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安頓(一)

半個月後,沈祐一行人,終於到了邊城。

朝廷聖旨早在數日前就到了。孟將軍特意派了百餘名士兵,沿着官道迎出了二十里。到了城門外,只見城門大開,孟將軍領着大大小小數十個軍中武將,一同相迎。

沈祐立刻下馬上前,對着孟將軍拱手一禮:“末將沈祐,見過孟將軍!”

孟將軍正當盛年,身材高大,目光炯炯,一派名將風采。

孟將軍的長處不止是會領兵打仗,於人情事故官場來往同樣高明。當日慶安帝派孟將軍來邊軍,也正是看中了孟將軍這一點。

孟將軍到了邊軍後,和袁家派系的武將們相處甚得,這一年來,軍令暢通,也可見孟將軍的能耐本事了。

沈祐對孟將軍的欽佩敬重,絕不是裝出來的。

孟將軍笑聲爽朗,伸手扶起沈祐:“沈將軍快些請起。朝中聖旨,數日前就送來了。我知道你要來邊軍,心裡十分快慰。”

“皇上派心腹重臣來邊軍,可見對邊軍的重視。以後,你我同心同力,用心練兵,整頓邊軍,如此纔不負皇恩。”

不愧是武將中善結人緣的典範,這一番話,讓人聽着十分順耳。

孟將軍又領着一衆武將,走到了趙王世子三人的馬車前,恭聲道:“末將恭迎世子,恭迎東安郡王和丁公子。”

趙王世子朱暘和丁琅三人,終於體會到了久違的揚眉吐氣的感覺。

這樣就對了嘛!

朝臣武將們官職再高,見了朱家子孫也得畢恭畢敬,他們可是皇室血脈。膽大包天任性妄爲敢無視他們尊貴身份的,也就一個沈祐了。

三人以趙王世子爲首。趙王世子擺出矜持的嘴臉,衝孟將軍略略點了點頭。

孟將軍身後一衆武將,心裡各自哼了一聲。這三人也太囂張跋扈了。孟將軍是正二品的朝廷重臣,十萬邊軍主將,就是覲見皇上,皇上也要禮遇幾分。他們幾個皇室宗親,本事沒多少,架子倒是擺得比天還高。

孟將軍不以爲意,依舊恭聲笑道:“諸位遠道而來,奔波辛苦。請先進城安頓,今日晚上,我在將軍府設宴,請世子郡王丁公子給末將一個薄面。”

趙王世子三人隨口應下,轉身又上了馬車。擺明了是不屑和邊軍武將們說話。

武將們心裡又是一聲冷哼。

誰還不知道誰啊!當日趙王世子一行人隨太子來邊關,鬧騰得不像話,被沈祐三拳兩腳收拾了,關了十幾天,直至擊退敵軍才被放出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武將們無人不知。

現在虧他們有臉擺出這副趾高氣昂的模樣。

……

長長的車隊,不緊不慢地進了城門。

孟將軍騎上駿馬,沈祐特意放慢速度,讓了一個馬身的位置,以示對上官的尊重。

孟將軍看在眼裡,心裡暗暗點頭。

沈祐身爲天子心腹重臣,且戰功赫赫,年少得志,有自傲的資本。他其實也、做好了容讓幾分的心理準備。現在沈祐這般恭敬有禮,他心裡自是鬆了口氣。

邊城遠不及京城繁華,和江南各縣郡相比多有不及,卻自有一番開闊疏朗。

一行人進城後,在一條街坊前停下。

孟將軍和氣地笑道:“沈將軍一行人,皆攜家眷前來。我特意令人騰出了這兩條街坊的宅子,以便你們安置。”

沈祐忙拱手道謝。

沈嘉興致勃勃地打量起來。孟將軍在短短十幾日裡就騰出了這一片宅子,可謂用心良苦了。

這些宅子都不算太大,多是兩進三進的宅院。他們都是小家庭,人口不多,就是加上各自帶來的家丁丫鬟,也就十幾口人。這樣的宅子,足夠安置了。

至於趙王世子他們,孟將軍領着去將軍府安頓。

沈祐叫了沈嘉等人過來:“這裡有五十多個空宅子,有的大一些,有的稍微小一點。家中人口多的,別客氣,挑大宅子。人口少的,也別嫌委屈,挑小一些的便是。你們去和自己的媳婦商量一下,選一處宅子進去安頓吧!”

衆人皆笑着應了。

在馬車上憋了小半日未曾露臉的馮少君,抱着旭哥兒下了馬車,笑盈盈地看着自家夫婿。

沈祐目中閃過笑意,走上前,抱過兒子,握住嬌妻的手:“我們也去看看宅子。”

馮少君笑着點點頭。

沈嘉雷小雪夫妻兩個,也過來了。沈嘉懷裡抱着一個,肩膀上坐了一個,滿臉笑容:“等等我們。”

雷小雪也笑道:“四弟妹,我們宅子挑在一處,以後他們兄弟去軍營了,我們可以做伴。”

馮少君欣然應道:“我和三嫂想到一處去了。”

方鵬腆着臉,帶着媳婦和三個兒子過來了:“人多熱鬧,我也得和你們住得近一點。”

方鵬的媳婦李氏也是將門閨秀,和雷小雪早就相識。馮少君見過李氏幾回。如今一同來邊城,彼此更親近幾分。

李氏個頭不高,身材嬌小玲瓏,笑起來甜甜的。她嫁給方鵬後,五年裡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比妙姐兒大一歲,最小的那個和旭哥兒差不多大。

方鵬左手一個右手一個,脖子上還坐了一個,三個淘氣小子你拍我我撓你,看着熱鬧又好笑。

選宅子這等事,當然是媳婦做主。沈祐沈嘉方鵬,各自抱着孩子,慢悠悠地跟着。五十多處宅子,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小半個時辰也就轉過來了。

馮少君挑中了一處三進的宅子,雷小雪索性挑了隔壁的,雖然兩進小了些,好在人口也不多,足夠住了。

李氏也選了隔鄰的宅子。三處宅子都挨在一處,以後走動起來也格外方便。

選好了宅子後,各家的馬車就過來了,侍衛丫鬟們忙着搬箱攏行李。馮少君和沈祐帶着旭哥兒進了新家。

旭哥兒從沈祐懷中下來,撒歡一般四處跑。院子裡的幾株廣玉蘭,葉子碧綠如洗。明媚的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在馮少君笑盈盈的俏臉上。

沈祐心裡涌過陣陣熱流。

這是他們的家。

第543章 成雙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536章 掌兵第15章 過往(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265章 三日第442章 硝煙第10章 故人第181章 隱秘(一)第533章 做戲第405章 殞命第192章 禁足第425章 祖孫第452章 蛻變(一)第338章 請功第415章 生子(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451章 慘烈第399章 統領(二)第388章 喜信第229章 親事(一)第90章 入宮(二)第468章 處置第531章 安頓(二)第39章 隱秘(一)第314章 登門(三)第179章 慪氣(二)第41章 祖孫(一)第381章 功過第335章 餘波(一)第351章 漢王(三)第472章 大勝(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525章 遠行(三)第71章 恭賀(一)第515章 齊心(三)第490章 好轉第536章 掌兵第453章 蛻變(二)第124章 夜會(二)第218章 碰面第211章 驚險第248章 書信第411章 郡主第323章 雲裳(二)第206章 驚馬(二)第276章 立誓第189章 離別第369章 進宮第32章 刁難第451章 慘烈第114章 解決第25章 閒氣第162章 疑心第407章 重逢(一)第565章 後事第404章 留京第301章 離世第574章 番外之趙王(二)第461章 覲見第195章 殉葬第521章 真相(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213章 佈局第81章 婚約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169章 驚濤第516章 警告第498章 驚覺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26章 姐妹第285章 離別第236章 當年第361章 隱秘第634章 番外之沈好(二)第256章 登門第25章 閒氣第322章 雲裳(一)第76章 閒言第273章 進宮第461章 覲見第438章 喜事(一)第54章 母子(一)第558章 相見(二)第261章 母子第214章 及笄(一)第17章 出府(一)第278章 離去第512章 離去(四)第456章 喪信第324章 雲裳(三)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95章 “內鬼”第455章 噩耗第64章 大比(二)第187章 衷腸(一)第135章 大功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
第543章 成雙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536章 掌兵第15章 過往(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265章 三日第442章 硝煙第10章 故人第181章 隱秘(一)第533章 做戲第405章 殞命第192章 禁足第425章 祖孫第452章 蛻變(一)第338章 請功第415章 生子(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451章 慘烈第399章 統領(二)第388章 喜信第229章 親事(一)第90章 入宮(二)第468章 處置第531章 安頓(二)第39章 隱秘(一)第314章 登門(三)第179章 慪氣(二)第41章 祖孫(一)第381章 功過第335章 餘波(一)第351章 漢王(三)第472章 大勝(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525章 遠行(三)第71章 恭賀(一)第515章 齊心(三)第490章 好轉第536章 掌兵第453章 蛻變(二)第124章 夜會(二)第218章 碰面第211章 驚險第248章 書信第411章 郡主第323章 雲裳(二)第206章 驚馬(二)第276章 立誓第189章 離別第369章 進宮第32章 刁難第451章 慘烈第114章 解決第25章 閒氣第162章 疑心第407章 重逢(一)第565章 後事第404章 留京第301章 離世第574章 番外之趙王(二)第461章 覲見第195章 殉葬第521章 真相(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213章 佈局第81章 婚約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169章 驚濤第516章 警告第498章 驚覺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26章 姐妹第285章 離別第236章 當年第361章 隱秘第634章 番外之沈好(二)第256章 登門第25章 閒氣第322章 雲裳(一)第76章 閒言第273章 進宮第461章 覲見第438章 喜事(一)第54章 母子(一)第558章 相見(二)第261章 母子第214章 及笄(一)第17章 出府(一)第278章 離去第512章 離去(四)第456章 喪信第324章 雲裳(三)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95章 “內鬼”第455章 噩耗第64章 大比(二)第187章 衷腸(一)第135章 大功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