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遷族

除了名聲上和經濟上的收益之外,李霖還獲得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獲得了一批精悍的山民出身的兵卒。

這些山民出身的兵卒,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對於在山林活動非常熟悉,翻山越嶺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是什麼事兒,而且他們有很多在山林之中生存的經驗,即便是在完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也不會在山林之中餓死,更不會在山林裡面迷路,就算是把他們丟在山裡幾個月,他們也照樣可以活的活蹦亂跳,依舊可以保持着足夠的戰鬥力。

這樣的兵卒纔是李霖最需要的兵卒,更何況山民多是獵戶出身,獵戶天天要和野獸進行拼鬥,幾乎個個都是相當不錯的弓箭手,而且善於近身格鬥,性格堅毅,這不是那些普通種田出身的兵卒可以相比的。

另外對於種田出身的兵卒們來說,李霖給予他們的並不算太多,他們當兵多是爲了吃糧,談不上多少忠誠,即便是對李霖有好感,覺得跟着李霖這樣的主公幹,有奔頭,但是一旦他們處於劣勢或者絕境的時候,多數人爲了保命,還是會選擇投降,反正只要活着,跟誰幹混飯吃都行,大不了就是吃的差一點,能活命材質最重要的。

相反這些新招募的山民,卻對李霖很是感激,如果不是李霖給他們機會的話,他們將還要永世躲在山林之中當野人,不可能得到現在這樣的良民的身份,所以這些山民甚至是山賊出身的兵卒,對李霖的忠誠度要遠超普通的那些農民出身的兵卒,因爲他們需要李霖,才能爲他們自己,爲他們的家人博出一個未來。

這一下子就讓李霖招募起來了一千多強悍的山民出身的兵卒,從根本上解決了軍中缺乏弓箭手的問題。

以前因爲軍中多是農民出身的兵卒,善射之人極少,即便是挑選出一些人充當弓箭手,也需要長時間的對他們進行訓練,才能讓他們掌握射箭的技巧,但是力量卻還是不足以開強弓,射箭的水平也高不到哪兒去,充其量也只是能採用齊射的手段,對敵人進行概率覆蓋性的漫射。

所以大陳軍中,歷來並不十分重視弓箭的應用,而是另闢蹊徑,大量製造弩來滿足軍隊遠射程的需要。

雖然弩這種武器比起弓有很多優點,對於弩手的訓練也簡單,所需時間較短,弩還可以較長時間的瞄準,發射的精度也相對較好,威力也不錯。

但是弩同樣也有很大的弱點,弩相對弓來說,要笨重的多,上弦準備的時間也要長很多,發射的速率比之弓箭要長,如果需要同樣速率的發射,就需要三倍以上的弩手才能達到弓箭手的發射速度。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弩兵基本上沒有多少近戰的能力,一旦被敵人的戰兵衝到近前,除了一鬨而散之外,基本上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了。

可是這些山民出身的弓箭手則不同於以前的那些弓箭手和弩手,他們天生就是射箭的好手,同時還具備很強的近戰能力,吃苦耐勞的程度也比普通兵卒好很多,性格也更加堅韌,就算是被敵軍戰兵衝至近前,他們也可以立即放棄弓箭,抄起刀槍和敵軍格鬥,甚至可以不落下風。

除了不能指望他們會騎馬之外,這樣山民出身的兵卒,簡直就是全能的士兵,可惜以前卻被當成野人,白白的浪費在山林之中,還要時刻提防着他們化身爲山賊出來禍害。

當真正品嚐到這些好處之後,李霖手下的文武之中對於反對李霖這個新政的聲音也就小了下去,僅僅是兩個多月下來,各地官府就發現他們在坊市之中收取的稅金,比起以前提高了五成還多。

而且以前市面上少見的山貨以及野味還有獸皮等物,現在坊市之中也越來越多,最重要的是以前時不時就出沒的山賊數量卻越來越少,走出山林登錄造冊的山民倒是越來越多,直到見到了這些實打實的好處之後,這些官員們纔算是徹底閉上了嘴巴。

當然想要平民和山民很快就打成一片這種事,暫時還不要想,平民對於山民的敵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而山民自身也對山外的平民並無多少好感,相互之間小的衝突還是時有發生,對此官員們儘量一碗水端平進行處置,估計假以時日這些人遲早還是會融於一體的。

永和二年末的這幾個月中,江南的局勢發展越來越混亂了起來,江楓得知李霖已經奪得了吳寧州之後,再次派人找李霖,請李霖儘速發兵前往湖州進討司徒家族,但是都被李霖以各種藉口拖延了下來,專注於目前控制的兩州內部的事務。

另外李霖也沒有忘記派李展帶領十餘條海船,組成一支船隊,另外帶上了二百精悍的兵將一同前往海州回到了蘭縣,開始將蘭縣李家莊的族人盡數撤往臨海州。

現如今蘭縣李家族人,已經成了李霖最大的軟肋,李霖在江南鞭長莫及,並無餘力保護蘭縣的李家族人,這時候一旦有人與他爲敵,便會被人所乘,而且目前他也已經在江南站穩了腳跟,就沒有必要繼續讓老爹李敬和三叔公他們這些族人繼續留在北方的需要了。

所以在半年之前,李霖就已經派人通知了李敬和三叔公,讓他們儘速將李家在蘭縣的大部分資產處理掉,和族人們一起遷往臨海州。

而李敬和三叔公也深以爲然,並未在這件事上拖延,半年之前就開始處置李家在北方的各種資產。

李家最先將徐州當地各州縣之中的商鋪關閉,賣掉了這些鋪面,另外李家擁有的數千畝良田,也開始分批出售。

李家莊之中的精鹽作坊早已停了下來,拆除了所有煉製精鹽的鍋竈,包括蒸酒的酒坊,也開始逐步關閉拆除,將工匠分批送往了山海縣李家堡,重新另打鼓新開張。

而最後處理的則是李家莊的鐵礦和鐵作,對於李家莊的這種行爲,當地很多人不太理解,他們並不知道李家的那個後輩李霖,現如今已經在江南控制了一州之地,所以認爲李家這麼做,簡直就是標準的敗家子的行爲,偌大的家產,就這麼被他們給敗掉了。

居然有不少富戶,趁機大肆搶購李家的田產還有李家的各種店鋪,接手李家放棄的許多生意。

對於李家的鐵礦和鐵作,更是早有人垂涎三尺,一聽說李家要出手鐵礦和鐵場,便有不少人蜂擁而至,爭相出價搶購,最後鐵礦和鐵場終於也以高價被徐州的一個世家購去。

至此李家在北方的所有資產,僅剩下了李家莊這座莊子,但是莊子裡的族人,這個時候早已十去七八,大部分人都已經先行遷往了江南,僅剩下最後一批族人,留守在莊子之中。

而李家這些年來購置的大量家奴以及以前莊子的家奴,這個時候也大部分已經被遷往了江南,最後留下的只剩下幾十個精悍的莊丁,等候最後的遷徙。

至於李家莊以前的佃戶,李敬也給予了妥善的安排,爭取了一批人跟隨李家一起南遷,剩下的則故土難捨,李家也不再強求,給他們每家發放了一些遣散的錢,讓他們繼續留在當地,佃租以前屬於李家的那些農田。

這樣螞蟻搬家一般的遷移,表面上看似乎沒多少人,但是這一年多下來,李家從蘭縣遷往山海縣的族人以及家奴還有被蠱惑來的佃戶,起碼人數超過了千人之多,都被李霖妥善的安置在了臨海州之中。

李家之中年輕力壯的族人,到了江南之後,憑他們自願,有人進入了李家的商行之中經商,有人留在李家堡負責起了鹽田、鐵場、酒坊、茶園等各種事務,也有人選擇進入了李霖的體制之內充當胥吏,更有一些好武之人進入到了軍中效力,就連一些家奴,也得以脫了奴籍,進入了軍中。

當然李霖給予這些族人的照顧並不是完全沒有限制的,最起碼進入軍中的族人和以前的家奴,就沒有得到多少特權,照樣也需要先進入更戍營之中,接受篩選和操練,而且嚴令他們不得仗着他們的出身,在軍中胡來,想要在他的麾下爲將可以,但是卻同樣也要靠着軍功一步步的爬上來才行。

唯一讓李霖有些擔心的是上一次蘭縣那邊過來的族人告訴他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這兩年來李敬的身體情況日益變差了下來,經常會劇烈的咳嗽,前段時間甚至出現了咳血的情況,找了不少郎中爲李敬診治,也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原本李霖想要李敬先來江南休養,派麾下的醫官李晨冰好好爲他診治一下,但是李敬卻拒絕了李霖的請求,非要最後一個離開李家莊不可,誰勸都不行,無奈之下李霖只好派李展帶人立即北上,將李家最後的一批族人包括李敬和三叔公一併接到山海縣這邊。

對於李霖拒不肯出兵前往湖州協助江家進討司徒家這件事,江楓是又氣又怒,但是卻也無可奈何,李霖現在早已脫離了他的控制,只不過名義上還是他的手下罷了,現如今實際上已經把餘杭郡的臨海州和吳寧州都納入到了他的控制之中。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局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五章 折其鋒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章 控訴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十五章 圈殺第三章 醫癡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八章 控訴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十一章 湖匪第七十章 巨砲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七十章 地縛靈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九章 攝魂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二十章 賞功第十二章 開打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六章 虎將第十三章 決戰之地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百六十五章 崩亂起始第四十九章 借力林家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局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五章 折其鋒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章 控訴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章 餘胖子回來了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十五章 圈殺第三章 醫癡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八章 控訴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零六章 殺人滅口第十一章 湖匪第七十章 巨砲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七十章 地縛靈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零九章 服軟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九章 攝魂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七章 司徒困局第二十章 賞功第十二章 開打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六章 虎將第十三章 決戰之地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百六十五章 崩亂起始第四十九章 借力林家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