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

爲此李霖頒佈了新的軍令,那就是他軍中以後的軍將,將會大部分都走講武堂培訓這條道路,但凡因功獲得提拔的軍官,都要先入講武堂之中,接受一段時間的培養,傳授給他們相關所必備的經驗知識,纔會讓他們走馬上任。

而且目前軍中的將官,也都必須要抽空進行補訓,普遍接受一次系統化的培養,省的以後這些軍將,因爲能力不足,導致在戰場上出現嚴重的紕漏。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所有軍將,都統一接受培訓之後,更利於上下級之間溝通,相互之間迅速的理解,低級軍官更容易理解高級軍官的作戰計劃和方針,使得軍中減少出現因爲不能理解上峰軍官命令,而造成的失誤事件。

這種軍中將官培養的方式,目前在這個位面上,絕對屬於最先進的一種培養將官的方法,而這種方式也唯有李霖這種新生勢力,纔有可能徹底推行,而其他的那些勢力,想要推行這樣的方式,絕對會遭到軍中那些豪門出身的軍將的強烈抵-制,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混亂和反彈,甚至於發生兵變都有可能。

接下來的兩個月之中,李霖基本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這所講武堂之中,針對這些平民出身的預備軍官們基礎差的前提,李霖則因材施教,用盡可能簡單的言語還有利用製作沙盤,亦或是乾脆進行模擬軍演,用最爲淺顯的道理,將一些簡單的控兵的技能傳授給這些兵卒。

另外李霖還將範家和唐家之中懂兵學的族人,也抽調到講武堂之中,充作教官,把他編寫的用兵紀要分門別類的傳給這些人,而這些人出身豪門,根底都相當不錯,很多李霖總結出來的用兵經驗,他們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然後這些教官便幫着李霖教導這些講武堂的學兵,而但凡進入講武堂的這些兵將,則全部統稱爲學兵,唯有通過考覈之後,才能授以官職,回到軍中任職。

而這些學兵雖然出身平民,識字並不多,可是卻都非常努力,因爲他們都知道,這是他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學成之後,他們便可能晉身成爲未來的新貴,一旦如果因爲他們的懶惰,未能學到講武堂所傳授給他們的兵學,那麼這輩子他們也就只能去繼續的當他們的大頭兵了。

故此別看講武堂之中,都是一幫粗漢,可是一個個卻學的非常認真,極少有人在這兒胡混,李霖曾經多次在講武堂之中,看到一些學兵連上茅廁的時候,嘴裡都念念有詞,不斷的背誦剛剛所學的一些東西,生怕轉眼就忘掉,基本上可算是廢寢忘食了。

如此的學風,讓李霖頗爲欣慰,如此下去,何愁他培養不出一批能征善戰之士?又何愁不能成就大業。

所以李霖在講武堂之中,也教授的極爲盡心,雖然他身爲這些人的軍主,但是卻從不在營中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雖然他不可能對每個學兵都耳提面命,但是卻准予這些學兵之中的一些佼佼者,隨時找他詢問一些不懂的問題。

另外對於趕鴨子上架,被抽調來充當教官的那幫傢伙,更是吃住都和他們在一起,隨時解答他們在教學之中自身存在的疑惑或者遇上的問題。

另外李霖在講武堂還分出了幾個專業,其中步軍自然是主要的專業,同時還開設了砲兵專業,這個時代的還沒有出現火字旁的炮字,而是石字旁的砲字,所爲的砲,也多指的是拋石車亦或是牀弩,現如今李霖軍中還出現了弩炮,所以李霖乾脆就選擇了一批學兵,定向將其培養成掌管牀弩、弩炮和拋石車的軍官。

想要讓這些學兵一下就變成全才,顯然不太現實,所以既然現在只是將他們作爲低級軍官培養,那麼令其學有所專,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當然講武堂之中,還開設有後勤專業,專職培養後勤供應的軍官,另外開設了軍律專業,專司培養未來的軍法官,以後在軍中充當置業憲兵,專司執掌軍中的軍紀之事。

通過他特有的望氣之能,李霖在講武堂之中,也發現了幾十個紅色以上氣運的學兵,而這些學兵,則被他暗中記錄在冊,將會成爲今後重點培養的對象。

九月的時候,招賢令宣佈考試的日子終於來臨,在各地報名並且通過初選的士子,在這個時候紛紛趕到了處州城,開始準備參加招賢考試,李霖將此次考試,稱之爲科舉,正式將科舉制度,引入到了這個時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選士的渠道。

這件事也成爲了這段時間山陽郡之中,最受關注的事情,甚至於包括周邊的各大勢力,得知消息之後,也都把目光投注在了處州城中。

各大勢力都派出了不少細作,進入到了處州城中,暗中觀察此次李霖搞出的這場鬧劇,到底能不能成功。

一時間原本並不算繁華的處州城人滿爲患,大量參與考試的士子從四面八方涌入到了處州城中。

但凡是參加此次科舉考試的士子,都在各州縣之中,領取到了一張憑據,憑着這張憑據,處州城有專人負責接待他們,爲他們安排食宿。

處州城之中,原本不多的幾個客棧,包括新建的驛館,都被李霖下令包了下來,專門安置這些參加考試的士子,但是依舊不能滿足需要。

於是李霖便將城中幾處空閒的宅院騰空,也用來安置這些士子,可是依舊不夠用,只好又把城外靠近處州城的幾個莊子之中的宅院,也騰空出來,用來安置這些參加考試的士子。

並且在城中,臨時搭建起來了一座招賢館,作爲考試的地點,這座招賢館說起來頗有些寒酸,只是用草木臨時建起了一排排小的格子,裡面放置一張簡陋的地鋪,一張小桌,一盞油燈,還有一套筆墨紙硯,一個恭桶,除此之外再無其它擺設,僅僅是滿足上有遮陽避雨的草棚,不至於讓考試的士子受風吹日曬,累了有個地方躺下休息一會兒罷了。

讓李霖驚喜的是此次參加首屆科舉考試的士子數量,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僅僅是目前山陽郡所轄之地之中,各地就初選出了數百名士子,送來參與考試。

同時還從周邊非山陽郡之地,也跑來了不少寒門士子,最遠的甚至有一個寒門士子,是從洪州趕來,等到了處州的時候,幾乎快和要飯的差不多了,這一路上花光了所有盤纏,甚至於靠着乞討一步步的走到了處州,到了這裡的時候,差不多都快餓死了,要不是他說是來參加考試的,差點就被城門守門的兵卒給趕了出去。

李霖這才明白,他推出的這種科舉制度,對於寒門士子有多大的吸引力,於是聽聞此事之後,專門令人給這個從洪州一路乞討過來的士子,賜予了他五兩紋銀,另外還賜給他了幾套新衣服,專門安排人照料他洗漱一番,好好的將養一下身體,準備參加考試。

九月初六,終於到了考試的時候,六百多士子按照要求,提前在招賢館外開始集合,統一驗明身份。

這次參加考試的士子,經過遴選之後,總數高達六百多人,其中寒門士子的比例佔了九成左右,另外還有數十名屬於世家大戶舉薦出的士子,也前來參加考試。

一聲銅鑼響過之後,招賢館的大門被人打開,驗明過身份的士子開始魚貫而入,每個人手中都領到了一個木牌,上面寫了一個數字,進入招賢館之後,可以憑着這塊木牌上的數字,在裡面找到相應的一個小格子,進去參與考試。

士子們進入招賢館之後,先到大堂之外,接受了李霖的接見,李霖端坐在上首的大椅之上,接受了這些士子的跪拜,掃視了一遍之後,心情好了很多。

到底是各地的精英學子,雖然大部分人氣運並不是很強,但是基本上能進入這裡參加考試的,也最起碼都有一根白色的本命氣柱,這種人起碼當個小吏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裡面還夾雜了幾十個紅色氣運之人,甚至還發現了四五個擁有黃色氣運的士子。

這一下李霖不用再爲沒有足夠的人才,爲他治理地方發愁了,只要將這些士子之中可用之才挑選出來,那麼就可以基本上滿足目前他的需要,這也就徹底甩脫了那些豪門世家對於他的用材的桎梏。

李霖起身走到士子們的前面,朗聲說道:“今日見到諸君,本官十分欣慰,現如今天下大亂,正是需要人才之際,諸位能主動站出來應募,願爲我所用,讓本官甚慰!

本官可以告訴諸君,只要你們擁有足夠的學識,可以通過此次考試,那麼本官將絕不會過問你們之前的出身,定會因才施用,決不食言!”

人羣中的那些寒門士子聽聞之後,各個心情激盪不已,甚至有人當時就大哭了起來,紛紛跪下連聲誠謝,他們這些人讀書,不就是爲了有朝一日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可是以前他們卻極難獲得這樣的機會,能公平的參與競爭,晉身爲官。

現如今是李霖給他們打開了一條可供他們公平競爭,晉身的通道,如何不讓這些士子們對李霖感激涕零。

所以他們激動異常,也實屬正常,李霖好不容易纔將他們的情緒安撫了下來。

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二十章 賞功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九章 攝魂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新書感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六章 虎將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十七章 詭異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章 族堂第三章 醫癡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十七章 掮客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八章 控訴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十一章 認祖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
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二十章 賞功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九章 攝魂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十五章 臨陣叛亂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新書感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六章 虎將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八十五章 竊運之賊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十七章 詭異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章 族堂第三章 醫癡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十七章 掮客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八章 控訴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十一章 認祖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