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計中計

說着,在萬千士兵的注視下,高文的禁衛旗手迪姆.歌利亞將先前曾受賜於科穆寧皇帝的紫色御旗,挨個送入了聖保羅大教堂工地旁的廄舍裡,任由它們遭受糞便和塵土的污垢。

而後高文握拳橫在胸口,幾面黑底白色拉布蘭十字的旗幟在他身後升起,“自現在起,我們將不再是帝國安納托利亞的戍邊軍,而要更名爲‘施洗者約翰暨聖使徒保羅大醫院衛教軍’,我也不再是帝國大公爵而是大主保人兼大統領官。此外,以後我們的主城將從塞琉西亞逐漸遷徙到塔爾蘇斯來,這是聖使徒保羅的故鄉,也是衛教軍活動的核心殿堂。我們的職責將在未來鐫刻於落成的大教堂石碑上,就是用火與劍征伐異教徒,將他們這羣蝗蟲從高原和奇裡乞亞、特拉布宗統統驅逐出去,恢復主的榮耀!”

“恢復主的榮耀!”士兵們再度攘臂高呼,無數胳膊在高文眼前有力地擡起。

“自現在起,大統領官帥旗和紅手騎兵旗不變,其餘各班達的營旗與火舌旗統一按照我身後的旗色變更。全軍,向着塞琉西亞進發,誓死保護衛教軍和聖使徒的桑梓故地,抗拒任何主的敵人。”一陣陣狂熱的高呼聲當中,高文紅手羽飾上下襬動,翻身騎上了黑色的薩賓娜,陽光順着街道照過來,把他的那抹棕色的鬍鬚印染得十分威風。

二日後,高文和他的兩個旅團已經抵達了塞琉西亞城外的橋樑邊——這會兒,兩名民軍騎手滿身大汗,打着旗幟馳到他的面前,“大主保人殿下,紫衣公主殿下傳來的急信。”

馬背上的高文展開信紙,“什麼?阿拉爾曼堡西側,出現了敵軍營地,公主暫時判定不清楚兵力情況。現在正是焦灼時分,還需要什麼判定?告訴公主,我在這裡即刻召開軍事會議,馬上就決定決戰的方向,就不入城和她相聚了。”

隨後兩個旅團的步兵在一陣陣喇叭和傳令聲中,按照行軍縱隊的規制,全部席地而坐休息,拄着大步兵矛或長戟等武器,塞琉西亞各處丘陵和平野上的莊園耕地,百姓農民泰然自若地就在軍隊觸目可及的地方勞作,這是高文經常要求的訓令,“軍隊在自己領國行軍打仗,什麼時候讓民衆根本感覺不到軍隊的存在,纔是真正優秀精英的軍隊。”

衛隊和紅手騎兵則圍住了臨時搭設起來的帳篷,馬匹全部拴在外面,高文將梅洛、格里高爾、帕爾尼、普拉吉特等各色將官集中在一起,“現在安娜的情報送來了,阿拉爾曼堡方向出現帝國軍軍營,數目和實力不詳;而米利奧塞法隆野營,帝國南方軍的主帥果然是科穆寧皇帝,周邊正在發生多次野戰,皇帝用兵十分巧妙精明,已經拔除了野營周邊的幾個我軍據點,佔據大部分的水源溪流。並且據說,聚集在科尼雅城方向的帝國北方軍,也正抽出精銳隊伍,準備迂迴抄擊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的側後方。”

“那現在的局勢是,皇帝的帝國軍在三個方向,對塞琉西亞發動攻擊。但是主要目標,還是放在米利奧塞法隆。”梅洛用手比劃着沙盤,而後他說完後,看看四周等候着指令的將官,再看着坐在椅子上晃着馬頭權杖的大主保人,便覺得有些不對,硬生生地將“我軍主力必須儘快馳援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的判定給吞回了肚子當中。接着,這位宿營總管繞着沙盤踱了兩步,繼續分析說,“阿拉爾曼堡方向的敵軍,到底算是奇襲主攻,還是牽制迷惑的?”

這下,高文才笑起來,“大夥兒應該都知道,皇帝是個比狐狸還狡詐的統帥,因爲打獵時獵手只有超越狐狸的智慧才能滿載而歸。虛虛實實,我已經不用過多關心,因爲——”說着,高文站起來,將權杖重重在沙盤上一敲,“不管皇帝分出幾路人馬來襲,我只一路一路地解決,既然現在阿拉爾曼堡出現的敵軍最先出現在我的劍鋒前,管這路人馬是實攻還是佯攻,那就先解決他們再說——皇帝滿心認爲自己是獵手,但我們也把他當狐狸來獵!”

“遵命!”所有將官肅立起來答覆說。

接着,高文單手叉腰,另外單手將權杖划動部署:“迪姆和木扎非阿丁,你倆督導我的兩支禁衛分隊‘法羅夫’和‘米盧廷’共三百人,現在就出發,攜帶所有戰旗急速行軍,目標是米利奧塞法隆野營,鼓舞比雷爾和聖妹的鬥志,充實他們的力量。並且告訴聖妹,不要驚慌,不管對面皇帝怎麼動,死死守住野營和穆特河谷的補給線纔是上策。”

“本大主保人則督帥所有的騎兵,在次日凌晨第二個時辰,準時抵達阿拉爾曼堡前列陣拒戰,格里高爾的吉麥吉斯旅團在我身後擔當後勁,普拉吉特和帕爾尼則帶着後勤兵連隊,繞着堡壘大城和小城之間列陣,偃旗息鼓;而梅洛帶着紅手旅團所有步兵支隊,自小城山阜間迂迴到敵人側邊潛伏,等我信號旗幟舉起後,全力下山衝擊——記住,梅洛方作戰使命最爲關鍵,所以要善用斥候觀察,潛行軍紀一定要嚴格精準,衝鋒一定要勇猛果決。”

“請放心大主保人殿下,我會證明自己能獨當一面的。”韋薩特.梅洛保證說。

最後,高文豎起權杖,轉身對着所有人,“諸位記住,我們出擊就是要把阿拉爾曼堡方向的敵人殺得片甲不存,我先一拳去,免得百拳來,不管他們是三百人,還是三千人,乃至是三萬人,狠狠挫敗殲滅了這路人馬。阿拉爾曼和塞琉西亞必然無憂,隨後我們再馳援野營!”

阿拉爾曼堡西邊十五個古裡外,恰好是科薩將軍的足足七千兵馬,他在抵達潘非利亞後,接到皇帝的密令便虛晃一槍,悄然轉爲南下阿塔利亞城,而後順着漫長狹長的海灣和山脈間的濱道,抵達了和阿拉爾曼堡相對的帝國前線要塞阿拉尼亞,這是皇帝的“計中計”,先是揚聲要打科尼雅,實則是打米利奧塞法隆;但在打米利奧塞法隆的同時,又讓一支分遣軍突襲阿拉爾曼堡,衝進高文和安娜的後方;當真是三管齊下的妙策,起碼皇帝是這樣認爲的。

第68章 鐵王冠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85章 退城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62章 希望種籽第4章 布蘭姆森第13章 屹立不倒第22章 朋友都懷着愛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77章 女子會第76章 三面受敵第95章 城戰第95章 中央之戰第98章 推翻許諾第91章 傑拉德的信第82章 大祭司頭顱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22章 麻竹箭第50章 射距優勢第20章 各人的道別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14章 喬模喬樣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38章 “實地”操練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51章 魯本出軍第97章 河口兵站規劃第46章 棋局第75章 短兵交接第4章 歸國之人第56章 三支點第6章 羣氓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53章 閃擊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50章 死守的安格拉斯第63章 急迫第15章 赫米斯第13章 秘情第115章 新.城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89章 不滿足的熊第82章 大衛塔(上)第94章 熊心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91章 殺意第19章 急救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18章 君侯之死第18章 順序第39章 “蛤蟆”(續)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95章 分娩第25章 新的選舉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22章 麻竹箭第26章 啓程命令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22章 進退第63章 日加塔的騎突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90章 復古的品階第7章 三封信第77章 浸禮第19章 蘇丹夫妻第56章 截路伏擊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63章 金門凱旋第86章 瀉湖都市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93章 費爾納的毀滅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75章 洗地第70章 連鎖焦灼第87章 澤菲利姆之戰(下)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94章 整肅第5章 慈愛之畫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84章 海盜們第7章 襲擾破壞第48章 紅手疑兵第20章 一觸即發第88章 古怪的決心第18章 溫水第39章 大溪第43章 滴鉛丸第11章 諾曼金第15章 軍典條令第32章 遺產下落
第68章 鐵王冠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85章 退城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62章 希望種籽第4章 布蘭姆森第13章 屹立不倒第22章 朋友都懷着愛第36章 帆和澎湃的航程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77章 女子會第76章 三面受敵第95章 城戰第95章 中央之戰第98章 推翻許諾第91章 傑拉德的信第82章 大祭司頭顱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22章 麻竹箭第50章 射距優勢第20章 各人的道別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14章 喬模喬樣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38章 “實地”操練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51章 魯本出軍第97章 河口兵站規劃第46章 棋局第75章 短兵交接第4章 歸國之人第56章 三支點第6章 羣氓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53章 閃擊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50章 死守的安格拉斯第63章 急迫第15章 赫米斯第13章 秘情第115章 新.城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89章 不滿足的熊第82章 大衛塔(上)第94章 熊心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91章 殺意第19章 急救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18章 君侯之死第18章 順序第39章 “蛤蟆”(續)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95章 分娩第25章 新的選舉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22章 麻竹箭第26章 啓程命令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22章 進退第63章 日加塔的騎突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90章 復古的品階第7章 三封信第77章 浸禮第19章 蘇丹夫妻第56章 截路伏擊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63章 金門凱旋第86章 瀉湖都市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93章 費爾納的毀滅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75章 洗地第70章 連鎖焦灼第87章 澤菲利姆之戰(下)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94章 整肅第5章 慈愛之畫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84章 海盜們第7章 襲擾破壞第48章 紅手疑兵第20章 一觸即發第88章 古怪的決心第18章 溫水第39章 大溪第43章 滴鉛丸第11章 諾曼金第15章 軍典條令第32章 遺產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