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升職(一)

袁敏數日來強忍的傷心委屈難過,全部化爲淚水,肆意橫流。她伏在朱昀的身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朱昀用左手輕撫妻子後背,柔聲低語:“敏兒,別哭。我說這些,不是在哄你。這一回去了邊關,親眼目睹百姓慘死,看着將士們死戰,我大受震撼。”

“京城百姓富貴安逸,可大齊還有許多地方,百姓流離失所,連口飯都吃不飽。我這個長於富貴窩裡的太子,以後應該用心學習處理政事,愛惜百姓。”

“我的右手不能用了,還有左手。實在不行,我還能動嘴,令身邊人執筆。這算什麼缺憾?如果我這樣也算缺憾,那戰死的何將軍和慘死的百姓將士們又當如何?”

袁敏痛哭了一場,激動的情緒稍平。她擡起頭,看入朱昀鎮定又平靜的眼底。

這幾個月的邊關之行,生死之際的磨難,令朱昀迅速成長。就如一柄劍,被烈火淬鍊,終於練成了絕世神兵。

這樣的過程無疑是痛苦的,好在,朱昀熬了過來。

袁敏用袖子擦了眼淚,聲音裡還有濃重的鼻音:“你說得對。是我鑽了牛角尖,一時想不明白。”

朱昀舒展眉頭,輕聲囑咐:“這件事,我們夫妻心中有數就行。在母后面前,你別說漏了嘴。”

也免得袁皇后傷心痛哭以淚洗面。

袁敏用力點了點頭,伸出手,握住了朱昀的左手。

朱昀慢慢地用力,和她十指交握。

……

五日後,慶安帝下旨,調孟將軍爲邊軍主將。

孟將軍進宮謝恩,立刻整頓行裝,啓程離京。

慶安帝選孟將軍爲邊軍主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孟將軍本就是邊軍武將出身,和袁家關係良好。接掌邊軍後,不會大肆清洗袁家人。

他削弱節制袁家兵權,平穩過度最好,如此既不傷邊軍實力,也不會令袁家難堪。

孟將軍正值盛年,還沒到四旬。大齊武將五十五歲才致仕,只要沒什麼差錯,孟將軍能執掌邊軍十幾年。有十幾年的時間,慢慢練兵,也能洗去“袁家軍”的印記。

這些話,慶安帝沒有明旨,只有委婉的暗示。以孟將軍的精明,自然都聽懂了。

孟將軍一走,神機營統領的位置就空了出來。

慶安帝又下旨,令錦衣衛指揮使雷指揮使調任神機營統領將軍。都是三品武將,算是平級調動。

雷將軍心知肚明,這是要爲沈祐挪位置。進宮謝恩的時候,慶安帝讓雷將軍推薦下一任指揮使的人選,雷將軍斂容拱手:“皇上垂詢,臣斗膽進言。臣以爲,沈祐屢屢立功,對皇上忠心不二,是錦衣衛指揮使的最佳人選。”

慶安帝沒有一口應允,似乎還有些猶豫:“以沈祐立過的功勞,官升兩級倒是夠了。不過,他到底年輕了些,只怕不能服衆。”

雷將軍外表粗豪,實則外粗內細,行事圓滑。不然,薛凜倒臺後也輪不到他來做錦衣衛指揮使。

“錦衣衛不受兵部統管,直接聽令於皇上。錦衣衛內部的調動升遷,皇上一言可決。”雷將軍正色應道:“皇上不必憂心。再者,沈祐立過的累累戰功,大家都有目共睹。誰人敢不服?”

慶安帝這才點了點頭:“雷將軍所言有理。”

然後下了聖旨。

聖旨中褒獎了沈祐在邊關守城站中的功勞,誇讚沈祐是忠心不二的臣子,令沈祐接掌錦衣衛。

沈祐一躍成了正三品武將,更是錦衣衛歷史上最年輕的指揮使。聖眷濃厚,無過於此。

錦衣衛是天子親兵,皇上信任誰提拔誰,輪不到別人質疑。想一想沈祐立過的戰功,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也是他該得的。

聖旨一傳開,崔宅的大門都要被踏破了,衆人紛紛登門道賀。沈府裡也擠滿了登門賀喜的姻親故舊。

沈祐被罰“閉門自省”一個月,正好也結束了。

這樣的喜事,總得擺几席慶賀一番。

許氏私下囑咐馮少君:“少君,這等大喜事,喜宴得擺在沈府裡。免得被人說嘴。”

總有那麼一些心氣不平眼熱多舌的,背地裡嘲笑沈祐住在妻子陪嫁宅子裡。好在沈祐不在意,也沒人敢到他們夫妻面前嚼舌。小夫妻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和睦恩愛得很。

不沈祐升職這等喜事,確實該在沈府裡設宴。

馮少君笑着應了,和沈祐一同帶着旭哥兒回了沈府。

大馮氏紅光滿面,走起路來腳底生風,連說話聲音都比平日響亮了不少:“你們回來得正好。我正在發愁呢,這幾日登門道喜的實在太多了,送來的帖子足有三尺高,賀禮將庫房都堆滿了。這酒席,擺得少了怕是不成,估摸着得擺個十幾席。”

“這是我擬出來的名單,你們夫妻兩個快來瞧瞧。”

沈祐再沉穩,也是年輕人。一朝得志,做了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俊臉也比平日亮了幾分,聞言笑道:“一切但憑嬸孃做主。”

馮少君更是嘴甜如蜜,親暱地挽起大馮氏的手:“是啊,嬸孃。我年輕不懂這些,要勞煩嬸孃操心了。”

大馮氏樂得合不攏嘴:“要是這算操心,不知多少人想操這份心哪!人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我這幾天被人奉承得都快找不到東南西北了。”

馮少君撲哧一聲笑了起來。

沈祐也舒展眉頭,誠懇又真摯地對大馮氏說道:“我能有今日,都是嬸孃的功勞。我也盼着嬸孃風光得意。”

這樣的話,聽得實在舒心。

大馮氏滿眼慈愛地看着一手養大視如親子的侄兒:“四郎有這份孝心,比什麼都讓我高興。”

沈祐笑了起來。這一刻,俊臉似在灼灼放光,哪裡還有半點陰沉。

馮少君看着意氣風發的夫婿,心裡也被柔情蜜意塞滿。

“四弟!”

熟悉的聲音由遠及近,很快衝進了內堂。

不用想也知道,是沈嘉來了。沈嘉一路快步,幾乎是跑着衝了過來,一把抱住沈祐:“四弟!你真是太給我們沈家長臉了。”

第69章 高下第504章 霹靂(二)第465章 傷重第10章 故人第424章 舊事第284章 搬走第377章 宮變(二)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20章 兄弟(二)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335章 餘波(一)第67章 一戰(一)第237章 新婦第290章 獻計第511章 離去(三)第249章 功成第321章 收網第80章 震驚第437章 尚書第399章 統領(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625章 番外之姻緣(三)第181章 隱秘(一)第346章 紅人第300章 殞命(二)第40章 隱秘(二)第189章 離別第333章 三日第226章 風波(三)第318章 厭棄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76章 閒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30章 來了第277章 說服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377章 宮變(二)第272章 回門第440章 出嫁第52章 江氏(三)第464章 急速第484章 太子(二)第20章 紅妝(一)第435章 歸來(三)第528章 撐腰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236章 當年第328章 收尾第373章 扶棺第349章 漢王(一)第467章 衝突(二)第558章 相見(二)第469章 好轉第278章 離去第349章 漢王(一)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303章 大鬧第524章 遠行(二)第500章 居心(一)第454章 戰事第532章 和睦第261章 母子第265章 三日第39章 隱秘(一)第304章 探望第310章 相聚(三)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309章 相聚(二)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488章 當差第529章 恣意第478章 長假(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542章 秘密第44章 投誠(一)第346章 紅人第257章 商議第323章 雲裳(二)第77章 繼父第157章 重逢(三)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448章 惱怒第268章 新婚(一)第258章 恨嫁第264章 恩寵第252章 相會第532章 和睦第513章 齊心(一)第162章 疑心第551章 歸來(一)第436章 親善第487章 酒醉第237章 新婦第452章 蛻變(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29章 事發(一)第454章 戰事
第69章 高下第504章 霹靂(二)第465章 傷重第10章 故人第424章 舊事第284章 搬走第377章 宮變(二)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20章 兄弟(二)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335章 餘波(一)第67章 一戰(一)第237章 新婦第290章 獻計第511章 離去(三)第249章 功成第321章 收網第80章 震驚第437章 尚書第399章 統領(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625章 番外之姻緣(三)第181章 隱秘(一)第346章 紅人第300章 殞命(二)第40章 隱秘(二)第189章 離別第333章 三日第226章 風波(三)第318章 厭棄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76章 閒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30章 來了第277章 說服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377章 宮變(二)第272章 回門第440章 出嫁第52章 江氏(三)第464章 急速第484章 太子(二)第20章 紅妝(一)第435章 歸來(三)第528章 撐腰第606章 番外之進宮(三)第236章 當年第328章 收尾第373章 扶棺第349章 漢王(一)第467章 衝突(二)第558章 相見(二)第469章 好轉第278章 離去第349章 漢王(一)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303章 大鬧第524章 遠行(二)第500章 居心(一)第454章 戰事第532章 和睦第261章 母子第265章 三日第39章 隱秘(一)第304章 探望第310章 相聚(三)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309章 相聚(二)第575章 番外之靜好(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488章 當差第529章 恣意第478章 長假(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542章 秘密第44章 投誠(一)第346章 紅人第257章 商議第323章 雲裳(二)第77章 繼父第157章 重逢(三)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448章 惱怒第268章 新婚(一)第258章 恨嫁第264章 恩寵第252章 相會第532章 和睦第513章 齊心(一)第162章 疑心第551章 歸來(一)第436章 親善第487章 酒醉第237章 新婦第452章 蛻變(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29章 事發(一)第454章 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