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兵發臨海州

臨海州各縣縣令看罷了這份李霖所寫的討逆檄文之後,一個個面帶苦笑,心道臨海州真是亂套了,現在他們這些縣令,成了一個個受夾板氣的老鼠,是左右爲難,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於是他們只能客氣的接待了李霖所派的信使,封了一份厚禮送給信使,請信使將這份厚禮帶回山海縣,交給李霖,並且找了各種藉口,不肯發兵協助李霖前往州城討伐劉辯,但是卻也保證,肯定不會再受劉辯節制,也不會再派兵前往州城協助劉辯。

這一下就等於徹底擺明了他們的態度,這些各縣縣令決定這一次來個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一切都看李霖和劉辯他們兩人自己進行一場決鬥,總之他們這些人肯定不會再參與其中,至於事後誰勝了,他們自然就聽誰的。

這份討逆檄文不但被送往了臨海州其它各縣,甚至於居然還被李霖暗中派人送入到了州城之中,藉助唐家以前在州城之中的關係,將這份討逆檄文貼到了州城之中的各個街頭巷尾。

李霖在這份討逆檄文之中,除了歷數劉辯的幾條大罪之外,還特意說明,此次他發兵討伐劉辯,於他人無干,請州城之中各家大戶不要參與其中,襄助於劉辯此賊,否則的話就是助紂爲虐,等他率兵攻破了州城之後,定會對敢於襄助劉辯之人進行清算。

這已經是赤果果的威脅了,明明白白告訴州城之中的那些各家大戶,讓他們都靠邊站,別參與到這件事之中,否則的話一旦要是讓他李霖攻入了州城,到時候便斷饒不過敢於襄助劉辯之人,到時候抄家滅族就不能怪他李霖心狠了。

當劉辯得知消息的時候,城中早已到處都貼滿了這份討逆檄文,把劉辯氣的是暴跳如雷,下令全城搜捕張貼這份檄文之人,定要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可是不等劉辯把張貼檄文之人抓獲,便聽聞消息說李霖在山海縣起兵了。

這一次李霖一共調集了兩千兵馬,另外還募得一千多山海縣民衆隨軍助戰,對外號稱五千兵力,出山海縣,浩浩蕩蕩的朝着州城殺來。

劉辯聽聞消息之後,驚得是目瞪口呆,五千兵馬,這可能嗎?整個山海縣總共也不過三萬人口,五千兵馬他們養得起嗎?這麼多兵將又從何而來?

難道李霖能把山海縣所有青壯全部都編入軍中不成?這數字肯定有水分,可是到底李霖動用了多少兵力,這一點卻讓劉辯一時間無法判斷,於是只能立即派出了一批細作斥候,趕往山海縣打探消息。

但是既然李霖已經起兵,那麼劉辯也只能硬着頭皮應戰了,可是州城之中目前只有區區三百多州兵,就算是加上他劉家的私兵,也不過只有五六百人的兵力,這讓劉辯感到十分棘手。

如果各縣能尊他號令,各縣招募三百青壯鄉兵派往州城的話,他還好說一些,可是現在各縣都已經擺明了態度,絕不在聽命於他,要站在岸上看熱鬧,他也就沒法再指望各縣縣令來給他幫忙了。

於是劉辯慌忙之中,將州城裡的各家有名的大戶,全部招到州衙之中,軟硬兼施逼迫這些大戶給他出錢出糧出人,幫他御守州城,就算是拿着刀強逼這些大戶,他也要從這些大戶牙縫裡面擠出錢糧和兵力,來助他守禦州城。

前些天劉辯在幕僚的勸告之下,也給餘杭郡郡守江楓發了一份陳條,文中將李霖斥作一個十惡不赦之徒,說李霖暗藏禍心,豢養大批私兵,有意圖不軌之嫌,懇請郡守江楓,速速發兵進討山海縣,將以李霖爲首的這夥賊人一網打盡,而他作爲代行臨海州刺史之職的長史,願遵江楓號令,同時再次起兵,配合府兵進討山海縣云云。

李霖和劉辯二人所發的陳條,最終都擺在了江楓的桌上,江楓其實已經從青衣閣那裡,聽聞了此次山海縣大戰的詳情,聞之消息之後,連江楓都大吃了一驚。

要不是這件事是青衣閣在山海縣細作發來的詳細消息的話,江楓都不敢相信這件事是真的,雖然前段時間他也清楚劉辯肯定不會放過李霖,只要劉辯一站穩腳跟,肯定會發兵進討山海縣。

那時候江楓認爲,這件事他無需多管,反正劉辯也不是他的親信,李霖也算不上是他的親信,這種人相互爭鬥,對他這個郡守來說,是件好事,這樣也變相的消耗了他們的實力,更利於他控制郡內的事務。

雖然他也知道,李霖這個年輕人算是個有本事之人,這一次爲了庇護唐宏以及唐家殘存族人,甚至不惜和劉辯翻臉,也不肯交出唐宏等人,從這一點上看,江楓還是頗爲欣賞李霖的做法,恩怨分明,知恩必報,這也是這個時代人們所推崇的一種品質。

但是江楓爲了自身的利益,還是最終沒有直接干涉劉辯和李霖之間的矛盾,而是坐山觀虎鬥,最終看看李霖到底能否擋住劉辯對他的進討,入過李霖連這件事都處置不了的話,那麼像他這樣的人,也就沒什麼可值得惋惜的了。

按照江楓的打算,如果這一次李霖能成功利用山海縣的力量,擋住了劉辯的征討的話,那麼他便可以出面令劉辯停止對山海縣用兵,以此來保住李霖,也讓李霖承他的人情。

可是讓江楓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李霖所作所爲,居然大大超乎了他的預料,非但阻住了劉辯派去山海縣的兵馬,還居然以小小的山海縣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偏師弱旅,硬是將劉辯派去的兩千州兵,殺的全軍覆沒,連主將彭大通居然都被李霖生擒活捉,抓回去交給唐宏開腸破肚,斬了腦袋。

這一下江楓就真的是感到太驚訝了,整個山海縣之戰的情況,江楓都瞭解的十分清楚,因爲青衣閣的人當時也在城牆上,從頭至尾都親眼看着這一場激戰,並且寫成了陳條呈送給了江楓。

江楓在看罷了青衣閣細作寫的這份情報之後,將幕僚們招到面前,仔細的分析了這一次山海縣之戰的情況。

最終幕僚們認爲,其實李霖手頭並無多少實力可言,真正可用之兵,也不過只是山海縣的兩營縣兵,而最大的意外就是李霖提前不知怎麼弄到了幾十匹戰馬,臨時組建了一隊相對比較精幹的騎兵,成爲了左右這場大戰的最重的砝碼。

而且李霖在這一戰之中,一直在隱真示假,以一羣臨時拼湊起來的家丁以及臨時招募的鄉勇,鎮守城牆,而將大部分可戰的縣兵,都留在了城內,作爲了一支突擊兵力,等待機會突然出擊,將城外的彭大通所部一舉擊潰。

這說明李霖此人很懂戰陣之術,絕非像是彭大通那樣的蠢貨,在戰場上敏銳的把握住了戰機,充分利用手中可用的實力,一擊而中,這才獲得了這場大捷。

剛好那個劉辯派去山海縣的主將彭大通,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蠢材,這廝居然提前對山海縣李霖手頭的實力沒有一點了解,到了山海縣之後,居然連營盤都不紮下,便悍然督兵對山海縣發動了猛攻。

這個彭大通完全沒把李霖的實力放在眼裡,在第一次派縣兵試探無果之下,居然意氣用事,將全部可用的實力都壓到了攻城上面,身邊居然只留下了一營親兵,結果卻被李霖抓住了機會,率領數十名騎兵突然殺出城,直撲彭大通的中軍。

結果造成了彭大通驚慌失措之下,下令鳴金收兵,非但沒有能挽回戰局,反倒導致了軍心渙散,再加上被李霖麾下的一營縣兵從側翼突襲,導致了州兵全軍崩潰。

而彭大通更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居然臨陣脫逃,最終被李霖趕上生擒活捉,結果丟了性命。

通過這些幕僚們的分析,江楓得知其實李霖手中並無多少真正的實力,只是他善於用兵,並且在這幾個月之中,把原來烏合之衆的兩營縣兵,操練成了一支相對比較精銳的兵將罷了,還有就是李霖這個人膽子極大,敢於在兩軍陣前親臨第一線率衆搏殺,這才最終贏得了這場大勝。

這樣的指揮雖然充分說明了李霖乃是一個膽大心細之人,但是同時也說明了劉辯派出的這個彭大通實在是個草包慫貨,兩者相加,才導致了州兵大敗。

對此江楓對李霖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覺得李霖確實乃是一個可造之材,在他的屬地之中,能出現這樣一個人才,也確實值得他籠絡一番,如果能將李霖收爲他的親信的話,那麼這對他們江家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江楓這個時候便已經動了心思,準備出手幫李霖一把,趁此機會,恩威並施,將李霖收爲己用。

但是隨後江楓就收到了李霖的一份密報,這份密報之中告知了江楓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這次劉辯在臨海州發動兵變,背後居然還有司徒家插手的因素,這彭大通居然是司徒家很早之前,安插在臨海州州兵之中的暗線,這一下就讓江楓感到了緊張。

他之所以這段時間壓着不肯把郡丞之職授給司徒如風的兒子司徒寒,其實就是因爲已經對司徒家產生了忌憚心理,試圖通過這件事遏制司徒家族,以免司徒家過多插手地方事務,特別是地方的軍務,沒想到這司徒家居然把手伸到了臨海州這邊,如此一來,就讓江楓對司徒家更加忌憚了起來。

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破城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墨鏡宗的霸道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三章 醫癡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九十七章 縣兵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二十章 賞功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一章 試劍石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五章 折其鋒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一章 試劍石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十七章 詭異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五十章 文鬥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試劍石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四章 罵戰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
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破城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墨鏡宗的霸道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三章 醫癡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九十七章 縣兵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二十章 賞功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一章 試劍石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五章 折其鋒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六十二章 授職(求票)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一章 試劍石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十七章 詭異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五十章 文鬥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試劍石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四章 罵戰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