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語驚夢

蘇杭官府開始發動和宣傳春耕政策時,倭寇和倭寇實際掌控區域,也得到消息。對這樣的消息,他們一時間還沒有明確的動向與對策。

官府一方能不能推動春耕,倭寇們自然不在乎。真需要米糧,完全可攻佔村寨或城鎮,搶掠一番,就可保住一段時間無憂。

本地民衆冒死春耕,對倭寇們而言卻是是好事,秋後有糧,那就無需付出大的傷亡,攻打城鎮。

但過年之後,見湖鎮一股無可三千餘人被王府軍吃下。這個消息並沒隱瞞,傳揚開後,觸動了倭寇們的神經。

從去年在李家寨外遣滅宮崎林一股倭寇,到年後見湖鎮的丟失,平倭軍與倭寇之間的拼殺,可說有敗有勝。平倭軍五萬人,倭寇總計多少人?如此對拼,過一段時間,倭寇將勢弱難敵了。

田橫一郎的武力和他身邊那羣倭寇的戰力,在倭寇中影響力並不小。宮崎山等倭寇首領,自然是有警惕的。對官府推進春耕,要將恢復對蘇杭各地的控制權,就重視起來。

而寧府慈西州外李明傑、齊洪波聽到見湖鎮被攻破,全殲田橫一郎那部倭寇,也是心驚不已,兩人急忙碰頭,商討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齊洪波進李家大院子,被管家帶着去會客廳,見到李明傑在喝茶,忙說,“李兄,聽說了吧。大事不妙啊。”

“驚驚詫詫作甚,天還塌不下來。”李明傑自然不會先自亂陣腳,沉聲說,“見湖鎮的事情還有待查實。即使田橫一郎被對方滅掉,那也是平倭軍先用前軍之敗,麻痹了田橫一郎,才使得倭寇們沒有防備,被人連夜偷進堡壘,再以絕對優勢兵力,拼殺掉田橫一郎所部。這樣的戰績,不可能重複出現,是不是?”

齊洪波一聽,覺得是有道理的。王府軍當初一戰,也是一萬與人,設好埋伏圈,才吃下宮崎林那些人。這一次,見湖鎮更是堡壘被人摸進去,倭寇還在睡夢中,又如何不敗?

寧府這邊,完全是他們的天下,平倭軍的動向也會爲他們所知。一舉一動,都將出現在他們視野中,若提前設伏,那將是他們針對平倭軍了。

“李兄高見,一語驚醒夢中人。”齊洪波臉上出現一些笑容,在李明傑面前,他永遠只有聽命的份。這是彼此實力決定的,齊洪波如何不知輕重。

“齊兄,道理是那個道理,但我們也要慎重以對,不可大意。身家性命,還有什麼比這更應該小心?”

“那是那是,李兄高瞻遠矚,我受益匪淺。”齊洪波說,今天過來,是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應對,“李兄,之前我們商定讓平倭軍與倭寇搏殺,相互消耗之計。如今……倭寇還敢不敢找平倭軍復仇?我們是將人手放出海外,還是全部收回山莊?”

“齊兄有什麼想法?”李明傑故意說。

“這幾天,我也在琢磨。”齊洪波說,“身邊人少,睡不安穩;身邊人多,勢必會讓人察覺,反爲不美。兩難矣,過來見李兄,就是想討教一個主意啊。”

“要什麼主意,”李明傑笑着說,“平倭軍和官府都想往寧府、臺府等地,意圖收取蘇杭,這不是一兩天的事。倭寇在這邊時間不短,能夠搶掠的寨子,基本都到了。想要發財,就得往杭城去,往更寬更遠的地方。

平倭軍戰力如何暫且不說,他們這點人馬,能夠防範多少地方?我看,接下來會有一場大戰,那就是宮崎山會糾集兩三萬人,跟平倭軍一戰。

這一戰不論輸贏,蘇杭的亂局會變得更寬。倭寇也會往內地鑽,找新的機會。除非接下來一戰,宮崎山的大部都被平倭軍吃掉,你想可能嗎?

至於我們,還是先隔岸觀火。莊子要保,適當增加一些人手,再將人手駐紮在附近山裡,藏起來。這些人手隨時都可援救寨子,那是最爲安穩。另外就是,海盜也會留下一些人,蘇杭萬一不能呆了,去海上,隨時都可殺回來。對吧。”

“李兄高見,受教了。”齊洪波拱手說。

齊洪波身邊不過三四千人,與李明傑的萬人團隊自然不同,彼此之間的財力和在謀求利益上,也相差比較大。多次見李明傑,也明白彼此差距除了實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明傑比他膽大,狠辣。

要不是李明傑需要他這樣一個配合的角色,估計慈西州這邊也就剩李明傑一家了。慈西州的情況複雜,除了李家和他齊家,還要不少小家族,他們也有一些人,背地裡扮演着雙面角色:平時是良民,出手時就是山匪、海盜。

只不過這些人都是小打小鬧,偶爾扮演一下那種角色,齊家和李家寨的這些情況,也沒有去教訓他們,而是任由這些人的存在,使得慈西州局面更加迷離,掩護兩家的真實實力。

“李兄,臺府那邊如何?還有就是,官府和平倭軍協助各地春耕,我們是任由他們滲透進來?”

“齊兄,春耕到底好不好?”李明傑說。對齊洪波倒是有耐心,也是因爲,在這個圈子可聊天的人太少。

“地裡不荒,秋後多少有收成,對蘇杭說來,生機就可保住。對倭寇和我們說來,就沒必要到各地去買米糧。”

“那不結了?平倭軍敢分散到各地去,宮崎山他們會沒有反應?我得到消息,王府軍這一支兵,會進到寧府來。宮崎山與王府軍有殺弟深仇,一定會在寧府有一大戰。齊兄,你做好準備了嗎?”

“李兄的意思……”齊洪波恍然而驚,隨後又覺得確實這就是最好的出手機會,“據說,平倭軍能戰之兵就是王府軍了,他們從邊境過來,與蠻族開戰多了,敢拼敢殺。加上兩戰都殺掉倭寇不少,估計是以爲天下雄軍了。

驕兵必敗啊,王府軍到寧府來,正好與宮崎山的人馬一拼,確實是我們最好的機會。李兄,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回去就準備,抓住最好的時機……”

齊洪波頓時有摩拳擦掌之血勇,覺得落井下石,必然是最爲得利之機會。

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36章 殺 賊第52章 獻 詩第6章 過 關第175章 斬馬腿第3章 老 媽第77章 猜對了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79章 領軍需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87章 戰後相見第9章 找王爺第202章 開 倉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88章 洗 臉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72章 心與善第14章 巫 家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85章 趕時機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231章 上 朝第22章 刺 殺第533章 多高士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533章 多高士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221章 沒找到第202章 開 倉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27章 笨死了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24章 同一天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04章 賺大了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156章 二對二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307章 辦學堂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0章 求 寶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336章 殺 賊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9章 找王爺第34章 《勸學詩》第287章 行動了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56章 二對二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61章 豹虎鬥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716章 出 擊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293章 假 打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468章 煽耳光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
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36章 殺 賊第52章 獻 詩第6章 過 關第175章 斬馬腿第3章 老 媽第77章 猜對了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79章 領軍需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87章 戰後相見第9章 找王爺第202章 開 倉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88章 洗 臉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72章 心與善第14章 巫 家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85章 趕時機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231章 上 朝第22章 刺 殺第533章 多高士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533章 多高士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221章 沒找到第202章 開 倉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27章 笨死了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24章 同一天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04章 賺大了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156章 二對二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307章 辦學堂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0章 求 寶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336章 殺 賊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9章 找王爺第34章 《勸學詩》第287章 行動了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56章 二對二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61章 豹虎鬥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716章 出 擊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293章 假 打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468章 煽耳光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