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

劉世博和朱成章對楊繼業的仇恨,自然是非常深,早在兩人傷痛利索之後,就在京都大肆傳揚關於楊繼業的壞。

京都的青少年中,不少人都是這兩個的追隨者,自然就形成一定的輿論導向,將楊繼業說得一無是處,惡跡累累。

之前,楊繼業在京都這裡留下的名聲是書呆子,如今,又添加了一些比如說狡詐、陰狠、邪惡、荒淫等等,每一項都對應地有實例,這些也都是朱成章等人湊起來編排的情節。

楊繼業並不知情,他如今正陪着韓玉芝等女,隨性地往京都而來。

就在左丞相府和不少人在猜疑楊盛文會有什麼結局時,這一天上午,楊盛文依照平時的做法,來到皇宮前,要求見文昭帝。本來,楊盛文沒抱什麼希望的,知道要見到皇上很難,何況,文昭帝有可能故意這樣做,就是讓自己在京都徹底消除在人們心裡的影響力。

雖然楊盛文自己不在意,但很多人都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只有少數人,還在希望太子劉靜站出來,接手文朝國祚,延續大統。

在皇宮外,楊盛文將自己的申請遞交給當值太監,說了自己的請求,請當值太監轉達。

當值太監很認真地聽了,然後轉身進皇宮。這也是每一次,大臣們到皇宮外求見皇上時,要走的程序。至於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皇宮會傳來什麼消息。

楊盛文很有耐心地瞪着,自然不抱希望,不過,作爲人臣,該做的事情還得做下去而已。

誰知,當值太監出來時,卻對楊盛文說,“右相,皇上召見,請隨奴才進宮吧。”

楊盛文聽了覺得有些如同在夢境,第一反應是不是有人安排了要陷害於他。但皇宮這地方,除非文昭帝要殺他,不然誰敢利用皇宮?

楊盛文當即說,“有勞公公。”不管怎麼想,文昭帝既然召見,就得前往。對於自己可能遇到的事,楊盛文也不多猜疑,跟着當值太監進皇宮。

這個消息也在楊盛文進入皇宮後,立即在京都幾家人傳開。楊盛文被召見,很可能牽涉出很大的事情,人們自然密切關注,並立即推演各種情況。

朱子善、劉偉、張洪庭、韓立仁、太子劉靜等等,朝堂的不少高層,都在短時間內接到消息,然後猜測、推斷,要做出對可能存在的勢態進行防範。

太子府系列的人,在京都的力量本身就笑,自然希望楊盛文見到文昭帝后,能夠得到任用,使得太子府一系的力量提升,可應對接下來的變化。

朱子善等人,劉偉他們則希望楊盛文受到呵斥,甚至是再次將楊盛文貶斥回荊蠻楚地,那才讓楊盛文以及支持他的人,徹底絕望。偏偏這種情況是可能存在的,要不然,楊盛文怎麼會在皇宮外二十多天,都沒被召見?

楊盛文進宮內,也明白,這時候京都肯定沸騰起來。他雖說心態平靜,於榮辱不在意,但生死卻不僅僅是本人,而是全家甚至牽連到親族。這種事情不是沒有,但楊盛文也無法左右文昭帝的心思。

對宮廷內部的情況,楊盛文是非常熟悉的。見帶路太監是將自己帶往寢宮,心裡也在疑惑,傳聞文昭帝微恙,是不是當真病得不輕?

真如此,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大了,這麼想,讓楊盛文感覺到一種壓力。

還沒到寢宮,另一個太監出現,楊盛文也認識。雖說六七年不見,楊盛文一眼還是認出對方,這位在朝堂名聲不顯,但卻深得文昭帝信任的老太監。楊盛文說,“老公公,幾年不見,風采依舊啊。”

“右相客氣,右相坐鎮邊地,如今更顯沉靜高深了。是好事啊。”老太監說。這位甚至都沒有留下姓名,哪怕在皇宮內手下不少,權柄很大。確實是完全低調的人,唯有朝堂真正的高層,才知道這位的存在。

“右相跟我走。”

楊盛文見到這老太監,心裡放心不少,至少,不會是某些人借用皇宮的陰謀。但楊盛文也明白,老太監出面來接他,又說明文昭帝的情況不太好,這讓楊盛文心沉重起來。畢竟,文昭帝也是七十多歲的人,在位時間都五十多年了。身體出問題,那是必然的規律。

但楊盛文也不問,反正該知道的,見到文昭帝就知道了。

跟隨老太監進寢宮,見文昭帝坐在牀頭,靠着。神情萎靡,但還是能夠看出進門的楊盛文。

楊盛文見了,急忙到牀前行禮。文朝大臣在皇帝面前,也無需跪下。按照規定的禮節行禮,楊盛文說,“皇上龍體安康,臣……”

楊盛文語氣有些哽咽,六年沒見,此時見面,文昭帝當真是垂垂老矣。

“右相……”文昭帝說話聲音很弱,言辭困難,“右相,這些年委屈你了……”

“皇上,臣沒什麼委屈。”楊盛文說,“在荊蠻楚地六年,臣靜心讀書,這是臣一輩子想要做的事,總算有時間做到了。這是皇上的恩賜,讓臣完成這個心願……”

文昭帝微微搖頭,說,“右相,我不能多說話。也不知會有多久是清醒的,就不提其他。從如今的情況看,朕無法再操持國事,得選人來監國了。右相,你說皇子中,哪一個是最好的人選……”

“皇上,國祚延續,還請皇上獨斷爲好,臣這些年不在京都,也不知皇子們近幾年是什麼情況,可不敢瞎說……”楊盛文自然不會去說這個事情,文昭帝看起來病怏怏的,很弱,但誰知他是不是在試探自己?

“我本想讓太子監國,可他也是一身病痛,又能監國幾年?皇孫又小,如何讓人放心?”文昭帝也明白楊盛文的想法,不再糾結什麼,而是直接說出想法。

對於太子劉靜的情況,楊盛文是知道的。如此看來,文昭帝還是不想廢除太子,僅僅是擔心太子劉靜無法擔下重擔。

可楊盛文依舊不說話,也不表態。這也是楊盛文的本分,他如今沒有官職,如何能夠給出承諾?

“右相……”

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409章 沱田坳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70章 攻楊家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95章 二八分賬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36章 選 兵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85章 趕時機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60章 了心願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17章 搭搭手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349章 新規劃第95章 二八分賬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8章 闖王府第221章 沒找到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80章 百十斤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481章,倭寇噩夢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4章 詭 異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04章 賺大了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716章 出 擊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587章 知與行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章 詭 異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30章 有喜啦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7章 笨死了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88章 消滅掉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0章 大火阻路第716章 出 擊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97章 欽差到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28章 赴北地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35章 來戰——第12章 討價還價
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409章 沱田坳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70章 攻楊家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95章 二八分賬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36章 選 兵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85章 趕時機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60章 了心願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17章 搭搭手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349章 新規劃第95章 二八分賬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8章 闖王府第221章 沒找到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80章 百十斤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481章,倭寇噩夢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4章 詭 異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04章 賺大了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716章 出 擊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587章 知與行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章 詭 異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30章 有喜啦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7章 笨死了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88章 消滅掉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0章 大火阻路第716章 出 擊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97章 欽差到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28章 赴北地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35章 來戰——第12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