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真相(二)

直至晚上,朱昀才肯見人。

這半日,不知朱昀經歷了怎樣激烈的思想鬥爭。臉上不見半分蹤影,還是像往常一樣平靜溫和。

棟哥兒棠姐兒棟哥兒三人,一同圍在牀榻邊,對着父親噓寒問暖。

朱昀看着三個兒女,目光溫柔。

棟哥兒開蒙讀書後,進步極快。此時已褪了些稚嫩之氣。朱昀張口詢問他的功課,棟哥兒自信滿滿地答道:“今日太傅又誇我了,說我比父王年少時還要聰慧。”

袁敏聽得好笑。

朱昀小時候天資出衆,聰慧無雙。棟哥兒天資也極其出衆,不過,比朱昀少時還要聰慧這等話,顯然是太傅有意哄棟哥兒高興。

朱昀也笑了起來:“你這麼說了,我可得好好考一考你。”

棠姐兒嬌嗔道:“父王也得考考我。”

朱昀十分疼愛女兒,笑着說道:“好好好,我一起考你們兄妹兩個。”

樑哥兒還小,對考較課業這等事不感興趣,爬到牀榻上,依偎在親爹身邊。袁敏笑盈盈地坐在牀榻邊。

孩子們待了一個時辰,各自睏倦了,才肯離去。

夫妻兩個終於得以獨處。

袁敏輕聲問道:“父親今日進宮,和你說了什麼?你爲何那麼生氣?”

朱昀苦笑一聲:“岳父對沈祐去邊關當差一事耿耿於懷,和我說,想令袁家人暗中給沈祐使絆子。我聽了之後,心中惱怒,和岳父爭辯了一番。所以心情不太好。”

袁敏一聽,眉頭緊緊皺了起來:“讓沈祐去邊軍,是父皇的意思。父親要是對沈祐出手,肯定會惹怒父皇。”

“是啊!”朱昀嘆道:“我是一番好心告誡岳父,只盼着岳父能聽進去。”

袁敏也嘆了一聲:“父親功利心太重了。好在還有祖父和大伯父二伯父他們在,袁家還輪不到父親做主。”

夫妻兩個唏噓一番,才洗漱安置。

袁敏熟睡了之後,閉着雙目的朱昀慢慢睜開眼。

他滿腹心事,目光沉沉,許久,才無聲長嘆,重新閉上了雙目。

……

隔日一早,袁皇后來了。

自朱昀回宮養傷,袁皇后每日定然早早過來,陪伴在兒子身邊,一待就是大半日或是一整天。

朱昀喝了藥之後,再次讓侍衛扶着下榻走動。

袁皇后緊張地陪在一邊,不時提醒:“走慢些,別摔着了。”

一片拳拳的愛子之心。

朱昀偶爾擡頭看一眼袁皇后,看着滿眼溫柔的孃親,朱昀心裡酸澀又難過。可這等複雜難言的心思,絕不能流露出來。

袁皇后被身邊人保護得極好,生平最大的煩惱,就是白日太閒的時候,要想着怎麼打發時間。現在天天陪在兒子身邊,便連這一樁苦惱都沒了。

待走了一圈休息的時候,袁皇后拿了帕子爲朱昀擦拭汗珠。朱昀無奈地笑道:“母后,我右手受傷,左手又沒事,自己擦汗就行了。”

袁皇后像哄孩子一般:“很快就好了。”

朱昀哭笑不得,只得閉嘴。

“昀兒,”袁皇后打量朱昀,有些奇怪地問道:“你是不是有什麼心思?我怎麼覺得,你今天有些心神不寧。還有,你的眼下有些青影,莫非是昨夜沒睡好麼?”

朱昀面不改色地笑道:“我天天在東宮裡待着,實在氣悶。總想着快點好起來,去上朝聽政,爲父皇分憂。”

袁皇后心疼地嘆口氣:“你身體還沒養好,就別總惦記朝堂政事了。朝中這麼多臣子,還愁沒人爲你父皇分憂麼?你什麼都別多想,好好養傷。”

朱昀乖乖點頭應了。

……

又過兩日。

慶安帝得了空閒,到東宮來看兒子。

太醫正爲朱昀換藥,慶安帝沒有出聲,靜靜佇立一旁。

朱昀趁着這片刻光景默默調整心情。待傷藥換好太醫退下,朱昀神色如常地向慶安帝請安問好。

慶安帝從來不是什麼慈父,哪怕心中關心憐惜,面上也是那副冷肅的模樣:“你這幾日感覺如何?”

朱昀答道:“多謝父皇關心,兒臣傷勢日漸好轉,今日已能走一段路。”

慶安帝嗯了一聲。

慶安帝沒出聲,朱昀也沒像平日那樣主動說話。父子兩人間,陷入了少見的沉默安靜。空氣中似流淌着令人不安的氣氛。

慶安帝略一擰眉,深深看了朱昀一眼:“前幾日,你岳父進東宮,和你說什麼了?”

朱昀神色淡淡:“岳父關切兒臣的傷勢,進東宮來探望一二,並未說什麼。”

大概是察覺到自己的態度太過冷淡,朱昀放緩了聲音:“岳父對沈祐去邊軍統領騎兵營一事有些不滿,發了些牢騷,兒臣開解了岳父幾句。”

慶安帝擰着的眉頭,鬆了一鬆,不輕不重地哼了一聲:“他就是私心過重。邊軍是朝廷的軍隊,不是他袁家的私兵。”

“朕派沈祐去練騎兵,他覺得朕削了袁家的兵權,心裡不痛快。指不定,還要在背地裡做些小動作使使絆子。”

朱昀看着慶安帝:“兒臣已經提醒敲打過他了。父皇若是放心不下,不如再派些人手給沈祐吧!”

慶安帝淡淡道:“不必。朕允沈祐帶五十個天子親衛去邊軍,已是破例。如果這樣沈祐還不能在邊軍立足,那就是朕看錯了人。”

朱昀想了想,又道:“父皇準沈祐一行人歇家眷去邊軍,是父皇的恩典。只怕孟將軍和袁家人,心中會生出攀比和不忿。”

武將外任時不帶家眷,這也是朝中慣例了。沈祐這樣的先例一開,難免人心浮動。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如此。

慶安帝顯然也思慮過這個問題,張口道:“朕和衆臣商議過此事,過些時日,就下一道聖旨。以後武將外任,皆可帶家眷一起赴任。一來安撫衆將,二來,也能彰顯朝廷的仁厚。”

朱昀點點頭:“父皇的恩德之舉,定能令衆武將歸心。”

父子兩個閒話片刻,慶安帝便起身回太和殿。

朱昀目送慶安帝的身影遠去,眼中閃過複雜至極的情緒,最終,皆隱沒眼底。

第463章 霹靂第205章 驚馬(一)第175章 重逢(二)第137章 驚變(一)第80章 震驚第289章 立功第346章 紅人第286章 進宮第427章 百日(一)第127章 敲詐第142章 卑劣(二)第257章 商議第52章 江氏(三)第185章 差事(一)第229章 親事(一)第26章 姐妹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536章 掌兵第531章 安頓(二)第380章 苦戰(二)第157章 重逢(三)第439章 喜事(二)第477章 長假(一)第185章 差事(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202章 提醒第263章 新婦第69章 高下第74章 三夢第406章 處置第514章 齊心(二)第505章 霹靂(三)第552章 歸來(二)第525章 遠行(三)第534章 正事(一)第405章 殞命第151章 探望(一)第462章 初見第22章 憤怒第134章 賬本第123章 夜會(一)第143章 病危第530章 安頓(一)第381章 功過第42章 祖孫(二)第5章 安頓第309章 相聚(二)第111章 撐腰(一)第60章 二夢(一)第92章 面聖(二)第436章 親善第59章 落水第347章 問詢第12章 舊案(一)第195章 殉葬第558章 相見(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138章 驚變(二)第293章 受傷(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487章 酒醉第246章 相會第202章 提醒第224章 風波(一)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31章 一見第495章 傳信(一)第547章 喪信(二)第390章 歸來(二)第143章 病危第1章 重回第447章 兄妹第118章 仗勢(二)第186章 差事(二)第79章 做主(二)第267章 拜堂第1章 重回第281章 風波(一)第368章 舊傷第75章 勢利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62章 疑心第311章 相聚(四)第473章 捷報第489章 表態第124章 夜會(二)第421章 滿月(三)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505章 霹靂(三)第610章 番外之伴讀(四)第502章 面聖第27章 賞花(一)第305章 父子第545章 新年第416章 洗三(一)第543章 成雙第4章 燙手第50章 江氏(一)第519章 疑心(一)
第463章 霹靂第205章 驚馬(一)第175章 重逢(二)第137章 驚變(一)第80章 震驚第289章 立功第346章 紅人第286章 進宮第427章 百日(一)第127章 敲詐第142章 卑劣(二)第257章 商議第52章 江氏(三)第185章 差事(一)第229章 親事(一)第26章 姐妹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536章 掌兵第531章 安頓(二)第380章 苦戰(二)第157章 重逢(三)第439章 喜事(二)第477章 長假(一)第185章 差事(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202章 提醒第263章 新婦第69章 高下第74章 三夢第406章 處置第514章 齊心(二)第505章 霹靂(三)第552章 歸來(二)第525章 遠行(三)第534章 正事(一)第405章 殞命第151章 探望(一)第462章 初見第22章 憤怒第134章 賬本第123章 夜會(一)第143章 病危第530章 安頓(一)第381章 功過第42章 祖孫(二)第5章 安頓第309章 相聚(二)第111章 撐腰(一)第60章 二夢(一)第92章 面聖(二)第436章 親善第59章 落水第347章 問詢第12章 舊案(一)第195章 殉葬第558章 相見(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138章 驚變(二)第293章 受傷(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487章 酒醉第246章 相會第202章 提醒第224章 風波(一)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31章 一見第495章 傳信(一)第547章 喪信(二)第390章 歸來(二)第143章 病危第1章 重回第447章 兄妹第118章 仗勢(二)第186章 差事(二)第79章 做主(二)第267章 拜堂第1章 重回第281章 風波(一)第368章 舊傷第75章 勢利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62章 疑心第311章 相聚(四)第473章 捷報第489章 表態第124章 夜會(二)第421章 滿月(三)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505章 霹靂(三)第610章 番外之伴讀(四)第502章 面聖第27章 賞花(一)第305章 父子第545章 新年第416章 洗三(一)第543章 成雙第4章 燙手第50章 江氏(一)第519章 疑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