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崔延年留飯,老崔王氏又割了些肉回來,指使着兒媳婦多做了倆肉菜。
一頓飯吃的是鬧鬧哄哄。
崔樺趁着天黑,裝作去茅房的樣子,偷了兩穗玉米,扔進了空間。
老大、老二家自知好菜沒他們的份,也不爭搶。
崔長文、崔長武還有崔長忠、崔長全卻差點因爲一塊肉打了起來。
崔李氏像是吃了個蒼蠅,糟心無比。這分明就是崔長忠搶她兒子的東西,憑啥讓她兒子讓,就是哥哥要讓着弟弟,也是她家長文讓着長武。
崔王氏也不痛快,這長文、長武都多大了,還跟弟弟搶東西。擱着懂事的孩子,就是自己不吃,也得讓給弟弟妹妹呀!
她倒是沒想着崔長忠把東西讓給三妮,只想着,別人就應該把東西讓給自己。
眼看着碗裡的飯菜見了底,男人們都擱下筷子,聊了起來。
崔曲氏和崔張氏也站起來,準備收拾碗筷。
茶花和杏花也起身幫忙。
崔王氏掛着心事,道:“二嫂,明個,讓茶花、杏花帶着樺樺一起去割豬草唄!也省的孩子累到。”
崔張氏手頓了頓,低聲應了一聲。
老崔王氏眉頭皺了皺眉,卻忍住,沒搭腔。
“娘!俺也要去!”三妮拉着崔張氏的衣服。
杏花把三妮拉到一邊,怒道:“去啥去?小孩子家家的,俺和姐是幹活啊!還是看你們?”她本能的抗拒家裡的決定。覺得,這是阿奶不想看孩子,便推給了她和大姐。
“樺樺,今兒就割了半簍子,樺樺可以,俺也可以。”三妮不服氣道。
“杏花!”廚房裡剩了點菜湯,崔張氏兌了些熱水,準備給崔樺三個送去,正好聽到了杏花的話,臉色有些不好看。嘆了一口氣道:“樺樺是個懂事的,不會給你們添麻煩的。”
茶花跟出來,道:“放心吧!娘,俺會照顧好妹妹們的。”
崔張氏又嘆了一口氣,便把湯端到了西廂。
崔樺躺在牀上睡着了,夢裡一片綠色。
崔長平和崔長安一左一右的守着她,懂事的讓人心疼。
崔張氏端着碗,很快就退了出來,男人們在炕上拉呱,小孩子在院裡打鬧,女人們收拾殘局,她自然也不能離開太久。
老崔王氏打發走崔李氏,把崔王氏叫進東屋。
崔李氏到廚房,說了句“頭疼”就回屋歪着。
崔曲氏和崔張氏見慣了,也不計較,一邊拉呱,一邊麻利的收拾着東西。
看着坐在炕上的崔王氏,老崔王氏嘆了口氣。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媳婦,有些事,不能不提點。“你這是打算着,讓那仨小的見人?”
“瞧娘說的,難不成把她們關家裡一輩子?”崔王氏坐在老崔王氏身邊,拿過牀上的針線,藉着油燈,縫了兩針。
針腳在頭皮上颳了刮,崔王氏又道:“真當自己是少爺小姐了?連點子活也不幹!”
看着崔王氏進來就幫她做針線,老崔王氏的心軟了軟,伸手收了崔王氏的針線:“這麼晚了,仔細眼睛。”
崔王氏也不強留,順手遞了過去。她只要表現的有這個心,就行。
“不是說不讓他們幹活,只是,家裡活計也不少,沒必要去上山割草。這鄉里鄉親的看見,也不像個樣子。”
“怕啥!這是她自己求來的。”崔王氏理直氣壯的道:“那麼多耳朵聽着呢,還能編排咱的不是,再說了俺也是當衆答應的。”
不說還好,說起來,老崔王氏就想起剛纔的不痛快,這點子不痛快,又拿不出來當事說道,只能悶在心底。
見老崔王氏不說話,崔王氏有些不悅:“姑,你也太疼他們了!阿耶都沒這麼上心。”若是提起崔世福,崔王氏便喊老崔王氏姑姑。
阿耶嘴上說是孫子孫女,明眼人都看出來,他們是撿來的。這些年除了按月給些銀錢,對這仨孩子,還沒對他採來的草藥上心。
管吃管住的,哪有這麼好的事?
就得像她孃家娘說的,讓他們幹活,讓他們仨伺候他們一家。
老不死的就算給他們留東西,幾個小孩子,還能翻出她的手掌心?把他們往大戶人家一賣,又是一份銀錢。就說是家裡長輩找來了,誰還能說出個不是。
崔王氏覺得,用不了多久,她也會過上,有人伺候的日子。
她這是疼那仨小的?老崔王氏心裡越發的不痛快。
她這麼做,是爲了啥?還不是爲了他們這些沒良心的!想着仨小的缺衣少食的,早晚熬不過去。一了百了,莊上又沒有幾個人見過,悄木聲的把人埋了,啥事也沒有。
老不死的東西,還是他們的。
這孩子要是日日滿山跑,那日裡突然不見了,這莊上的人,怎麼想?沒的爲了幾個野種,污了自己名聲。
到底是起了隔閡,老崔王氏不想把話說的太明白,思量了一下,委婉的說道:“這滿山可都是吃的!”吃飽了,生的病也就少了。
顯然,崔王氏和老崔王氏的想法不在一塊,一個還想養着賣錢,一個想着一了百了。
崔王氏不以爲意的笑道:“這小不伶仃的,就是吃的擺在她們面前,他們也不知道啊!”說不定還會被狼叼了去。
這話,崔王氏也就是在心裡想想,可不敢明說。當年,崔曲氏生了崔長義不久,又上了身子,懷相不好。
那時,崔家這一代還都是半大孩子,勞力少,還要供老三讀書,家裡窮的叮噹響。
崔家老大,崔延智上山打獵,想着給妻子兒子補補,這一去就沒再回來。
幸好李家村的幾個獵人結伴進山,其中有一個住老崔王氏孃家的隔壁,認出了被狼啃了一半的崔延智,把他的屍體帶了回來。
崔曲氏的孩子當時就流掉了。
老崔王氏把自己關屋裡哭了三天,大病了一場,據說也掉了身子。從那以後,老崔王氏就開始磋磨崔曲氏,也不再把崔長義當孫子看。
因着這個,老崔王氏對後來的閨女崔霞,才寵的厲害,小閨女崔蘭都不及崔霞得寵。
老崔王氏知道崔王氏是個執拗的,聽着她話裡話外不鬆口,便知道她已經定了主意,也沒再勸。
老崔王氏嘆了口氣,“兒大不由娘呀!這事,你可得想好了。”
“多大點事呀!”崔王氏眼珠一轉,又道:“娘,這孩子也大了,以後就不天天過來了,在家吃吧!俺多做上一口就有了。”
這是啥?這就是典型的吃了吐!
這孩子眼看着能幹活,不操心了,就接過去,這是生怕漏佔一點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