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相見(二)

這般煽情的話,聽得楊公公鼻間發酸,眼睛發紅,聲音顫抖了起來:“奴才實在有負皇上厚愛。”

“奴才這副殘軀,苟延殘喘,活不了幾日了。隨時都可能閉眼西去。李太醫說,最多再活兩個月。”

“奴才走後,皇上別惦記奴才。奴才早點去投胎,說不定,轉世了還能再來尋主子。”

慶安帝聽得心中惻然,目中竟閃過一絲水光。

主僕四十年,朝夕相伴。楊景和是他忠心的奴才,也是他最信任的人。他這個天子九五之尊,有時候想說說心裡話,竟也只能和楊景和說一說。

慶安帝動了真情,低聲道:“別說這等喪氣話。李太醫不中用,朕再令別的太醫給你看診開方。什麼兩個月,朕要你長長久久地活着。”

楊公公一臉坦然:“皇上一片心意,奴才感激不盡。不過,醫術再好的大夫,也救不了必死之人。奴才大限已至。三兒特意回來陪奴才最後一程,奴才死而無憾了。”

慶安帝很自然地看了馮少君一眼:“你打算一直留在宮中嗎?”

馮少君神色平靜,張口應道:“是,我要一直陪着義父。”

有了這個開頭,接下來的話就順暢了:“沈祐兩個月多前領兵出關打仗,可曾回來?”

馮少君答道:“我離開邊城的時候,他已經回程。算一算時間,應該已經回到家中了。”

慶安帝淡淡道:“看來,孟將軍的請功摺子,很快就送到朝廷了。”

淡然的語氣裡,流露出一絲淡不可察的驕傲。

沈祐是沈家兒郎,光耀的沈家門庭,該驕傲的是辛苦將沈祐養大的沈茂大馮氏。你有什麼可驕傲的。

馮少君心裡暗暗腹誹,口中應道:“他有今時今日,一來是英勇無畏奮不顧身,二來是因爲邊軍悍勇,三則孟將軍胸襟寬廣,從不嫉妒賢能。最重要的是皇恩浩蕩,他焉能不爲大齊盡忠效死!”

慶安帝明知這是場面話,心裡也覺受用,眉頭舒展開來:“朕當日派他去邊軍,希望他練出一支精銳騎兵。沒料到,他能做得這麼好。”

馮少君微微一笑:“總算沒辜負皇上厚望。”

慶安帝的喉嚨裡像被什麼堵住一般,忽然難以爲繼,什麼都說不出口了。

楊公公不動聲色地打圓場:“沈將軍戰功赫赫,人人敬服。兼且兒女雙全,夫妻和睦恩愛,更是羨煞旁人。”

馮少君對着義父就寬和多了:“義父說的是。”

楊公公又衝馮少君使眼色:“你有什麼事,不妨張口。皇上就在這兒,總能應了你。”

慶安帝看着馮少君,等着馮少君張口。他給不了沈祐皇子身份,能在其他方面補償一二也是好的。

馮少君也沒客氣:“說起來,我確實有一事想求皇上。”

慶安帝立刻道:“你儘管張口,朕斷無不允之理。”

馮少君緩緩說道:“我不求皇上厚待沈祐。只懇請皇上秉公行事。沈祐犯了錯打了敗仗,皇上該罰則罰。反之,沈祐立了戰功,皇上該賞則賞。”

這一番話,可圈可點意味深長。

邊軍原本是袁家軍,孟將軍去了之後,袁家在邊軍的勢力被大大削弱。沈祐領着數十天子親衛去了邊軍之後,袁家勢力更是衰弱不止。

兩萬騎兵,都在沈祐掌控之下。可以說,邊軍勢力一份爲三,袁家佔其一,孟將軍佔其一,沈祐也佔了一份。

這份微妙的平衡,顯然是天子樂見的。

唯一可慮的,是沈祐的真實身份。這是一把雙刃劍。慶安帝在位時好說,將來總有太子繼位的那一天。到那時候,沈祐該何以自處?

這些隱晦的話中之意,楊公公聽出來了,慶安帝也聽懂了。

慶安帝沉默片刻,才道:“朕不會虧功臣良將。”

馮少君拱手:“多謝皇上。”

慶安帝目光復雜,半晌,扯開話題:“沈祐的兒子,現在快八歲了吧!女兒也該有五歲了。”

提起一雙兒女,馮少君的目光柔和了許多:“是,沈旭八歲,沈好五歲。沈旭頗有習武天賦,現在二十步外,十射十中。沈好今年也開蒙讀書了。”

慶安帝來了興致,笑着問道:“沈旭喜歡說話嗎?性情脾氣像不像沈祐?”

“半點都不像。”馮少君也笑了起來:“沈祐是個悶葫蘆,一天說不了幾句話,也不愛笑。沈旭整日淘氣好動,大大咧咧。倒有些像他三叔沈嘉。”

“沈好呢?”慶安帝聽得有趣,忍不住繼續追問。

馮少君目中閃過笑意,輕聲道:“好兒年紀不大,生得嬌軟可愛,其實機靈又難纏,心眼特別多。哥哥根本不是她對手。便是比她大幾歲的堂哥表哥們,也常被她指使得團團轉。”

慶安帝和楊公公相視一笑。這話裡話外形容的,不就是活脫脫的小了幾號的馮少君嗎?

馮少君不便瞪慶安帝,衝咧嘴笑的楊公公皺了皺鼻子:“義父笑什麼?”

楊公公也不怕她惱了,笑着打趣:“咱家聽着,倒是和你差不多。”

慶安帝低低笑了起來。

屋子裡的氣氛,也輕鬆起來。

楊公公特意活躍氣氛,用心良苦。馮少君樂不樂意,也得領情。

慶安帝沒待太久,很快便離去。馮少君代義父恭送天子。待慶安帝走後,馮少君回到牀榻邊,扶着楊公公躺下。

楊公公瘦成了一把枯骨,全身輕飄飄的。馮少君心中惻然,面上卻未流露,爲楊公公蓋好被褥。

楊公公絮絮叨叨地囑咐:“三兒,你別犯犟脾氣。皇上主動示好,你可得把握住機會。趁着這一回,和皇上和好吧!”

“胳膊擰不過大腿。你們夫妻兩個帶着孩子在邊城,有皇上撐腰,沒人敢貪沈祐的功勞。你也能繼續在邊城經營。這些,都是你們日後立身之本啊!”

都這等時候了,還在爲她謀算考慮。

馮少君心中晦澀難言,眼角有些發熱,輕聲道:“我聽義父的。”

楊公公欣慰地笑了起來。

第204章 暗鬥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20章 紅妝(一)第197章 回京第162章 疑心第42章 祖孫(二)第126章 惹禍第35章 餘波(一)第193章 潛入第15章 過往(二)第467章 衝突(二)第122章 酒宴(二)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531章 安頓(二)第102章 送禮第14章 過往(一)第72章 恭賀(二)第322章 雲裳(一)第53章 再遇第41章 祖孫(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259章 有孕第394章 殉葬(一)第519章 疑心(一)第373章 扶棺第56章 兄弟第309章 相聚(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366章 問心第243章 立儲(二)第471章 大勝(一)第415章 生子(二)第193章 潛入第359章 熱鬧(一)第459章 點兵第69章 高下第45章 投誠(二)第96章 效忠第410章 臨盆(二)第184章 坦誠(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419章 滿月(一)第240章 負荊第484章 太子(二)第405章 殞命第168章 崔家(二)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199章 重逢(二)第149章 酒宴(二)第143章 病危第543章 成雙第247章 冊封第375章 作亂(二)第512章 離去(四)第99章 憂心第500章 居心(一)第528章 撐腰第219章 兄弟(一)第1章 重回第532章 和睦第123章 夜會(一)第451章 慘烈第344章 麻煩(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50章 江氏(一)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63章 新婦第458章 浮動(二)第490章 好轉第4章 燙手第273章 進宮第262章 喜事第21章 紅妝(二)第120章 傳信第535章 正事(二)第539章 升職第363章 後事(一)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42章 祖孫(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163章 離京第533章 做戲第590章 番外之手足(八)第474章 盼歸第157章 重逢(三)第338章 請功第89章 入宮(一)第454章 戰事第185章 差事(一)第43章 無恥第493章 捐助第68章 一戰(二)第282章 風波(二)第238章 立後(一)第264章 恩寵第563章 油盡第245章 密室
第204章 暗鬥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20章 紅妝(一)第197章 回京第162章 疑心第42章 祖孫(二)第126章 惹禍第35章 餘波(一)第193章 潛入第15章 過往(二)第467章 衝突(二)第122章 酒宴(二)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531章 安頓(二)第102章 送禮第14章 過往(一)第72章 恭賀(二)第322章 雲裳(一)第53章 再遇第41章 祖孫(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259章 有孕第394章 殉葬(一)第519章 疑心(一)第373章 扶棺第56章 兄弟第309章 相聚(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366章 問心第243章 立儲(二)第471章 大勝(一)第415章 生子(二)第193章 潛入第359章 熱鬧(一)第459章 點兵第69章 高下第45章 投誠(二)第96章 效忠第410章 臨盆(二)第184章 坦誠(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419章 滿月(一)第240章 負荊第484章 太子(二)第405章 殞命第168章 崔家(二)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199章 重逢(二)第149章 酒宴(二)第143章 病危第543章 成雙第247章 冊封第375章 作亂(二)第512章 離去(四)第99章 憂心第500章 居心(一)第528章 撐腰第219章 兄弟(一)第1章 重回第532章 和睦第123章 夜會(一)第451章 慘烈第344章 麻煩(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50章 江氏(一)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63章 新婦第458章 浮動(二)第490章 好轉第4章 燙手第273章 進宮第262章 喜事第21章 紅妝(二)第120章 傳信第535章 正事(二)第539章 升職第363章 後事(一)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42章 祖孫(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163章 離京第533章 做戲第590章 番外之手足(八)第474章 盼歸第157章 重逢(三)第338章 請功第89章 入宮(一)第454章 戰事第185章 差事(一)第43章 無恥第493章 捐助第68章 一戰(二)第282章 風波(二)第238章 立後(一)第264章 恩寵第563章 油盡第245章 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