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

夜半敲門無好事。

開門看到門前一圈燈火圍着開封知府王居卿,文維申便分外感覺這句話實在是有道理。

韓岡的嫡系走狗,手中掌握近萬兵馬,圍着自家門外的軍漢幾乎都是聽候他的指派。

閒散疲沓得跟吃飽的老狗一般在牆下打盹的開封府兵丁,此時一個個精神抖擻。那一班裝模作樣的武學赤佬,更是精神頭十足,好似在皇帝面前當班一樣。

文維申緩緩來到王居卿的面前,拱手一禮,帶着世家子弟的矜持問道:“大府秉燭來訪,不知所爲何事?”

王居卿沒有理會文維申,迴應僅僅是擺了一下手,身後一官轉出,手持一簡,“奉蘇相、章相、韓相三相之命,以大理寺丞、提點西京糧料院公事文維申,事涉侵佔、奪財、害命、劫奪民婦並十一樁刑案,特來此緝拿犯官歸案。”

文維申堆砌在臉上的沉穩頓時凝固了。

政事堂會翻臉,他有心理準備,可竟然會拿自己開刀,這是文維申所始料未及的。

沒等文維申反應過來,兩人已隨聲而出,皆皁色衣袍,手持枷鎖,熟練抄起文維申胳膊,兩下便將他給枷定。

跟着文維申出來的管家先是目瞪口呆,隨即勃然大怒,“你們……這可是潞國公府上,你們想要做反了!”

大聲叫喚着,他領着幾名文家下僕連同司閽都奔了下來,要把文九公子解救出來,但還沒衝到近前,閃爍着火光的槍尖已指着他們的喉嚨。

尺半長的鋒刃紮在了槍管上,沉重的燧發槍被握在剛健粗糙的雙手中,國公家僕尋常可以耀武揚威的對象,正毫無畏懼地直視着對方。

跟隨王居卿而來的人衆,分成兩撥,一撥身着皁衣,黑色衣袍在夜色中更加幽深,另一撥就是手持最新式火槍的士兵,只有兩隊,但無不精幹如鐵。

神機營!

只要在京師裡,沒有人會認不出這支尚未經歷過西北兩地的血戰,卻已經立下赫赫聲威的新軍。

不論來自於洛陽的文家人認不認得,他們也肯定認得喉嚨上的槍刺。

屢屢寒意從槍尖處傳到頸部的皮膚上,激起一片片雞皮疙瘩。

沒有人還敢動彈,就連平素裡連進士出身的知州知縣都不大看得起的文府管家,這是也動彈不得。

對面的軍漢眼中沒有任何波瀾,臉上亦不見絲毫動容。彷彿這般對宰相家槍刃相向的行爲,只是尋常的校閱。

看到這樣的神色,不會有人懷疑,在接到命令、刺出槍刺時,他們會多猶豫上一秒兩秒。

那位手持書簡的官員笑了,冷聲如數九寒天,“今兒倒是怪了,烏臺拿人還敢喧譁?”他手一揮,“帶走!”

幾名皁衣吏人壓陣,如狼似虎般地將文維申當街拖曳而走。

身穿皁衣的公人走了,王居卿沒動,拿着長槍的神機營士兵沒動,指着喉嚨的槍刺也沒動。

文府家人汗如雨下,王居卿冷眼看着,半晌,方纔開了金口,“還不進去稟報潞國公。”

紮在喉嚨前的槍尖刷地一聲全都收了回去。如蒙大赦的文府管家連忙轉身飛奔而上,在石階上絆了一下也沒減低速度,連滾帶爬地進了門去。

王居卿靜靜地等待着。

片刻之後,那管家自門中而出,“國公請大府入府一敘。”

王居卿沒有動,下巴稍稍上仰,望着緊閉的中門。

宰相家的正門,尋常便是緊閉,只有在貴客正式造訪時,方纔打開。方纔文維申出入門庭,也只是打開了偏門。

以王居卿的身份,放在過去,同樣沒資格讓文彥博大開中門。

但王居卿盯着大門,不肯挪動半步。作爲議政會議的成員,天下大政的決策者之一,文彥博想要他入內相見,把正門打開,是最基本的禮數。

傳話的管家再次入內,又過了片刻,一輛馬車從車馬進出的側門出來,停在了正門口。文府的正門亦從內側緩緩打開,文彥博一身公服,杵着柺杖自門中緩步而出,看起來不是出門迎客,而是要乘車離家的樣子。

王居卿脣邊不禁流露出一個譏諷的笑容,文彥博不願讓上半步,就只能用這種招數來維持顏面了。

一步一級,文老國公目不斜視地來到馬車前,完全無視不遠處的王居卿和全副武裝的幾家士兵。

車伕爲文彥博打開了車門,就在快要上車的前一刻,文彥博將柺杖一頓,彷彿突然發現了王居卿一般,突然轉過了頭。

沒有寒暄,沒有問候,只有冷漠的一句詢問,“韓三在哪裡?”

王居卿微笑着低了低頭:“兩府今夜在蘇平章府上共商國政。”

文彥博聽了之後,就踩着垂下來的階梯,登上了馬車。

在軟座上坐定,他垂下眼皮,瞥着車外的王居卿,“上來吧。”他望着前方,“既然用了這等手段發請帖,老夫就去一趟好了。”

王居卿微笑着上了車,與文彥博相對而坐,絲毫不見方纔讓文彥博大開中門的倨傲。

馬車動了,文彥博的元隨,以及跟隨王居卿而來的神機營將士,皆緊隨前後。

車輪轆轆,不時就能聽到車輪碾過石子和路面凹陷處的咔噠聲,但車廂只輕輕在搖晃。

這是隻有京師工坊纔出產的最新型號的馬車,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技術,有着最好的懸掛系統和穩定系統,號稱可以運送一箱雞蛋穿過京師鬼市子前那條最破爛的道路,而不用擔心雞蛋打碎——雖然這是在兩大快報上所打的廣告,但的確就是事實。

王居卿以議政的身份,也纔得到一輛的分配,沒想到文彥博就已經有了。

只有通過格物致知,才能造出最好的彈簧鋼,最好的車軸鋼,最好的車體結構,最好的轉向裝置,這輛馬車從裡到外都是文彥博所厭棄的氣學所研發出來的東西,但文府還是在第一時間買到了這一連郡王家都要排隊購買的馬車。

所有的好處都要享受到,卻不願爲之付出一點代價,甚至都不肯承認這給天下帶來的好處。

王居卿將目光收回,心底最後一點憐憫之情都消失無蹤。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不,是新陳代謝,該淘汰的就必須要淘汰。要做慶父,眼前的這一位還不夠資格。

心境又是一變,文彥博的氣話聽在耳中,便更覺陰陽怪氣,“勞煩幾位相公費心了,其實何須如此麻煩,直接把我這老骨頭送進臺獄豈不是最是省事。”

“都是下面人太懶,”王居卿說得誠懇,“令郎滿身都是洞,倒是潞公的罪名不好找。”

文彥博甚至懶得在私下爭辯,自家兒子的事情他很清楚。這些罪名,都是很正常的事,哪家沒做過?除非是政爭時拿出來作爲攻擊對手的武器,否則士大夫們都是有志一同地全都當做看不見。

但王居卿的話讓文彥博聽得難受,擺明了就要拿自家兒子作伐,跟自己過不去。真是不要臉了,反而讓人不知該說什麼好。

“我那孽子在洛陽做下的勾當,勞煩大府操心了。”

王居卿微微一笑,“在下今日剛得授御史中丞。”

文彥博沒有太多驚訝之色。

能帶着御史臺的人登門抓人,做管家的不清楚王居卿身份的轉變,但文彥博沒有老糊塗,心裡多少也有了點底。

“御史可繩糾百官,宰相禍國,中丞可糾?”

“所以居卿來見老相公。”

文彥博被王居卿噎着越發難受,除了韓岡之外,已經有多少年沒人在他面前如此尖刻了。

“用這等手段,不怕惹得天下人驚懼?日後還做得宰相?”

連宰相都難自保,有幾個士大夫不怕政事堂的手段?

如果大議會之事爲真,心狠手辣的韓岡自難當選。若是大議會不過是幌子,韓岡就要面對全天下所有被愚弄的士大夫,名聲一敗再敗,就能直追王莽了。

文彥博正好是掐着這一點,纔不去擔心韓岡會用什麼激烈的招數。

韓岡這等根基淺薄的宰相,就像紮根不深的大樹一般,難以經受住過大的風暴,只有保持風平浪靜,才能安然生長下去。而文家,累世簪纓,姻親戚裡遍及南北,根基扎得比樹幹都要長出幾倍,更與其他樹木相勾連,決不怕狂風巨浪,同時也會讓風浪不敢侵襲。

這就是世家和寒門的區別。

“韓相公讓在下帶一句給潞公,此事不勞費心。”

在文彥博看來,這不過是王居卿在強撐嘴硬罷了。

“韓岡還說了什麼?”文彥博滿是好奇的諷刺着。

“韓相公還說,潞公當謝他纔是。他幫潞公張了大旗,視兩府爲逆者,皆以潞公馬首是瞻。如今潞公成了一黨赤幟,聲名垂於天下,潞公覺得當謝不當謝?”

文彥博一聲冷笑,“還有呢?”

“潞公當是在想,即使沒兩年就去見先帝,這赤幟之名也能遺澤後人。日後反攻倒算,不,是撥亂反正……文氏一族也能安享富貴,不至於爲人打壓,以至於兩代而衰。”

文彥博臉色一點點地陰沉了下去,他可不覺得這會是韓岡的原話。這位新上任的御史中丞還真是一點不留情面。

“韓岡若是看得這般清楚,爲何還陪着老夫胡鬧?”

“還能爲什麼?”王居卿笑了起來,“楚公聲望太隆,不敢招惹。呂吉甫有聲望有手段,故而遠逐外路。靈壽、安陽二韓,牽涉又過多。唯獨潞公你……人畜無害。”

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一十七章 廟堂(八)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二章 鞏州(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中)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下)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
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一十七章 廟堂(八)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二章 鞏州(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中)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下)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