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

東宮裡,太子殿下微微皺眉,看着太孫。

朱棟被親爹難得一見的凌厲目光看得心虛,很快低了頭。

“這次課業考覈,你文不及餘子凡,騎射不及沈旭。”朱昀沒有刻意提高音量,也足以表露出不快和不滿了:“和我說說,是怎麼回事。”

還能是怎麼回事?

餘子凡出身書香名門,自少就有過目不忘的才名。他的學業略遜餘子凡一二,實屬正常。

沈旭出身將門,天賦出衆,自小就習武練拳,騎射精湛。他比沈旭差一些怎麼了?

父王對他的要求也太高了!

朱棟心裡暗暗腹誹,口中卻不敢辯駁,低聲道:“都是兒臣懈怠,不夠勤勉。下一個月的課業考覈,兒臣一定盡心盡力。”

朱昀瞥兒子一眼:“你嘴上這麼說,心裡是不是不服氣?”

朱棟哪敢承認:“沒有的事,父王訓斥得對。”

朱昀淡淡道:“你八歲就被冊立爲太孫,十歲起就上朝聽政,大齊歷朝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先例。”

“欲戴王冠,先受其重。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不必多說,你也都懂。”

“我特意替你挑了六個伴讀,就是希望你戒驕戒躁,沉下心來讀書習武。別自高自大,被衆人誇讚幾句就洋洋自得自以爲是。”

朱棟羞慚不已,額上的冷汗都快下來了,低聲應道:“父王的話,兒臣都記下了。”

朱昀敲打兒子一番,才放緩面色,隨口問道:“幾個伴讀進宮也有一個月了,你和他們幾個相處得還算和睦吧!”

朱棟用袖子擦了擦額上的汗珠:“回父王,他們六個都是千里無一的出衆少年。和他們在一起讀書習武,兒臣既有壓力,又覺振奮。平日裡相處也好得很。不過……”

“不過,他們六個分了兩派,涇渭分明。”朱昀目光一閃,笑着接了話茬。

朱棟無奈地點了點頭。

朱昀不以爲意:“文武有別,出身不同,自小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同。到了一處,有些隔閡,彼此較勁都實屬正常。不說朝堂裡的文武官員,就是東宮屬官,也分了派系。”

“爲人君者,要做的不是抑文重武,或是擡舉武將打壓文臣。而是要調和文臣武將之間的差異或矛盾,甚至要利用這些來平衡掌控朝堂。”

“你若是連六個伴讀都穩不住,日後談何駕馭羣臣?”

朱棟若有所悟:“所以,父王爲我挑這六個伴讀,也是煞費苦心,是要磨鍊兒臣的心性。”

這倒不是完全爲了你。

主要還是想找個由頭,讓沈旭進宮。

朱昀自然不會說穿這一層,淡淡道:“你明白我的苦心就好。”

一番“慈父”心腸,收穫了兒子的感動和感激。朱昀心情愉快了不少,故作不經意地囑咐一句:“沈旭年紀最小,身手卻是最好的,且率直坦蕩,心性極佳。你以後不妨多和他親近親近。”

朱棟不疑有他,笑着應了。

平心而論,六個伴讀裡,朱棟最親近的當屬袁銳。袁銳是嫡親的表兄弟,兩人同齡,自小一起長大,彼此熟稔。

不過,這一個月來,朱棟和另外幾個伴讀都相處得不錯。尤其是沈旭,年齡最小,最是活潑樂觀,有他在的地方,從來少不了歡笑。

不必朱昀囑咐,朱棟也樂意和沈旭親近。

……

休沐日只有短短一天,隔日一早,六個伴讀就齊齊進了宮。

小朝會一散,朱棟立刻去了演武場。老遠就聽到演武場裡傳來喧鬧聲。

朱棟平日裡老成持重,其實也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少年郎,正是愛玩愛鬧的年齡。聽到動靜,耳朵一豎,步伐驟然加快,三步並作兩步走了過去。

圍在外圈看熱鬧的親衛們,忙讓了開來。

朱棟定睛一看,不由得啞然失笑。原來,袁銳正和沈旭過招。衆人圍在一旁,有的爲袁銳叫好,有的在爲沈旭道好……

好生熱鬧!

沈晉身爲太孫親衛,此時正隨在太孫身側。眼看着堂弟大展神威,拳腳如風,將袁銳牢牢彈壓住,沈晉心中油然而生驕傲之情。

可惜太孫殿下也在,他不能隨意唐突亂嚷,不然,早就振臂高呼了。

袁銳漸漸不支,左右閃避。沈旭在練武場上,就像變了一個人,不見半點浮躁輕狂,拳腳迅疾,卻不冒進,穩紮穩打,一步步地將袁銳逼退。

又過五十招。

袁銳已經退到了之前劃定的界限上,不得不認輸:“是我輸了!”

沈旭咧嘴一笑,利落地收拳,後退幾步,衝袁銳拱了拱手:“承讓承讓。”

袁銳倒也坦蕩:“我可沒讓你,卯足了勁還是輸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比我強,大家都看在眼裡。”

“這回輸給你,不代表我會一直輸。明日我們來比兵器!”

朱棟聽得大爲意動,笑着說道:“不用等明天,現在我就和沈旭比試一番。來人,將我慣用的木劍拿來。”

都在一處一個月了,衆少年迅速熟悉起來。沈旭也沒什麼可憷的,走到那一長排兵器架邊,隨手挑了一把木製的長槍。

這一排兵器架,刀槍棍棒十八般兵器俱全,都是用堅硬的木頭製成。專供太孫殿下日常習武之用。

朱棟挑眉笑問:“沈旭,你不是慣用長刀嗎?今日怎麼拿了一把長槍?”

沈旭右手一動,輕鬆地挽了個槍花,咧嘴一笑:“好讓太孫殿下知曉,我十八般兵器都會。”

圍觀的一衆伴讀都噓出了聲。

號稱十八般兵器都會的,大多都是吹牛皮。

沈旭也不多說,右手一揮,長槍擺出一個防守的姿勢:“殿下請出手!”

朱棟一時心熱技癢,也沒和沈旭客氣,長劍挽出一朵劍花,悍然揮了出去。

沈祐長槍一動,輕而易舉地迎上了朱棟手中的長劍。

一寸長,一寸強。長槍是軍中士兵最常用的兵器,優勢和弊端都顯而易見。如果被人搶到近身處,便會左右難支。

不過,長槍在沈旭的手中,宛如游龍,朱棟一時哪裡能搶到近處。

第22章 憤怒第275章 差事第190章 歸京第216章 玉釵第182章 隱秘(二)第16章 一夢第439章 喜事(二)第324章 雲裳(三)第220章 兄弟(二)第181章 隱秘(一)第115章 義父(一)第494章 震驚第423章 翻案(二)第475章 歸京(一)第42章 祖孫(二)第145章 震怒第441章 病重第74章 三夢第413章 舊案第293章 受傷(一)第148章 酒宴(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106章 威逼(三)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445章 歷練第395章 殉葬(二)第321章 收網第287章 當差第355章 天倫(一)第114章 解決第78章 做主(一)第270章 婆媳第171章 離去第368章 舊傷第347章 問詢第505章 霹靂(三)第456章 喪信第177章 心意第294章 受傷(二)第222章 口角第112章 撐腰(二)第110章 姨母(二)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500章 居心(一)第485章 升職(一)第211章 驚險第73章 幫我第141章 卑劣(一)第17章 出府(一)第384章 後續(一)第237章 新婦第294章 受傷(二)第127章 敲詐第285章 離別第368章 舊傷第494章 震驚第415章 生子(二)第366章 問心第549章 五年(二)第489章 表態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625章 番外之姻緣(三)第165章 遇襲(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316章 隔閡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491章 不決第169章 驚濤第330章 事發(二)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527章 衝突(二)第479章 憤怒(一)第99章 憂心第464章 急速第578章 番外之建功(二)第29章 鬧劇(一)第167章 崔家(一)第377章 宮變(二)第447章 兄妹第137章 驚變(一)第286章 進宮第447章 兄妹第430章 及笄(一)第170章 往事第508章 決定第542章 秘密第383章 噩耗(二)第234章 捱打第474章 盼歸第552章 歸來(二)第532章 和睦第124章 夜會(二)第493章 捐助第19章 巧遇第153章 憤怒第382章 噩耗(一)第263章 新婦第181章 隱秘(一)第454章 戰事第517章 厚賜
第22章 憤怒第275章 差事第190章 歸京第216章 玉釵第182章 隱秘(二)第16章 一夢第439章 喜事(二)第324章 雲裳(三)第220章 兄弟(二)第181章 隱秘(一)第115章 義父(一)第494章 震驚第423章 翻案(二)第475章 歸京(一)第42章 祖孫(二)第145章 震怒第441章 病重第74章 三夢第413章 舊案第293章 受傷(一)第148章 酒宴(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106章 威逼(三)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445章 歷練第395章 殉葬(二)第321章 收網第287章 當差第355章 天倫(一)第114章 解決第78章 做主(一)第270章 婆媳第171章 離去第368章 舊傷第347章 問詢第505章 霹靂(三)第456章 喪信第177章 心意第294章 受傷(二)第222章 口角第112章 撐腰(二)第110章 姨母(二)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500章 居心(一)第485章 升職(一)第211章 驚險第73章 幫我第141章 卑劣(一)第17章 出府(一)第384章 後續(一)第237章 新婦第294章 受傷(二)第127章 敲詐第285章 離別第368章 舊傷第494章 震驚第415章 生子(二)第366章 問心第549章 五年(二)第489章 表態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625章 番外之姻緣(三)第165章 遇襲(一)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316章 隔閡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491章 不決第169章 驚濤第330章 事發(二)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527章 衝突(二)第479章 憤怒(一)第99章 憂心第464章 急速第578章 番外之建功(二)第29章 鬧劇(一)第167章 崔家(一)第377章 宮變(二)第447章 兄妹第137章 驚變(一)第286章 進宮第447章 兄妹第430章 及笄(一)第170章 往事第508章 決定第542章 秘密第383章 噩耗(二)第234章 捱打第474章 盼歸第552章 歸來(二)第532章 和睦第124章 夜會(二)第493章 捐助第19章 巧遇第153章 憤怒第382章 噩耗(一)第263章 新婦第181章 隱秘(一)第454章 戰事第517章 厚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