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場

1917年2月,一戰轉折點到來了。

這個月,中國人和協約國最終達成了一致,他們將會派兵到歐洲參戰!雖然中國依然很弱小,雖然他們的軍隊素質還比不過德國人,也比不過英法兩國,但是在英國軍事專家們的考察之後,認爲比起意大利人肯定要強上不少。所以對於協約國來說,數十萬的中國軍隊將是未來歐洲戰場上的一股有生力量。

需要付出的,無非就是五十萬人的裝備而已。

已經破罐子破摔的英法毫不在意,他們扭頭就往紐約運了兩船黃金,存進了亨特拉爾銀行的金庫之後,然後用貸出來的鉅額美金向亨特拉爾財團訂購了五十萬中國人需要的武器裝備,包括了四十萬支步槍,大量的機槍、迫擊炮、重炮和坦克等等。而在中國政府的邀請下,英法也派出了多達六百人的顧問團,前往中國幫助培訓更多的士兵……

中國決然的參戰,頓時讓日本一片譁然。

就在日本人埋頭於發展自家的陸軍,滿世界尋求飛機和坦克的技術,準備拼盡國力打造一支可以壓過北洋陸軍的部隊時,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中國人竟然要真的參戰了!而在情報人員費盡心機拿到了那份協議之後,日本高層的臉都綠了。

這算什麼?

沒有經過日本的同意,中國人就打算收回所有的特權和租界了?問過我們日本人沒有?英國人這是打算拋棄和日本的傳統友好關係了麼……

不過回過神來之後,日本人沉默了。

他們是最早向德國宣戰的亞洲國家之一,早在1914年8月的時候就開始籌劃進攻青島了。但是他們同樣知道的是,日本的目標只是爲了趁着歐戰的機會佔便宜而已。所以時間來到1917年的時候,無論英法如何催促,日本始終沒有向歐洲派兵,在他們看來歐洲的戰爭時間越長對日本越有利,不然戰前作爲負債國的日本是如何一躍成爲債權國的?

但是這一次中國,可是實打實的出兵了。

不但出兵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百萬大軍!哪怕以中國的龐大人口基數,想要湊齊這一百萬青壯年也肯定不是容易事兒,更別說日本人了。但是當看完那份協議之後,日本人更加的沉默了——中國只出人,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由協約國提供,而且戰後還可以帶回來……

一想到戰爭結束後中國大軍回來的情形,很多日本高層就是一個哆嗦!

一時間,日本國內關於是否派兵前往歐洲參照的爭論聲不絕入耳。贊成者認爲現在中國人已經決定派兵,勢必會在戰後得到極大的利益,而且還能得到無數精良的裝備,到時候日本西進的夢想恐怕就要破滅了。但是反對者也理由十足,畢竟日本比不得人多的中國,現在也不過才三十萬軍隊,派的少不頂用,派的多了國內還怎麼過?而且現在歐洲德國人優勢也還在,萬一損失慘重的話怎麼辦?

就在一場一場的爭吵中,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1917年2月3號,俄國革命爆發了!歷史上的二月革命是指俄國曆,公曆是在三月份,而在這個世界提前了整整一個月!

收到消息的約翰,自然是驚訝不已。

一邊驚訝於自己改變歷史進程的幅度,約翰一邊立刻命令最後扔出了又一代新型坦克和飛機之後,然後主動切斷了和德國人的聯繫——因爲他很清楚,美國人就要參戰了!

爲了利益,美國人必須要親自下場了。

隨着戰爭的深入,協約國在美國購買的物資越來越龐大,而且貸款數量每日劇增,美國人不可能看着協約國失敗,那樣他們會血本無歸。作爲這次戰爭的最大獲益者亨特拉爾財團也同樣如此,亨特拉爾銀行就是英國和法國最大的債主,沒有之一。因此美國國內形勢的變化約翰再清楚不過了,甚至就連亨特拉爾財團也是推動美國政府參戰的“罪魁禍首”之一!

而且……

德國人2月份重啓的無限制潛艇戰,亨特拉爾財團也是最大的苦主。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貨運公司,亨特拉爾海運沒有受到德國人的一丁點照顧,幾乎每個月都要損失很多貨輪,而隨着德國人在海上的劣勢越發明顯,他們也幾乎沒有了和亨特拉爾財團交易的機會。因此對於約翰來說,德國人最後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

於是在斷交之後,1917年3月9號,美國擼起袖子下場了。

去年競選連任時嚷嚷着要讓美國遠離戰爭的威爾遜,如今卻成爲了戰爭的推動着,他在各種場合的宣講和在國會的工作,都讓美國政府最終下定了決心!

對於約翰來說,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兒。

作爲美國最大的資本家,約翰和其他財團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要保證自己的貸款安全無憂,還想繼續和協約國的生意做下去。要知道,越是到戰爭得後期,協約國對外部資源的需求量就越大,這是約翰絕對不允許錯過的。

而且……

既然決定了要參戰,美國自然就是要擴軍,要大肆購買武器,而在1917年的時候,有哪個武器製造公司能比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的機槍大炮更優秀?有哪個公司的火藥能比亨特拉爾化工更強大?有哪個公司能生產出戰鬥機、轟炸機和坦克?還有哪個公司能造出和德國人、英國人一樣強悍的超級戰列艦?

想都不要想,只有亨特拉爾!

未來短短兩年時間內,美國陸軍人數從十幾萬人增長到將近兩百萬人,這是何等龐大的一筆生意?要知道除了飛機、坦克、重機槍和子彈之外,英法很少從亨特拉爾財團採購武器,但是美軍沒有辦法,除非他們願意使用次一級的產品,否則武器裝備幾乎是被亨特拉爾財團包圓了的!

更何況除了常規武器,還有飛機、坦克和大炮!

財大氣粗的美國人既然決定參戰,就絕對不會吝嗇於金錢,他們很快就向亨特拉爾飛機制造公司提交了三千架各型飛機的訂單,還有第一批兩千輛坦克和一千五百門火炮。當然,數量龐大無匹的輕重機槍和步槍,已經海量的子彈、軍服、帳篷等各類型用品,一下子讓亨特拉爾財團吃的撐到了。

幸運的是,這些訂單並不是要馬上完成的。

徵召士兵並培訓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美國軍隊出征最早也要年底或明年年初,亨特拉爾財團強悍的生產力量足以生產這些武器和物資。因此在悍然拒絕了其他財團試圖分一杯羹的要求之後,各大公司火力全開,開始拼命了……

第29章 大蕭條第52章 印象派第47章 兩位大佬第20章 課堂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31章 管不管?第3章 1916年年底第3章 徵兆第12章 H&B第60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護士學校第四十五章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11章 漢堡第49章 訂單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二章第21章 救國之法第17章 政治第14章 進入病房第16章 爲難第12章 留下第76章 決定第10章 X線第8章 爭議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23章 重要決定第53章 合作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6章 建議第三十一章第42章 因地制宜第7章 無題第2章 搭訕第13章 電池第四十七章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15章 搶先第39章 失望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二十三章第11章 發酵第2章 歡迎回家第39章 失望第18章 到訪第54章 讓步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17章 研究生院第15章 前夜第3章 助教第17章 達成合作第22章 越開越好第12章 推薦第50章 校際體育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38章 亨利?福特第50章 迴歸第19章 海軍部第三十五章第18章 條件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7章 軍方採購第28章 投資第56章 超級訂單第28章 切口第28章 日常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5章 手術刀第四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三十一章第21章 免除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62章 負擔第35章 開膛手第19章 容閎第3章 新家第3章 徵兆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12章 衝突第21章 條件第19章 重組第4章 最優秀的第33章 挖人第56章 招攬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58章 一言爲定第31章 合作第59章 半邊天第15章 第一個病人第50章 入股第4章 埃爾利希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1章 亨特拉爾先生第24章 否定
第29章 大蕭條第52章 印象派第47章 兩位大佬第20章 課堂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31章 管不管?第3章 1916年年底第3章 徵兆第12章 H&B第60章 聲名鵲起第24章 護士學校第四十五章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11章 漢堡第49章 訂單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二章第21章 救國之法第17章 政治第14章 進入病房第16章 爲難第12章 留下第76章 決定第10章 X線第8章 爭議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23章 重要決定第53章 合作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6章 建議第三十一章第42章 因地制宜第7章 無題第2章 搭訕第13章 電池第四十七章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15章 搶先第39章 失望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二十三章第11章 發酵第2章 歡迎回家第39章 失望第18章 到訪第54章 讓步第4章 大膽的想法第17章 研究生院第15章 前夜第3章 助教第17章 達成合作第22章 越開越好第12章 推薦第50章 校際體育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38章 亨利?福特第50章 迴歸第19章 海軍部第三十五章第18章 條件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7章 軍方採購第28章 投資第56章 超級訂單第28章 切口第28章 日常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5章 手術刀第四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三十一章第21章 免除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62章 負擔第35章 開膛手第19章 容閎第3章 新家第3章 徵兆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12章 衝突第21章 條件第19章 重組第4章 最優秀的第33章 挖人第56章 招攬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68章 亨特拉爾先生家的週末第58章 一言爲定第31章 合作第59章 半邊天第15章 第一個病人第50章 入股第4章 埃爾利希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1章 亨特拉爾先生第24章 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