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

一個月後,順化。

香江的北岸,面對御屏山的,便是是阮氏王朝的皇宮,順化皇城。若是馮雲山來此,便會驚奇地發現,這個所謂的順化皇城,所有佈局竟然與後世的故宮一模一樣,只是比例小了一號。

事實上,這個越南的都城,其內包含內城和阮朝的皇宮,便是完全仿照北京城而建的。內城裡面,又有紫禁城,正是作爲阮朝的皇宮所在。

此刻,嗣德皇帝頹然地癱坐在紫禁城前面的勤政殿內。

自五十多年前的阮氏王朝一統越南,嗣德沒料到,自己的阮氏王朝竟然會以這樣的形式告終!就算上十萬的暹羅大軍和金邊王朝聯合起來與阮氏爲敵,阮氏也從未害怕過。就算越南國內此起彼伏上百處大小暴民起事,阮氏也從沒擔心過。卻沒料到,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一切都變了。嗣德第一次認識到中原的中央王朝的厲害之處,只不過,這認識來得太遲了些!

在這一個月內,他想盡辦法謀求一線生機,但均不可得,一一失敗了。

十天前,他的四萬大軍和八萬民夫,因順化皇城太小,無法容納,便整軍出城,主動據香河而守,想在城外阻擋住敵軍。不過,讓他徹底失望的是,這十二萬阮朝最後的力量,不到兩天,便被三萬討虜軍徹底擊潰。

經過兩天兩夜的整齊而密集得令人頭皮發麻的槍炮聲之後,四萬大軍戰死近半,其餘的,連逃跑都難做到,只得在那些明鄉人的大臣率領下,紛紛投降。而那八萬民夫,更是在被火槍擊斃數千人,見識到敵軍的火器威力之後,直接伏地而降。

當然,原因便是對方張貼散發的告示——《告交趾、日南百姓書》,上面提到,只要說出自己的祖上是從華夏過來的人氏,有華夏諸族的血統,便可以歸順中華帝國,朝廷不予追究以身事賊的過往。但若是執迷不悟,便殺無赦。百姓可相互檢舉揭發。

不得不說,這個《告交趾、日南百姓書》的威力巨大,順化城外的百姓紛紛歸順,指責阮朝官府的罪惡。而那些作爲官吏和商賈的明鄉人,更是上躥下跳地活躍起來。所謂明鄉人,本就都是當初明朝滅亡的時候,許多人不願接受滿清的統治,從兩廣或者福鍵等地流落到安南,而那時安南曾經作爲明朝的一個交趾布政使,後面雖然脫離獨立,但仍舊算是大明的藩屬國,接納了很多流亡的明鄉人,這些人的後代也有耕讀傳統,很多都稱爲阮朝的官吏。

原本這些明鄉人,因自己的根已經紮在安南,便忠於阮朝,的那如今不一樣了,他們看到阮朝即將滅亡,而故國即將重新統一安南,他們意識到,接下來他們的地位將大不一樣了。於是,便私下竄連歸順討虜軍,售賣軍糧,充作嚮導,提供情報,配合討虜軍進攻順化。

該死的明鄉人!嗣德咒罵一聲!

前些天,當幾位親信將領向他稟報說,軍中的火器嚴重不足時,他就知道大事不妙。當初,他血氣方剛,繼位之後便驅逐洋人,特別是對居心叵測的法蘭西洋人,將他們的傳教士全部趕出越南,不購買西洋的武器和火藥等,他以爲憑藉自己的才能,完全可以支撐起越南。沒想到,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

“陛下,順化守不住了,陛下還是喬裝打扮一番,偷偷逃出去吧。可以先去暹羅,再輾轉到法蘭西也行,留得有用之身,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陛下!”潘清簡將城外討虜軍進攻的情況稟報給他後,又一次勸道。

“夠了!潘清簡,你也是明鄉人,你們明鄉人都已經背叛了朕,還真以爲朕是那麼好欺騙的麼?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假惺惺地勸朕逃走。要不是你們這幫明鄉人,朕會淪落到這個地步麼?滾,給朕滾!”嗣德暴躁如雷:“阮氏江山都丟了,朕還有何面目苟延於世?”

“陛下!臣一片忠心,不想陛下竟如此懷疑臣!臣唯有一死爾!”說完,潘清簡竟然以頭撞朝殿下的石柱,頓時頭破血流。

嗣德想不到他如此忠心,忙叫人幫忙包紮,一時間,亂成一團。正在這個時候,遠處傳來猛烈的歡呼聲,幾名禁衛兵匆匆跑進來驚慌地叫道:“陛下,順化皇城破了,敵軍打進來了!”

嗣德一下癱倒在地。一會,他瘋狂地爬了起來,搶過一個燈籠,潑出菜油,便點起火來。他要將整個皇宮都燒掉,一絲不留給北方的敵軍。一時間,皇宮內哭聲一片,衆人各自四散逃亡。

沒多久,皇宮內的勤政殿和乾成殿以及光明殿等幾個大殿紛紛起火,嗣德也抱着皇太子投身火海。自此,阮朝滅絕。

……..

而與此同時,聖京皇宮內。

討虜軍總參謀部的副處以上官員,在左宗棠的帶領下,向皇帝馮雲山稟報攻伐安南的戰況。各部堂的部長也郝然在列。

如今,總參謀部的幾個處的負責人已經有了些調整:

作戰處處長毛瑟、副處長卡拉格?夏爾;

作訓處處長崔大同,副處長布坎南;

情報處處長仍是由左宗棠兼任;

後勤處處長周勝富;

軍事科學處副處長徐壽。

馮雲山首先對總參謀部的攻佔安南總體計劃表示稱讚:“這次總參謀部的安南計劃實施得不錯。用最小的代價佔領了安南,朕甚心慰!”

左宗棠忙道:“還是陛下的決策英明。微臣和衆位大人們,開始還以爲只是教訓下那阮氏,讓他早些朝貢而已。沒想到陛下深謀遠慮,連未來百餘年都考慮在內了,臣等歎服!”

“得,季高你也不必拍朕的馬屁了!這次的作戰方略你們總參謀部的確籌劃得很好,那個從海路大舉進攻安南的南方,湄公河河口,這個方案是夏爾先生提出來的吧?很好!朝廷要給予獎勵,聖幣一千元。”馮雲山鄭重其事地向作戰處副處長卡拉格?夏爾提出誇讚。不過,他知道這些洋人並沒有像左宗棠他們這樣的觀念,以升官爲第一要務,而且自己也不好將他們升遷得太高,畢竟不是漢人。於是,只能獎勵些金錢,以示褒獎!

本來,接見整個參謀部的人,傾聽他們的稟報,就已經算是一種巨大的榮耀了。馮雲山讓他們來,其實不單是爲了安南的事情,隨着毛瑟的到來,馮雲山想盡快完善總參謀部,將原本屬於後世普魯士的那套完備的戰爭動員體系和作戰體系搞出來,因此,這才特意召見總參謀部的人。

不過,在此之前,先要討論下如何處置安南。

“如今討虜軍大軍發兵安南,按此作戰計劃,相信不久便可全部攻佔。”馮雲山直接提了出來:“但佔領安南之地後,如何對待,卻是問題,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

農業部部長劉長佑道:“陛下,微臣知道陛下的意思。不過,微臣還是想勸陛下,還是不要將安南變成中華帝國的直接領土,明代永樂年間,便是前車之鑑!”

劉長佑一說,堂下的其他幾個大臣也紛紛點頭,連司法部部長黃玉昆也插嘴道:“陛下,微臣也附議!安南的確不能直接佔領,表面風光,實際卻得不償失啊!”

馮雲山點點頭,示意劉長佑繼續。

劉長佑接着說道:“陛下,安南雖然自古以來,便是在我華夏治下,但在五代十國時期,正式脫離華夏新立一國,到宋代,正式接受宋太祖冊封爲交趾郡王,成爲藩王。後雖經明代永樂年間,重新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二十八年後,迫於安南的叛亂不斷,加上屯兵需要巨大軍費開支,還要救濟安南的百姓,大明財政負擔過重,因此,大明主動放棄了安南,改爲藩屬國。微臣曾經瞭解過這段歷史,大明佔領安南之後,每年花費在安南的兵餉最少也在300萬兩以上,而從安南征收的賦稅,卻只有區區的7萬兩銀子。如此,明朝佔領安南的這二十多年,每年都要損失300萬兩銀子,對大明財政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微臣覺得,還是扶持安南的地方勢力,維持現狀爲好。直接佔領,微臣擔心帝國的財政吃不消啊。”

一聽要花這麼多銀子,財稅部部長周勝坤連忙附和道:“陛下,微臣原本也贊成直接佔領,但開支如此巨大,真是得不償失,還是不佔的好!”

ps:感謝阿碧雅思、無窮級超神水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658章 封爵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1076章 突圍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292章 兵工廠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101章 形勢急變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53章 招標(上)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五章 圍困全州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36章 擋路者死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93 章 議策(四)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944章 內閣垮臺第九章 商議出征948章 俄軍大敗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
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658章 封爵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1076章 突圍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292章 兵工廠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101章 形勢急變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153章 招標(上)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五章 圍困全州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436章 擋路者死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1079章 繳獲喜人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93 章 議策(四)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944章 內閣垮臺第九章 商議出征948章 俄軍大敗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