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

伏蘭亭被高氏罵了一頓,但因傷於自己德行有虧,又從未與人爭辯過一句,乍一見如此陣仗,竟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高氏也不一直罵她,說了一會兒便不說了,只站在那盯着伏蘭亭看,令其愈發難堪。

屋裡的侍女都是倆人貼身服侍的心腹,誰也不好躲出去,就那麼大眼瞪小眼起來。

正僵持時,陽筠忽然進來了。她雖未聽見高氏的話,也猜不到發生了何事,卻輕易看出幾人面色不對。

見母親哭了,陽筠忙上前柔聲安慰。

高氏一聽陽筠軟軟的聲音,更氣不打一處來,於是指桑罵槐,連陽筠和年僅五歲的陽筱也罵了進去,一口一個“狐媚”,說她們“不知羞恥”。

伏蘭亭這才急了,讓人把陽筠帶出去,與高氏吵了半天,指責高氏如此行徑不合身份。

因怕再吵下去會被陽曦知道,高氏只強自爭辯了幾句,便不得不住了口——若陽曦聽聞,情急之下定會趕過來,事情則必然要傳開。

這話說出去畢竟難聽,若果然被人議論起來,陽曦這個國主也就不要做了。

高氏罵了一頓,覺得解了氣,之後便不再去鬧,只在心中盼伏蘭亭顧及顏面,等她自行了斷了去。

果然便如她所願。

伏蘭亭在三五日內打發了身邊服侍的人,把首飾、銀子賞了人,放她們出宮去,諸如琴譜、古籍、殘簡、書畫一類便都留給了陽筠,囑咐她以後好生待妹妹,之後趁着夜裡無人,便一根白綾吊死了。

陽曦聽完渾身發抖,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只丟下一句“你很好”,連衣服也不換,便頭也不回地出去了。

事已至此,再看高氏一眼,他都覺得噁心。

高氏再顧不上許多,在後面又哭又喊,求陽曦回來。陽曦穿着中衣出去,外頭的人便是傻子也能瞧出不對,她還有什麼顏面可言,又有什麼要顧忌的?

她跌跌撞撞追到了殿門外,卻連陽曦的身影也不見,兩腿一軟,再也追不動了,便又跌倒在地。她心中又慌又怕,乾脆伏在地上不起,嚎啕大哭起來。

高氏知道,無論再怎麼追,她也無法將陽曦追回。

其時已過子正,陽楌等人早已睡下,可是父母這邊鬧了這麼大的動靜,哪還有人不醒的?陽楌、陽槿、陽杺很快便趕了過來,陽枍年紀尚小,睡得較熟,比幾人來得略晚了些。

見到高氏倒地痛哭,陽槿等人不禁着急,只顧着勸高氏起身回房裡去,並來不及思考許多,也不敢問發生了何事。

陽楌卻猜到了與陽筱書信有關。他跟着衆人一齊扶高氏回房,囑咐陽槿好生陪伴,便急忙往陽曦書房裡去了,想要問個清楚。

田安順跟在陽楌後頭,心如擂鼓一般,總覺得今日的事還沒完,不是高氏丟臉那麼簡單。

及到了書房,卻聽人說陽曦不在書房裡頭。

“國主剛回來過一次,急忙換了身素色衣裳出去了。”書房裡當值的內侍答道,心知今夜必然出了大事,只是不敢多嘴。

左右明天天一亮,就會傳出些風聲來,滿宮裡的人都會交換消息,大傢俬下里議論議論,也就能知曉個七八分了。

陽楌急忙問道:

“可知道國主往哪裡去了?”

“回大公子,奴婢不知,只是見國主往南而去,或許是去外書房,也許是出了宮門了。”

陽楌瞪了他一眼,心說都是些廢話,嘴上卻懶得說一句,急忙又往南邊宮門處去。

看守宮門的人並不知後頭鬧得兇,見陽楌忽然來問,均一臉的茫然,異口同聲說陽曦未曾出門。

陽楌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聽東邊有人吵嚷。他想也沒想便急忙奔了過去,一路循着聲音到了湖邊。

纔剛到湖邊,就聽人說國主落水。

陽楌頓時懵了,也管不上許多,只盼着衆人發現得及時,父親還能有救。一路在心裡求神告佛,撥開人羣就往裡衝。

見到陽曦的那一刻,陽楌就知道,父親是救不回來了。

原來陽曦從高氏房中出來,一路疾步往書房去,心中不停想着與兄長的手足情分,與伏蘭亭的青梅竹馬,想着陽筠小心翼翼,陽筱被迫入燕,越想越覺得生無可戀。

即便有幾個子女,也都夾在他與高氏之間。他不能讓陽楌幾個知道高氏的罪過,怕毀了他們一生,卻實在無法面對高氏,不想與她共處,哪怕只是空掛一個夫妻的名分。

總不能殺了高氏,讓子女們記恨一輩子罷?

陽曦萬分爲難,又愧疚自責,把高氏的過錯算在自己頭上,竟生了輕生的念頭。

他想起兄長投湖,而高氏不救,愈發狠了心,便先回書房換了身素色常服。及到了書房,匆匆換好了衣服,卻又瞥見書房牆上一直掛着的那柄劍。

那柄劍是兄長生前的佩劍,從父親手中傳下來,陽曦小時很是喜歡,兄長曾許諾贈他。然而還沒來得及兌現,兄長便因高氏作祟,被逼到投湖自盡了。

陽曦自嘲一笑,將劍取了下來,帶在身上,厲聲將身邊服侍的人遣散,一路往聽水榭去了。

雖然夜深,仍有不少宮人看見陽曦往湖邊去,只是沒人敢出言相問。

大家都那麼跪在地上,心中好奇猜測,卻無一人多心阻攔,只遠遠地看着陽曦從西邊“斷橋”上往中間走。

及到了聽水榭裡,陽曦便盯着湖面發呆,有心懷念已經故去的人,卻又害怕想起。

他求死心切,眼看着湖邊有人往這裡看,便沒跟陽冀一樣直接投湖,就怕有人把自己救活回來,竟先用劍抹了脖子,順勢倒在水裡,就此了結了一生。

湖邊偷看的幾人這才發現不對,忙吵嚷起來,一邊嚷着,一邊往中間亭子飛奔過去。

附近的宮人聽見了,自然都往這邊趕過來,聽水榭上登時亂作一團。

衆人均以爲國主不過是投湖,立即救起還來得及,從上橋開始,便有人陸續往水裡跳,才一眨眼的工夫,竟有十幾個會水的都跳了下去。

有幾個舉着火把的人到了亭邊,急忙往水面上照,卻照不見人影。

其中有人眼尖,一眼看到“鵲橋”地上血跡,忙大喊起來:

“有血!地上有好多血!”

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回 白紵舞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五回 曲傳心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
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回 白紵舞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五回 曲傳心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