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 章 議策(四)

馮雲山對於如今這個時候的李鴻章便有如此見識,很是奇怪!

要知道,歷史上的李鴻章,剛開始是因爲與太平天國打仗的過程中,被太平軍的洋槍洋炮所震驚,於是也跟着向洋人採買洋槍洋炮,力圖“學得西人一二秘法”以利攻剿,卻發現引入機器設備自行生產更划算,加上有感於來自國外的長遠威脅,便決定效仿西洋,開辦仿造外洋船炮、創辦軍事工業。

可如今,整個歷史的軌跡已經被自己所改變。李鴻章根本就沒機會大量接觸到洋槍洋炮,怎麼還會有這種想法和見識?

馮雲山不由猜測,這李鴻章根本就是早就有效仿西洋的心思。也許,早在十多年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候,他便注意到洋人兵艦和洋槍洋炮的犀利,就存有改良滿清武器裝備的想法。

馮雲山讚賞道:“李愛卿所言有理!這也是朕所思索的問題!還有其他愛卿,也都說說!”

李鴻章只覺自己心撲通地跳得厲害,陛下竟然誇獎他了,一時間,渾身都神清氣爽。

雲南巡撫曾水源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爲,一方面是要進行效仿西洋,興辦工廠,吸引無地流民和僱農前往工廠做工,另一方,各地由官府出面,向地方鄉紳、地主購買土地,優先分配給討虜軍軍屬,多餘的再低價租給無地佃戶,減緩各地的地主和佃戶之間的矛盾。同時,陛下,爲緩解土地兼併的危機,可通過兩個提供新鮮田地的方式來進行!”

“一是鼓勵無地、少地的百姓開荒!臣聽說帝國成立了專門的石油化肥司,在原本聖國佔領的數個省份興建了化肥廠,可以生產一種叫磷肥的肥料,能迅速讓莊稼長勢喜人,這樣的話,便好辦了!百姓開荒,再向官府借貸購置磷肥,便能讓荒地也能長出莊稼,種出糧食,豈不是能大爲緩解土地的不足?二是臣聽說滿清的祖地,滿洲地區,地廣人稀,且土地肥沃,雖然有些嚴寒,但並不影響耕種,可開墾爲良田。陛下,臣建議,早些出兵攻佔滿洲,一來徹底將清妖殘餘勢力全部消滅,二來,可增加大量耕地。只要佔領滿洲地區,將北方的菏南、山東、直隸一帶的無地百姓都可以遷移過去,不但解決黃河改道引起的災民問題,讓整個中原一帶不安定的流民減少,不消幾年,便有大量糧稅可以收取,還能徹底將清妖的土地全部佔領,從根本上緩解土地兼併問題。”

曾水源的話,讓堂下的衆人紛紛點頭,馮雲山更是大喜,暗道想不到這曾水源的主意還真是一針見血,開荒雖然慢,但確實能緩解不少土地不足的問題,何況自己怎麼忘記那磷肥的作用了,正是將荒地變爲熟地,對於開荒最好不錯。而攻佔滿洲,更是妙計。

先前自己還一直想着兵力不足,先等討虜軍將整個中原一帶穩定下來,再準備充足之後,再一舉佔領滿洲,如今經曾水源這一提醒,還真是得越早佔領滿洲越好了!早些徹底消滅滿清,免得夜長夢多,還可以儘早移民,發動“闖關東運動”!

馮雲山記得,在滿清早期,將他們的祖地滿洲列爲“龍興之地”的聖地,禁止漢人進入。但因爲關內的滿洲地區物產豐富,人煙稀少,山東、直隸一帶的流民還是會冒着殺頭危險,闖過山海關,進入滿洲地區討生活。因此,儘管滿清朝廷煞費苦心,但北方流民入關謀事卻屢禁不絕,而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到乾隆末年,已經關東的漢民已經接近二百萬。

等二次鴉片戰爭前夕,因北方沙俄的不斷南侵,加上朝鮮移民擅自越過圖們江開墾長白山地區的情況趨於嚴重,邊疆危機日甚,加上山東遭受黃河決口,流民處於造反的邊緣,山東人口暴增,缺乏耕地,滿清朝廷爲緩解矛盾,開發滿洲,守衛邊疆,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頓時,正式的浩浩蕩蕩的闖關東人口大遷徙活動開始了,整個滿洲的人口,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的三百萬人(滿旗人不到一百萬,其中還有很多早期的漢軍旗人),到滿清滅亡的時候,已經達到一千八百萬人,除去幾年後又返回家鄉和餓死病死以及出生繁殖的因素外,平均每年涌入三十萬人以上。而到了後世的民國,更是甚至出現每年上百萬人的遷徙。

馮雲山想到這,大聲讚道:“曾愛卿此言大善!佔領滿清的滿洲地區,將中原一帶的無地百姓都由朝廷出面組織,統一遷徙到滿洲去,此舉正好能極大解決目前的困局!不但開拓了帝國的疆土,還拓寬了我華夏百姓的生存空間,爲百姓謀得一件大好事!此事朕記下了,要抓緊讓討虜軍總參謀部出個方略,儘快達成進軍滿洲的條件!”

“陛下英明!此舉的確是個妙招!”浙江巡撫袁甲三奏道:“陛下,帝國討虜軍兵少的問題,微臣倒有個建議!其實朝廷可先行準備起來,在山東等地貼出告示,直接在人口密集缺地以及受災的州府,招募流民和無地青壯,組成佔地軍!編練一番,再派討虜軍的二個主力師,率領這些地方青壯,直接開往滿洲,所佔之地,便歸朝廷,再由朝廷根據人口和功勞大小,進行分配。以這些無地百姓對土地的渴望,其必踊躍參軍,爲之死戰。”

馮雲山還沒回應,浙江巡撫羅澤南出聲了:“袁大人此計雖妙,但卻有大害,陛下,還望不要採用!組織百姓青壯上戰場搶奪田地,雖然能增加兵員,但會造成諸多百姓的損傷,而且,日後若是再發生土地爭執,便會很容易地發生械鬥、甚至爲爭奪田地爲兵變!”

“陛下,微臣建議,稍加變通。一邊在中原等地招募無地百姓中的精壯者,充任討虜軍將士,進行編練,但永久性爲討虜軍將士。不過,其親屬卻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滿洲一地分到朝廷給的一塊田地。滿洲的清軍已經不成氣候,陛下只需派出數萬兵力便可一舉擊潰。只是要防止其四處逃竄,滿洲地廣人稀,深山密林,難以徹底消滅。因此,微臣建議,還不如示敵以弱,派少量兵力,以精兵策略,引起決戰,一舉將其主力徹底消滅,剩下的漏網之魚,也不足爲懼了。”

馮雲山見羅澤南出主意了,很是高興,對於這位後世推崇備至的人物,他很是看重,甚至將其視爲左宗棠與李鴻章一樣的人物。

“二位愛卿所說,皆是妙策,容朕好好思量。”馮雲山打着哈哈,也不讓袁甲三感到冷落,不過,他心頭想的卻是更深、更遠。

山東河南直隸一帶,特別是山東,地少人稠,生齒甚繁,特別是經歷經濟繁榮的乾隆一朝,人滿之患,勞力人口過剩,而鄉間隨着土地兼併集中,不但無地百姓增加,連佃戶也因競爭大租金提高而難以爲繼,不待凶年,便有離鄉覓食,漂流各處之人。再加上黃河水災,馮雲山憂心地想着,只怕今年會更嚴重。必須要改變這種局面,拓展領土。

馮雲山想到了與滿洲接壤的朝鮮,還有海參崴、廟街、庫頁島等外東北地區以及更北方的西伯利亞等地。

馮雲山隱約記得好像看過一本書,上面寫着後世中國的耕地是18億畝,而整個外東北地區的耕地便有近十億畝。當然,這只是紙面的數字,馮雲山猜想那些外東北地區的耕地必然是高寒地區,很多難以有好的產量,但這數字也足以驚人到讓馮雲山能有如此深刻的印象。這麼大的基數,就算除去那些高寒地區耕地,至少也有二三億畝與後世東北一樣的良田可供開墾。這能養活多少人口?可以說,單單這部分土地,便足以讓朝廷擺脫缺地的問題。

而且,馮雲山記得整個時候的沙俄,正抓緊往在侵佔外東北地區。特別是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之後,歐洲收到重創,沙俄更是將主要外侵的方向對準西伯利亞和外東北地區。看來,自己得加快速度,早些佔領這些良田才行。

第一步,便是先徹底擊敗殘餘的滿清勢力,佔領地廣人稀的滿洲,移民數百萬人口前往開荒種地,發展東北和外東北,讓漢人在這些地方徹底站穩腳跟。

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945章 抱大腿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908章 芬尼亞社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251章 出鐵水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601章 紛紛出逃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
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945章 抱大腿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908章 芬尼亞社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251章 出鐵水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456章 清兵大敗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601章 紛紛出逃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