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

“只要錢不是問題,那麼人手也不會是什麼問題,只要鐵場開出的工錢高一些,周圍的鄉民便會願意到鐵場幹活!

而且只要鐵匠把鍊鐵爐建起來,不需要每個人都懂行,讓鐵匠帶着幫工看着爐子就行!有幾個月的工夫,這些幫工便會成爲熟練工,鍊鐵本來就不需要多高的技藝,粗通即可!

再有前段時間魯地那邊受了旱災,不少災民南逃到了徐州這邊,現在聽說縣城附近到處都是災民,很多災民爲了一口吃的,已經願意賣身爲奴,甚至不要錢都幹,只要給他們口吃的就行!

家中的田地算是豐收了,孩兒查了一下庫房的存賬,可以在夏收之前,養活起碼上千人沒有問題,當然這麼做肯定不成,我們不需要那麼多人,只需要收一些新的家奴,送至鐵場做工,另外遊神廟那邊的新開的田地,也需要人手,大可另外安排一些,現在是家族擴張的一個好機會,錯過這個時候,恐怕就沒這個機會了!

孩兒近期不斷的請外面的管事到處蒐羅一些格物的書籍,從其中一本古籍之中,找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很簡單的將生鐵煉成精鐵,打造出的兵器質量將會遠超出目前普通的兵器,這些買來的新家奴,便可以將他們教成鐵匠,以後專司打造兵器之類的東西。

弄不好這些災民之中,便有一些鐵匠木匠之類的人,如果能將他們買入,或者招募來,那就更好了!”李霖早就做好了打算,對李敬說道。

李敬聽罷之後連連點頭,這卻是是個不錯的辦法,李家在他之前幾代家主手中,都基本上沒有存進,現在趁着這個機會,把家族的規模擴大一些,這樣一來,就算是他死了,也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家族福地接受供養了!這對家族來說,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就算是對他自己來說,也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了,不至於死了之後,就算是進了福地接受子孫供養,也可以心安理得,不至於被後人詬病了。

於是他當即點頭答應了下來,這件事就這麼拍板定案,另外李敬對於李霖提及的可以將生鐵很簡單的煉成精鐵,直接打造好兵器這種事情,也非常感興趣,要是李霖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李家短時間就可以賺的盆滿鉢滿,現在市面上一斤精鐵(鋼)的價錢,要頂的上十斤甚至幾十斤生鐵或者熟鐵的價錢,就算是不用來打造兵器,拿去發賣,這其中的利潤也讓人可以偷笑了。

詳細的詢問了一番李霖有關這方面的事情之後,李敬覺得李霖應該不是信口開河,這小子已經給家族帶來了很多驚喜了,再多這麼一件,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既然李霖說沒問題,那麼就應該問題不大,現在鐵礦已經開採出來了,賣礦石怎麼都沒有賣鐵更賺錢。

於是李敬這次連和族人商議都沒有,便立即自行做了決定,當天便下令通知在外面各地替家族做買賣的族人,開始在難民之中挑選人手,送回李家莊,至於李霖提出的僱傭當地村民的事情,李敬沒有答應,在他看來,現在能用自家的家奴,總比花錢僱傭鄉民要更實惠一些。

這時代家奴就是家族的私產,生死都全看主人的眼色,使用起來成本也低,而且還更忠實一些,鐵場之中,少不了會有一些事情,不便讓外人知道,與其僱傭外人,倒還不如都用自家家的家奴更放心一些。

而李霖這邊馬上便把家中鐵匠鋪的幾個鐵匠召集在了一起,詳細詢問了他們有關鍊鐵方面的事情,對於鍊鐵這件事,倒也難不住幾個鐵匠,以前李家的鐵匠鋪就是購入鐵礦石自行鍊鐵,然後纔打造各種農具之類的東西拿去發賣。

所以問罷了這幾個鐵匠之後,李霖覺得起碼在粗加工方面,暫時應該沒有問題,於是他便把建鍊鐵場的事情告訴了幾個鐵匠。

同事李霖也告訴他們,只要鍊鐵場建成之後,他們幾個老人,便都會被提拔成爲工頭,以後例錢最少加倍,還可以給他們分一處新的宅子。

幾個家中的老鐵匠一聽,一個個頓時都來了精神,雖然這要他們以後要傳授其他人手藝,可是以後他們在李家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了,雖然比不上管事,起碼拿的例錢也高了很多,以後家生的小子,也會被族中看重一些,好處可是實打實的!

於是他們立即就擼胳膊挽袖子準備大幹一場了,李霖做事歷來雷厲風行,說幹就幹,一邊立即帶人去靠近林子的地方選擇土地,安排族人開始動工先圈出一個大院子,然後讓鐵匠們列出所需的材料還有鍊鐵爐需要的東西,自家能做的馬上開始做,做不了的馬上去買。

鍊鐵需要大量的木炭,木料不是問題,山林裡面多得是木料,招募人手去砍就是了,反正李家已經把這一大片山林圈了下來,這地面上的草木都是李家的私產,想怎麼砍都行。

燒製木炭這種事情李霖就更不用操心了,李家就有個中高手,燒出的木炭質量相當不錯,這麼多年來,李家冬天用的取暖的木炭,也全都是自家燒製的。

只需要調撥人手去建一個炭窯就成了,甚至於連炭窯都不用建,直接採用悶燒的辦法就行,不過就是損耗大一些,質量上可能不太好罷了,這件事自有族人負責去做,而且李霖交代過,不怕多,就怕少,只管朝多裡面準備。

這時代鍊鐵基本上還是都使用的木炭,因爲北方有地方鍊鐵,用了石炭也就是煤炭,煉出的鐵質量上遠不如用木炭煉出的鐵的質量好,但是又沒有人知道,這是爲什麼。

李霖當然清楚,木炭之中相對雜質很少,而煤炭之中含有硫和磷等東西,會在鍊鐵之中殘留在鐵之中,造成鐵容易發脆等不良影響,這可是周元留給他的財富。

所以暫時他還是決定,先用木炭來鍊鐵,等過一陣子他和餘家商量着合夥建一座燒製焦炭的炭窯,燒出焦炭以後,再用焦炭鍊鐵也不遲。

這一下李家上下,便又都忙活了起來,對於李敬這一次決定自家建一座鍊鐵場,李家上下都沒有反對的聲音,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李家有了自家的鐵礦了,憑啥還要靠着賤賣鐵礦賺錢呢?煉成鐵之後,賣鐵比賣礦石要賺得多得多,所以都很是支持這件事。

更何況李家越是發展的大,對族人就越好,以前閒着沒事的族人,便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爲家族辦事,族中的管事可是例錢要高出在家閒着的族人很多的,誰不想自己和家人過的更好一些呀,李家開的產業越多,他們的機會也就越多。

這方面李家還真是不很缺人手,這也是家族的好處,不必考慮去外面招人的問題了。

李霖把鐵場設在了距離遊神廟不遠的地方,順便也提出以後就搬到鐵場這邊住的事情,說這樣的話,更方便他看着鐵場。

對此李敬也答應了下來,但是告訴李霖,鐵場那邊可以去住,但是還是要經常回來住,以前他的院子,還給他留着,後面的精鹽作坊,還歸他管,現在李家的假冒青鹽,已經投放市場,但是主要不在本地銷售,而是運往了南方和北方的魯地進行發賣。

包裝都是一斤裝的小瓷罐,罈子燒製的很精美,當然只是和包裝用的瓷器相比,裡面裝的精鹽,也質量上乘,完全看不出和青鹽有什麼區別,價格卻比正宗的關中過來的青鹽低了一些,加之李家只做批發商,不直接介入到零售之中,故此也不會影響到各地私鹽販子們的利益。

加之青鹽本身市場需求量很大,根本就供不應求,就算是李家的假冒青鹽上市,也沒有衝擊到原來倒賣青鹽的那些鹽梟,而且李家還主動先派人和經銷青鹽的鹽梟打了照面,雙方提前談妥,李家在其中給那家倒賣青鹽的大戶一部分利益,這麼一來,李家的假冒青鹽上市之後,並未招致多少仇恨,很順利的便投入了市場,爲李家短時間之內,就賺回來了兩千多貫,這可是以前李家想都不敢想的。

加之李家現在的神仙醉,同樣也是賣的供不應求,天天都可以賺回大把的錢,這些錢李霖說過,存在家中地窖裡或者藏在井裡,亦或是埋在地下,只是死錢,死錢是沒用的,甚至可能成爲累贅,除了招賊,啥用沒有,只有投資讓錢轉起來,纔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李敬等人對他這個言論也深以爲然,李家之所以這麼多年來,始終發展很小,其實也跟其他家族一樣,一直都在存錢,很少真正的拿出大筆的錢去投資,李家的地窖裡面,其實藏了不少銅錢和銀子,可是按照族人的習慣,這些錢是不能輕易動用的,乃是存下來給後輩們以後應急的,所以年年賺一點錢,都存了起來,在地下生銅鏽,每隔幾年還要拿出來曬曬,從新更換麻繩。

李霖提出來一個想法,那就是現在銀價比較低,一旦以後天下大亂的話,銀子和銅錢的比價還會更高,現在倒不如把銅錢都用掉,或者兌換成銀子存儲起來,這麼一來儲存也更方便,一旦要是李家遭遇什麼不測的話,需要轉移這些錢財,也更容易運輸。

李敬聽罷之後,和三叔公、四叔公商議了一下,也同意了李霖的建議,趁着這一次大興土木建造鍊鐵場的機會,開始將族中原來存的銅錢,都拿了出來,大手筆的拋了出去。

(求收藏!求紅票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五十章 文鬥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五十章 文鬥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新書感言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者的紅利第六章 虎將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十章 置地1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五十章 置地1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零二章 勒逼三千貫第十六章 揚州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九章 獸行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章 縣廟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五章 族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墨鏡宗的霸道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方韓的主意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五十章 文鬥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五十章 文鬥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新書感言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者的紅利第六章 虎將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十章 置地1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七十九章 狂歡宴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五十章 置地1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二十六章 嫌疑者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四十章 貴人相助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零二章 勒逼三千貫第十六章 揚州第二十八章 奪血換命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九章 獸行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一百三十章 縣廟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五章 族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墨鏡宗的霸道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方韓的主意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