章 印度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