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

彈琴磨得手疼?這句話印兒說來實在是心虛。方纔她也問過陽筠,要不要想個別的什麼藉口推辭,陽筠卻只是搖了搖頭,輕聲說了句“不必”。

武承肅苦笑,讓姜華把“焦尾”琴好生收了,忽然又想起什麼,着人去拿了好些琉璃瓶罐裝的香脂香膏,包好了交給印兒帶回去。

“不管是凍了還是磨了,這些都有用,平日裡用來搽臉也使得。”武承肅說這話時,直直地盯着印兒。

陽筠還真是難哄!也不知幾個侍女平日裡會不會幫着勸和。

印兒硬着頭皮接了,回到八鳳殿裡把太子的話告訴了陽筠,又把一包袱瓶瓶罐罐給她看。陽筠拿起兩個奇巧瓶子瞧了瞧便放下,又讓墜兒都收了起來。

晚上的時候,武承肅讓人送了個漂亮的擺件到宜秋宮,衛氏開心得不得了,第二日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說陽筠得了多少好東西,她心裡酸得要命。

到了晚上,衛良娣的肚子果然又痛了起來,急忙叫了醫官來看,還是說無礙。武承肅聽說無礙便沒去探望,衛良娣那裡吃了兩天藥也就好了。

臨到年終,冬至的七日假期過後,各地方官員陸續回京述職,接着便是整整一個月的冬假。荊州刺史徐放也在其中。

因徐昭訓育子有功,皇后特意準了徐昭訓父女見面,徐放此行帶了妻子同行,就是盼着皇后的恩典下來,倒真教他盼到了。

三人雖然只說了不到半個時辰的話,仍讓那些品級較低、父母又不在都中的妾侍十分眼熱。

陽筠竟也羨慕了起來。可惜入燕前她就知道,東宮事務由皇后管理,什麼時候她成了皇后,纔可能自己做主。

非要等到成爲皇后麼?陽筠苦笑。

周道昭是不會等到武嶽死了才反的,她也只能先安靜做個太子妃。若魏國事成,她哪做得成皇后?可若魏國事敗,周繹自不必說,將要嫁去魏國的陽筱也難逃一死。

似乎怎麼都行不通。陽筠揉了揉太陽穴:既然看不見出路,便只管腳下不摔跤好了。

“去庫裡拿個手爐出來,裝上些星子炭給我。”陽筠吩咐珠兒道。

“拿……哪個手爐?”珠兒愣愣的。

陽筠只當沒看見,道:“找你墜兒姐姐問,看哪個好看,便拿哪個罷。”

珠兒和墜兒出去找手爐,釧兒一直在外頭看着煎藥,屋裡只留印兒一個。

陽筠咬了咬嘴脣,問印兒道:

“你說的那些,都是真的?”

“不敢有假。”印兒見陽筠說要香爐便猜着了幾分,試着勸道,“依奴婢看來,太子殿下對娘娘倒是真的用心了。”

是啊,“焦尾”琴都送了,想來也不該是假意。只是他爲何忽然轉了性呢?

陽筠受風寒昏睡了兩天,醒來那日的晚間,印兒就把太子在這裡陪了一夜的事說了。陽筠知道印兒不會騙她,卻怎麼也想不通武承肅呆了一晚上是爲什麼。

接着便是武承肅的生辰,陽筠纔剛病癒,身上懶懶的,但爲了不落人口實,還是堅持去宴上坐了好一會兒,之後武承肅便往八鳳殿送屏風。陽筠讓墜兒接過之後,也曾想過要不要派人回個話、道個謝,終還是開不了口。

結果第二日就送了焦尾琴來。這份禮太過貴重,陽筠自然不敢收,可若是因爲貴重就退回去,誰知道會不會惹得武承肅不快?

於是就有了印兒說的,陽筠彈琴“手疼”的事。

武承肅雖盼着陽筠收下,卻也猜到她十有**會把琴退回來,果不其然就讓印兒來退,然而理由卻是“手疼”。好,她既說手疼,就送她些香脂香膏好了。

陽筠收到香膏的時候知道武承肅必然氣悶,但也因此明白了他確是真心求和,心裡成見少了三分。

後來徐昭訓與父母親相見,陽筠觸景生情,十分想念陽筱。也不知武承肅從哪裡知道陽筠悶悶不樂,特意叫了印兒過去詢問陽筠的情況,又打聽她的喜好和習慣。

印兒回來說了太子叫她去問話,並把所問的內容一五一十說了,陽筠對武承肅的求和之意便確信無疑。

這幾日裡陽筠也反覆想過,應該是自從彈琴那晚,武承肅對她的態度開始有變的。可他究竟是聽得懂琴,還是聽不懂呢?

若說聽不懂,態度當不會轉變如此之大;若說聽得懂,又不是念着他,他積極個什麼勁?

或許武承肅根本沒打聽過她的過往,即便知道了她與周繹的婚事,也很難想象兩人私下有往來。陽筠覺得,那日武承肅聽到琴聲,多半是以爲她看上他了。

想到這裡,陽筠臉上一熱,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也難怪武承肅猜不到。

他既有言和之意,自己也該順着臺階下去,不然非但見不到妹妹,以後日子也會十分難過——到時就不是冒出個什麼人來、跟她爭幾個梨子這般簡單了。

“太子殿下問奴婢話時,倒不像平日裡看到的那般冷冰冰,不知娘娘如何,奴婢心裡是感動了。”

陽筠抿着嘴想了想,扭頭蔑了印兒一眼,笑道:“叛徒,早晚翦除了你!”

印兒也跟着笑,笑了沒一會竟流出淚來。

陽筠隻身嫁到燕國,人生地不熟的,能依靠的本來只有太子,可新婚夜太子就起了殺心。好容易太子轉性,陽筠卻還防着他,送來的禮物碰也不碰。

如今陽筠既然想開,以後的日子應該會越來越好了吧?

瞅着陽筠還有些發呆,印兒悄悄擦了擦眼角,才把淚擦乾淨,墜兒、珠兒就回來了。

珠兒和印兒打了個照面,就捧着手爐去給陽筠看,笑着問是不是好看。陽筠看過去,是一個銅胎鎏金雕綠竹猗猗的六角手爐。

“好看,就這個吧。”陽筠點了點頭。

珠兒拉着墜兒出去弄麩炭,印兒笑得開心,問陽筠要不要順便拿幾件衣服出來。

陽筠扭頭看着印兒笑,好半天不說話。

“左右也開了庫房,手爐都用上了,拿件大氅不好麼?”印兒輕聲問。

“傻子!我把他送的東西一股腦兒都翻出來做什麼?”陽筠笑着搖了搖頭,“還以爲你是聰明的,沒想到被他隨便幾句好話就弄糊塗了。”

印兒聞言立即懂了,不禁紅着臉笑了起來,忽然嘆氣道:“可惜了那把琴。”

陽筠也覺得沒聽見琴音是件憾事。略沉思一下,她正色道:

“合當是我的,便是推了幾次也還是會回來,且等着吧。”

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
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