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親善

可憐太子朱昀,在太和殿裡批閱奏摺,直至子時,纔將堆積如山的奏摺看了一遍。批閱了一大半,留下三分之一左右的重要奏摺。然後打着呵欠回了東宮。

棟哥兒三個就早就睡下了。

袁敏一直沒睡,在等着夫婿回來。

“這麼晚了,你怎麼還沒睡。”朱昀怪心疼的,低聲催促:“以後父皇怕是會時常讓我留下批閱奏摺。你別總等我了。”

袁敏嗔他一眼:“我就想等你。”

朱昀哪裡經受得住,連忙舉手投降:“好好好,都聽太子妃娘娘的。”

袁敏被逗樂了,笑着啐他一口。夫妻兩個挽着手,恩愛親暱地回了寢室歇下。袁敏忽地想起什麼似的:“對了,聽聞馮公公回宮了,你今日見到他了麼?”

好端端地,怎麼忽然提起馮公公來了?

朱昀有些意外,看了妻子一眼:“馮公公回宮當差了。他一走就是一年,也不知去了何處。父皇沒說,我也沒問。”

馮公公幾年前開始展露頭角,時常不見蹤影,偶爾露一回面。朱昀心裡早有揣度,這個馮公公,十之八九是密探暗衛之流。過去的一年,只怕也是去做什麼秘密差事去了。

袁敏略一點頭:“馮公公機智過人,擅於應變,且當機立斷。如此人材,怪不得父皇這般器重他!”

朱昀挑眉笑了起來:“我可從沒聽你這樣誇過誰。”

袁敏出身名門,聰慧無雙,外柔內剛,眼光也格外高。能入她眼的人,寥寥無幾。今晚卻對一個內侍如此盛讚!朱昀驚訝之餘,甚至有些淡淡的酸意。

她都沒這麼誇過自己的丈夫呢!

袁敏抿脣一笑,然後輕嘆道:“去年,你們在皇陵裡遭遇動亂。宮中也不太平,東宮裡兩個內應,四處放火。虧得馮公公及時決斷,關了東宮的宮門。又讓母后帶着棟哥兒棠姐兒去了密室裡。”

“我當時動了胎氣,心裡驚懼,卻不能動彈。也是他一直守在我身邊。”

“我能撐到後來安然無事,多虧了馮公公。我心裡一直記着這份人情,所以對馮公公格外關注些。”

提起皇陵之亂和東宮動亂,朱昀心裡那一點吃味驟然消散。他緊緊擁住袁敏,語氣中滿是歉意:“對不起。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沒在你身邊。”

袁敏輕笑一聲:“這怎麼能怪你。當時你也在生死一發之際,總不能飛到我身邊來。”頓了頓,又低聲道:“那一次生死之劫後,我也徹底想通了。世間事,除了生死無大事。”

也就是從那一日開始,她不再介懷蔓兒的存在。

或許,將來有一天,朱昀還會納側妃美人進宮,夫妻會漸漸清淡。即使到了那一天,她也會挺直胸膛走下去。

夫妻心有靈犀。袁敏在想什麼,朱昀心裡都清楚。他默默將妻子摟在懷中,什麼也沒說。

所有的誓言都是輕飄飄的。唯有經受住漫長歲月的考驗,才見真心。

……

隔日一早。

朱昀和袁敏夫妻兩人,帶着三個孩子去椒房殿請安。

翻過一個年頭,棟哥兒和棠姐兒都四歲了。一雙龍鳳胎,生得粉雕玉琢。樑哥兒如今十個月大了,被養得白白胖胖,十分討喜。

袁皇后像天底下所有溺愛孩子的祖母一樣,見了孫子孫女,就高興得合不攏嘴。一手抱過樑哥兒,另一隻手還要將棟哥兒棠姐兒都摟在懷裡。

慶安帝啞然失笑:“你這也太貪心了。好歹也讓我這個祖父抱一抱孩子。”

袁皇后還沒張口,棠姐兒就甜甜地喊了一聲皇祖父。慶安帝笑着應一聲,將孫女抱過來放在腿上。

一家人,可謂和睦融融。

馮少君隨着楊公公在一旁伺候。太子妃袁敏笑盈盈地看了馮少君一眼:“一年未見,馮公公精神奕奕,風采更勝往日。”

太子妃主動示好,馮少君焉能不識趣,忙拱手笑道:“多謝太子妃娘娘關心。許久未見,娘娘威儀更甚。”

袁敏微微一笑。

她雙十年華,正是一個女子容顏最盛風韻最佳的年齡。就如枝頭鮮花盛放,風姿綽約。她不是嬌弱無力的鮮花,而是國色雍容的牡丹。不必倨傲,無需孤芳自賞,自然流露出太子妃的風華。

馮少君很欣賞這樣的太子妃,聰明且堅韌。

女子從來不是弱者。只是這世道和重重規矩,將女子束縛在內宅裡。袁敏身爲太子妃,打理宮務,撐起東宮,這份能耐手段,令人欽佩。

太子朱昀目光一飄,看着袁敏和馮公公對視一笑,不知怎麼地,心裡又有點不是滋味。

馮公公是不錯……不過,也不用對一個太監這般和善親切吧!沒了子孫根,也是半個男人哪!

朱昀心裡嘀咕一回,到底不好意思流露出來。

待請安過後,慶安帝起身去上朝,朱昀跟着一同起身。一衆天子親衛和內侍隨行,浩浩蕩蕩地去了金鑾殿。

依着平日慣例,沈祐這個天子親衛統領,和董副統領一併進金鑾殿,分立在天子左右。其餘錦衣衛,皆在金鑾殿外持刀佇立。

內侍能進金鑾殿的,只有楊公公了。

馮少君就在殿外等着隨時傳召。

一站就是小半日。

馮少君站的位置極近,金鑾殿裡的聲音隱約可聞。忽然,馮侍郎三個字傳入耳中。馮少君眉頭動了一動。

禮部尚書今年六旬,年老力衰,上了致仕的奏摺。禮部兩位侍郎中,原本以左侍郎爲先。奈何馮侍郎幾年前就是“太子黨”,沒少搖旗吶喊助威。慶安帝登基大典,馮侍郎鞍前馬後忙忙碌碌。

再者,前些日子曹氏一案,牽扯到了當年馮綸的舊案。馮侍郎是馮綸的親生父親,馮綸冤死,總得對馮侍郎有些補償。

種種因素之下,這吏部尚書的位置,終於落到了馮侍郎的身上。

不對,現在應該叫馮尚書了。

馮平得嘗所願,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忙跪下磕首行禮:“承蒙皇上恩典,臣馮平以後一定殫精竭力,用心當差做事。”

第245章 密室第224章 風波(一)第40章 隱秘(二)第122章 酒宴(二)第361章 隱秘第352章 兄弟(一)第431章 及笄(二)第289章 立功第546章 喪信(一)第470章 神威第390章 歸來(二)第497章 苦熬第282章 風波(二)第455章 噩耗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60章 熱鬧(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87章 命案(一)第6章 箱籠第261章 母子第240章 負荊第155章 重逢(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400章 姐妹第38章 亂麻第198章 重逢(一)第448章 惱怒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422章 翻案(一)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492章 隱憂第302章 喪事第394章 殉葬(一)第254章 “歸京”第216章 玉釵第265章 三日第537章 責罰第37章 春心第290章 獻計第307章 歸來(二)第108章 慈母第403章 慶安第139章 風光第525章 遠行(三)第174章 重逢(一)第346章 紅人第306章 歸來(一)第511章 離去(三)第279章 龍鳳第463章 霹靂第372章 驚馬(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527章 衝突(二)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62章 彆扭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120章 傳信第77章 繼父第367章 意外第328章 收尾第286章 進宮第312章 登門(一)第437章 尚書第621章 番外之袁月(一)第533章 做戲第234章 捱打第561章 一見第343章 麻煩(一)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468章 處置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83章 出征第544章 歡聚第437章 尚書第53章 再遇第147章 過招第98章 餘波第345章 麻煩(三)第126章 惹禍第5章 安頓第165章 遇襲(一)第338章 請功第542章 秘密第135章 大功第160章 鷸蚌(二)第553章 回宮(一)第340章 兩年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267章 拜堂第311章 相聚(四)第564章 燈枯第604章 番外之進宮(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355章 天倫(一)第410章 臨盆(二)第221章 靠近第437章 尚書第324章 雲裳(三)第180章 慪氣(三)第83章 日常
第245章 密室第224章 風波(一)第40章 隱秘(二)第122章 酒宴(二)第361章 隱秘第352章 兄弟(一)第431章 及笄(二)第289章 立功第546章 喪信(一)第470章 神威第390章 歸來(二)第497章 苦熬第282章 風波(二)第455章 噩耗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60章 熱鬧(二)第550章 五年(三)第87章 命案(一)第6章 箱籠第261章 母子第240章 負荊第155章 重逢(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400章 姐妹第38章 亂麻第198章 重逢(一)第448章 惱怒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422章 翻案(一)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492章 隱憂第302章 喪事第394章 殉葬(一)第254章 “歸京”第216章 玉釵第265章 三日第537章 責罰第37章 春心第290章 獻計第307章 歸來(二)第108章 慈母第403章 慶安第139章 風光第525章 遠行(三)第174章 重逢(一)第346章 紅人第306章 歸來(一)第511章 離去(三)第279章 龍鳳第463章 霹靂第372章 驚馬(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527章 衝突(二)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62章 彆扭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120章 傳信第77章 繼父第367章 意外第328章 收尾第286章 進宮第312章 登門(一)第437章 尚書第621章 番外之袁月(一)第533章 做戲第234章 捱打第561章 一見第343章 麻煩(一)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468章 處置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83章 出征第544章 歡聚第437章 尚書第53章 再遇第147章 過招第98章 餘波第345章 麻煩(三)第126章 惹禍第5章 安頓第165章 遇襲(一)第338章 請功第542章 秘密第135章 大功第160章 鷸蚌(二)第553章 回宮(一)第340章 兩年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267章 拜堂第311章 相聚(四)第564章 燈枯第604章 番外之進宮(一)第546章 喪信(一)第355章 天倫(一)第410章 臨盆(二)第221章 靠近第437章 尚書第324章 雲裳(三)第180章 慪氣(三)第83章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