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噩耗(一)

天終於亮了。

對漢王來說,是無盡暗夜的開始。

漢王被沈祐砍了兩刀,一刀傷在胸膛,一刀傷在左腿。胸膛處血流如注,左腿血肉翻開,可見白骨。

養尊處優的漢王,生平最苦的莫過於守了兩年皇陵。沒有美酒和美人,像苦行僧一般。卻從未受過這等要命的重傷。

“救我!”漢王眼前一片血光,甚麼也看不清了,艱難地伸出還能用力的左手,在半空中胡亂揮舞:“快些救我!”

站在漢王面前的太子,面色如籠寒霜,吐出幾個字:“讓太醫來給漢王療傷!”

漢王不知有沒有聽出太子的聲音。垂危之際,漢王只剩下求生的本能,用僅剩的力氣低聲呼喊:“救救我!”

太醫很快過來了,看着滿身鮮血奄奄一息的漢王,太醫心中一凜,忙爲漢王止血包紮。

太子很快收回目光,吩咐一聲:“楊景和,令人守着漢王。”

太子張口直呼他的名字,少之又少。可見現在心情惡劣至極。想想也是,親爹喪事還沒完全結束,就被兩個親兄弟聯手埋伏作亂。換了誰,心情都好不到哪兒去!

楊公公心裡暗暗嘆息,恭聲領命。

太子轉身離去。

太孫朱昀用憎厭嫌惡的目光瞥了只剩一口氣的漢王一眼,很快離開。

秦王已死,漢王奄奄一息。黑衣死士們死了大半,剩餘的小半,要麼受了重傷不能動彈,要麼被剿了兵器成了俘虜。

御林軍同樣死傷慘重,遍地屍首,哀嚎聲不絕於耳,令人慘不忍睹。

前來救援的神機營統領李將軍,神色沉重地拱手:“末將來遲一步,令太子殿下受驚了!”

率領錦衣衛前來的,是賀鎮撫使,也是一臉沉痛:“昨夜驚見求救焰火,末將震驚不已,立刻領兵來援。萬幸及時趕上了,太子殿下和太孫殿下平安無事。”

李將軍面色有些僵硬。

論距離,神機營比錦衣衛要近一些。點兵救援的速度,卻不及錦衣衛。他領兵趕到的時候,錦衣衛已經殺得黑衣人潰敗。嚴格來說,神機營只是幫着收拾了殘局而已。

真計較起來,太子可以治他的罪!

太子目光掠過李將軍忐忑難安的臉孔,不動聲色地說道:“賀鎮撫使和李將軍都來得正好,孤安然無恙,有你們兩人的功勞。回朝後,孤再論功欣賞!”

李將軍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感激涕零地表了忠心。

一旁的賀鎮撫使,心裡暗暗冷笑一聲。

神機營比錦衣衛大營近了五十多裡,結果比錦衣衛來遲了半個時辰。這裡外相差,就是一個多時辰的時間。

虧得太子殿下福星高照,不然,等神機營的人來,太子的屍首怕是都涼了。

要說李將軍和秦王漢王一同謀反,倒不至於。不過,李將軍私下裡和秦王有過來往,只怕是打着“靜觀其變”的主意。

太子殿下現在是好言安撫住李將軍。等日後,遲早要算一算這筆賬。

……

“太子殿下平安,老臣就是現在閤眼,也無妨了。”被“保護”了一整夜的文臣們,終於被放了出來。徐閣老顫顫巍巍地跪了下去,老淚縱橫。

鄭閣老也哭着跪下了:“老臣這一夜憂思重重,焦灼難當。好在殿下有上蒼庇佑,有驚無險。”

太子忙將兩位閣老扶起,好言寬慰。

馮侍郎動作慢了一步。再者,以他的官職品級,還輪不到他“涕淚哭訴”。頗有些遺憾地站在角落處,用袖子擦拭眼角。

徐閣老沒有哭太久,很快鎮定下來,問明瞭眼下情形之後,立刻拱手道:“請殿下立刻回京歸朝,安定人心。”

秦王漢王聯手作亂,說不定,宮中也有動亂。太子得立刻回宮,安定局面。

太子同樣心憂如焚,點了點頭:“孤也有此打算。”

頓了頓,又道:“皇陵這裡,還有許多後續事宜要處置。孤打算讓錦衣衛留下。”

至於一衆文臣,自然要隨太子一併回京。

太子轉頭看了朱昀一眼。朱昀立刻心領神會,低聲道:“父王先回京,兒臣暫且留下。等此間事了,再回宮。”

這裡得留一個主事之人。朱昀是最合適的人選。

太子略一點頭,囑咐道:“若有什麼事委決不下,立刻令人送信去京城。”

就在此時,楊公公急匆匆地過來了。素來冷靜沉穩的楊公公,此時竟是一臉驚惶。

太子心裡一沉,目光凌厲:“是不是京城出事了?”

楊公公強忍着心慌意亂,拱手稟報:“是。宮中送出消息,昨夜有人私自開了一處宮門,有黑衣蒙面的死士衝進了宮裡。宮中有宮人內侍作亂,四處放火。東宮也走了火。那些黑衣死士,齊聚在東宮外,要衝進東宮……”

太子怒不可遏,太陽穴鮮血汩汩流動。

朱昀俊臉陡然白了,一個箭步衝到楊公公面前,一把抓住楊公公的衣襟,厲聲追問:“東宮如何了?”

楊公公聲音苦澀:“來送信的人說了,東宮早早就封鎖了宮門,無人能進出東宮。只知道黑衣死士沒能攻破宮門,死傷無數。東宮裡清醒如何,現在還不清楚!”

然後,楊公公紅了眼睛,哭着說道:“還有一樁驚天噩耗。昨夜,曹貴妃隻身進了慈寧宮,趁着衆宮人不備,竟以匕首刺死了太后娘娘!”

衆人:“……”

這一道晴天霹靂,劈得衆人齊齊變了臉。

宮中有些變故,在衆人意料之中。秦王漢王都敢動用死士刺殺太子了,在宮中作亂也不稀奇。萬幸東宮有防備,及時封鎖宮門。黑衣死士既然沒衝破宮門,可見東宮沒什麼大礙。

誰也不會想到,曹太后竟在宮變中遭了殃!

一個八十多歲的太后,能礙着誰?

是誰這般喪心病狂,竟對曹太后下了殺手?

太子額上青筋畢露,伸手抓住楊公公的胳膊:“你說什麼?皇祖母怎麼了?”

楊公公眼中淚珠滾落:“殿下請節哀!太后娘娘已經駕鶴西去了!”

第450章 緊急(二)第446章 花燈第543章 成雙第16章 一夢第481章 袒護(一)第27章 賞花(一)第48章 燕王(二)第221章 靠近第289章 立功第304章 探望第76章 閒言第407章 重逢(一)第227章 動心(一)第507章 疑雲第144章 掩耳第498章 驚覺第181章 隱秘(一)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442章 硝煙第353章 兄弟(二)第344章 麻煩(二)第415章 生子(二)第151章 探望(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409章 臨盆(一)第417章 洗三(二)第308章 相聚(一)第411章 郡主第180章 慪氣(三)第44章 投誠(一)第549章 五年(二)第106章 威逼(三)第249章 功成第67章 一戰(一)第319章 酒後第481章 袒護(一)第281章 風波(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62章 彆扭第400章 姐妹第624章 番外之姻緣(二)第152章 探望(二)第229章 親事(一)第289章 立功第34章 憤怒(二)第321章 收網第316章 隔閡第178章 慪氣(一)第81章 婚約第392章 廝守(二)第88章 命案(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93章 驚險(一)第365章 喪鐘第399章 統領(二)第151章 探望(一)第145章 震怒第155章 重逢(一)第28章 賞花(二)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6章 箱籠第127章 敲詐第197章 回京第98章 餘波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404章 留京第49章 夫妻第173章 秘密第511章 離去(三)第548章 五年(一)第66章 皇子第381章 功過第532章 和睦第192章 禁足第268章 新婚(一)第408章 重逢(二)第43章 無恥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75章 勢利第425章 祖孫第367章 意外第439章 喜事(二)第3章 交鋒第492章 隱憂第182章 隱秘(二)第313章 登門(二)第481章 袒護(一)第530章 安頓(一)第329章 事發(一)第503章 霹靂(一)第344章 麻煩(二)第421章 滿月(三)第329章 事發(一)第202章 提醒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92章 面聖(二)第360章 熱鬧(二)第263章 新婦第179章 慪氣(二)第258章 恨嫁
第450章 緊急(二)第446章 花燈第543章 成雙第16章 一夢第481章 袒護(一)第27章 賞花(一)第48章 燕王(二)第221章 靠近第289章 立功第304章 探望第76章 閒言第407章 重逢(一)第227章 動心(一)第507章 疑雲第144章 掩耳第498章 驚覺第181章 隱秘(一)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442章 硝煙第353章 兄弟(二)第344章 麻煩(二)第415章 生子(二)第151章 探望(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409章 臨盆(一)第417章 洗三(二)第308章 相聚(一)第411章 郡主第180章 慪氣(三)第44章 投誠(一)第549章 五年(二)第106章 威逼(三)第249章 功成第67章 一戰(一)第319章 酒後第481章 袒護(一)第281章 風波(一)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62章 彆扭第400章 姐妹第624章 番外之姻緣(二)第152章 探望(二)第229章 親事(一)第289章 立功第34章 憤怒(二)第321章 收網第316章 隔閡第178章 慪氣(一)第81章 婚約第392章 廝守(二)第88章 命案(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93章 驚險(一)第365章 喪鐘第399章 統領(二)第151章 探望(一)第145章 震怒第155章 重逢(一)第28章 賞花(二)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6章 箱籠第127章 敲詐第197章 回京第98章 餘波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404章 留京第49章 夫妻第173章 秘密第511章 離去(三)第548章 五年(一)第66章 皇子第381章 功過第532章 和睦第192章 禁足第268章 新婚(一)第408章 重逢(二)第43章 無恥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75章 勢利第425章 祖孫第367章 意外第439章 喜事(二)第3章 交鋒第492章 隱憂第182章 隱秘(二)第313章 登門(二)第481章 袒護(一)第530章 安頓(一)第329章 事發(一)第503章 霹靂(一)第344章 麻煩(二)第421章 滿月(三)第329章 事發(一)第202章 提醒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92章 面聖(二)第360章 熱鬧(二)第263章 新婦第179章 慪氣(二)第258章 恨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