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閱兵

朱駿隨手將降書交在馬下的校尉手裡,拍馬向前跨了兩步:“逆賊王莽白已誅,爾等脅從者無罪,當務之急該迅速遣人尋找緬國先王子嗣繼承王位,以安國體。”

“如今王莽白已將宗室子嗣誅殺殆盡,還請陛下親自監國,以安衆心。”阿倫已經決定無恥到底了,徹底的淪爲了緬奸。

“放肆,你要陷朕於不仁不義嗎?”朱駿臉色一變,揮了揮手上的馬鞭道:“緬甸立國三百年,歷代緬王兢兢業業勤於王事,如今雖然出了王莽白這個不肖子孫,朕如何忍心奪其國政?此事不必再議,朕會派人分頭尋找,務必找出緬王的子嗣出來。”

朱駿雖然說的大義凜然,仍然瞅了阿倫一眼,內心暗道此人倒是機靈,對於自己將來控制緬甸有些用處。

朱駿蹙着眉頭,眼眸透過城門門洞看到延伸至街尾處都毫無人煙,不由得怒道:“大軍就要入城,長街上爲何不見緬國的百姓?”

跪在近前的阿倫稟道:“城內仍有王莽白餘孽,下臣們擔心王師入城時會引發什麼事端,甚至有無知的百姓衝撞了王師,因此便在各街道設置了警戒,讓百姓暫時在家內歇養。”

朱駿自然明白阿倫的意思,明軍雖然是王師,討伐的是逆賊王莽白,但畢竟還是外人,他們生怕有人滋事,於是乾脆將百姓們趕入屋內,不許他們出來。

“朕難道會怕一些小小賊寇?傳令下去,只清空一條明軍入城的通道,其餘的街道仍然開放,道旁也可讓人圍觀。”朱駿居高臨下的呵斥一聲道,朱駿自然是有自己考量的,如今緬甸剛剛平服,暗地裡卻是暗潮涌動,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的混雜在一起,今日正好趁着入城之時展現明軍威武,以此來震懾宵小。更何況現在的緬人對於明軍還是較爲歡迎的,諒來也不會鬧出什麼大亂子出來。

阿倫得了朱駿的口喻,哪裡還敢怠慢,方纔還在命人驅趕百姓入屋的他,又吩咐幾名將軍分頭率領部下呵斥百姓上街。

三通鼓聲過後,隨着號角聲嗚嗚響起,城外由神機營、神勇營、山地營、水師營組成的四個方陣已整齊劃一的集結完畢,城內的百姓也紛紛走上了街頭,被緬兵們手持着長矛、緬刀隔在街道之外,許多人掂起腳尖駐足觀看,熙熙攘攘的頗爲熱鬧。

“來了,來了。”有眼尖的人大喊,引得無數雙眼睛瞅向城門處。

首先穿過城樓門洞的神機營指揮使沐劍銘此時身穿銀白色的戰甲,頭帶銀白色頭盔,頭盔上面是幾支雁翎羽,顯得英姿勃發,在他的身後,三百名神機營戰士分爲十列,踏着整齊的方步緩步而來,神機營全身罩着黑色的輕甲,手中持着鋼弩、火銃,身後是裝滿了箭羽的藏青色箭囊,腳下的馬靴整齊劃一的踏步在青石條磚的街道上嘎吱作響。

走正步原本就是朱駿爲明軍設立的新兵訓練中的一項,爲的是加強士兵的紀律性以及增強團隊的協作能力,沒想到在今天竟派上了用場,緬人們從未見過如此整齊劃一的軍隊,在他們的眼裡,當兵的除了手中多了一把緬刀之外和普通人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讓他們扛起鋤頭時,他們立刻就能成爲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這個時候並沒有軍人的觀念,特別是在遠離文明地區的緬甸,在這裡,軍隊不是一支獨立的系統,與民團倒有些相似,天下太平之時大家各自解散,一旦有了戰事便四處募集,或用懸賞,或強行徵召,這樣的軍隊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夥農民。

道旁的緬人們屏住呼吸,似乎已忘了喝彩,他們第一次感覺到了評書中所說的威武之師的模樣。

在街角處,阿倫已命人在此搭起了高臺,朱駿與一干隨員站在臺上,已看到神機營方陣從左側踏步而來,朱駿仔細看了看,無論是縱看還是橫看,都是一條線一樣的整齊,暗暗點了點頭,對沐劍銘的練兵成功表示滿意。

片刻之後,方陣已近高臺,沐劍銘陡然拔出腰間的長劍向天一指,大吼:“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咔咔……整齊的馬靴聲猛的頓地,發出劃一的咔咔聲,沐劍銘身後兩名高舉日月旗幟的旗手已將旗幟揚的老高,迎着冬風獵獵作響,無數人跟着沐劍銘大吼:“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連續喊了三遍,第一遍時還只是神機營的戰士在喊,第二遍時便有一部分緬官們跟着附和,這些人並不激動,只是希望留給朱駿一個好印象而已,到了第三遍時,夾道的緬人似乎受到感染,也紛紛轟然跟着大吼。

朱駿的臉上已揚起了久違的笑容,獨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是男人理想的最高境界,朱駿已經感覺到了,雖然任重道遠,但今天卻感覺到觸手可及。

神機營的方隊走過,接着是手持長刀橫胸而握的是神勇營,比之神機營殺氣更盛,而後是綠衣黑甲的山地營,他們揹着鋼弩箭筒,小腿綁着牛皮鞘的匕首,腰畔插着烏黑的長繩勾索。最後,纔是水師營在劉二的帶領下走過,水師營穿戴的是淡藍色輕甲,長刀、鋼弩,在幟旗招展下顯得殺氣騰騰。

“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嘹亮的吼叫聲中,最後一隊水師營從高臺處越過,接着城門口響起一陣緊促的馬蹄聲,一聲熟銅鎧甲的李定國催着馬,身後是數百騎士打着黑底紅日黃月的日月旗和上書義王李的大旗快速越過,在騎士的背後,則是萬名穿了新甲的緬北軍。

緬人們一陣騷動,有懂漢語的緬人已經在道旁大叫:“是緬北李定國的明軍。”

此言一出,騷動更盛,相對於朱駿來說,李定國在緬北的威勢更大,自李定國所率的孤軍進入緬北之後,緬甸方面多方刁難,李定國大怒之下,以一萬孤軍大破緬國十萬象兵,緬人膽寒,最後還是永曆帝親自寫信請李定國罷兵才罷手,朱駿能活到現在,多半也是挾此戰之威,使得緬王投鼠忌器,生怕惹怒了李定國的原因。

緬北軍雖然訓練不足,腳步零散,但自有一股百戰之師的氣魄,雖是行如枯骨,面黃肌瘦,渾身所散發出來的騰騰殺氣卻讓夾道向前推擠圍觀的緬人不禁向後退了幾步。

“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走過高臺時,萬名緬北軍嘹亮的大吼,雖有些零落,卻是喊聲震天。

朱駿眼眸張大,迎着火辣辣的日頭,忍不住輕輕招了招手:“吾大明奉天討賊,今逆賊伏誅,百姓樂業。諸位將校務必約束部屬,除奉命巡邏者外,不許擅離營地滋擾百姓,違者以軍令法辦。”

一名嗓子較高的緬官連忙高聲大喊,將朱駿的話用緬語轉述。緬人更是歡聲雷動,以往戰爭中攻略城池之後多半都會縱容部屬劫掠,他們早有這一層的擔心,今日見朱駿發話,胸中自有一股劫後餘生的慶幸。

他們不知道的是,明軍與軍閥不同,但是目的仍然是一樣的,明軍之所以秋毫無犯,是打算將緬人當作自己的子民,將來好作爲反清的基地。而軍閥只撈一票就走,當然是能搶多少是多少,百姓仍然是受盤剝的對象,只是緩急不同而已。

“朕授命於天,乃天下共主,今日逆賊已被誅除,應當將國事奉還緬國王室,以保緬國長治久安,三日之後,朕與明軍將會撤出阿瓦。”朱駿眯着眼,給了立在一旁阿倫一個眼色。

緬人們聽完緬官的緬語轉述,都不由得大吃一驚,世上哪有這樣的事?大明皇帝花了如此多的功夫竟然分文不取,而且將所佔城池奉還,這時,不知人羣中是誰高吼一聲:“大明皇帝陛下萬歲,請皇帝陛下坐鎮監國!”

此人的緬語並不純熟,混雜在人羣中卻是一副緬人打扮,只是皮膚不似緬人那樣黝黑,正是錦衣衛混入阿瓦城的番子。

“大明皇帝陛下萬歲,請皇帝陛下坐鎮監國!”大多數緬人對險惡的政治仍然沒有多少涉及,只知道明軍威武雄壯、與民無犯,再加上這皇帝龍行虎目自有一番氣質,人不但和善,而且爲人似乎也還厚道,都不由得跟着大喊。

“皇帝陛下,下臣有事要奏。”阿倫已經理會到了朱駿的意思,在高臺上拜伏道。

;

第64章 李定國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82章 巷戰第417章 計劃第8章 海賊第187章 血戰第530章 不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1章 以人爲本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438章 銅脈第45章 貪官污吏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6章 夜襲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420章 出征第100章 撫慰第394章 同盟國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179章 叛逃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29章 獵象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90章 巷戰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44章 南洋海第28章 歃血爲盟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72章 閱兵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540章 開拓第65章 緬甸王子第515章 國書第236章 晉升第14章 苦肉計第491章 英雄第406章 流民第798章 空營第42章 錦衣衛第五十七 營救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540章 開拓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69章 李定國第17章 圈套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483章 圍城第428章 熱氣球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41章 以人爲本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35章 帝王之術第238章 琉球第559章 困獸第516章 登城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101章 對陣第184章 保衛昆明第509章 排蒙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22章 雪原絞殺第515章 國書第51章 海盜猖獗第483章 圍城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64章 李定國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101章 對陣第89章 爭國本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492章 國書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6章 信心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4章 南洋海第32章 託付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
第64章 李定國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82章 巷戰第417章 計劃第8章 海賊第187章 血戰第530章 不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1章 以人爲本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438章 銅脈第45章 貪官污吏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6章 夜襲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420章 出征第100章 撫慰第394章 同盟國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179章 叛逃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29章 獵象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90章 巷戰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44章 南洋海第28章 歃血爲盟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72章 閱兵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540章 開拓第65章 緬甸王子第515章 國書第236章 晉升第14章 苦肉計第491章 英雄第406章 流民第798章 空營第42章 錦衣衛第五十七 營救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540章 開拓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69章 李定國第17章 圈套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483章 圍城第428章 熱氣球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41章 以人爲本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35章 帝王之術第238章 琉球第559章 困獸第516章 登城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101章 對陣第184章 保衛昆明第509章 排蒙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22章 雪原絞殺第515章 國書第51章 海盜猖獗第483章 圍城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64章 李定國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101章 對陣第89章 爭國本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492章 國書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6章 信心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4章 南洋海第32章 託付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