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 國會山大亂鬥

英國《笨拙》雜誌,法國《愚蠢》雜誌,《費加羅報》爭相報道了此次意外。

《斧子、鋸子和傻子》、《三色旗的復仇!法蘭西漁民成功擊沉大不列顛科技結晶》、《驚!價值25萬英鎊的一斧》、《奇!法蘭西漁民斬斷了克拉肯的觸鬚凱旋而歸!》、《從滑鐵盧到深海,法蘭西成功復仇英吉利!》.

路易·拿破崙幾乎要被這些標題氣死了,這些人簡直就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

於是乎拿破崙三世皇帝親自寫了一封信給《費加羅報》的主編表達了自己強烈的不滿,以及譴責《費加羅報》作爲法國的報社不該在這個危難的時刻落井下石。

《費加羅報》的主編直接將自己的回信刊登在了報紙上:

“親愛的拿破崙三世陛下,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德意志地區的報紙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只不過很多報社都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讓弗蘭茨覺得少了些辛辣的味道。

相比路易·拿破崙的失態,英國方面的反應則要平淡得多。

雖說這一次海底電纜的鋪設是由英國人主導,費用也主要是由英國方面承擔,但對於英國本身來說這不過是一步閒棋,甚至商業價值大於政治價值。

另一方面對於整個英國來說,這點打擊實在上不得檯面,不過是區區二十五萬英鎊而已,此時英國的困境至少價值上億英鎊。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和王室的注意力都聚集在了世界工業博覽會上,他們希望以此打個翻身仗。

其實說到底還是法國這個盟友在英國外交戰略中的優先級非常低,此時的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洛林、北非,以及諸多殖民地力量嚴重受損。

雙方在海外的衝突也讓英國人惱火,不過英國佬絕對不是那種無法與虎謀皮的國家,並不會因爲區區爭端就放棄合作的機會。

本質上還是現在的法國太弱了,而神聖同盟這個敵人又太強。

奧地利和俄國這個組在此時的歐洲大陸上是沒有任何對手的,當然英國可以利用海軍先打擊,並擊潰奧地利帝國。

這對於英國來說並非無法做到,只不過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罷了。

如果英國的敵人只有奧地利,那麼他們絕對不會猶豫,一定會在第一時間不惜一切代價地將奧地利帝國徹底擊潰。

但很不幸此時英國的敵人不只有奧地利帝國,甚至奧地利帝國本身都不是英國最優先考慮的目標。

俄國纔是此時英國的頭等大敵,英奧開戰,那麼俄國絕對不會閒着,肯定會趁機進攻近東地區,奧地利在海上沒法和英國抗衡,但幾十萬陸軍不是擺設一定會幫着去攻打奧斯曼帝國。

結果就是英國在付出巨大代價戰勝了奧地利帝國之後,發現俄國已經鯨吞了近東絕大多數地區,奧斯曼帝國已經無力阻擋俄國人的腳步,甚至已經被其吞併。

到時候就是虛弱的奧地利無力阻擋俄國西進的腳步,而英國人也無法阻攔俄國成爲世界霸主。

英國人可不認爲俄國人會像尼古拉一世說的那麼好聽,僅僅是想奪回君士坦丁堡。

實際上即便是此時俄國也在威脅着波斯灣地區、印度地區、遠東地區,甚至加拿大地區。

俄國人的威脅可不是和你比誰的商品便宜,或者誰的文化影響力強,俄國人的威脅全都是實打實的。

比如之前尼古拉一世爲了策應弗蘭茨在阿拉斯加增兵的行爲就讓英國人忌憚不易,罕見地向加拿大西部邊陲之地增派了兩個團的兵力。

英國增兵的行爲直接嚇壞了美國,畢竟美國人可是一直都在挖英國的牆角。

美國的新總統丹尼爾·韋伯斯特爲此頭疼不已,扎卡里·泰勒和米勒德·菲爾莫爾留下的攤子全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他真是一點也不想當這個總統。

丹尼爾·韋伯斯特想要停止繼續向西北方向滲透,但國會中議員們並不願意。

國會辯論的結果是向西北增兵,防止英國挑起戰爭。

於是乎俄國、英國、美國在此形成一個鐵三角,三方相互警惕,各懷鬼胎。

如果英國繼續放任俄國不管,那麼未來的情況只會更加糟糕,加拿大的事情將會世界各地重演。

讓丹尼爾·韋伯斯特頭痛的不只是邊境問題,古巴危機剛剛結束,南北雙方又在國會中開始了新一輪鬥爭。

約翰·考德威爾·卡爾霍恩將一本《美國憲法》高高舉過頭頂,高聲說道。

“美利堅聯邦憲法的第四條第二款白紙黑字寫着:‘逃亡奴隸應被遣返。’1787年的制憲會議上,我們南方的先賢用巨大的政治讓步換來了這條逃奴條款,而今你們竟然用所謂的州權來否定它!

我想請問諸位,我們南方的州權何在?”

林肯議員立刻起身反駁道。

“此言差矣,南方的州權在南方自然有效,但在北方自然要以北方的州權爲先。”

國會內立刻響起一片嘈雜聲,北方議員們都在稱讚林肯議員的思維敏捷,而南方議員則是罵聲一片。

“您說的不對!林肯議員,您故意忽略掉了兩個重點。

首先是我們南方的合法財產被非法地送到了北方,其次我們都是美國人,當我們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遵從聯邦憲法,而非州法。

難道你們北方的騙子逃到了我們南方,我們也要包庇他們嗎?”

傑弗遜·漢密爾頓·戴維斯也不甘示弱,林肯也立刻回懟道。

“如果你們南方的法律中有包庇騙子這個條款,那麼我尊重你們。”

“說的太好了!”

國會內又是一陣騷動。

林肯也拿出了一本憲法,翻到序言部分。

“我們合衆國人民,爲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並使我們自己和後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爲美利堅合衆國制定本憲法。

請問諸位,當一位自由民僅因膚色就被剝奪權利,當法官的報酬取決於判決的結果對誰有利時。

這算哪門子正義?”

林肯的氣勢逼人,北方的議員們也深受感染紛紛吶喊助威。

不過此時無論是卡爾霍恩,還是戴維斯都是見過風雨的人,怎麼可能被林肯的氣勢所攝。

“林肯議員,您這是在偷換概念,那些奴隸何時成爲了自由人?你又有什麼證據說法官的報酬與判決的結果有關呢?” 此話一出,南方的議員們頓時羣情激奮,他們立刻想起了之前範德比爾特給他們帶來的屈辱。

“沒錯!你這個範德比爾特家族的走狗,你有什麼臉面誣陷別人!”

“滾下去!”

“做律師的心都髒!”

還不等林肯反擊,卡爾霍恩又上來補刀。

“林肯先生,您爲什麼就不肯支持《勞工保護法》呢?難道那些白人同胞就不是自由民嗎?

那些可憐人在北方的工廠中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您說這算哪門子正義?”

這簡直就是林肯的死穴,他真的沒法反駁,更沒法承諾什麼,畢竟他無法背叛自己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

眼見林肯不說話,有些年輕氣盛的北方議員坐不住了。

“我們可是付過錢的!他們工作,我們付錢,這很公平!”

南方的議員們立刻憋不住了。

“難道我們沒有付錢嗎?”

“工人們都是自願的!”

“奴隸們也是自願的!”

“該死的奴隸主!”

“萬惡的資本家!”

《憲法》和《人權宣言》在國會大堂內漫天飛舞,板凳和墨水瓶也都成爲了武器,在短暫的試探之後,雙方終於進入了肉搏階段

世界的另一端,很難想象在日後要席捲天下的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等人此時正被一個小小的地方團練逼得走投無路。

這位團練因洪秀全等人大砸甘王廟的事情覺得臉上無光,於是乎便向官府舉報了拜上帝教。

只不過當地的官員不想摻和進這種鄉紳內鬥的事情中,直到這位團練親自到拜上帝教總壇抓人才勉強將其收監。

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人立刻籌款救人,他們對那些富有的教民以道義規勸,對那些有實力的教民態度就更加謙卑了,通常只敢假稱是“高老”的意思。

拜上帝教早期以“高老”代指上帝。

不過對於普通教民,洪秀全、楊秀清的態度可就沒那麼客氣了,直接發出所謂的教諭,敢不交錢就會遭到所謂的報應。

然而最後洪秀才還是失敗了,官府只收錢不辦事,那位團練不但弄死了那幾名在獄中的拜上帝教核心成員,還準備故技重施。

此時初出茅廬的石達開提議殺了這個妖魔,但遭到了拜上帝教高層的集體反對,畢竟他們還沒做好準備。

這位團練的態度囂張,那些威脅之意甚濃的話始終在洪秀全耳邊縈繞不去,搞得後者噩夢連連。

此時的大清黃河大旱、長江大水、流民四起、盜匪橫行.

兩廣的情況也沒好多少,光是在道光二十三年到道光三十年的這七年裡便發生了大小災疫二十餘起,可謂是餓殍遍地。

比起天災,人禍更加可怕。活不下去的流民在會黨的裹挾下加入造反的隊伍,但這些人大多數就沒什麼目標,所以十分容易被官府收買。

當地的清朝官員也很願意這樣做,於是乎戰場上經常會出現兩批流民互毆的場面。這些流民也不是傻子,他們大多數也不過是爲了混口飯吃,並不會真的拼命。

但戰場上不敢拼命,不代表搜刮百姓時不會拼命。這幫流民組成的官軍可比平日裡那些地痞組成的官軍狠多了.

除此之外清朝的官員們也不當人,他們並不想解決問題,只想找人背鍋。爲了轉移矛盾,同時也是爲了從中牟利,他們選擇了挑動底層內鬥。

雖說此時的清政府腐朽不堪,但在偏僻的鄉村地區還是有些公信力的。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造成當地土客兩族大規模械鬥.

然而這對於洪秀全來說卻是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終於洪秀全下達了在道光三十年十月初一在金田“團營”的命令。

此時的洪秀全只有兩萬人馬,其中還有一萬無法戰鬥的老弱。以他的實力在流民中尚算不得頂尖,很難想象不久之後他會撼動整個清朝的根基。

這主要歸功於太平軍的四項創舉,首先就是現在看來極爲反動的《太平條規》,雖然這其中有很多糟粕,但它確確實實地規定了太平軍的軍紀,並且給了他們信仰。

信仰這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對於士兵和軍隊來說非常重要。

第二便是公庫制度,雖說也飽受詬病,比如養閒人、養懶漢之類的,但在那個最艱難的時刻,它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太平軍現有的資源。

由於公庫制度理論上講不允許個人擁有私產,所以在初期創造了一種衆人平等的感覺,團結了士兵和軍官,同時又避免了階級分化,減少了屠殺和搶劫又反過來加強了他們的信仰。

民衆也是看到了一支不一樣的起義軍,畢竟在之前起義軍和清軍的差別並不大,爲太平軍的迅速擴張奠定了基礎。

第三,男女分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力和戰鬥力。

第四,蓄髮易服。

清初人們對剃髮易服有多反感,此時對蓄髮易服就有多狂熱。

洪秀全所不知道的是,他無意間的決定實際上加強了太平軍內部的心理認同,同樣的服飾、同樣的髮型很容易被人認爲是自己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清朝間諜混入的可能。

不過太平軍的日子可並不太平,洪秀全剛剛將兵馬聚集到金田就遭到了清軍的圍剿,甚至還有一部分兵馬因此而走散。

然而清軍又一次錯過了剿滅太平天國的最佳時機,輕敵加上相互推諉的清軍遇到了背水一戰的太平軍結局顯而易見。

真正全力阻截太平軍的團練、把總都損失慘重,太平軍反而是在連番大勝之後建立了信心。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宣佈太平天國正式建立,正號太平天國元年。

此時身在九龍半島的庇護九世正在看着意大利版的《原道救世歌》,但他很快就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胡說八道!妖言惑衆!”

庇護九世對這種混合宗教毫無興趣,他已經想要回到羅馬了。不過片刻之後,庇護九世又拿起那本小冊子仔細研讀起來

第478章 甜菜第1666章 金馬“獎”彼得遺詔(免費,省事兒,順路方便聽書的書第428章 首席終結者第1516章 聖誕節第1368章 銅第996章 “參見”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1249章 假面舞會第1282章 你不賣,有的是人賣!第67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下)第42章 遠方的來信第909章 國殤第1348章 婚禮(下)第103章 “毒王”維多利亞第958章 寸步難行第540章 北美宋襄公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1623章 沒有如果第557章 還擊【加更】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1129章 絕處逢生,但沒完全活過來。第1237章 紙是包不住火的第1629章 俄國的慣性第1149章 老阿里的交易(下)第1154章 求其上者,得其中。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1270章 危機解除(下)第1217章 幕後第182章 偷家(上)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597章 出兵阿爾巴尼亞第961章 勝利者的禮物第886章 突變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1352章 巴別塔計劃第926章 比利時人的掙扎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18章 日常第1400章 沙皇的條件第1471章 一封電報(中)第767章 麻煩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勝利第1413章 異變陡生(下)第973章 弗蘭茨的仁慈第606章 爭吵第495章 禍水東引(下)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214章 擔憂第1522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88章 相遇第697章 東非之謀第515章 歡迎來到加利福尼亞第274章 順化條約第1013章 暗流涌動第619章 兄弟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142章 惺惺相惜第1341章 太陽第1220章 臺前(下)第1003章 天下英雄第30章 真臘第1570章 暴徒第510章 羊吃土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718章 歐洲呂布關於這場戰爭中雙方的離譜操作。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692章 哈里查恩的旅程第1460章 放一把火第1248章 瑪麗亞阿梅莉亞第337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382章 盧森堡協議下第356章 毛熊的建議第1625章 假想敵(上)第208章 梅開二度第1220章 臺前(下)第165章 意外(下)第177章 日常(一)第1214章 圍城(下)第38章 武裝傳教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5章 組建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二三嘗試(下)第1560章 俾斯麥的抉擇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619章 兄弟第959章 巷戰第1151章 不速之客2第711章 各奔東西(下)第410章 昭昭天命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1106章 輪迴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198章 求學的巫女(上)第59章 八卦第40章 沉重的“愛”(加更)第1088章 差距
第478章 甜菜第1666章 金馬“獎”彼得遺詔(免費,省事兒,順路方便聽書的書第428章 首席終結者第1516章 聖誕節第1368章 銅第996章 “參見”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1249章 假面舞會第1282章 你不賣,有的是人賣!第67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下)第42章 遠方的來信第909章 國殤第1348章 婚禮(下)第103章 “毒王”維多利亞第958章 寸步難行第540章 北美宋襄公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1623章 沒有如果第557章 還擊【加更】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1129章 絕處逢生,但沒完全活過來。第1237章 紙是包不住火的第1629章 俄國的慣性第1149章 老阿里的交易(下)第1154章 求其上者,得其中。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1270章 危機解除(下)第1217章 幕後第182章 偷家(上)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597章 出兵阿爾巴尼亞第961章 勝利者的禮物第886章 突變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1352章 巴別塔計劃第926章 比利時人的掙扎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18章 日常第1400章 沙皇的條件第1471章 一封電報(中)第767章 麻煩第932章 閹雞對青蛙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勝利第1413章 異變陡生(下)第973章 弗蘭茨的仁慈第606章 爭吵第495章 禍水東引(下)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214章 擔憂第1522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88章 相遇第697章 東非之謀第515章 歡迎來到加利福尼亞第274章 順化條約第1013章 暗流涌動第619章 兄弟第1331章 1849年維也納合約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142章 惺惺相惜第1341章 太陽第1220章 臺前(下)第1003章 天下英雄第30章 真臘第1570章 暴徒第510章 羊吃土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718章 歐洲呂布關於這場戰爭中雙方的離譜操作。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692章 哈里查恩的旅程第1460章 放一把火第1248章 瑪麗亞阿梅莉亞第337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382章 盧森堡協議下第356章 毛熊的建議第1625章 假想敵(上)第208章 梅開二度第1220章 臺前(下)第165章 意外(下)第177章 日常(一)第1214章 圍城(下)第38章 武裝傳教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231章 死不悔改第5章 組建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二三嘗試(下)第1560章 俾斯麥的抉擇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619章 兄弟第959章 巷戰第1151章 不速之客2第711章 各奔東西(下)第410章 昭昭天命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1106章 輪迴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198章 求學的巫女(上)第59章 八卦第40章 沉重的“愛”(加更)第1088章 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