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強行軍

吃過年夜飯,大家在軍營裡坐着說話,蠻族軍都是自身體系的人,特別是大小將領,來蘇杭之前,彼此就有比較好的關係。而鷹巢山上的山匪,也是完全認同楊繼業的存在。

夜裡在火坑邊聊荊蠻楚地的情況,聊往年過年的情形,自然讓蠻族軍的人都有思鄉之意。楊繼業明白,思鄉之念要把握好,不然,對蠻族軍接下來的訓練和戰鬥力、軍心,都會有所衝擊的。

“二哥、三哥,”楊繼業說,“我們和張濤這個監軍鬧僵了,能不能把張濤徹底踩死,還得看蘇杭這邊對我們的支持力度。”

“少爺,這個我們也懂。只有我們的價值,遠遠高於張濤,蘇杭纔會對我們進行支持。”巫虎笑着說。

“二哥有什麼打算?”楊繼業說。

“少爺,年後肯定會對倭寇用兵。我想啊,乾脆將蠻族軍帶出去練一練,給蘇杭這邊一份新年禮物。你看怎麼樣?”巫虎說。

“二哥的意思是要打見湖鎮嗎?”楊繼業說。

“對,見湖鎮因爲上次擊敗田雄邦的前軍,過年了也不會警惕,正好我們可偷襲一下。我想,見湖鎮的倭寇應該有不少的財物,打下來,今春的開銷壓力會緩和一些。”巫虎笑着說。

“二哥說得對,我支持。”巫豹說,“蠻族軍要變成強軍,還得多實戰。再說,那些輔兵雖然還不足上陣,也讓他們歷練歷練。”

“也好,就不知軍士們怎麼想。”楊繼業說。

“還能怎麼想?”巫虎說,“上次聽說前軍去打倭寇,這些人紛紛請戰,要上前線去,被我壓下來了。”

“軍心可用,我們也不好長期壓制他們的戰鬥慾望。”楊繼業說,“那就這幾天吧,打倭寇一個措手不及。”

“少爺,明天年初一,休息一天。後天大早,一部分正兵強行軍到見湖鎮外,探明敵情。另一部帶上輔兵一部,用兩天時間趕到見湖鎮,對見湖鎮進行合圍,不讓一個倭寇逃走。”巫虎說,估計這個計劃在他這早就在琢磨了。

“好,再打一個全殲的勝仗,既是給蘇杭這邊新年大禮,也是讓軍士們有更強的信心。”楊繼業說。

定下這個計劃,巫虎、巫豹和軍中幾個核心,也將見湖鎮那邊的具體情況進行彙總,討論一些作戰的細節。因爲前軍田雄邦部在見湖鎮吃大虧,損傷幾千人,而這場戰鬥的細節,蠻族軍的探子看得分明,他們自然不服氣,便將見湖鎮所有地勢情況都查清楚,只有見湖鎮堡壘裡,沒法進去探查。

期間提到了前軍和田雄邦的情況,楊繼業雖說知道當天戰鬥的情形,這時候,在分析見湖鎮作戰計劃,便再次談到前軍戰敗。

“前軍訓練太少,戰鬥意志很差。沒有強大的軍心,又如何能夠打敗倭寇?倭寇雖說沒成軍,但他們一擁而上,拼殺還是很堅決的。”巫虎說。

“前軍之敗,關鍵還是田雄邦這個人不行。”巫豹說。

“田雄邦原以爲可撈到一個大功勞,讓張濤那廝提拔他。也不想想,自家那些軍兵是什麼樣子。估計是覺得我們在李家寨殺掉兩千多倭寇,自己都沒什麼折損,讓田雄邦錯覺了,以爲倭寇不過如此。”巫虎說,“他和前軍在蘇杭這邊一兩年了,敗在倭寇手下的駐軍還少嗎?以爲在杭城這邊訓練一個月,就變成強軍,真不知該怎麼說。”

“前軍現在位置在哪裡?”楊繼業說。

“少爺,前軍目前應該還在返回杭城的路上。”巫虎說,“前天大將軍派傳令兵調派前軍返回杭城,不然,田雄邦都沒臉回來。打又打不了,回來又沒臉,更不想承擔敗軍折損人手的罪責。主要是苦了那些傷兵,得不到及時醫治,一些人本來還可活命,但沒有及時醫治,死了不少。”

他們正在討論的前軍,這時候確實駐紮在半路臨時的軍營。從見湖鎮外回杭城,距離不算遠,正常行軍四五天。大將軍給田雄邦的軍令是正月初三必須趕到杭城外軍營,他要巡查前軍損失情況。

前軍戰敗,軍心渙散,戰敗而返,將士們都沒精神趕路。田雄邦硬着頭皮催促,速度也提不起來。

大年三十夜在荒郊野嶺臨時駐地過年,生活物資雖然不缺,可哪還有半點過年的歡喜?而過年這樣的特殊日子,又觸發了軍兵們的思鄉情結,更沒有心思趕路。

田雄邦原本想嚴肅軍紀,提振軍心,但真沒有什麼話可用來鼓舞士氣。心裡的懊悔,從臘月二十三下午戰敗時,就一直揮之不去。接到中軍軍令,田雄邦知道再不帶兵返回杭城,大將軍很可能要殺人了。

徐金勝大將軍接手平倭軍以來,一直都還沒有殺人立威。這次前軍戰敗,未必是死罪,但違抗軍令,就讓大將軍佔到更好的下手機會。

田雄邦覺得自己返回杭城,肯定會受到責罰,但有監軍張濤幫美言,幫撐,總不至於太嚴重。

文朝對戰敗的將軍還是比較包容的,因爲戰敗實在是很平常的。只要找到理由,表足決心,朝堂也不會過於追究。只有不聽調令的傢伙,敢於對朝堂質疑、反問的傢伙,纔是朝堂最不願意見到的。

夜裡駐紮,派出暗哨,也知道這些暗哨怨言極大,很可能出了軍營就找避風出睡去。田雄邦可說身心俱疲,深深懊悔不該帶兵前來破敵。

對於自己在見湖鎮外的失敗,田雄邦也想不清楚,倭寇的戰力當真有這樣強大?那爲什麼倭寇在李家寨前,居然無法突圍逃走,讓王府軍圍殲了?

想了好幾天,覺得很可能是他運氣不好,恰好遇上一股戰力最強大的倭寇。這纔是他失利的根本所在。

大將軍給他和前軍的時間不多,大年初一早早,田雄邦傳令軍兵拔寨趕路,自然又是一片怨聲。田雄邦也只好裝着沒聽到,讓軍法隊四處督促,鬧了一早上才繼續行軍,往杭城而去。

距離杭城幾十裡後,田雄邦帶着親衛營離開大軍,先往杭城去領罪。

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463章 白素梅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31章 逃 學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28章 酬 謝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80章 單 挑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145章 先選誰第535章 來戰——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99章 研討槍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84章 夜行軍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55章 勝三傑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248章 暗 謀第383章 逼 問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33章 信誠苑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303章 報 官第202章 開 倉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33章 信誠苑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39章 新朋友第104章 汗如雨第499章 議清剿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2章 有鬼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699章 排禾縣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21章 再抄詩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9章 伯權大師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81章,倭寇噩夢第90章 知與行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633章 信誠苑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33章 信誠苑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72章 平叔現身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23章 讀與考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53章 混亂起第387章 強行軍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70章 攻楊家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369章 招人手
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463章 白素梅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31章 逃 學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28章 酬 謝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80章 單 挑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145章 先選誰第535章 來戰——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99章 研討槍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84章 夜行軍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55章 勝三傑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248章 暗 謀第383章 逼 問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33章 信誠苑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303章 報 官第202章 開 倉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33章 信誠苑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39章 新朋友第104章 汗如雨第499章 議清剿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2章 有鬼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699章 排禾縣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21章 再抄詩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9章 伯權大師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81章,倭寇噩夢第90章 知與行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633章 信誠苑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33章 信誠苑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72章 平叔現身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23章 讀與考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53章 混亂起第387章 強行軍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70章 攻楊家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369章 招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