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柔佛

餘額不足

“我軍攻克柔佛!”柳鏡曉看着這條消息,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張含韻替他把心裡話說出來了:“現在你和沈家的聯盟可以穩如泰山了!”

徐如冰也從旁邊的小房間趕過來說道:“有什麼好消息啊……”

柳鏡曉順手在她滑不溜的香肩上捏了一把道:“蕭迪吉這老色狼打了勝戰,拿下柔佛!南方形勢一片大好啊,我們又得提前趕回濟南了!可惜了這次……”

徐如冰帶着很燦爛的笑容說道:“這有什麼,這次能單獨陪你出來我就心滿意足,今天晚上我們兩個一起陪你便是,反正我又不是第一次了……”

張含韻雖然是成熟的婦人,卻沒經過這種陣仗,一想到和徐如冰並排在一起接受柳鏡曉恩澤的糜迷場面,臉一下了就紅了,轉過身去不敢面對柳鏡曉。

柳鏡曉笑道:“那好啊!咱們倆個一起伺候她便是……對了,如冰!有什麼要買的,趁開車之前趕緊動手吧!”

徐如冰嗔道:“還當人家是小女孩啊!有什麼物事到上海買便是,反正沉香會付錢!到了,南方的地盤不小,你趕緊動手啊!”

柳鏡曉一拍大腿,讚道:“還是如冰想得周到,我馬上打電報給沉香,讓他趕緊到南洋去!”

沈家對於這段時間對情報的估計完全冰火是兩重天,自阿爾比昂的聯合艦隊南下,倉促組成增援艦隊馳援南方新大陸,大夥兒都極度悲觀。

可是等到第二艦隊出兵偷襲,情況大爲好轉,現在又得到柔佛失陷的消息,大家已經沉迷於戰勝阿爾比昂的美夢之中,還是柳鏡曉的一紙電文驚醒夢中人,沈大小姐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備艦,去柔佛!南洋是共和的南洋,不是他第二艦隊的南洋!”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蕭迪吉!咱也爲你攻克柔佛費了好大力氣,南方分艦隊幾乎打光,增援艦隊也打得七零八落,現在你拿下柔佛想一腳甩開獨吞地盤,門都沒有!過橋抽板是萬萬不能的,否則老孃就跟你拼命!”

沈家也自視頗高,現在沈沉香不僅僅是代表着海上沈家,她的背後還有共和東南六省的支持,還有柳鏡曉!

而此時的蕭迪吉是做夢也會香,他拿出鋼筆在移交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

旁邊的阿爾比昂軍官輕聲議論道:“這是第幾次了?……第七次了!管他是第幾次,反正搞一次能撈一筆!”

整個會場是標準的阿爾比昂式,兩臺桌子上是雪白的全新桌布,會場奏起阿爾比昂國歌,有時候蕭迪吉還會唱上一兩面,只是那向下掉落的是阿爾比昂國旗而已,說對了,這就是投降儀式,而且是蕭迪吉參加的第七次投降儀式。

蕭迪吉率領第二艦隊和第三艦隊(由柳鏡曉派出)組成的聯合部隊快速進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抵柔佛要塞,這時候才遭遇到了堅強的抵抗。

事實是這次抵抗是切斷了柔佛的供水後之後進行,按照兵力對比,阿爾比昂軍怎麼也是進攻的一方,畢竟在戰場上,蕭迪吉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而柔佛的阿爾比昂軍達到七萬人。

雖然其中有大量的殖民地土著部隊,但好歹也有一萬多名正宗的阿爾比昂軍人,還有兩萬名戰鬥值得一提的印度部隊,於是以兩個營前鋒向蕭迪吉發展史無前例的主動進攻,雙方就地展開了激烈戰鬥。

密集的炮火象雨點一般砸在進攻部隊的頭上,身着紅色軍裝的阿爾比昂人部隊士氣高揚,在陣地中來回衝殺,柳鏡曉派出的一個營在進行半個小時的抵抗,終於在肉搏戰崩潰,印度部隊的表現也同樣,大吼着衝向第二艦隊陸戰隊的陣地,衝過炮火之中迅即佔領了第一線陣地。

蕭迪吉親自帶領部隊反擊,特別是中央陣地的戰鬥陷入了白熱化態度,雙方反覆衝鋒來回拉鋸,短短兩個小時雙方竟易手陣地七次之多。

阿爾比昂人排成矩陣,刺刀指向前方,靠着特有的紀律性維持着戰線,阿爾比昂軍官高呼:“阿爾比昂的軍人們,不要懼怕!我們與山地人的作戰之中,那些野蠻人右手大劍,左手匕首,手背還綁着金色小圓盾,可我們靠着緊密的隊形和嚴格的紀律殺退了敵人,這等程度的戰鬥算什麼!”

但是當天下午,殖民地土著部隊六個營的進攻被第三艦隊兩個營的守軍擊退,守軍進而端起刺刀殺入了土著部隊的隊形之中,整個左翼宣佈崩潰,土著部隊丟下了他們所能丟棄的一切,瘋狂地向後逃跑,守軍進而向側翼突擊,其結果就是印度部隊也受到了威脅而被迫了,繼而蕭迪吉可以集中兵力對付阿爾比昂部隊。

皇家女王兵團第一營在密集的人海之前大部傷亡,被迫撤退,巴福斯兵團第一營全軍盡沒,皇家漢普郡團第一營除部分人員突圍之外大部損失,皇家蘇格蘭兵團第二營在包圍圈內被殲滅,近衛軍第一國王龍騎兵團、威爾特郡團第二營摻失摻重……

這些阿爾比昂人部隊表現是非常優異的,自己的傷亡與給敵人的傷亡同樣摻重,甚至在戰鬥的最後時刻仍有一個連隊的阿爾比昂人在密集的炮火之下端着刺刀高呼:“女王萬歲!”衝向整整一個團的大部隊,用雪亮的刺刀給共和軍人上了很好的一課。

殖民地部隊在一天損失了三千人,但是戰鬥傷亡不到兩百人,大多數部隊不是潰散就是被俘虜,印度部隊和其它殖民地部隊表現還算不錯,付出了近千人的傷亡……

但是,在一天之內皇家陸軍居然付出了兩千人的傷亡數字,那是最優秀的阿爾比昂部隊啊……雙方都對這支阿爾比昂陸軍部隊讚不絕口,只是阿爾比昂自己說法就有點吹牛的成份在內了:“如果不是土著部隊扔下他們的一切逃跑,我們會就阿爾比昂人部隊就可以全殲蕭的部隊……”

但是蕭迪吉也被打痛了,一天之內付出三千人的傷亡,雖然絕大數損失來源於佈置在最前線的沈家部隊,但是這一天的損失實在太摻重了,以至蕭迪吉不得不這樣說:“如果阿爾比昂人都象今天這樣拼命的話,我們要一百年時間才能拿下柔佛!”

事實上只花了一天時間,阿爾比昂人損失的是最精銳的部隊,這對士氣的影響是致命的,被斷絕了水源的阿爾比昂人議論紛紛,柔佛的要塞是基於對海防禦設計的,所有炮口都是對準了海面,或者說這無數門巨炮根本不能對付背後襲來的敵軍,小小的柔佛塞進了七萬多名軍人和撤退而來的幾萬平民,現在已經亂作一團了。

在此期間,阿爾比昂的軍官俘虜中有人主動要求作爲信使來往於雙方之間,到了第二天中午,蕭迪吉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阿爾比昂人宣佈投降了……”

當然了,阿爾比昂的紳士並不這樣認爲,他們的說法是“將柔佛列爲不設防城市”,當天下午蕭迪吉的態度一下子強硬起來了,在談判桌上大聲訓道:“你們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無條件投降!我們會保障所有軍人和平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障阿爾比昂女王在遠東的合法利益!”

第二天阿爾比昂人列隊出城,集體走向俘虜營。

蕭迪吉在投降儀式結束之後,連嘴都笑不擾了,雖然他認爲他有絕對的把握攻下柔佛,雖然不是現在-部隊受到了很大的傷亡,而後勤保障嚴重不足,所有部隊的火炮在昨天的密集炮擊之後,每門炮只有兩到三發炮彈,士兵手頭的槍彈也嚴重不足。

但是他有着源源不斷的補給,光是今天在後方有第三艦隊的三個營開始登陸,從呂宋島抽調的兩個營也趕到了戰場,物資補給也正源源不斷輸送上來,在此期間只要阿爾比昂人得不到支援,他只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保證拿下柔佛,但不是現在!

因此有着阿爾比昂紳士風度的蕭迪吉對於投降儀式回味無窮,於是在投降儀式的現場舉行六次“××移交儀式”,蕭迪吉總是沉醉在幸福之中,當然阿爾比昂紳士風度果然是名不虛傳,參加移交儀式的阿爾比昂軍官一律晉升三級,生活待遇從優,可以自由活動,看着自己從一堆阿爾比昂元帥、*手中接過降表那是多麼有成就啊。

當然了,正事也不會延誤,他甚至連尼德蘭人的東印度羣島都看中了,在會上他說道:“,弟兄!知道尼德蘭人能從東印度羣島撈上多少?足足八億尼德蘭盾啊!八億啊!爲了八億尼德蘭盾,我們必須拿下東印度羣島……還有……”

只可惜他話剛說完半個小時,沈大小姐已經乘新式蒸汽快船趕到了柔佛,開口第一句便是:“我們這次損失太大,希望蕭司令能幫我們挽回一部分損失……”

談判桌永遠不缺就是就地還錢,蕭迪吉當即說道:“好!我們補助軍費十萬元!”

沈沉香笑着頂了回去:“我和鏡曉商量過了,第二艦隊這次確實爲共和再建奇功,我們考慮了一下,這次只要東印度羣島、柔佛、瓜哇……”

沈沉香漫天開價,就差把臺灣也要走了,氣得蕭迪吉連坐地還錢都不會:“那我們這麼賣命幹什麼?”

“我和鏡曉商量過,補助貴方軍費二十萬元!”沈沉香果然大方,一開口就比蕭迪吉多了一倍。

蕭迪吉氣得直咬牙:“不成不成!柔佛是我們打下來的!”

沈沉香立即抓到了語病:“應當是我們兩家聯合打下來的!我們沈家的部隊在柔佛攻擊可是衝在最前面的!”

“但是是我們在最關健的時候出兵的!而且我們取得的戰果最爲輝煌!”

和女人討論問題是怎麼也扯不清的:“不要這樣說了,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我們沈家的損失最大,傷亡最摻重,付出的犧牲也最多!而且從戰果上而言,我方的戰果絕不會少於貴方!”

“再說了,如果不是我方在南方牽制阿爾比昂海軍的主力,我們怎麼能輕易地拿下了柔佛……”

蕭迪吉一時間只能咬牙切齒,沈沉香這是標準的趁人之危,眼下是攻略南洋的關健時候,沒有沈家的參戰,第二艦隊雖然可以繼續向南發展,但肯定會實力大減,而沈家已經保住了南方新大陸,完全可以過橋抽板和阿爾比昂人達成協議,讓第二艦隊在南洋孤軍奮戰。

所以沈沉香無論是早點或遲點出來殺價,開價也絕不會這麼狠,但是蕭迪吉也是咬緊牙關不鬆口,雙方只有慢慢商量了,不過繼續在南洋發展進攻的準備行動卻是一刻也沒有放鬆。

柳鏡曉在這方面是給了沈沉香最大的援助,畢竟操控七省掌兵數十萬的龐大陸權,無論站在哪一邊都能呼風喚雨,沈家之中原本有些人反對與柳鏡曉結盟,現在都閉嘴不發話了。

不過當柳鏡曉回到濟南的時候,正好遇到河南舊鎮嵩軍劉華鎮的代表在那裡等着他的消息,軍馬統計局的熊局長也在第一時間送來了河南的最新情報。

劉華鎮的代表拍着胸膛說道:“現在我們軍長在河南要風要風,要雨得雨,那幫陝西佬長久不了多久了,各方也很支持我們,象山西嚴督軍、奉天張步帥、岳陽陳雲帥都很贊成嶽鍾林下臺。”

柳鏡曉不由又輕鬆下來了,河南的嶽鍾林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對於他來說未免不是一個好消息。

第43章 海上(中)第40章 下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3章 鬆散聯盟第8章 宣戰案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2章 破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41章 辭別第23章 夫人路線第20章 突圍第2章 烈酒淡水第11章 有功旅長第7章 南方(二)第7章 玉人情懷第19章 南征令(下)第36章 遍地烽火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9章 開戰第40章 中第14章 鄂奉戰開第31章 丁省長第33章 風雲變第40章 中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3章 席間談兵第32章 總統選舉第18章 南征令(上)第8章 千望第16章 天山要塞第2章 既成事實第40章 淪陷第40章 自薦枕蓆第9章 開戰第31章 丁省長第15章 雨夜情懷第7章 公館驚變第37章 南下北進第12章 巧芷第31章 翻盤第4章 空前禮遇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8章 黃金第35章 別情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35章 再起紫釵恨新書壯志千秋開始連載第10章 觀戰第一第13章 美男計第1章 大獲全勝第11章 借將(上)第7章 南方(二)第11章 借將(上)第2章 大好局面第34章 長者之風第18章 黃金第3章 泉城鏡曉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0章 林楚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章 情債第20章 林鈴草第17章 膠東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35章 平定第5章 榮耀(完)第5章 入城之爭第7章 祠中論舊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41章 入關第10章 觀戰第一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三)第40章 下第2章 軍械之爭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1章 情債第14章 鄂奉戰開第3章 鐵路故事第45章 海州第7章 南方四(上)第15章 雀戰無敵第37章 敗戰第19章 再見雪海第20章 突圍第25章 鄂奉停戰第7章 臥虎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4章 雲涌(上)第9章 雲夢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2章 全軍出征第39章 整肅第31章 扣車案
第43章 海上(中)第40章 下第29章 禁衛之軍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3章 鬆散聯盟第8章 宣戰案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2章 破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41章 辭別第23章 夫人路線第20章 突圍第2章 烈酒淡水第11章 有功旅長第7章 南方(二)第7章 玉人情懷第19章 南征令(下)第36章 遍地烽火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9章 開戰第40章 中第14章 鄂奉戰開第31章 丁省長第33章 風雲變第40章 中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3章 席間談兵第32章 總統選舉第18章 南征令(上)第8章 千望第16章 天山要塞第2章 既成事實第40章 淪陷第40章 自薦枕蓆第9章 開戰第31章 丁省長第15章 雨夜情懷第7章 公館驚變第37章 南下北進第12章 巧芷第31章 翻盤第4章 空前禮遇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8章 黃金第35章 別情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35章 再起紫釵恨新書壯志千秋開始連載第10章 觀戰第一第13章 美男計第1章 大獲全勝第11章 借將(上)第7章 南方(二)第11章 借將(上)第2章 大好局面第34章 長者之風第18章 黃金第3章 泉城鏡曉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0章 林楚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章 情債第20章 林鈴草第17章 膠東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35章 平定第5章 榮耀(完)第5章 入城之爭第7章 祠中論舊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41章 入關第10章 觀戰第一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三)第40章 下第2章 軍械之爭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1章 情債第14章 鄂奉戰開第3章 鐵路故事第45章 海州第7章 南方四(上)第15章 雀戰無敵第37章 敗戰第19章 再見雪海第20章 突圍第25章 鄂奉停戰第7章 臥虎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4章 雲涌(上)第9章 雲夢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2章 全軍出征第39章 整肅第31章 扣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