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臺前(下)

萊茵地區除了是新領土以外,還是天主教地區,而普魯士是新教國家。如果談歐洲歷史不談宗教的影響,相當於魚鉤上掛鹹鴨蛋,閒扯淡。

德意志地區宗教戰爭更是繞不過去的坎,一場打了三十年,上百個國家人口損失比例平均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是德意志人心底最深刻的痛,所以雙方一開始就有着巨大的隔閡,都提防着對方。

歷史上普魯士國王甚至專門撥了一筆款項給科隆大主教修教堂,這個教堂修了六百多年吞掉的錢根本無法計算,直到威廉一世統一德國,科隆大教堂才宣告完工。

然而此時的情況卻有所不同,經過1848年這場風波,雙方的關係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因前任科隆大主教的死變得更加危險。

1848年前任科隆大主教打着法蘭克福國民議會的旗號組織了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可見其經濟實力和號召力。

這支軍隊雖然後來被威廉四世強行解散,但以科隆大主教的權柄再次將這些人聚集起來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尤其前任科隆大主教死的十分蹊蹺,很難讓人相信與普魯士政府和威廉四世沒有關係。

即便是國民議會被奧地利帝國擊敗之後,普魯士也沒敢清算萊茵地區。

因爲前任科隆大主教死的實在太不是時候了,如果他沒死,那麼普魯士就可以藉機清算,然而他偏偏死了,人死賬消,威廉四世只能選擇憋着一口氣。

當波蘭起義的消息傳來,普魯士境內反響最大的自然是波蘭人,他們在普魯士過得並不如意。

普魯士政府其實也十分矛盾,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俄國在自己身邊虎視眈眈,但也不希望波蘭起義影響到自己的國家。

然而對於科隆大主教來說卻沒有什麼好猶豫的,或者對於任何一個神職人員來說,沒什麼比搞一場十字軍東征更能證明自己的信仰了。

這個機會就在眼前,他又怎麼可能錯過呢?

在得到維也納的密信之後,這位新任科隆大主教立刻召開集會進行演講,聲援波蘭人捍衛信仰的行爲。

其實科隆大主教也不傻,他可不會像庇護九世那樣直接把矛頭指向沙皇。因爲一旦觸怒了俄國人,那麼難保普魯士政府不會演一出揮淚斬馬謖的戲碼。

科隆大主教只需要表個態,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人會去做。萊茵地區的主教們紛紛活動起來,準備支援波蘭人。

讓他們上戰場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捐錢捐物,忽悠別人上戰場還是沒問題的。

科隆大主教這一番折騰,再加上奧地利帝國的態度曖昧不清,整個南德意志地區都躁動起來了。

雖然三十年戰爭曾經給這片土地留下了可怕的回憶,但德意志人更加清楚宗教戰爭一旦開始,那便不再有無辜者,要麼勝利,要麼死。

此前奧地利和德意志邦聯接連不斷的勝利讓人們相信,他們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

雖說此時與俄國應該算是盟友關係,但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卻始終恐懼這個來自東方的龐然大物。

相比德意志和奧地利,意大利地區則沒什麼實際行動。庇護九世雖然上躥下跳、叫得很兇,然而卻沒有組織任何形式的軍隊前往波蘭,更沒有豪擲千金的舉動。

首先,一個窮字就打消了他們絕大多數的想法,畢竟打仗可是要花錢的。

其次,意大利人的家庭觀念雖然很強,但國家意識卻非常淡薄。他們很少以某個公國的人自居,多半隻會提到自己的故鄉。

對於自己國家的事情都不上心,對於其他國家的事情就更不在乎了。

最後,雖然羅馬是教廷所在,但意大利人卻更加清楚教會的骯髒。

德意志邦聯的事情又怎麼少得了西德第一大將路易·菲利普?

已經76歲高齡的路易·菲利普公開表示願意成爲波蘭代理國王,與俄國交涉以期能讓沙皇回心轉意。

他甚至“私下”裡表示如果沙皇不能回心轉意,那麼他將像佩德羅一世一樣帶領波蘭人民對抗俄國。

主打的就是一個有恃無恐,畢竟有德意志邦聯在,沙皇要宣戰阿爾薩斯-洛林就等於宣戰了整個德意志邦聯外加奧地利帝國。

天塌了有個子的頂着,而且自己一把年紀如果能爲子孫後代謀個王位,哪怕是個徒有其名的國王,那也不虧了。

這時候尚博爾伯爵的母親坐不住了,瑪麗·卡羅琳也跳出來宣傳自己的兒子尚博爾伯爵,法蘭西波旁家族的正統繼承人亨利五世可以兼任波蘭國王。

在弗裡堡的尚博爾伯爵還在實地考察公立醫院的選址,得知消息的他一臉懵,但是弗裡堡的民衆和法國正統派卻十分興奮,他們都覺得尚博爾伯爵是個好國王。

民衆從未見過一個國王,甚至是一個市長,整天穿着一雙破靴子,拄着登山杖到處,揹着經緯儀到處規劃建設的。

沒見過國王會在法庭與民衆一同旁聽審判的,更沒見過國王會在教堂與平民一起祈禱,並聆聽民衆心聲的。

再加上弗裡堡併入了德意志邦聯,使其經濟有了質的飛躍,民衆的生活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甚至還是整個瑞士地區唯一一個有鐵路的國家。

波旁正統派和奧爾良派再次吵成一團,不過這一次他們爭的不是法國王位,而是波蘭王位。

法國人這一鬧騰,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坐不住了,畢竟波蘭國王的位置原本就該屬於薩克森家族。

瑞士內戰之後薩克森分到了富裕的蘇黎世地區,1848年又在談判桌上得到了德意志四大自由市之一的漢堡。

再加上同宗合併,此時的薩克森早已今非昔比,雖說依然無法和普魯士和奧地利相比,但是其體量已經不弱於荷蘭。

如果再能在波蘭爭上一爭,那麼薩克森重新成爲北德第一強邦便指日可待了。

奧古斯特二世還記得自己大哥和伯父的遺願-讓薩克森重新成爲北德第一強邦。

至於風險麼,那不是有普魯士和奧地利在前面頂着呢麼。

薩克森王國的實際掌舵人瑪麗亞·安娜王后立刻向俄屬波蘭地區派出了一支軍事觀察團,並且招募僱傭軍保護波蘭民衆。

瑪麗亞·安娜王后作爲索菲夫人的雙胞胎姐妹,她瞭解到的信息顯然比一般人更多。

雖然不清楚具體怎麼回事,但波蘭人鬧得這麼大,一定是自己這個侄子在後面攪風攪雨。

第1586章 坐地分贓(上)第1440章 泥潭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1635章 收銀機(上)第1568章 仇怨第1180章 謀第1400章 沙皇的條件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480章 應戰第354章 英國絕不退縮第647章 雨果來了(4)【加更】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461章 大朝會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1254章 八方圍觀(上)第1520章 蘇伊士水道計劃第330章 狹路相逢第1636章 收銀機(下)第387章 序曲第1332章 窮途末路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627章 暴發戶第1516章 聖誕節第790章 援助?(下)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977章 艾梅納布爾佩利西埃歷險記(上)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第387章 序曲第902章 進軍羅馬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474章 妥協第2章 這是一個啓示第239章 短暫的休整第877章 英國地中海艦隊的覆沒第589章 預言第400章 內戰終止第591章 糖衣炮彈的可怕第1642章 今日之古巴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723章 圖窮匕見第206章 弗蘭茨和他的小夥伴們【爲投票和打第1224章 懲罰(下)第884章 後院起火第927章 布魯塞爾之戰(上)第199章 求學的巫女(下)第1034章 買單第694章 坦桑尼亞殖民地第1342章 撤軍問題第167章 暗流涌動第256章 陰差陽錯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194章 偷雞不成第1196章 稅收和人口(中)第815章 摧枯拉朽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1423章 奧地利帝國特色大斯拉夫主義第625章 夏威夷的規劃第1586章 坐地分贓(上)請假一天第19章 投資第1602章 二改金本位第128章 戰後處理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86章 海軍第1388章 醉翁之意(中)第803章 消耗戰第381章 盧森堡協議(上)第108章 司寢管家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232章 “神聖 正義與救贖”第1095章 Dies ist Deutschland第484章 把酒言歡(下)第409章 幾件小事第898章 重演第324章 口信第67章 緩坡與騎兵第1130章 他鄉遇故知第1627章 大夢一場第1313章 老六第918章 “瀆聖同盟”第384章 電報第1087章 這個,大官,值錢!第1368章 銅第143章 來自巴伐利亞第34章 交易第1375章 真香 (祝各位書友春節快樂)第539章 好生休養第583章 拉德茨基第829章 水銀封棺第1509章 螞蟻打架第1132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69章 收網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1474章 妥協第1665章 秘密協定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勝利第605章 乘風破浪
第1586章 坐地分贓(上)第1440章 泥潭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1635章 收銀機(上)第1568章 仇怨第1180章 謀第1400章 沙皇的條件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480章 應戰第354章 英國絕不退縮第647章 雨果來了(4)【加更】第1530章 壞人絞盡腦汁,蠢人靈機一動(下)第461章 大朝會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1254章 八方圍觀(上)第1520章 蘇伊士水道計劃第330章 狹路相逢第1636章 收銀機(下)第387章 序曲第1332章 窮途末路第493章 白磷燃燒彈第627章 暴發戶第1516章 聖誕節第790章 援助?(下)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977章 艾梅納布爾佩利西埃歷險記(上)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第387章 序曲第902章 進軍羅馬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1474章 妥協第2章 這是一個啓示第239章 短暫的休整第877章 英國地中海艦隊的覆沒第589章 預言第400章 內戰終止第591章 糖衣炮彈的可怕第1642章 今日之古巴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723章 圖窮匕見第206章 弗蘭茨和他的小夥伴們【爲投票和打第1224章 懲罰(下)第884章 後院起火第927章 布魯塞爾之戰(上)第199章 求學的巫女(下)第1034章 買單第694章 坦桑尼亞殖民地第1342章 撤軍問題第167章 暗流涌動第256章 陰差陽錯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194章 偷雞不成第1196章 稅收和人口(中)第815章 摧枯拉朽第156章 無能的懲罰第1423章 奧地利帝國特色大斯拉夫主義第625章 夏威夷的規劃第1586章 坐地分贓(上)請假一天第19章 投資第1602章 二改金本位第128章 戰後處理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86章 海軍第1388章 醉翁之意(中)第803章 消耗戰第381章 盧森堡協議(上)第108章 司寢管家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232章 “神聖 正義與救贖”第1095章 Dies ist Deutschland第484章 把酒言歡(下)第409章 幾件小事第898章 重演第324章 口信第67章 緩坡與騎兵第1130章 他鄉遇故知第1627章 大夢一場第1313章 老六第918章 “瀆聖同盟”第384章 電報第1087章 這個,大官,值錢!第1368章 銅第143章 來自巴伐利亞第34章 交易第1375章 真香 (祝各位書友春節快樂)第539章 好生休養第583章 拉德茨基第829章 水銀封棺第1509章 螞蟻打架第1132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69章 收網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1474章 妥協第1665章 秘密協定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勝利第605章 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