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比爾列奧尼

“蘇丹您當務之急,是活用財政稅金,改組您的軍隊。”鄂斯都誠惶誠恐,伏下腦袋諫言說。

這話聽得,連拱門後的維齊爾道拉也開始沉吟不語起來——論理來說,鄂斯都所言不虛,傳統的塞爾柱輕裝遊牧軍隊已經漸漸不能對抗強悍的諾曼人與法蘭克人,也無法和新近崛起的高文軍隊並駕齊驅,先前亞吉.西揚、科布哈和梅里克的陸續失敗,就很清楚證明這點。既然裡德萬現在只是屈從於形勢,才和朝聖者們結盟稱臣,那麼將來決裂時首要考慮的,就是要在軍事上能和對方一較高下。

“說說你對軍事改革的見解。”裡德萬這下的聲音,要更嚴肅點。

“阿勒頗雖有精細規整的農地,但絕不是傳統的伊克塔封邑合宜之處,因爲您的國土有限,支撐不了太多的加齊騎兵,徵召來的部落民又粗劣無紀律,而如先前那樣鼓動所有的加齊武士前往安納托利亞軍事殖民也不太可能——不管高文還是梅里克,都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高原擴展的大門已經封閉。所以蘇丹陛下您不應該單單倚重傳統的貝伊與加齊們。”

“那我應該依靠誰?”

“阿勒頗恰好處在黎凡特和安納托利亞交匯的商貿地,城市和作坊都很興盛,許多皈依新月教經文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他們繼續從事着行會製造行業,皮革匠、繩索匠、木工石工鍛冶工等等,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城市、集鎮行會。”

“是的,這些行會形成了瓦剋夫兄弟會(vakif)。”裡德萬頷首。

“這羣人類似巴格達和安條克的富圖瓦行會,成員都是守望互助組織嚴密的,並且他們有屬於集體的宗教公產,足以自備軍糧和武器,只要蘇丹能大力褒獎扶持他們,一旦有戰事,方圓不大的阿勒頗就是一呼百應,出擊四周足以憑恃。”鄂斯都充當傭兵多年,自然對各處風土瞭如指掌,“我瞭解過,瓦剋夫兄弟會足以具備一次性出動五千名行會子弟步兵的能力,並且對蘇丹的財政不會有更大的影響。”

“放棄騎兵,選擇步兵,這可不像是我們烏古斯武士的傳統......”但裡德萬並沒有阻止這位傭兵繼續說下去。

“凡事都得變化,就像天上的月亮那樣啊蘇丹陛下。瓦剋夫兄弟會穿着輕便精良的鎧甲,密集地手持類似高文旅團那樣的大長矛列陣作戰,再配合擲火兵、輕裝箭手,自然無往不利。而後在將官上,蘇丹陛下您可以重用‘米德雷色’(塞爾柱的高級經學院校)的學校生充當禁衛軍和前線軍官,他們都是甘願爲主獻身的,精通經文智慧的年輕人。每當攻取一處,您只要許諾撥出份‘義地’給兄弟會,並且許諾爲學校生興建新的朝聖殿堂就行。”

待到鄂斯都說完後,裡德萬表情複雜地站起來,他踱到了座椅後的拱門處,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宮相——而道拉則點點頭,做出個手勢,意思是“可以重用這位,反正他也是四方不容的,改革若是取得良好的效果,您自然可以繼承大塞爾柱帝國蘇丹的榮耀。”

“鄂斯都,我任命你爲我的阿塔伯格,賜予你榮耀和權力幫我改組軍隊。此外,將邊境的穆雅城堡作爲伊克塔封給你,那是個帶着花園和水渠的好地方,別辜負了我的信任。”裡德萬沒有太多猶豫,當機立斷對着這位突厥傭兵提出了任命。

鄂斯都感激涕零,而後他有點爲難地提出,啓動軍隊改革的話,需要筆不小數目的金錢。

“這點完全不必擔心,方纔已經有人給我們提供了贊助。”待到鄂斯都展露出驚愕的表情後,裡德萬哈哈大笑起來,接着用戴着火寶石戒指的手,指向了北部,“現在這羣人,已經前去馬拉什了吧?我已經把文關送給他們了。”

就在阿勒頗北部的馬拉什堡內,繞着道路潰逃到這裡的費爾、帕克阿德父子,盔甲不整驚魂未定,坐在了大廳內,旁邊的薩利基等貴族們也捶胸頓足,因爲就在方纔:打着紅手戰旗的布蘭姆森特遣隊,共三千五百步騎上下,就堂而皇之地唱着戰歌,到處點燃城下僅餘的建築,在馬拉什堡守兵的眼皮底下朝着奇裡乞亞返歸而去。

這算起來,塞琉西亞的軍隊已經來回如犁般,在馬拉什的土地上橫掃了三遍了。

在他們眼裡,這羣阿尼武士全是敗軍之將不言勇。

而在薩莫薩塔獲得大捷的諾曼人,會不會長驅直入,扼殺新生的亞美尼亞國,現在都是未知之數,人人頭上都像是懸着一把利劍,擔驚受怕。

裡德萬口中神秘使團的到來後,當亞美尼亞貴族們在大廳接見他們時,發覺帶頭的一位穿着羅馬式樣的袍子,一位則是意大利商賈的輕便裝束,“我是皇帝陛下的廷官密使波特魯菲斯,身邊這位是比薩城的領事比爾列奧尼閣下。”

滿身塵土血污的貴族統領官們,看着衣冠楚楚的使節團,瞬間就分辨出來是君士坦丁堡和比薩聯合派遣出來的,“有什麼見教?如您所見,我們的農地和莊園都被兇狠的敵人徹底摧毀了,我們的士兵和戰馬也都疲累極了。”

“偉大的皇帝陛下和比薩執政官,願意給你們提供你們所需要的東西——金錢。”比爾列奧尼用嫺熟到讓人吃驚的亞美尼亞語說到,“我們私下也和熱臘鴨人串聯過了,大家都願意給英勇的阿尼軍隊提供資金,你們的商會和我們也頗有合作淵源,大家都應該是盟友關係對不對。”

這下,站在最上頭的帕克阿德雙眼冒着光,他捂了下因受箭傷而包紮起來的胳膊,接着走了下來,“金錢?盟友?”

“沒錯,您得知道我的祖先是羅馬城裡最富有的人,我們擁有城內的馬賽拉斯劇院當作據點,鄙人一直是聖座的金錢經理人,並註冊加入了比薩商會。既然鄙人決定支持你,那你此後在錢財方面便完全不用擔心。”比爾列奧尼十分輕鬆而霸氣,他的祖先也就是他的爺爺比爾,本是位猶太人,後來得到教皇利奧的賞識,擔當教廷的金錢事務代理髮達起來,便將教皇的名諱變爲“列奧尼”掛在自己的名字後,以示尊敬。

第13章 綠瓶子第113章 前夜第13章 小丘(下)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24章 河面上的交易第1章 國債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25章 新的選舉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1章 子城第13章 聖妹到來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65章 戰前第51章 魯本出軍第42章 撕第25章 人形閘室第9章 鼓聲第6章 苣苔山(下)第88章 ****鬍鬚第37章 “聖婚”第90章 會盟碑第95章 陪睡官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58章 永不回頭第70章 坍塌第20章 踏上征程第101章 機要紋章官歸來第102章 被挾持的女人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68章 大風雨第103章 五月十八(上)第84章 挫敗第70章 老將軍的決斷第60章 實力探詢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3章 扎塔之王第68章 宣戰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43章 濫封第55章 蛇第58章 舊合約第57章 爲難第61章 偷偷決堤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83章 大衛塔(下)第102章 被挾持的女人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42章 希臘化的馬蘇德第1章 子城第48章 乳漲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87章 連篇畫第8章 作壁上觀第120章 大帳第69章 護板橋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83章 掃蕩戰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93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上)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114章 海倫娜第80章 雨夜第70章 連鎖焦灼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28章 庫曼之酒第51章 斷髮第23章 首發第16章 交替進攻第81章 布穀鳥第77章 半身凱旋第22章 黑氈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89章 金星第68章 七條詔書第7章 返身奮戰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34章 夫人的慫恿第15章 徒勞攻擊第48章 萊特的勇氣第22章 火器之威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43章 對火的計算第71章 高堤與窪地第97章 踢湯鍋第58章 殿後的功勳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71章 穴地而攻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74章 《從軍苦樂歌》
第13章 綠瓶子第113章 前夜第13章 小丘(下)第6章 焦點.喀爾斯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24章 河面上的交易第1章 國債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25章 新的選舉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1章 子城第13章 聖妹到來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65章 戰前第51章 魯本出軍第42章 撕第25章 人形閘室第9章 鼓聲第6章 苣苔山(下)第88章 ****鬍鬚第37章 “聖婚”第90章 會盟碑第95章 陪睡官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58章 永不回頭第70章 坍塌第20章 踏上征程第101章 機要紋章官歸來第102章 被挾持的女人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68章 大風雨第103章 五月十八(上)第84章 挫敗第70章 老將軍的決斷第60章 實力探詢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3章 扎塔之王第68章 宣戰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43章 濫封第55章 蛇第58章 舊合約第57章 爲難第61章 偷偷決堤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83章 大衛塔(下)第102章 被挾持的女人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42章 希臘化的馬蘇德第1章 子城第48章 乳漲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87章 連篇畫第8章 作壁上觀第120章 大帳第69章 護板橋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83章 掃蕩戰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93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上)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114章 海倫娜第80章 雨夜第70章 連鎖焦灼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28章 庫曼之酒第51章 斷髮第23章 首發第16章 交替進攻第81章 布穀鳥第77章 半身凱旋第22章 黑氈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89章 金星第68章 七條詔書第7章 返身奮戰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34章 夫人的慫恿第15章 徒勞攻擊第48章 萊特的勇氣第22章 火器之威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43章 對火的計算第71章 高堤與窪地第97章 踢湯鍋第58章 殿後的功勳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71章 穴地而攻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74章 《從軍苦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